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6W

寫心得體會其實是很好地鍛鍊自己思維能力的過程,優秀的心得體會是我們日常都應該會寫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5篇

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篇1

週六上午,新教師起航工程培訓邀請了三位教師為我們講解有關個人課題研究的相關信息,我也從中獲益匪淺,同時感受到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和魅力。以下我主要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對課題研究培訓的體會。

一、課題研究需要甘於寂寞、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

課題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取得成效。它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想要取得一點理論上的突破或者是實踐上的創新,都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幹冥思苦想。一些老師認為搞課題研究既苦又累,很難搞出名堂,一些老師為了名利在課題研究中弄需作假,而我認為參與課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甘於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獻,如果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課題研究是很難有所收穫的,更難體會到精神方面的充實與情感上的滿足。

二、精心選題是課題研究的良好開端。

我認為一個好的課題一定要能幫我們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並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近”、“小”、“實”。“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貼近學科學習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研究,以小見大。“實”就是實在,課題實實在在,研究實實在在,結論實實在在。

三、善於積累、不斷反思是提升課題研究質量的關鍵

1、積累資料

原始資料如果不及時記錄,到需要時再去追憶、收集,則為時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都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讓自己的研究留下軌跡。原始資料既是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資料,也是將來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表達方式。

課題研究開始的時候,我都會在電腦上新建一個此課題過程資料的文件夾,所有與此課題有關的電子資料都署上名稱、日期歸併到這個文件夾中,另外,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例如可以準備一個檔案盒,存放與課題有關的紙質資料、音像資料等。收集各種資料包括學習資料、聽課記錄、研究記錄、訪談記錄、觀察記錄、個案研究、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學教案、教學日誌、教育隨筆、教育敍事、課例報告、經驗總結以及學生的調查問卷、作業設計、活動資料、學生日誌等。

還可以從網上搜索下載最新資料,學習整理,記錄在資料學習卡,將最有價值的資料保留進檔案盒。

每次聽完課後,及時寫下聽課記錄,並特別關注課堂內外的作業設計,保留所聽課的作業習題紙,並在旁邊附上自己的想法,保留進檔案盒。

每一次參加集體或個人課題研究活動時,都認真做好研究記錄。

每次對學生進行訪談後,認真分析,將訪談記錄和分析結果保留進資料盒。 時時刻刻有意識地撰寫相關個案研究、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學教案、教學日誌、教育隨筆、教育敍事、課例報告等,記錄自己研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保留電子文擋和紙質資料,同時不忘反思,撰寫經驗總結。

2、不斷反思

“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控和調節。在課題研究整個過程中,必須培植“反思”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使課題研究自始至終都保持活力,不偏離研究方向。注重細節反思,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時時反思,處處反思,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傑作”,進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記憶”,形成智慧性積累,從而提升課題研究的洞察力。

注重階段反思,課題研究不是短暫的、斷裂的,它是連續的,系統的。我們在反思的時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進度,按階段進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例如在中期階段性論證中我們發現,如何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是我們後期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業設想-反饋-再設置-再反饋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逐漸把握了歷史與社會創新作業“放”與“收”的關係。

放,要放而有據即在學生分析理解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明確的目標和思維導向,否則,學生就會可能誤入歧途,甚至南轅北轍,與要到達的目標背道而馳。放而有度,作業應考慮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認識水平。放而有序,每一課作業內容的設計與安排,都應該是一條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知識鏈。收,要收得及時。估計學生將知識領會得差不多的時候,便及時進行綜合和歸納。收得如果及時,對於那些思維敏捷、理解速度快學生是一種及時的肯定、鼓勵,而對於那些思維較為遲鈍,理解速度慢的的學生來説也是一種及時的解惑。收得要準確。教師的歸納綜合,要恰如其分地提示知識要點,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課文有關內容。

放與收實際也是一門藝術,是由知識與方法綜合而成的藝術。它要求教師專業知識要精深,教學方法要合理,才能放得從容,收得瀟灑,從而達到出神入化的地

3、在不斷的反思中取得了突破

首先,建立“作業超市”――讓學生去選擇。

(1)設計豐富多彩的作業。根據學生特長、興趣、愛好、家庭條件的不同設計能讓學生一展所長的作業;

(2)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由於先天稟賦以及後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差異。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我們就有必要採取“分層作業”的策略,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層次的作業,摘到屬於他們的“桃子”。其次,允許學生“自產自銷”――讓學生去創造。

再次,促進“合資經營”――讓學生學會合作。

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充分肯定了,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的潛能。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是有限的,教師還要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課外環境。因此,課外作業的主體雖然是學生個人,但同時也提倡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與社區、學生與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來完成。傳統的“獨立完成作業”的觀念將受到挑戰,而合作性作業將成為學生作業的重要理念。

四、教學相長是課題研究的魅力所在。

1、激發學生作業的興趣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餘地和更大的發展空間,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全體學生各盡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發了做作業的興趣,從而提高了作業的質量。

2、為了更好的完成作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積極,師生之間的雙邊交流好,課堂氣氛會變得活躍。

3、給學生創造了寬鬆的作業環境,自主權掌握在學生手裏。學生可以標新立異,甚至可以異想天開。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課題的學習與研究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我發現——自我反思——自我解決”對專業發展的提升作用,也能真切地體驗到“經歷着的研究者”的充實與自在,體會到“撥開雲霧,喜見陽光”的幸福與快樂!

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篇2

中期小課題彙報交流心得體會

邱旭

2014年12月我課題組參加了奇台縣教科局組織的小課題交流活動。通過課題交流活動,使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作為小課題研究的參與者,通過活動交流我也意識到自己在課題研究方法的上的不全面。通過查閲資料使課題的研究方法更科學、全面。

我主要負責的是《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在本節課中我的優點是採用課前檢測,課中讀記等形式把基礎知識落實較好,各個展示小組之間銜接自然。點評簡練到位,多媒體與課本有機結合。用文字、箭頭提煉知識體現了生物學科的學習特點,對知識的概括總結及落實到位。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本節內容較為基礎,多為課本上要求讀記的內容因此課堂上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難點突破之後,未能用練習進行鞏固。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不夠,比如教師站位問題。為了方便使用幻燈片,再加上教室空間較小,前後走動不是很方便,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我基本上一直站在前門,導致有些同學淡出了我的視線。

除此之外,我自己也覺得本堂課還有一些有遺憾。比如,本來計劃在第三組單克隆抗體結束之後,讓學生當堂落實,然後再當堂應用——如果要製備破傷風桿菌的單克隆抗體,該如何操作?但由於未能把握好時間,此過程在課堂上未能落實。還有最後關於單克隆抗體的應用這一部分,原計劃介紹一些實際的應用,比如“早早孕診斷試劑盒”,播放關於無錫新建全球最大型單克隆抗體製備基地的視頻,以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與熱情,也因時間關係而未能落實。今後在優化展示內容與環節,精簡點播語言等方面還要下功夫。

這次的同課異構交流及聽評課活動,使我又一次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還需要不斷反思,不斷鑽研,不斷完善,在反思中進步,在鑽研中成長。

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篇3

2月22日,是學生開學的第一天。適逢元宵佳節,但是大家依舊在濃濃的團圓氣氛裏忙碌的工作着。各位實習教師都在認真的準備着自己學科的教案和學科教學,同時在為自己即將到來的人生當中的第一節課緊張着、期盼着。

我的第一節課是五班的英語課,進了教室之後有一絲小小的緊張。我先進行了自我介紹,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於新老師有着很大的熱情和期待。期待着新的教師帶領着他們能度過一個有意義、充實的學期並且希望着新教師的到來能為學生們的成績添磚加瓦。接着我向班裏全體同學説明了在新老師上課時大家需要遵守哪些規定和紀律。

首先,上課時希望同學們能充分利用課堂互動來吸收知識,我喜歡氣氛熱烈的課堂,但是同時又要“拉得出去,收得回來”。上課説話要舉手,不允許隨意説話和睡覺。在下課時,和學生打成一片,但是同時還在注意着自己教師的身份。

其次,是紀律和作業方面。在上班的第一天,主任將我排到了執勤的第一天,查處和教育一些沒有靠右行走和排隊打水的同學。然而同學們的素質非常的高,修養非常的好,一天的執勤並沒有抓到任何學生:在作業方面,我要求學生按時交。我認為,語文這門學科不是一個可以突擊的學科,也不是一個可以靠多留作業就能提高成績的學科所以我並不會多留作業,甚至有時會不留作業。

最後,我還安排了一些工作,例如早讀的內容和我要求的準備的筆記本。

我在我所屬的班裏一直致力於尋找一名或幾名英語愛好者,是對語文有一種熱情和純愛的人。因為從我本身來説,我非常喜歡英語,喜歡讀任何的文學讀物、報刊、雜誌、小説等。我記得我的高中英語老師曾經和我説過,想要學好語文就不要看語文書。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想要學好英語,就要廣泛涉獵,深入生活,才能深刻體會到生活,寫出好的文章來。我在班裏找到了幾名“志同道合”的文友,課下與他們進行了交流。也算是深入學生的“內部”,和他們做朋友是一個管理學生的更好的方法。

經過一天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了教師的辛苦,同時也體會到了我的國中教師的含辛茹苦,向所有的老師們致敬,這是一個偉大的職業!

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篇4

十月,跟我同這個學校實習的一些實習生實習完成了,她們要走了。

跟她們一起經歷了教師這個職業的酸甜苦辣,我們聚一塊的時候就談論班上的學生,各種吐槽。還有就是她們跟她們帶的學生的離別讓我體會到了原那羣每天在你堂上搗亂的孩子,也是非常有感觸的,一個月不長,但足可以對他們的實習班主任產生感情,對於離別,學生更多的是不捨,捨不得這樣的大姐姐,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歡樂。

雖然學生在你的堂上吵鬧,並不是他們不喜歡你,而是你不夠嚴厲,他們不怕你,更像是同伴,或者學生更願意以一種姐姐的方式跟實習老師相處。

而我在開學的時候並沒有直接跟他們説明,我是實習老師。加上有時候我對他們很嚴厲,所以有些學生還是受我管教,在我對他們講紀律的時候,最後還是能夠遵守。

反正我不願意跟學生説明自己是實習老師了,怕他們在我的堂上更吵鬧。

微課題教學心得體會篇5

一名成功的教師應該是胸懷寬廣的,是公平無私的,是善於掌控課堂的。

——題記

在一次駐縣教師蒞臨我的頂崗實習學校對我們的上課狀況進行聽課評價時,因為沒有備課充分,再加上當天我的聽課班級不是自己理想的班級,所以整堂課我的講授思路混亂,師生互動匱乏。面對一堂複習課,當出現上課前發放的做過的練習試卷只有一半同學寫了答案,影響到上課時設計的學生講題的環節時,我第一次發出來一聲歎息;當我自認為之前就已經學過的內容上課想要引領大家跟着我的思路説出重點時,看着講台下零星的幾個同學小聲地説出答案,我第二次發出了歎息;當複習着知識點讓同學們配合老師朗讀上課所記筆記,同學們一臉茫然的不知讀哪時,我第三次發出了歎息,於是不得不再利用上課時間讓大家再重新做一遍筆記。就這樣,在歎息中,一堂課終於結束了。

課後反思環節,駐縣老師十分嚴厲中肯的對我的課堂表現進行了評價,明確指出我的這堂課上不好的最重要一點,是我作為教師的一顆“公平寬容”的心“偏”了。面對一個全年級公認的“差班”,如果一開始我就受到這樣的思維的影響,那麼即使我的教學素質再出色,也會無形中在心中豎起一面偏見的牆,想要改變學生們自然是更加做不到了。

當時,我對自己上課的狀態及作為教師的信念產生了深深的動搖。認為自己缺乏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胸懷和態度,無法承擔這項教書育人的重任。後來,也對這件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我認為,這堂課上不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備課不充分,不能做到隨機應變;二、存在着態度上的偏心;三、沒能根據不同班級設定不同的授課方式;四、上課狀態過於隨意,使得課堂“不正式”。

就像駐縣老師説的那樣,教師承擔着教書育人的重任,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待雕琢的璞玉,即使上面有的存在過多的雜質,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有耐心的將雜質滿滿剔除,如果連作為教師的我們都放棄了對學生的管束,那麼很可能我們就影響或者耽擱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是啊,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負責的老師。我的偏心的態度很可能給學生們的心靈帶去了潛藏的傷害。作為一名頂崗實習的老師,我希望自己的案例能夠引起所有實習生的警醒,我們的一腔熱血為教育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心靈的成長。

所以,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我更加端正了自己對學生的態度,同時,我根據不同班級的課堂表現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教學方案,為了彌補自己的偏心表現,我私下和聽課班級的學生們進行了交流,同時在聽課後的下一堂課降下教師的“面子”,對我的態度向同學們進行道歉,課堂上,我通過來回不同的走動,多多關注學生們的課堂表現,及時提醒學生們注意上課聽講。那堂課上完之後,我的感覺是幸福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