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家風家教家訓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9W

我們將事情的主次理解清楚,就可以寫出優秀的心得體會,要知道引人深思的心得體會,通常是我們認真思考後寫出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生家風家教家訓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生家風家教家訓心得體會6篇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1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着家風這個話題,説每個人的家裏都要有家風和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裏的風氣,風氣的範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為好幾種,在家裏做的事、在家裏做家務等等,在家裏做

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裏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後,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國小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為規範,講規矩,要正義。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説,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家風,家教,家訓!

從小,父母就讓我文質彬彬,做人要誠實,從小,我就把它當成家風。

在過年時,父母都會面帶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開口説話。大人問,我便回答,客人就會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説:“哪裏哪裏,普普通通罷了。”

在爸爸睡覺時,我有時還會在爸爸頭上別上一個蝴蝶結髮卡,夾在中間的媽媽只能把我趕到書房寫作業,在書房裏的我,都能聽到爸爸説:“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我曾經在書上看過中國古代有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章子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家庭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一次的單元檢測中,我考試退步了一個等級,回到家後,媽媽看了試卷,變怒斥道:“你怎麼學的?考這麼差,快到書房好好複習一遍,週六週日別玩了。”砰—聽見一陣關門聲,一猜就是爸爸回來了,媽媽把我考試成績告訴了爸爸,爸爸走到書房對我説;“以後再考這麼差,就別光完了,好好複習不要光玩,學習是第一位。”媽媽説:“學習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讓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從那以後,這便成了我們家的家教。”

這便是我們家的家風,家教,家訓,有利有弊,它會伴隨我度過一生,讓我一生受用!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2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也是一個家庭幸福美滿、萬事興旺,社會穩定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良好的家風是祖祖輩輩、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勤懇懇、恪守組訓傳承下來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小小”家風,作用巨大,言傳身教、樹立良好家風是黨員幹部應當擔負起的責任和義務。

做好“領頭羊”,以身作則,當好表率者。“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黨員幹部既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領頭羊”,也是推進社會和諧風氣的“領頭雁”,應當自覺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以良好家風作為作風表率。堅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堅定立場;牢記初心使命,在大風大浪中不斷拼搏,奮勇向前;奮勇擔當責任,在困難挫折面前敢於衝鋒在前,守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廣大黨員幹部要從自身做起,修身律己,內外一致,主動為子女、家人樹立起遵紀守法、艱苦奮鬥、愛國奉獻、自食其力的良好家風習氣,立起一面優良家風的旗幟,從一面小小“家風旗”做起,到巍巍的“國風譜”形成,讓良好家風在中華大地蓬勃生長。

做好“持規者”,嚴立家規,當好建設者。“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社會穩定、國家富有、人民幸福的國家一定離不開完善的法治、優良的國風,一個家道興盛、和順美滿的家庭也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規。黨員幹部作為優良家風建設的“持規者”,應重視家教,加強對家人的責任教育,重視家人道德觀念、家庭美德,更要重視家人的權力觀、利益觀。要嚴立家規,制定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弘揚社會傳統美德以及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家規家訓,約束家人和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為建設良好的家風國風貢獻力量。要嚴以持家,加強子女教育、培養子女良好品質,及時糾正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不好的行為習慣,時時耳提面命,從嚴治家,只有做好一個小家家風的“持規者”,才能當好一個大國國風的建設者。

做好“傳經人”,繼承創新,當好傳承者。薪旺萬代家業隆,火留子孫沐春風。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在家風建設上,黨員幹部不僅要做“領頭羊”“持規者”,更要做“傳經人”“傳薪者”。在家風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優良家風、優秀家訓的繼承與創新,積極借鑑吸取優秀文化、社會傳統家風中營養元素。將《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優良的家風、舊訓融入家風建設中,將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奮力拼搏、迎難而上、敢於犧牲的精神傳承下來,將共產黨人甘於奉獻、大公無私的精神傳承下來,讓古人舊訓、愛國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每一個小家庭做好優良家風的傳承者,社會就能充盈着慢慢的“正能量”。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3

每當讀起“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家風故事,無不為古人家風所感動,感佩家風裏詮釋的品德品質,探略家風故事背後的“精神密碼”,感喟家風家訓中對後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年少時,捧讀那些流傳已久的故事,總感覺家風是名門顯貴之家特有的精神符號。隨着年齡增長,在回望時方醒悟,原來,家風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種不經意、不張揚、不顯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成長路。那些藏在父母言傳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規矩”、為人處世的準則和要求,正是我們尋常百姓的家風,在潛移默化指引着我們前行。

家風無聲化“和美”,滋潤我們和善待人、美美與共。雖然父母文化不高,國小,沒畢業就輟學,但並不影響他們做人做事的精神。從記事起,父母總給人感覺每天都充滿幹活的激情,充滿對改變生活的追求,充滿着樂觀向上的精神。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鄉不時有走村串户的外地手藝人、生意人,大多數人家都因吃不上飯、或者嫌麻煩,拒絕招呼這些人吃飯、歇腳住宿。但父母卻例外,即使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只要走進我們家門,父母都會熱情招待。有時候遇到天災人禍討要糧食的人來到家裏,父母還會招呼歇三五天,幫助他們把背運糧食的情況。當我們問及母親,自己家吃飯都顯得捉襟見肘,為什麼要接濟別人,她總是説,高祖在世之時,叮囑她要“油鹽柴米放在露天壩”,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些做法,也成為了我們要求孩子的一部分。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續,併成為與世界、與社會美美與共的祕訣。

家風無聲化“規矩”,約束我們嚴於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借別人的東西不但要還,還要記得別人的好;教育我們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強凌弱,更不能做偷雞摸狗、違法犯罪和違背公秩良俗之事。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小雞跑到我家菜地裏,我在驅趕的時候,用石頭把小雞砸傷了,鄰居看到後非常生氣,朝我大聲呵斥。我回到家,母親把自己家的小雞抓來,讓我賠給鄰居家,我認為自己是對的,是鄰居家有錯在先,沒必要賠東西,也不用賠不是。母親心平氣和教育我,説鄰里間和為貴,雖然鄰居家的小雞不該到我家菜地裏,但小雞對鄰居家來説,比自己家種的菜要貴重,我們得分清輕重、明晰是非、辨準對錯,別人做錯了,不用和別人吵架,要嚴加約束自己,才不會在生活中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這些看似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點點滴滴的教誨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規矩、成事規範,是指引我們成長成人的“指針”。

家風無聲化“力量”,激勵我們增長才幹、擔當前行。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到鎮上趕場,最喜歡的就是帶我去場上的新華書店,幫我買一些連環畫、一些故事書,讓我們能夠讀上書。父親給我們講過的故事,記憶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螢火蟲當“燈”讀書的故事,以及把頭髮綁在樑上讀書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的好處。上高中時,家裏為了付學費、生活費,已經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興起時期,我們提出外出務工、減輕家裏負擔,父母非常嚴厲地批評教育我們,説:“讀書考不上大學,是我們的事,是我們對自己不負責任!家裏拿不出錢讀書,是大人的事,不用我們操心,也不用分心考慮。”在父母嚴肅的批評中,看着父母堅毅的眼神,我們都靜心下來學習,考上了大學。父母在我們成長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導我們不斷學習,用厚實的擔當扛起促進我們成長成人的重擔。這些於無聲處的引導、於無聲處展示出來的力量,教育、激勵我們不斷奮力前行。

家風,是一句話中藴藏的道理;家風,是一件事中潛藏的規範;家風,是時時處處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風,是一生一世傳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勵我們成長的力量。家風,就是父母的諄諄告誡,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風看似樸質,看似簡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卻受用,卻能滋潤我們心田,讓我們感受到無限的力量,激勵我們去開拓自己人生藍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4

好家風,是一種精神的延續,是一種品質的傳承。以前一直傻傻地以為家風、家訓都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現才能世代相傳,可隨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才漸漸地明白原來好的家風、家訓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力量,是一種良好風氣的宏揚。這種力量可以穿透身體直叩心底,這種風氣可以代代相傳、相互影響,我們應當汲取“好家風”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接續奮鬥、奮勇前進。

汲取“腳踏實地、勤儉自強”的家風力量,讓“自愛”為中國夢助力。常言道,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萬丈高樓平地起;成由勤儉破由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之終身奮鬥。作為歷史的接班人,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奮鬥的姿態,多做實事、做好事、做成事,要始終堅持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奮發有為的態度將真幹苦幹實幹的主旋律和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自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員幹部當率先垂範,讓“自愛”之心常存,常懷敬畏之心,常思為政之德,將“勤儉”二字融入到日常的點滴之中,自覺做到不鋪張浪費、不胡吃海喝,做好光盤行動的代言人,勤於學習、勤於政務,做好勤學苦幹的踐行者。將“自強”二字貫穿到實際的工作之中,做好艱苦奮鬥的“先頭兵”和帶領羣眾發展致富的“領頭人”。

汲取“與人為善、心存感恩”的家風力量,讓“大愛”助力中國夢。古詩有云,“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與人為善,不能斤斤計較,也不能説長道短,心胸一定要寬,心態一定要正,要做踏實奮鬥的老黃牛。黨員幹部要學會拋開身份、放下架子、躬下身子、邁開步子,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人與羣眾相處,不打官腔、不擺官架、不説官話,善於做人民羣眾知冷知熱的貼心人和鞍前馬後的暖心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要心存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知足,懂得知足才不會行差就錯。戰爭時期,如果沒有數以萬計革命前輩的壯烈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安寧;疫情面前,如果沒有不計其數的白衣天使的衝鋒在前,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健康平安……我們應該帶着感恩之心懷念那些已經遠去的烈士,帶着感激之情銘記那些默默奉獻的英雄。要常懷感恩之心,感謝組織的信任、國家的培養、羣眾的支持;要常駐感恩之情,學會在感恩之情中找到對工作的激情、與羣眾建立好感情。要學會汲取樂善與感恩的力量,用“大愛”將心中夢想的火炬點亮,從而為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添柴加薪。

汲取“忠誠擔當、無愧於心”的家風力量,讓“真愛”助力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幹部要“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忠誠乾淨擔當是黨員幹部對組織和國家、民族和人民“真愛”的具體表現。黨員幹部要時刻將規矩紀律意識挺在前,始終堅持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為官的原則;要勇於挑重擔子、敢於啃硬骨頭、善於接燙手的山芋,善作為、勇擔責、不推責、不避責,真正做到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要將“真愛”之心轉變成“真愛”之行,一心一意做好組織的勤務兵、全心全意做好羣眾的服務員,要以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廖俊波等先進典型為榜樣,把全部身心都用在幹事創業上,以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慎終如始的工作態度來嚴格約束自己、要求自己。要始終保持為黨盡忠、為民盡責的忠誠擔當之心,堅持用真心換民心、用真意換民意、用真情換民情。

聚萬家星星之火,燃復興燎原之勢。相信只要汲取了億萬好家風的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是指日可待。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5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家與國緊密結合、不可分割。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唯有秉持清正持家,方能施以仁政治國,堅守正道惠及天下。黨員幹部在肩負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使命而全心投入的奮鬥之路上,需堅守好廉潔樸素的家風、相守好無私陪伴的家人、守持好不觸及公的家事。通過“守”好三“家”,做到清白為官、廉潔從政,行穩漫漫奮鬥征途,譜寫黨和人民事業的壯麗篇章。

需堅守好廉潔樸素的家風。“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好家風似如春風化雨,引導家族成員以家中長輩為榜樣,傳承家族精神接續奮鬥。身為黨員幹部,需要重視堅守廉潔樸素家風,以身作則傳承優良作風,實現優質家教家風代代相傳,激勵約束自身和家人發揚艱苦奮鬥、清廉簡樸的實幹精神,共同擔當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使命,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風清氣正的家國氛圍,共同激昂奔跑於實現共同理想的奮鬥征途,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蒸蒸日上。

需相守好無私陪伴的家人。“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黨員幹部胸懷千秋偉業,持續昂揚奮鬥,而不被生活瑣碎磨平“稜角”,重要支撐在於家人默默付出。作為黨員幹部,需常懷感恩之心,以身作榜樣傳承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守好無私陪伴的家人。需堅守正道、身當奉公,將家人付出轉化為助推黨和國家偉大事業發展的精神動力,做到“傾己勤勞,以行德義”,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只爭朝夕的拼勁,書寫好“十四五”時期的歷史答卷,投入到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以“萬夫不當之勇”衝鋒“第一線”,做大浪潮頭的“排頭兵”和“先鋒軍”。

需守持好不觸及公的家事。“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若將家事與公務混為一談,則會衍生為公權私用、中飽私囊,越過為政底線、紀律紅線,終將受到黨紀國法嚴懲。黨員幹部需端正態度,絕不能濫用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力。“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廣大黨員幹部需謹慎持家、不忘初心,做到家事與工作嚴格分離,踐行“兩袖清風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通過守持住自身家事,切實避免假公濟私,做到權為民所用。需不辭辛苦、不辱使命,以汗水為丹青、以民心為妙筆,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繪出奮鬥的大美畫卷。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6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都談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要求“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一個人為人處世、待人及物的原則和幹事創業的態度,都受到家風潛移默化的影響。好的家風能促進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對社會風氣也有一定的示範效應。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風建設。由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關於家風家訓家規的經典故事,不少好的家風也在一代代的傳承中,成了一個家族興盛的基石,成了一個地方的特色文化。好家風潤物無聲,似涓涓細流,匯聚成了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時期,太守羊續帶頭抵制奢靡之風,以“懸魚”之舉告誡前來阿諛奉承的人,“懸魚太守”的故事流傳開來後,人們常在建築裝飾構件用“懸魚”圖案以示清廉之意,“户户懸魚”更成了良好社會風氣的寫照。由此可見,好的家風是一股強大的正能量,能抵禦不良風氣的侵襲,更能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導向。

好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家庭凝聚力的根源,是每個人工作、生活、學習的助推器。在“愛國、務實、上進、勤儉”的家風潤澤下,梁啟超自幼就立下了報國之志,也以言傳身教的方式給子女樹立了好榜樣,子女們沿襲了他的愛國思想和治學態度,從而有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好家風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和發揚,是社會中個體立德修身、立言立行的“温牀”,在好家風的薰陶下,個人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自幼養成好習慣、涵養好品性、催生好志氣,自覺繫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在進入社會後才能保持良好的品德修養。千萬個“小家”把愛國、勤儉、節約、忠孝的美德融入家風,國家這個“大家”必能和諧穩定、繁榮昌盛。

對黨員幹部來説,好家風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能抵禦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縱觀近年來被查處官員的報道消息,因為家風家教不嚴而落馬的不在少數,很多官員因為忽視家風家教的重要性,沒有管好“身邊人”,最終落得悽慘下場。家風緊緊連着黨風政風,隨着黨和國家對家風的愈發重視,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已經成為檢驗其能力作風的重要參考。涵養好家風,能讓“身邊人”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實基礎,主動遠離“圍獵”陷阱,抵禦各種誘惑,也能提升個人及家庭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獲得羣眾的支持和認可。好的家風,更時刻提醒着每名黨員幹部都要保持良好形象和清廉本色,在幹事創業道路上行穩致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説家庭是每個人背後的“港灣”,那麼好的家風就是幹事創業揚帆起航的有力“牽引”,家風相伴,鬥志滿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