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4W

我們都知道讀後感就是在讀後的基礎上抒發自己真實感想的文章,那麼你有寫讀後感的習慣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關於《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範文三篇,快來看看吧。

最新關於《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範文三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

一直對三毛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大抵是心下羨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脱不羈,愛她對待生活的態度,一直尋求自然與單純,從台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她的一生似乎都是一個傳奇。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豔紅在沙漠裏綻放,沙漠的熱度和躁礪讓她顯得那麼飽滿、奔突,她滿頭的黑髮和遮擋於後的眼神,有着生命最亮眼的光芒。這段故事記敍着她與荷西的幸福,記錄着瑣碎的煩惱、憂愁、快樂。同時也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沙漠風情。三毛説她第一次見着撒哈拉,像見到久違的故鄉。那時她已在異國多年,也心存了各種風情。但還有比沙漠更適合安頓下三毛的雲遊四方的心的居所嗎?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着之物,安定流浪聽憑風停風起。而沙漠收容他們——還有三毛,一併攬入它的懷抱。

我想曾經甚至是現在,有很多人因為《撒哈拉的故事》,而愛上沙漠,開始對流浪產生憧憬。從她的小説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遙遠而又新奇的世界,我們可以想象她在沙漠裏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樣,可是在現實中我們不曾想象過一個現代人在荒涼的沙漠裏會是什麼樣的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寫的那樣浪漫,一定有許多艱辛和阻礙,而她居然憑着一時的衝動就拎着少少的行李就去了撒哈拉,所以從中我們還可以讀到三毛對於沙漠的渴望是內心洋溢而出的一種對生活超逸不俗的態度,她的浪漫奇想總是可以為枯燥艱辛的沙漠生活製造無限情趣,就連痛苦也好似扎着蝴蝶結的。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後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信念支持着這麼一個瘦小的身軀。我想正因為不知道和許多的無法解釋,所以我們會心生羨慕。

人們常説,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樸,感人。閲讀她的書,彷彿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説着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三毛曾説:“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我想往往過於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容易選擇決絕的方式去達到超脱和昇華的境界。可是不管怎麼説,她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義的完美。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2

《撒哈拉的故事》由十二篇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記錄了三毛在撒哈拉的所見所聞。

這本書文字樸素,沒有刻意的咬文嚼字。看這本書,不用去做筆記,窮盡心思去解讀每一句話。儘管把心交出來,平淡閲讀完,有笑有淚。每個故事都會潛移默化地打動着認真閲讀她文字的人。

從台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三毛活的灑脱不羈,追尋着自由單純。當她無意間翻地理雜誌,看到撒哈拉沙漠的介紹時,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土地。於是一個真正的自由的靈魂便去到了那裏,去到了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那個漫天黃沙,草木難以生長的地方,三毛在那裏呆了好幾年。在那裏,她憑藉着帶去的藥品和醫書,醫治生病的沙漠人,成為大家萬分信賴的神醫。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三毛在沙漠裏,在那羣撒哈拉為人裏,考取全世界通用駕證,可謂精彩紛呈,引得高欄上的在押犯人也喝彩不斷。為了結婚,荷西陪着三毛花幾個月不厭其煩地弄齊相關材料,並在撒哈拉為人的熱情與友好中成婚。在沙漠的枯燥中,三毛在枯燥的沙漠中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然而沙漠畢竟是殘酷的。為了收藏三毛喜愛的一種石頭,荷西與她駕車前往化石地,途中不幸陷入沼澤。在夜的漫長與淒冷中,在面對惡人的欺凌時,在生與死的考驗下,三毛表露了她的勇敢、不屈與智慧,用自己悍不畏死的勇氣與機智的頭腦甩脱了惡人,救出了丈夫荷西。

在撒哈拉,這個獨立,勇敢,自信,自由的女性給我們展示了生活的哲學。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着之物,隨風而起,隨風而落,而沙漠,則收容了他們,也收容了三毛那一顆,雲遊四方的,自由的心。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3

開篇,是母親寄給三毛的一封信,信中和所有母親相似的對女兒生活的擔心,掛念。其中,提到全家人為女兒第一篇刊登到聯幅上的“沙漠中的飯店”而興奮不已。能看得出來,家人以三毛為榮。十分贊同她的寫作,也支持着她的生活方式。

看到題為沙漠中的飯店,原在想,沙漠中有飯店不是很正常麼,以這入手,會寫得出什麼。但是,資料另我為之一震,原來“飯店“是她自己的家,她是個很有才能的人,能把家裏寄來的粉絲煮成好多菜色,還做了紫菜卷,她的丈夫誤以為那是複印紙卷的,甚是搞笑。他們的日常對話,能感受的到真實卻不乏幽默。國界的區別,沒有阻礙他們,反而使生活更加充實。

在撒哈拉這個除了滿地黃土還是黃土的地方,他們結婚了,經過繁瑣的手續。他們最後戲劇性的等來了結婚。我想,每個女生都期望自己穿上婚紗,風光得結次婚,但是,三毛夫妻那天穿得很普通,荷西沒有西裝筆挺,三毛也只是穿了簡單的衣服。婚禮簡單中的簡單。沒有一個血緣親人在場,但是他們似乎也不大在乎,或許他們的心早就約定一齊。對於結婚禮儀只但是是個形式,三毛是個並不喜愛繁瑣的人,追求自己的簡單。個性自由,更不拘於小節。

不得不佩服三毛這個人,她各方面都會一點,可謂玲瓏八面。她在當地當有時候是一個“小醫生”,由於當地思想極為傳統,許多婦女得病之後寧死也不願去醫院,只正因醫生是個男的。看到這,實在可憐那些落後地區的婦女,她們沒有尊嚴,沒有地位,沒有學習的權力,辛苦一輩子,腦袋卻沒有一點知識。甚至當地女性連數數都不會,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可憐可悲啊。但是,三毛對那些周邊婦女的幫忙很大,她用自己各式各樣的藥,幫別人治點小病。

説起當地女性的可悲,其中有個小故事是娃娃新娘,聽到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小孩子過家家酒,小女孩成為新娘,在我們的意識中,這只是遊戲,但三毛敍述的是一個真正的娃娃新娘。女孩才十歲,就在所謂的父親的安排下嫁給一個素未見面的青年男子。十歲,在我們眼中那是最單純,最開心的時刻,不用忌諱做錯什麼,是每個父母心中的寶。但是沙拉威可憐的女孩才十歲,就被“賣”為人妻。故事中,不時寫到女孩的無奈,三毛的“憤怒”她極不忍心看到這樣的場面,卻也為止無奈。

故事中還提到了三毛與丈夫因尋化石而落入險境,在危急關頭,三毛的急中生智,她過人的膽量得以體現。還有沙哈拉威女生的洗澡的故事,很好笑,卻不免讓人深思。還有一個為愛追求得瘋狂的可憐男子。讓人可憐又可恨啊。

三毛與丈夫過着入不敷出的生活,雖然住在貧困區,但家裏的裝飾,都是由自己辛苦佈置起來。用棺材板製成桌子,書架等。但確實是充滿藝術。他們在精神上追求,不拘於物質的消耗。不富裕,甚至説物質是貧乏的,但精神世界卻是豐裕的。正本書一向讓人沉靜於淡淡的真實喜悦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