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3W

老師教誨着我們這些幼小的祖國未來,老師是堅強的農人,默默無聞,勤勞播種。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精選

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

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種種現象五光十色,亂人耳目,對教育是極大的挑戰,對教師是極大的誘-惑。提出希望之一是“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提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的論述不僅有廣泛的現實意義,而且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學習於老師的教學觀,如沐春風,沁人心脾。她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藝術無不使我為之折服。原來還可以這樣做教師、教師還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境界、普通教師通過努力照樣可以成為教育家……。“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於漪老師用這句話鞭策自己。她説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高尚。

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説:什麼人才能夠做人師呢?做人的老師,他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就是“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德才兼備,這句話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艱難。 於老師認為做人師不是做教書匠,對孩子不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因為我們的教育力量,只能從教師活的人格當中來,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 聽了於老師的報告,心中感受頗多,腦海中一直在問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教師?應先從哪些地方做起?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1.要能夠清醒的自我認識,首先要虛懷若谷。一個人只有虛心才能容納百川,人一輩子要不斷認識自己。做人也好,做老師也好,我們的手中要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來量別人的長處,另一把尺子來量自己的短處。説到底,我們可以向書本學習,可以向同行學習,可以向專家學習,還可以向學生學習。理論上模糊,事業上一定馬虎,工作中就會事倍功半。所以要廣泛的閲讀教育理論專著、學習名家的教育理論等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用它們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豐富的理論作為基礎,那我們在工作中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向同行學習,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對文章的把握不同,其教法與側重點也不同,他們在教學中的理念與做法也許正在自己在教學中所忽略的,或者是所沒有想到的。正向於老師説的那樣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無窮的,我們要善於“博採從家之長”。

2.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追求人格的完美,於漪的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用另一把尺子不斷地來量自己的不足。像於漪老師在每次課前都認真備課,鑽研教學,研究學生,把上課的每句話背出來,然後再口語化。即使這樣,在每次上完課後,她總是覺得這裏不行、那裏不行、充滿了不足和缺陷,於是於老師寫教後記,記下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和自己教的不足。於老師認為作為教師就要嚴謹治學,這也成為她不斷前進的內驅動力。她説“我教了一輩子,一輩子在反思”。

現在和於老師相比,自己真是慚愧。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待備課也很認真,確從沒像於老師那樣想那麼深,那麼細,從沒想過自己的學生怎樣學才能快樂。而於老師確對教材在深度上進行發掘,在廣度上進行開拓。自己的教學真是不及於老師做的那樣精細、那樣嚴謹。每次上完課也進行教後反思,但反思的內容只僅僅侷限在課堂的成功之處上,總是用尺子來量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取得的成功之處,把這些記錄下,而很少對課堂中出現過的,模糊的知識點在課後向於老師那樣再去研究,去發掘。今後應該像於老師一樣,用尺子不斷地量別人的長處,讓自己在學中思,鍥而不捨。

從於老師身上,我認識到一位真正優秀的老師是要與時俱進,內外兼修的。我想,於老師正是把愛全部貫注於學生,才可以一輩子無悔於對教育事業的選擇。作為年輕教師,於老師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深深明白:全心的付出才無愧於教師這一稱號。尤其是於老師的一句:“你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令人印象深刻。

“甘為紅燭燃自身,甘為泥土育春花。”特級教師於漪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詮釋了一代人民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內涵。她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願,信任他們並對他們充滿期望。她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每一位孩子,貼近孩子美好的心靈,與他們建立了理想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關係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是對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的特殊的社會關係。它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在師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於老師説:"我一輩子都是在錘鍊自己的感情!"在教育過程中,從開始的循循善誘到逐步引導,於老師的確是這樣做的。她雖然身體很不好,但是她克服重重困難,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每一位孩子,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感人之深,令人佩服。她瞭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懂得和學生交流。在她執教的過程中,每每遇到差生,她總是以耐心地教育為主,把學生引上正路。在她的教育下,很多學生得到了轉化。

於漪老師的“三次備課”是很出名的,她上一堂課要經過三次備課過程,第一次備課不看任何參考書、教案、資料,全憑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寫出一份教案。第二次備課,則蒐集各種參考資料,看名家課堂教學設計,名家教學的教材分析,同時思考三個問題: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想到了,我也想到了;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想到了,我沒有想到;哪些問題參考書上沒想到,我想到了。第三次備課是在上同一個平行班之後,總結經驗,反思失敗,在備一次課。從她的“三次備課”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她一貫的勤奮和認真,更感受到了她堅持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和超凡毅力。

於漪老師絕對是心懷天下的。她多次強調我們的教育就是培養人,培養有中國心的現代人。要讓我們的學生有中國心、民族魂。我們花那麼多心血就是為了我們國家有好的後代,出棟樑之材。可以看到,於漪老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終將自己的工作與國家民族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身在講台,心繫祖國。她説:“一個人,當他是‘我’的時候,是最渺小的;衝破了‘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的時候,人才如登上了泰山之頂。”我們應該銘記她對我們的殷切希望:不僅要做一個稱職的合格的教師,還要有遠大的志向,做我們中國的教育家。於漪老師博大的胸懷和愛國熱誠,真是值得我們一輩子敬佩和學習。

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


做教師應“胸中有書,目中有人”。

教師要努力攀登,追求理想境界,也就是説要不斷地自我超越。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作為教師,一定要追求高尚的理想境界,不斷地努力攀登。

我上課是從來不帶教案的,拿着教案怎麼面對全體學生?要察言觀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備課的時候要備得十分熟練。

備課要目中有人,我們所有的學科都是為了育人,這是教育的本質。

教育就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把學生藴藏的潛能通過教師的開發把它變成現實。

因此一定要深入瞭解,目中有人,不僅要走進學生的知識世界,而且要走進他們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

我一直和年輕教師講:你一路走過去,教育腳步有深有淺,你要停下來,深入思考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不足的,久而久之就能摸到規律了。

課堂教學是要深入研究的。老師絕不能做教書匠,不能只是灌輸知識。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智力,薰陶情感,要育人。我在80年代就在課堂教學中試驗了,絕對不是“我講你聽”“你問,我回答”。

課堂教學要多功能、立體化。要以學科智育為核心,融合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是立體的,育人和求知應該互相滲透。語文教學不僅有實用功能,還有教育功能、發展功能、審美功能。因此,所有課程都要能夠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學習於漪老師心得體會

九月十八日下午,我們一起學習了於漪老師的先進事蹟,我被她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特別是這樣的描述讓我肅然起敬:“她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100名改革先鋒稱號中唯一的基礎教育界代表,她寫下了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上了近2000節的公開課。” “唯一”、“400多萬”、“近2000節”這三個數字是對她敬業精神的真實寫照。

下面與大家分享我的幾點收穫:

一、堅守三尺講台

於漪老師説“師愛超越親子之愛”。她的“愛”是教育篇章的主旋律,她將自己的美好歲月全部奉獻給了三尺講台,她告訴我們年輕一代如何“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的道理,讓我從心靈深處得出這樣一個感悟---“三尺人生”,不寬廣但偉大!我雖然可能做不到於老師如此的奉獻精神,但是我一樣會“堅守三尺講台”,熱愛我的工作,愛護我的學生,用愛鋪就快樂的教學路!教育是一份需要好好經營的事業,要把學生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和愛護,這樣不僅工作會取得好的效果,自己在工作中也會獲得幸福感。

二、做老師,要走到學生的心裏

愛迪生説“教育之於心靈,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一件發生在課堂上的事,至今難忘。班裏有一個男生,課上經常走神,課下不完成作業,偶爾完成也是胡亂蒙上,成績很不理想。我多次與他談心,也與家長商量過對策,但效果甚微。有一天上課,他給了我一個小小的驚喜。一次我提問了一個作家寫作背景的問題,全班只有他一個人舉起了手,叫起他來,回答得很好,我試着走近他,發現他不是上課一點不聽講,只是比別人接受慢一些,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而走神。我試着鼓勵他,不論是作業還是聽課狀態都進步很大!所以我覺得教育有時候需要耐心、需要關注和等待,每一朵花都會開放,只是花開有早晚,我們都要靜待花開。另外,多瞭解學生,多找他們談心,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這樣師生關係也會更加的融洽。這次於漪老師的事蹟更近一步加深了我對學生溝通方面的認識,獲益良多。

三、必須提升專業素養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就要不斷地去學習,在教學上不斷地去反思、鑽研,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要做到“胸中有書”,就要自己不斷地去研究教材和課程標準,對每一節課的要求做到爛熟於心,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做到詳略得當、遊刃有餘;要做到“胸中有書”,就要求我們不僅侷限於課本知識,還要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多讀一些其它的書,一句話是這樣説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所以我們不僅研究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學習其他的知識,這樣才能與時俱進!

於漪説:“我覺得一個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擁有的財富不是絕對掛鈎的,關鍵取決於你對自己工作價值的理解和熱愛”,是的,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自愧不如,經常抱怨批作業佔用了大部分的時間,耽誤了教學上的進步;抱怨學生過於調皮,佔用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其實這都是給不專注與懶惰在找藉口。“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將以於漪老師為榜樣,始終保持着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和情懷,兢兢業業,上下求索,努力做到“做一輩子教師,用一輩子學做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