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66K

想要記錄對生活的感受,不妨拿起筆寫一篇心得體會吧,心得體會是可以記錄我們對事情看法和感受的文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6篇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篇1

近期,我認真的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結合自己在過去十一年的教學工作,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應熱愛教育事業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是教師從事教育職業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教師應該關愛學生

我感覺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關愛學生是前提,而後才是教育教學,因而愛便成為教師的靈魂,教育的靈魂。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因此,不論是對錶現好的還是表現差的學生,教師都應以慈母般的愛心去關心他們的生活、身體和學習。在進行教育時,教師不應該直截了當地指出其存在的問題,而最好從關心其家庭、身體、學習入手,讓其首先感到一種被關愛的温暖,從而消除牴觸心理,以愉悦的心情接受老師的教育。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温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師應不斷學習提高素質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承擔着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各種社會所需要人才的造就等艱鉅任務。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那麼,我們首先要回顧教師職業的根本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如果我們只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在時代不斷髮展的條件下,就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向上。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會使社會的前進的步伐走得更快。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篇2

我國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國家正在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新的形式對中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教師來説應具備全面的素質教育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新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現代社會在帶給人們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負荷。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更作為培育下一代的言傳身教者,我們的心理健康,是與培養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事。

一、教師是一種普通而崇高的職業

人所共知,中華民族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常把教師比作父母,可見教師的地位之高,多麼的受人尊重。那麼教師為什麼受人尊重呢?因為他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為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試想,把一個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養成有知識、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社會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師的職業的確是偉大而又神聖的。我們每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培養我們成長起來的那些教師,他們的確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從精神、靈魂上培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還因為教師是經師,又是人師。教師是人中楷模,教師職業要求他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但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事事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和模範。

然而教師並不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而是置身於現實生活中,置身於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一塵不染”,敬業盡職,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説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有時在教育態度、教育方式、教育語言上的過錯,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幹工作要求具備起碼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説對教師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更重要,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和社會之間,體制和人性之間,國情和人情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找一種張力,教師就會用自己柔弱的雙肩儘量抵擋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給學生騰出儘量多一點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必須時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善於交流、及時溝通的氛圍,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二、教師要加強學習,勇於實踐,提高師德修養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任務是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使受教育者個體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體——教師的素質,特別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就上述兩點講,為培養一支師魂崇高,師能過硬,師德優良的教師隊伍,加強中國小教育的職業道德修養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中體會到,應首先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師德認識。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適應社會需要,就要有知識,這就要學習。同樣,人們的觀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學習。加強理論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師

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學習理論,就不可能科學地、全面地、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能矢志教育,義無反顧,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而努力奮鬥。其次,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這本身是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一個要求。同時,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教師能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重要作用,這就更能使教師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教師還應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廣泛地學習有關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才能使教師從各種關係和聯繫中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任務,認識社會和人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在教書過程中育人。

2.勤於實踐磨練,增強情感體驗,提高師德修養

教育實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師德修養的目的,在於形成良好的師德素質,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教師不僅要通過理論學習來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用這些認知指導自己的行動,培養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樣,道德不是熟記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

教育實踐是正確師德觀念的認識來源,只有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才能正確認識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利益和道德關係,才能培養好自己的師德品質。教育實踐還是不斷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動力。教師道德品質修養不是一時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的探求,不斷的認識,不斷的完善,不斷的提高。

3.制定奮鬥目標,堅持不懈努力,增強自身素質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同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一樣,不是無目的、無計劃的,而必須有着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導。

在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指導整個修養過程的總目標是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理想,它作為一面旗幟,為教師如何作人,如何勝任教書育人的責任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和奮鬥目標,併成為教師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動和激勵着教師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奮進。但是,由於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過程是構成師德的各種要素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個人原有的道德水平與社會道德要求之間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師道德修養的目標必然有着層次之分,每個教師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確立可行的目標,去努力實現自身師德從無到有,從現有層次向更高層次的攀登。

師德修養實際上是教師道德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行為和習慣諸要素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舊到新質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也就決定了它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師德認識的提高、師德情感的陶冶、師德意志的磨練、師德信念的確立,還是師德行為和習慣的培養都不可能是短時期的、輕而易舉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個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的選擇自己的行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發展,會提出許多新的問題,教師總是面臨新的選擇考驗,教師道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要求越來越高,永無止境。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長期修養,不斷磨練,做到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篇3

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動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幹工作要求具備起碼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説對教師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更重要,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和社會之間,體制和人性之間,國情和人情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找一種張力,教師就會用自己柔弱的雙肩儘量抵擋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給學生騰出儘量多一點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善於交流、及時溝通的氛圍,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篇4

不久前意外碰到的一位畢業已久的女生對我説的話令我感動不已,她説她對她們國小五、六年級時我擔任他們辦主任的情景非常懷念,永遠難忘。她很感謝我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説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中國小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不僅是一時的,更是一生的。我記得有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師們齊聚在巴黎,有人問他們最難忘的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幾乎是幼兒園、中國小的教師和生活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和啟迪。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學校又一次組織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規範的內容有六條,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六條規範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通過反覆學習,我覺得《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核心問題是師德修養問題。

師德修養實際上是教師道德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行為和習慣諸要素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舊到新質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也就決定了它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師德認識的提高、師德情感的陶冶、師德意志的磨練、師德信念的確立,還是師德行為和習慣的培養都不可能是短時期的、輕而易舉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個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的選擇自己的行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發展,會提出許多新的問題,教師總是面臨新的選擇考驗,教師道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要求越來越高,永無止境。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長期修養,不斷磨練,做到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篇5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學習了《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規範的資料有六條,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六條規範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

一、愛教育。

我們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愛教育,就是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更不是事事以報酬的多少來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尤其是青年教師,要力求幹好自我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育教學工作。

二、愛自我。

教師愛自我就是要有用心的人生態度,既然我們選取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我的選取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用心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用自我用心的人生觀、世界觀去影響學生、改造學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個性是在此刻的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各種思想相互碰撞,教師的人生取向不僅僅關係到自我是否擁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一個不愛自我的教師,是談不上愛教育和愛學生的。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的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規範中要求教師“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育人的同時,不要忘了自身的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我,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

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用心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做一名“學習型”的優秀教師。有了良好的素質、過硬的本領,才會在工作中自信,才會在生活中快樂,才會有用心的教育態度和人生觀念,才會不迷失工作和前進的方向。

三、愛學生。

這是教師所有“愛”的歸宿點。教師對學生的“愛”務必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崇高的師愛表此刻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

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個性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個性的愛給個性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我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新規範還規定:教師應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我想這是每位教師務必做到的,這也是一位教師應有的高尚道德。當學生生命受到威脅,受到傷害時,作為一名教師應在學生危急時挺身而出,應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生死關頭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奮不顧身,拼死保護學生的英勇獻身精神;學習他們危難時刻堅守崗位、忠於職守、不畏艱難險阻、奮力搶救學生拼搏奉獻的精神。我想這正是教師愛學生的最高體現。

愛教育、愛自我、愛學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民族和事業的大局出發,認認真真地學習,勤勤懇懇地鑽研,紮紮實實地工作,就能無愧於教師這一光榮稱號,就是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最好詮釋。

在教育工作的諸多矛盾中,教和學是主要矛盾。正確處理教和學的關係,建立和諧愉快的師生關係是“快樂教學”的先決條件。教和學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師,有了教師“樂教”,才會有學生的“樂學”,儘管其他條件都具備,如果沒有教師的“樂教”,沒有良好的師生關係,學生也快樂不起來,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熱愛學生,全面育人,為人師表”這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樂於其業,善於其業的基礎是對學生的愛。愛的真諦是尊重和相信每一個學生,要把學生作為一個具有人格的人來對待。教師尊重和相信學生,才能培養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構成和諧愉快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良好,才能促成羣眾的良好關係的構成。學生有安全感、寬鬆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發揮教師在“快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促使學生生動、活動、主動地得到發展。

教師道德規範心得體會篇6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就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做為一名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師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典範,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和教育學生。

一、要愛崗敬業,關愛每一個學生

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是教師必須要具備的良好品德。如果連這點都沒法做到,那麼這一輩子都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既然幹了這份工作,就要對這份工作負責。要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熱愛自己的工作,還體現在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上。教師屬於一個特殊的社會職業,是塑造靈魂的神聖職業。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從他選擇這一職業的那天起,就應該特別注重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有良好的師德,要時刻警醒自己去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愛生如子。教育大師陶行知先生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正是送給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言。老師與學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很單純的教與學的關係,如果我們做老師的為了私利搞起了有償家教,那無疑會使師生之間的這種單純的關係蜕變為充滿銅臭的金錢關係,無疑會使神聖的教育事業塗上功利化色彩,同時也會使自己或多或少地淡薄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漸漸失去課堂上師生互動的純淨的情感。而且,老師的工作是一項很辛苦的腦力勞動: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參加各種教研活動、課餘時間自我充電等等,如果回家後還有比較繁瑣的家務在等着自己做的話,那麼一週下來肯定會疲憊不堪,肯定需要一個完整的假期讓自己調整放鬆,以便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下週的工作。如果我們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繼續搞家教輔導,時間一長,即使再硬朗的身體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這種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的家教,又有什麼價值可言呢?因此我會永遠對有償家教説“不”。

二、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學習的表率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在多年的教師崗位中發現,教師的一言一行的確能深深影響着學生。教師的舉止言談、道德修養、處事方法、性格愛好,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國小階段的孩子,年齡小,沒有很強的是非觀念,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他們往往把教師當作自己的學習楷模。正是在這種模仿與影響的過程中,他們的性格、愛好、品質、修養等也在逐步形成。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影響甚至是終身的。正如教育家加裏寧所説的:“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全體學生。”因此,教師更應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嚴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態度和方法,給學生做個好榜樣,用自己良好的行為規範和師德修養去教育感染學生,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和修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培養自己的工作熱情,用積極的態度去工作

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如果教師做事懶散,處世消極,那麼,勢必會使祖國的花朵耷拉着腦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壯成長。

如今,由於社會對教師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工作任務的繁重,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師產生了對工作的厭煩情緒,對工作的熱情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工作的質量,也不利於學生的發展與成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現狀對教師自身發展、對學生成長的不利,要學會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實現教師價值與學生成長的雙贏。

四、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走終身發展之路

終身教育,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做為教師,更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陶行知先生的“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的思想,雖然説了幾十年,但在今天依然適用。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課程的改革,都需要教師去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這樣,教師才能去適應課程改革與學生髮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就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還要善於反思、勤寫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總之,通過此次師德規範的學習,我更加明白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不在於傳授多少課本知識,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做人!作為一名教師,要教會學生做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因此,我會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時刻的鞭策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讓我們帶着愛和責任走下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