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精選《捨得》讀後感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2K
捨去並不代表留下只有憂傷,而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快樂,下面由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2022最新精選《捨得》讀後感3篇,以供參考。
2022最新精選《捨得》讀後感3篇

《捨得》讀後感1

心緒不佳之時,買了一本星雲大師的《捨得》,真是受益匪淺啊。舍,就是要學會捨棄,只有做到了舍才能有所得。

一﹑認同的觀點

做人要低姿態,做事要高水平。做事要有一定的水平,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有時要低調才好。因為低調才容易達到目標。做人低調包括説話要低調,不要太高昂。做事要低調,不要太張揚。生氣要低調,不要太遷怒等等。捫心自問,本人屬於心火旺的體質,遇事容易着急,不留後路。等到心緒平靜下來,已經後悔莫及了。

一個人的本領大小,不在於能力的強弱,而在於能否和諧大眾。合眾的要領,姿態不能太高,行事不能太孤傲。要懂得客氣謙遜。行事低調的人老成持重,不會虛浮誇大,只憑自己的實力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因此,低調的人容易成功。而我,正好相反。

二、反思重構

堅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作為每一名社會成員,一定要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工作生活中自覺擺正位置,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不居功不自傲,不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要堅持時時高風亮節,事事嚴以律己,處處與人為善,以虔誠博大的胸懷和超然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時時刻刻做到胸懷坦蕩,真誠做人。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為。

日復一日,生活讓我們付出着,經歷着,承受着,面對着,也怨着,氣着,不平衡着,偏激着,同時也在衡量着舍與棄,得與失,這一切都困擾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讓彼此失落得找不回自己。我們很多人的人生觀都已經被現實給同化了,把得和舍都賦予了功利的感情色彩,只知道去追求得到,追名求利,去貪婪的獲取,總是覺的不該失去或放棄就是失,只求去得,不願去舍,堅持着不該有的執着,讓自己揹負的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腳步甚至最終停止不前,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索整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點淨化的時間,重新定義一下捨得的真正本意,讓它們迴歸自然,這樣也能讓我們把已經在現實中脱離太遠的一些精神物質迴歸它本應該所居的位置。有一句經典名言: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放不下或不願放下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捨得》讀後感2

捨去藍天的深邃博大,才有白雲的飄逸悠然;捨去大海的粗獷豪放,才有小溪的輕盈從容;捨去牡丹的富貴典雅,才有秋菊的輕秀剛毅;捨去杏花煙雨,霧中水月的朦朧,才有蕭蕭蒿草,黃沙肆掠的滄桑。自然界尚且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只有懂得“舍”方能“得”。

捨去並不代表失去,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獲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遠離了喧囂紅塵,繁華似錦,五柳先生歸隱於“屋上春鳩靈,村邊杏花白”的田園裏。懷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去“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讓生命化繁為簡,讓心境歸於平和。影棲碧泉,逍遙自在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獲得?捨去楚王的千金相邀,捨去相位的尊容華貴,寧可曳尾途中,夢蝶翩躚。那份自由可高歌着“傳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將情懷盪漾於三千濮水之上,將赤子之心迴歸自然,著成南華真經,着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獲得?

捨去並不代表空洞,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完美。幾筆勾勒的渺渺清山,若隱若現的鐘樓一角,些許縹揚的暮雨斜絲。。。 捨去大片大片的彩色筆調,中國水墨畫以其特有的意境深遠成為中國三大國粹之一。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會在結尾處捨去擷取文字。留下一個疑問或是一行省略號,讓讀者自已趨揣摩那部分文字或是情節。像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裏的灘送的回與不回?像餘秋雨大師的《垂釣者》裏的瘦老頭的釣魚否?就是那有心的幾筆 捨去,才有一種由看是空洞二昇華的完美。

捨去並不代表留下只有憂傷,而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快樂。想想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了任命的利益 捨去了自己的幸福。想想蘇軾,孟會,杜甫為了蒼生的安穩捨去個人的富貴。一個人的快樂,並非他得到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多是另一種負擔,少並非不足,而是另一種更廣闊的擁有。

費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舍人之難捨,方能得人之難得,不居名才能自由思考,不戀權才能正直廉潔。一個懂得捨去的人才能擁有一方廣闊的天空。

《捨得》讀後感3

一認同的觀點

《捨得》日常篇,為我們人際交往指點迷津,其中提到的剋制情緒內容,我感同身受。“情緒不穩,彷彿只有三條腿的桌子,卻了一條腿,支撐力量不夠,基礎不好,當然就不穩了。”“人生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一轉,轉迷為悟,轉弱為強,轉暗為明,轉痴為智;懂得轉化,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境界。”生活中,面對錯綜複雜的事情時,必須合理控制住個人的一些情感,以理智的態度來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可見,控制情緒,調整心態的重要性。生活就象一面鏡子,你向它微笑,它也向你微笑;你向它哭泣,它也向你哭泣。理智使人成熟,理智是人生航程的風帆和指南針,猶如生命航程中的一盞航標燈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書寫充滿笑聲的人生。

二聯繫實際

作為老師,教書育人,沒有保持好情緒如何做到傳授解惑呢?我們面對的對象,是有感情有情緒的學生,不同與其他職業,我們不能以我們的失落而影響到學生,不能因我們的悲觀而影響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同樣的事物,樂觀和悲觀的人看法卻截然不同。悲觀的人看半瓶酒會説,就剩半瓶了!樂觀的人看到半瓶酒會説,還有半瓶可以喝!很多人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結果是經常會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因此很委屈,進而生煩惱。其實,針鋒相對在很多時候是沒好結果的。

我們在教育學生時更要控制情緒,做個理智的人。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荊棘和坎坷,從而滋生煩惱。煩惱是一種心態,你認為它存在,它就折磨你。你認為他不存在,它就遠離你。億萬富翁張國容可以煩惱纏身,最終以自殺終結。而湘西小鎮的老人們,可以無憂無慮地河邊下棋,他們不會自殺,他們沉浸在每日棋盤搏殺的快樂之中。煩惱和快樂只是一念之差,所有的不快樂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快樂的情緒沒有人可以給你,如果你執謎於煩惱當中,再美好的事物在你眼裏也會變成醜惡。就如教師這一職業,若從經濟收入來看,遠不如其他職業,但我們有我們的優勢,學生的進步、學生畢業後的一個短信就足以超越一切。

三重構

控制情緒,做個幸福人。在生命的過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很正常的,沒有一個人會一生都如意美滿,重要的是不要使那不如意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導,要適時調整心態,獲得幸福。

1多從自身找原因。煩惱來源心態,遇到問題時,要尋找問題的根源,從自身找原因,不可將問題遷怒他人,要擺正心態。真正的快樂源自於對痛苦的領悟,因為沒有痛苦的人生是無法感受到快樂的,我們只有正確地面對它,理智地剖析它,肯定應該肯定才能否定應該否定的,

2三思而後行。作為老師,處理學生問題也必須要客觀,否則會因為我們的一時失誤而影響學生的情緒,甚而影響學生的學業。今後,遇事我要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能為對方考慮一下,再作決定,這樣就會得到一個比較周全的結果,養成習慣,做個理智的人。

3多學習心理學知識。現在很多家長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心理學知識為這些平時缺少關愛的孩子送去温暖。學習心理學,不僅自我調節,更為學生排憂解難尋找到捷徑。

控制情緒,以理智面對生活,相信生活會更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