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熱門關於《寒夜》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7W

讀書能夠讓我們的眼界開闊,思想昇華,當我們有了收穫的時候,千萬不要吝嗇你的筆墨,記得寫一寫讀後感和大家分享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選熱門關於《寒夜》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精選熱門關於《寒夜》讀後感範文三篇

關於《寒夜》讀後感範文1

讀了巴金的寒夜,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為汪文宣一家人感到悲痛不已,為舊社會的封建感到悲哀。

寒夜主要人物有三,汪文宣,汪母,曾樹生,《寒夜》裏的人物在巴金筆下刻劃得淋漓盡致:汪文宣,骨瘦如柴,彎背駝腰,唯唯諾諾,時不時地咳嗽,委曲求全,連句響亮話也説不了的人;曾樹生,汪文宣的妻子,美麗動人,修長的身材,白白淨淨的皮膚,一身胭脂香,是一位熱情奔放、充滿活力的女性,是一位愛美又富有魅力的女性。汪文宣的母親,吃苦耐勞,婆婆麻麻,有好心卻沒做好事的人;小宣,汪文宣的兒子,蒼白無力,怯生生的眼睛,沉默寡言,未老先衰的人,像極了他的父親。

這一家人各有各的不幸和無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付出了很多,汪文宣的母親深愛着自己有病的兒子,她願意為兒子做一切事情,可她又無時無不刻不在害着兒子,她明明知道曾樹生是兒子最愛的女人,她卻容不下這個讓兒子深愛着的女人,恨不得讓樹生早一天離開家門。曾樹生也一度想留下來陪有病的老公度過一生,只希望婆婆少一點恨自己,只希望老公能給自己做主,然而老公的順從,婆婆的無情還是逼她違心地離開了家。在我看來這個悲劇的原因是婆婆的封建思想陳舊和汪文宣的軟弱無能,曾樹生是無辜的,新派女性的生活方式他們接受不了,但這並不是她的錯。時代的交替、新鮮事物的誕生,必定是不被人接受的。汪母的封建思想以及頑固不化是最讓人感歎的地方,以舊社會的思想和禮教來束縛新派的媳婦,總覺得媳婦不懂規矩,動不動就拿自己當年做比較,雖然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但未免做法太過偏激。

在那個時代曾樹生和汪母的不合是思想的原因,其實在現代不也一樣嗎?婆媳關係永遠是最難相處的,因為時代不同,年齡不同,思想不同,導致了處事的不同,於是矛盾就誕生了,無論是舊社會還是物質豐富的如今,這都是一個問題。此外,丈夫的孝順千萬不要盲目,不要愚孝,要懂事理,雖然説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但還是要儘量公平對待,不能讓一方一直受委屈,這樣的婚姻和生活既不會幸福,也不會長久。

書中用了很多重複的語句,反覆的使用,如汪文宣的自責,汪母的關心的話語,這些是文章略顯單調,可也正是這些話讓我們感受了王家人的枯燥無奈的生活,沒有希望和光明的活着,更讓我們理解了曾樹生的離家出走,也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文章的深刻內涵。

讀了寒夜我對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感觸,思想上的差異真的比什麼可怕。

關於《寒夜》讀後感範文2


書中的主人公王文宣,一個善良的知識分子,大家心目中的“老好人”,最後因肺核慘死家中。作者巴金先生絕不是簡單地為我們展現肺結核這種病在醫療水平極其低下的舊社會中有多麼的恐怖,而是借汪文宣之死向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黑暗社會提出的深沉的控訴!

主人公汪文宣是上海某大學教育系的畢業生,懷揣偉大的教育夢想的他,離校後只能在一個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裏當一名小小的公務員。説到公務員,也許有很多人會很羨慕他,有一個衣食無憂的鐵飯碗。事實上,在那個時候的社會,官商勾結等混亂腐敗的政治格局,像汪文宣這樣安分守己、老實厚道的知識分子就成了被壓榨的對象,他每天勤勤懇懇地工作,安安分分地做人,卻依然換不來一家人的温飽和應有的社會地位。

然而對於汪文宣的遭遇,我除了深表同情之外,更多的是怒其不爭。

在公司裏,面對上司的欺壓和同事的冷嘲熱諷,他總是忍氣吞聲。他説:“為了生活,我只有忍受。”但是那個職位又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幫助呢?有這麼一個公務員的職位,兒子的學費還是得靠在銀行裏當“花瓶”的妻子支持,母親不但享不了清福,一把年紀了還要去當老媽子幫忙添補家用。有多少次他對自己説“大不了我不做了。”但他只是想想而已,他不敢這麼做。就這樣,枯燥單調、薪水微薄的校對工作一點點地消磨他的意志。吞噬他的理想,他還在為它嘔心瀝血,慢慢耗盡自己的精力。

不死不活的困苦生活增加了意見不合的婆媳之間的糾紛,他愛妻子和母親,愛任何一方都勝過於愛自己。但是他卻沒有能力去平衡妻子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對於妻子和母親的衝突,他不敢去面對,甚至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直到看到妻子給他之前要求她寫封長信給母親道歉的回信後,他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意識到自己的天真。

他渴望改變生活,改變命運,但是他卻沒有起來反抗過、努力過。在困頓中,他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等抗戰勝利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就這樣美好的幻想支持他默默的承受生活的不公。然而真正到抗戰勝利之時,卻是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之日。這實在是人生的悲劇。

關於《寒夜》讀後感範文3

夜的寒氣卻漸漸地透過他那件單薄的夾袍,他的身子忽然微微抖了一下。

這是一個男人的寒夜,在寒夜的時代。寒氣無孔不入,侵蝕着他的身體、讓他的身影顯得更加消瘦,讓他的夾襖更加單薄。他是成年男人一家之主,卻受着夾板氣;他是懷着教育夢想的知識分子,卻做着無意義的工作受人白眼。他改着文字不通的稿子,温馴承受着生活的鞭笞,但命運卻嫌不夠,又給了他重重一擊。且不是立時斃命,而是鈍痛,淤血,看他掙扎。

婆媳關係是家庭中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當兩個女人把同一個男人劃為自己的所有物,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就此展開。戰場是同在一個屋檐下,武器是尖酸刻薄的言語,爭奪的地盤是她的兒子她的丈夫。汪文宣在家庭中處在一個夾板氣的位置。妻子和母親不和,他不能偏幫誰,最終落得兩頭不討好。這是多少男人在家庭地位的真實寫照。妻子的海誓山盟,母親的生養之恩,都是他不能拋棄的,中庸之道用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兩邊不討好。汪文宣其人的温吞性子更加劇了戰火瀰漫。

妻子離家出走後,汪文宣的表現是很耐人尋味的。作者在這裏對他進行了大量的細節描寫。無論是動作、語言還是心理,將細節放大,生動形象展現了汪文宣的掙扎痛苦。同時作者有大量的環境描寫,如燈光變化等等。“在敍事中的超量修飾成分成為作者意念的主要傳導方式。”而曾樹生的形象也很引人深思。她是受過教育的新時代的女性,她有夢想,有才華,有能力,討同事喜歡,很有魅力。拋去在婆媳關係中的固執不論,她對於丈夫幾乎可以説是仁至義盡,作者直到最後也沒有給出她的決定,為她保留了道德感。

從文中可以推斷出汪文宣是個有一些夢想有幾分才華的人,但膽識不足,唯唯諾諾,在職場也是大家欺負取笑的對象。心裏對主任的刻薄憤憤不平,但卻“連鼻息也極力忍住,不敢發出一點聲音,怕周主任會注意到他心裏的不平”,連早退都不敢,每天努力工作,賺着微薄的工資。讓人看着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後來汪文宣患病了。這場病讓他不得不停止工作,不得不接受妻子的錢。這病把他和身邊人分隔開來,他一邊看着自己生命的流逝,一邊看着身邊的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救他。活下去變成了替他人完成的願望而不是自己的意志,我們不禁要思考,意義何在?對飽受病痛折磨的人來説死亡是解脱,而全無尊嚴的插着導管苟延殘喘維持生命,更多的是完成親人的心願。對於安樂死的爭議一直很大。有人質疑這不合人道,擔心患者會被親人以此方式“謀殺”,然而,生存的意義絕不是呼吸、心跳、保持各項機能,人之為人,清醒的意志是至關重要的。行屍走肉般活着,雖然全了子女的孝道,但更多的是對身邊人的拖累,對自己的折磨。久病牀前無孝子。在我看來,疾病最殘忍之處,就在於人不能為自己做決定。不能決定病痛或健康,不能支配自己的身體,甚至不能選擇生死。

對汪文宣來説,死亡就是一種解脱,生命給了這個男人太多不得已,太多不如意。“他一直痛到最後一刻”,讓我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憐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