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芳菲事 靜隨茶水流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1W
萬般芳菲事 靜隨茶水流

萬般芳菲事 靜隨茶水流作文

人們通常喜歡説“緣份”兩個字,這多半是指人與人之間相遇、相知,心靈上有了一種默契,於是“緣份”成為最好的表達詞語。其實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也有一種緣份,而我與茶今生結下了很深的緣份。

與茶結緣其實是在上高中時,那時晚上學習很晚,容易犯困,於是便將父親的茶葉拿來喝,只覺得苦,但可以醒腦。那時不懂得品茶,只知道茶很苦。

漸漸地,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也在增長,於是對人生,對茶也有了一些瞭解。也不再只覺得茶很苦了,逐漸在一杯茶中感悟人生。

品茶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將茶葉放入杯中,然後用滾熱的開水來沖泡,看那一片片茶葉在水中漸漸地舒展開來,一縷縷清香也隨之飄散而來,沁人心肺。從黃山毛峯、西湖龍井到祁門紅茶、凍頂烏龍,也許我們會品嚐出一些茶不同的味道,可事實上,淺薄的我們真正無法悟透茶中的真諦,我們通常説喝茶,有時説飲茶,有時會説品茶,真正意義應該如何解讀呢。後來在《現代漢語字典》裏找到一點解釋:喝是把液體或流食嚥下去。品是品評,飲則是喝。所以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喝茶的最高意境應是品,其次是喝,再次是飲。我自然是達不到品的境地,充其量也只是喝而已。

有時候觀茶也是一種人生樂趣。都説“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茶未見水時,是固體的,沒有生氣,可是它一旦遇到水,便彷彿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身體也舒展開來。

茶,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它豐富的文化更令人傾其一生也無法學透,我們也只能從那些古人的詩詞裏尋找到更多深遂的文化。從古至今,有許多文人都愛好品茶,他們為我們留下了精美的關於茶的詩詞。

蘇軾對烹茶十分精熟。他認為好茶必須配以好水,所以詩中説“精品厭凡泉”。蘇軾愛茶至深,他不僅喝茶,還親自栽種茶。文人總有文人的雅趣,即使風光不在,但他也能將清苦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茶對一些真正的愛好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從古至今,上到皇親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很少有人喜歡上茶後,又不喜歡的。他們有一句話説得好“寧可三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這些人對茶的愛好已達到一種痴迷的境地了。

茶是如此迷人。從茶園風景到茶香淡雅,茶回甘、澀而化、酸生津。世界上沒有什麼比茶能讓你盡情體味其中的美妙。

每一杯茶,由於水的來源、水的温度、泡茶人的手法等因素的不同,品出的味道是不一樣的。茶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從開始接觸茶,到經常飲茶,再到專心研究茶文化,茶每一天都在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也在不斷陶冶着我們的性情。如今,茶文化已經讓更多的人提升了品茶的境界,同時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論及茶,許多人還將它與佛教文化相聯繫。“禪茶一味”“禪茶素食”,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個詞,但是我們並不能深入明白茶道的精髓。禪與茶是一體的,其中所藴含的實質是相通的。只有心清淨無染,才不被外境所困擾。

品嚐一杯茶,從一開始,心境始終要處於清淨狀態,心裏沒有一絲雜念。觀茶時,也應當是心無旁騖,只是用一顆平常心去觀這茶色,用心感知水與茶相融的曼妙境地。品茶時,靜靜地去品嚐這其中的味道。所以,品茶的整個過程需要的是心靜,無雜念。

茶的世界是平靜的、自然的、深刻的。茶如人生,一杯茶我們會喝的由濃到淡,其實人生何嘗不是由豐盈至凋零。

我們喝茶時,不僅僅是在喝一杯茶,其實是將波瀾壯闊的歲月喝到平平淡淡,也將渾渾噩噩的日子喝到純淨清明。真正的品茶,應不僅存在於形式,而在於有一顆清淨安詳的心。如此喝茶才是真正的品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