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和者勝卷在握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3W
謙和者勝卷在握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你總是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當今大力創建和諧社會,實是遠見卓識之舉,事實上和氣謙讓,就是説謙和會更顯出一個人精神的偉大與力量。當衝突橫亙在你的面前時,你會選擇哪一種態度來面對呢?憤怒,不顧一切地發泄出心中的憤恨?還是謙和、冷靜地思考,顧全大局,以和為美?

謙和者勝卷在握作文

憤怒看似兇猛,謙和又何嘗不是一種力量呢?憤憤不平的廉頗,縱然百般刁難,甚至揚言“我見相如必辱之”,藺相如卻以大局為重,隱忍謙和,“聞之,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舍人不解,紛紛辭別,相如方解釋:“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爭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自然向相如肉袒負荊請罪了。謙和終於使憤怒低了頭。

謙和勝過憤怒,不僅如此,謙和還具有讓人為之動容的力量。昔日,劉備求賢若渴,為求得卧龍先生出山,三顧茅廬,無論風雪,始終堅持在門外守候,即使是最後一次終於等到先生在家,得知他在睡覺,亦是畢恭畢敬地守候,急得張飛要放火,他仍然堅持,最終求得諸葛亮出山,才有以後的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分天下。試問如果沒有謙和的品質,劉備又怎會感動諸葛先生,如果都是急張飛的性子,又怎會有以後的豐功偉績?

謙者,謙虛,謙讓也。老子曾以江海處下而為百川之王的事實,告誡人們不要“自矜”、“處伐”、“自是”。謙德亦根源於人的辭讓之心,尤其體現在人際關係中的互相尊重。中國傳統文化也以“和”為重要的價值取向。孔子言:“禮之用,和為貴。”《中庸》也把“致中和”作為極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認為是君子的重要品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此和睦家族、鄰里,最終協和萬邦。“禮”、“謙”、“和”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古如此,現在亦然,謙和在現代社會中仍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企業裏,謙和讓人更容易接近,謙和的人總是比那些盛氣凌人的人總更能贏得人心,獲得更多的效益;工作中,謙和的微笑總是能給你帶來好運氣,讓你在求職時順利通過,在同事中得到好人緣。放棄自己的一點私慾,得到一個美好的心情,也許一點點的善意、寬容、理解和付出,會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點美好和快樂。

謙和,謙恭平和,寧靜柔和,像夜空那一輪滿月。謙和忍讓,是修身養性的自悟,自我人格的超越。善待自己,寬於待人,隨遇而安,可使煩惱如風捲殘雲,心如晴空朗月,過一種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的美好生活。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成熟飽滿的穀子,越是低下頭。可是,平日裏有些人,常常會不自覺地自恃自己的才華而飄飄然,特別是處於順境之時,常常得意忘形,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本事不大派頭很大,底氣不足傲氣十足。緣何如此?有句俗話可謂一語中的:“滿瓶子不響,半瓶子晃盪”。有真才實學的人,不會去賣弄自己的學問。我們應該以君子姿態,過一種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的美好生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