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素材,作文最新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優秀的作文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真實的情感能夠使作文更加真實可信,讓讀者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作者的觀點和思想,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貓的素材,作文最新8篇,供大家參考。

貓的素材,作文最新8篇

貓的素材,作文篇1

有時候生活讓你不得不換換角色,你會體味出心的平和嗎?你會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當我們以這樣的平常心去面對生活所給予的一切時,以一種謙遜的態度去感受一切時,我們總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感覺、新體驗。我們的心態,讓我們敏鋭的心更懂得生活。生活在快樂的情緒裏。

然而,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的。現實中總有那麼些人,自視甚高,習慣拿着放大鏡去看自己胸前佩戴的鮮花和勛章,回想自己曾經的榮耀和自豪而沾沾自喜,一旦鮮花枯萎,勛章黯淡,往日的榮光不再,優勢蕩然無存時,他們便無所適從,整天像掉了魂。我的一位鄰居,曾是政府機構負責人事的官員,前些日子剛從任上退了下來,往日裏頤指氣使,別人見他是惟惟諾諾的。家裏門庭若市,往來高朋顯貴,可現在一下子門可羅雀,冷冷清清的,出門連賣菜的小販都不太把他當回事(其實人家一直就是把他當作普通顧客中的一員,他自己沒感覺到而已),他便覺得受不了了。於是整日裏長吁短歎,本是“夕陽無限好”的幸福時光,卻在這一聲聲的唉歎聲中耗費,這到底為了哪般?

我想遇到這樣的事,不妨看開一點,做一次換位思考,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命中的一切變化,你便會有意外的收穫。古人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其實只要我們心胸開闊一點,襟懷坦蕩,那就會覺得海闊天高,什麼事情都能看開,心情自然也就樂觀開朗了。所謂看開,不是那種世故,那種超然一切之外的隱者的做法,而是一種對生活的領悟,以闊廣的胸懷去容納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以納百川的心胸去面對世界。如果這樣,我們還會有那些無端的煩惱嗎?

換位思考,不是讓你妄自菲薄,不是讓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讓你瞧不起自己。恰恰相反,是讓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這樣你便會更好的相信自己,從而去挑戰一切,追求生命過程中的卓越和夢想,迎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

學會換位思考,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大悲大喜吧。現實的一切都要學會適應,這樣你會天天快樂!

貓的素材,作文篇2

黃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絲萬縷的情緒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洶湧,能夠淹沒一切,還有一絲揭開藏頭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態萬千、晶瑩透亮,好象出征的戰士,披着銀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戰帆在遠航……

雪中的景色壯麗無比,天地之間渾然一色,只能看見一片銀色,好象整個世界都是用銀子來裝飾而成的。

雪後,那綿綿的白雪裝飾着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

我愛白雪,我愛雪景,我更愛冬天。冬天是心靈的年輪。冬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無可比擬的温馨和希望。

秋天一過,就是冬天了。冬天是四季中最冷的季節。

冬天還沒有到,可是天氣已經冷得不行了。狂風吹得樹木東搖西擺,最低温度已經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牀上,聽見外面的風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風吹得我家的窗户發出了“砰砰砰”的響聲,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覺都成了問題。那響聲響得還把熟睡的人都能夠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夠入睡,靜靜地聽着那考老虎怒吼一樣的風聲……過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晨起來,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風還在吹着,絲毫沒有減小的意思。這風大得簡直快要把我吹倒了,害得我連站都快站不住了。這時,我的穿戴簡直成了一個大胖子。雖然,我穿得那麼多那麼厚,可是,那風還是一股勁地往我的身子裏面鑽。這時,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了各種抵禦寒冷的武器,什麼棉衣,棉大衣、羽絨服、圍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裏還在説:“冷死了,冷死了!”

冬天還沒有到來就已經這麼冷了,要是冬天真的來了就不知道還要怎麼冷呢!可能要把人都給凍僵了

貓的素材,作文篇3

花環的利弊

一隻老鼠,撿到一個花環,戴在頭上後成了鼠國的選美冠軍。她非常高興,走到哪都戴着它。可有一天,突然一隻貓出現在她面前,她本來可以很快逃走的,結果因為戴着那個花環,身子不靈活,最終被貓吃掉了。

花環讓老鼠獲得了選美冠軍,這是對她有利的。可是,時過境遷,當花環變成拖累生命的贅物時,對她就只有弊處了。她卻只記得花環的有利之處,而忘了此時環境全變了。須知事物的利弊是隨着具體條件而變化的,若一味經驗主義,不知變通,則最終可能落個後悔莫及的下場。

困頓與成功

有一位的演員,當她剛跨入電影圈的時候,與一家公司簽了三年的合同,但是等了兩年都沒有讓她拍片,直到第三年制片人才找她主演一部電影,也就因此成名。這時候她很抱怨地對製片人説:“如果你早用我,我早就成名了!”

製片人説:“就因為我不用你,使你觀摩了兩年,才能有如此的演技。也就因為你忍耐了兩年,才得一展所學,所以有如此淋漓盡致的發揮。”

由此可知,成功者在未成功之前的困頓,常是他反省與積蓄力量的時刻。正所謂“雌伏只為雄飛”。這段時間的學習和積累看似浪費時間,實際上正是她的磨礪自己,暗中提高演技之時。

缺陷與優點

有一個學生學素描,但是他的手很愛出汗,炭筆素描又常需要用手塗抹,很容易就把紙弄髒了。老師讓他不要學了,他卻堅持不改。沒想到過了半年多,他的素描不但不髒,而且比別的學生畫得更好。原因是他儘量避免擦抹,而用手指在畫面上壓。手上有汗,壓的輕重不同,就能帶起不同分量的炭粉,造成比別人更豐富的色階。

由此可知,我們天生異於一般人,而被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如果善加分析把握,反倒可能成為一種先天優越的條件。

當機立斷的老虎

有一個獵人在森林裏設置了獸夾,第二天發現上面只夾了一條老虎血淋淋的腿。原來這隻老虎被夾到之後,自知無法掙脱,為了保全生命,竟一口口咬斷自己的腿以求逃脱,想來是多麼殘酷可怕的事。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有類似的情況。被毒蛇咬了需用刀把傷口深深地切成十字,再將毒液吸出來。四肢有嚴重的病況,常得整個鋸掉,以免病毒蔓延。如果在緊要關頭遲疑不決,不忍下手,反倒會失去整個生命。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忍一時之痛,成千秋偉業。權衡得失,當機立斷,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必要的。

由執著變成固執

有一個孩子,很喜歡唱歌,每天堅持不懈地練嗓子,大家都很讚賞他這種執著的精神。可是,有一天,他家發生了火災,他的嗓子被薰壞了,只能發出難聽的聲音。大家都勸他放棄歌唱,他卻執著的依然每天練歌。結果,多年後,仍然一事無成。

執著是好事,但任何事情都不應超過一定限度。當小孩的嗓子壞了之後,明知沒有可能繼續唱歌,他卻依然執著如故。這是的執著就蜕變成了一種固執,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被小利矇蔽的夫差

春秋時,越王勾踐為了麻痺討好吳王夫差,經常送去美女禮物,夫差變得對勾踐比較放心了。後來,夫差要去打齊國,結果打了勝仗回來。文武百官全都道賀,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評説:“打敗齊國,只是佔點小便宜;越國來滅吳國,才是大禍。”夫差不聽,最後果然被勾踐殺死。

夫差被勾踐經常給他的一些小利矇住了眼睛,沒有看到遠方的禍患。殊不知,這些小利就像誘餌一樣,勾踐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只見眼前之利而不顧將來可能產生的弊端禍害,夫差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

因為美麗而被捕殺

有一個生物學家説:“枯葉蝶快要絕跡了。因為它太美麗。”

因為枯葉蝶有美麗的翅膀,蹁躚的舞姿,所以讓許多人垂涎。不法分子更是大肆捕殺這種自然的尤物,讓它的數量急劇下降,幾近滅絕。本來,按照世界法則,美麗是人人羨慕的優勢,可是枯葉蝶卻因這種優勢而面臨滅絕的慘劇!可見,利和弊的劃分不是絕對的。

請狼救鹿

澳大利亞有一片草場,當地人為了保護鹿羣,就把草場內的所有狼都打死了,以為這樣對鹿的生長有利。可是,過不了幾年,他們驚訝的發現,鹿的體質下降了,經常生病,沒有活力。請教生物學家,生物學家説:“你們只看到了狼羣對鹿的危害一面,沒有看到狼羣對鹿的促進一面,由於狼的存在,使鹿時刻處於警覺和亢奮中,自然充滿活力。而沒了狼,鹿就沒了向上的動力,自然萎靡不振。”眾人大悟。重新引入狼羣后,鹿又變得生機勃勃了。

所以,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一個方面,哪怕自然界中再有害的事物,也有其有利的一面,而不能對其完全否定,一棒子打死。

困苦之利和享樂之弊

江淹是我國曆的文學家。但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前期困頓時寫的。而他做了高官後,就再也沒有寫出好文章。

一般人認為,苦難不好,但苦難卻是一所磨鍊人的學校。生活困苦,經過奮發更容易寫出精彩詞章;而錦衣玉食,耽於享樂,卻使江郎才盡。我們目光應該開闊些,經歷磨難,對個人成長未嘗不是好事啊!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個老人善於道數。一天,他的馬無故走失,人們來安慰他,他卻説:“怎麼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呢?”幾個月後,馬帶着一隻北方好馬回來了。別人來祝賀,老人説:“怎麼知道這不是一件壞事呢?”幾天後,他的兒子騎馬摔壞了腿,別人又來安慰他,他還是説:“也許這是好事呢 ! ”果然,當全村的青年男子都被迫上前線打仗時,老人的兒子因為腿瘸而得以倖免。

所以説,利和弊的區分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們不應該用一成不變的片面眼光看問題,而要看到利弊兩個方面。

趙人養貓

趙國有個人家裏鬧鼠災,就向中山國討了一隻貓。這隻貓很會捕老鼠,很快就把趙人家裏的老鼠清理光了。但這貓也喜歡咬雞,把他家的雞也咬死了好幾只。他兒子要把貓趕走,趙人阻止説:“老鼠是我們家的大害,它們偷吃糧食,咬壞衣服,穿通牆壁,讓我們挨餓受凍。貓雖然吃雞,但也捉老鼠。老鼠氾濫比沒有雞危害更大,所以,我們應把貓留下。”

養貓也是件有利有弊的事情,但利大於弊。趙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看到了貓的優缺點並加以權衡,終於留下了貓。

貓的素材,作文篇4

一、結合教材,激發習作興趣,落實三維目標。

對於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很重要的。我根據三年級的學段目標,結合教材的特點,首先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習作在編排上努力為學生自由習作提供方便,不規定習作的題目,一般都提出一個內容的範圍,使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可以寫的內容。題目由學生自己擬定,學生可以把想寫的寫下來,存題目也行,設題目也行。這個寬泛的條件不再使學生感到寫作的壓力,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另外,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如讓學生讀自己的習作,請同學們評價;建立寫作園地,自我欣賞、自我評價;教師口頭,書面評價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習作的快樂。其次,我以賞識的眼光看待能表達真情實感,有創意的習作並及時給予肯定,把三維目標落實在習作當中。

二、體驗生活,寫事實。

學生的寫作都需要佔有真實,豐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題目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平時沒有寫作材料的積累,到了寫的時候感到無話可説,無從下筆,更談不上真實情感。許多國小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感到頭疼,要麼覺得沒什麼可寫,要麼心中有話説不出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積累,導致動筆時無米下鍋。針對這一普遍現象,我結合教材對習作的要求,讓那些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並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既關注結果,更關注學生寫作材料的積累過程,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進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閲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蒐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讓學生寫熟悉的小動物,我沒有給學生劃定範圍,更沒有念什麼範文,而是讓他們用眼睛去觀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有一個同學寫我喜歡的小花貓,她不僅寫出了小花貓的外形以及習性等,還寫出了與小花貓之間的感情。她寫到,我每天放學回家小花貓都會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頭蹭我的腿,是在歡迎我回來,讓我抱抱它,還不斷地用它的頭拱我的臉,伸出脖子,這是讓我給它抓癢癢,一邊和它説話,它好像能聽懂似的,等抓完癢癢,它就安靜地回它的窩裏趴着去了。我把這篇作文讀給大家聽,當讀到小花貓白天睡覺夜晚出來時,,我隨機問學生這是為什麼?他們答不出來了。這時,我沒有馬上告訴他們原因,而是讓他們回去做個小調查或者查資料,過了幾天,同學們把調查到的告訴了我,我隨機引導學生要注意觀察寫事實。這就是要求每位學生平時多注意觀察、積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對寫作產生了興趣,樂於把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寫下來,加強了寫作與生活的聯繫。

三、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1、天天動筆,多少寫一點的習慣。不少獲獎學生説他們的作文獲獎,歸功於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則多寫,時間緊則少寫,哪怕少到幾十個字,也從不間斷。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説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既能使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2、通篇構思,寫作文提綱的習慣。寫文章切忌寫了上段還不知道下段寫什麼,一定要通篇構思,並且用提綱的形式把構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來。長期從事寫作的人動筆前也是有提綱,甚至有人把提綱藏在肚子裏,名曰腹稿罷了。

3、認真修改的習慣。古訓雲,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出好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4、保持文面整潔,書寫力求規範的習慣。文面整潔和書寫規範就是作文的儀表,自然是非講究不可的。

貓的素材,作文篇5

“生活在別處”是一種虛妄的追尋。“別處”的生活永遠值得我們去追尋,然而,它卻是不真實的。“別處”僅僅是用來調劑“此處”的,真正的生活不在“別處”,而在“此處”。生活就在此處,就在眼前,就在此刻,就在我們手裏。慢慢走,欣賞一路的風景,不為別的,只為“生活在此處”。當你有選擇的時候,不是選擇正確的,而是選擇不讓你後悔的。昨天已經成為歷史,翻過了就無須再遺憾;明天尚未到來,儘管它充滿着無限的可能,畢竟還是個未知數。過去如何痛苦,未來如何美妙,都不是最重要的。珍惜屬於你的每一個今天,用心地過好每時每刻,因為生活在此處,在此刻,在當下。

世紀,法國天才詩人蘭波創造了“生活在別處”這句話;世紀,捷克小説家米蘭·昆德拉把這句話弄得世人皆知了。

“生活在別處”是一種虛妄的追尋。“別處”的生活永遠值得我們去追尋,然而,它卻是不真實的。每個人都向往着“別處”的生活,其實,“別處”僅僅是用來調劑“此處”的,真正的生活不在“別處”,而在“此處”。

有位帝王窮盡畢生精力,終於稱霸世界,但他也老邁於病牀了。兩個孫子在牀前嬉戲,其中一個問:“爺爺,您現在最想做什麼?”

帝王望着窗外一望無際的疆土,悠悠地説:“讓我帶你們倆在夕陽西下的海邊,散步五分鐘,這輩子我就滿足了。”

帝王在人生遲暮時終於明白了“生活在此處”,遺憾的是,他明白得太晚了。誰能在當下的生活中滿足,並享受其豐盈的藴意,誰就是有福之人。無論“生活”在什麼地方,追尋和安享都只是一種方式,最重要的是生活本身。

對我們每個人來説,自己的“此處”便是他人的“別處”,是他人憧憬和嚮往的地方;在他人眼裏,你的“此處”很美,但你卻渾然不覺,或根本不懂得去珍惜。

這是因為我們總習慣以自己的想象去描述別人的生活,但當“別處”成為“此處”時,漸漸就會失去當初的感覺,繼而厭倦,又想尋找新的“別處”,永無止境,永不滿足。其實,生活就在此處,就在眼前,就在此刻,就在我們手裏。慢慢走,欣賞一路的風景,不為別的,只為“生活在此處”。

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開得更加燦爛。人生是一個過程,而絕不只是一個結局。如果真的讓你一下子就得到你想要的那個結局,而讓整個過程不復存在,你會願意嗎?

我們總是夢想着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這本身也許並沒有錯,但如果過於執著於未來,而為現實苦惱,那就違背了自己的生活,我們的一生就註定只能在埋怨、牢騷和不如意中度過。

明天將要發生的一切,我們誰也無法改變,所謂遠慮大多數時候是在杞人憂天,於事無補。你現在就生活在此處,而不是遙遠的“別處”;你就生活在此時此刻,而不是未來的任何一個時刻。

印度有位著名的哲學家,迷倒了不少女人。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子敲門説:“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就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雖然哲學家很喜歡她,但他仍回答道:“讓我考慮考慮!”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別羅列出來,才發現好壞均等,真不知該如何抉擇。他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中。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人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時,應選擇尚未經驗過的那一個。

貓的素材,作文篇6

4月23日,復旦大學經過專家考試和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把38歲的蔡偉列入了20xx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導師為古文字學泰斗裘錫圭先生。38歲讀博士並不稀罕,稀罕的是蔡偉只有高中學歷,下崗十餘年———8個月前,他還在遼寧錦州蹬三輪養家餬口,從未想過,人生最大的折即將到來。

這必然會是一則充滿勵志色彩的佳話,構成佳話的各種反差元素都有:比如高中學歷、下崗工、蹬三輪、博士生、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泰斗。不過,佳話的生命力不在於傳誦,而在於透過它,窺見這個社會的鏡像。從這個意義而言,三輪車伕獲讀博士,更像是一張豐富的社會試紙。

首先,它檢驗了人心的接受度和開放度。放眼百年大學史,破格錄取並不罕見,比如,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何其芳,被北大考察後破格錄取,終成一代著名詩人;歷史學家吳晗,在考試中數學是零分,仍被清華破格錄取。但在當下,破格卻是頗為敏感的事情,公眾狐疑且詬責。

其次,它檢驗了大學的自主權和獨立性。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學破格彷彿是尋常事,除了學生被破格錄取,老師也被破格任教,比如,梁漱溟沒考取大學,不妨礙他當上北大哲學系教師,拍板者是校長蔡元培;沈從文更是連國小都沒畢業,卻執掌中國公學的教席,拍板者是校長鬍適。一無學位、二無論著的陳寅恪名列清華四大國學導師,成為教授中的教授,也與清華破格有關。那個時代的大學之所以佳話頻出,正在於大學比較具有獨立性,具有自主權,不為權力所左右。或許可以説,一個不敢破格的大學不會是好大學。

再次,它檢驗了招錄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沒有公平、公開、公正,佳話便可能是假話,是欺世盜名。

最後,它檢驗了整個社會的温度和這個時代的厚度。有深入的研究並發表獨立客觀的觀點,才是最神聖的。在這個逐利時代,還有多少人置名利如糞土?還有多少博士拒絕鬻智幹祿?還有多少做學問的人在追求獨立思考、觀點客觀?實際上,學人的浮躁、大學的功利化與整個社會的躁動息息相關、互為影響,如果一個學人汲汲於譁眾取寵,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一些願坐冷板凳的人,而是充滿着喧譁與騷動,註定是貧血的,也是缺鈣的。

積微言細,自就鴻文———從細微處積累,努力奮進,最終取得大成就,這是蔡偉的自勉。但我們不止把其當作一則佳話,而應該通過這個佳話,來檢驗人心、檢驗制度,檢驗時代體温,從而讓類似的破格多一點,讓陳舊的羈絆少一點;讓大學的獨立自主多一點,讓暗箱操作少一點;讓這個社會的沉潛多一點,躁動少一點。

貓的素材,作文篇7

轉眼間,元旦就要到了,胡老師決定舉辦一次元旦聯歡會。

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教室一下就成了菜市場,嘰裏呱啦地説個沒完。沒一會,胡老師來了,他的一句話把同學們都震住了:“再吵就不舉辦了。”教室一會就安靜了下來。

到了下午,我們備好了飲料、零食,準備等會觀看同學們精心準備的節目時吃,我們還把桌子圍成一個大長方形,讓表演的人在中間表演。

終於,等到了表演開始,第一個節目是唱歌,表演者是江旭傑,動聽的歌聲,讓人感到心情暢快,放下心中的一切,用心去感受他的聲音。表演結束,我卻還沉浸在他的歌聲中。

第二個表演可沒有那麼文雅了,不過卻能讓人發自內心的去笑。這是我們的“幽默小王子”江程曦自己創作的小品,葉鴻俊一上場就自己加戲了,腳勾住了一個凸出的瓷磚,“轟”的一聲,他往前一倒,彷彿桌子都要倒了。看到這一幕,同學都哈哈大笑。故事終於開始了,葉鴻俊、汪敬言演的是學生,江程曦江導演演的是老師,雖然江導演沒當過老師,但他卻將老師這個角色演的活靈活現,彷彿站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名真正的老師。

這一天,我們十分開心,街舞表演、跆拳道、古典舞……一個個節目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響徹教室,歡呼雀躍的同學沉沒在節目的歡樂中。

雖然這些節目沒有那麼細緻,但卻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不是嗎?

貓的素材,作文篇8

吃過下午飯後,太陽西斜,涼風漸起,老家的人習慣到田地裏走一圈,看看莊稼的長勢,在心底默默憧憬一年的收成。人們把這種行走叫作“竄田”,它是一個愜意愉悦的過程,農人用目光緩緩撫摸一株株水稻或豆麥,如同凝視着自身的小朋友,温和的眼神溢滿愛意,笑容如一朵花,在飽經風霜的面龐上緩緩盛開——這是一種不由自主、發自心底的微笑,許多時候,連農人自身都沒有意識到這笑容。注視是一種無聲的交流,此時無聲勝有聲,莊稼感知到了農人心底的期望,在傍晚的微風中輕輕搖曳着身子,積蓄力量,蓬勃生長。

“竄田”的場景,經常將我的思緒拉回校園時光。身為農家小朋友,常年跟隨父母在田間地頭勞作,雖然承擔的只是些輕巧的活計,但對謀生的艱辛也深有感觸,“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止是課文裏的知識,更是根植在骨血裏的認知。幼時,父母常用一句諺語教育我:人哄地皮,田哄肚皮。意思是假如在耕種中偷懶,吃虧的比較終是自身。我把這句諺語帶到了校園生活中,入學之初就立下了以求學跳出農門的願望,對待課業不敢有絲毫懈怠。學校課程緊張,特別是在高中時,大,晚自習是家常便飯。上晚自習時,同學們埋首做題,教室寂靜如秋收前的田野,輕微的翻書聲和筆尖劃在紙上的沙沙聲讓氣氛凝重而緊張。值守自習的教師,有時在桌前批改作業,有時在過道間輕輕走動。不止一次,做題累了,我從堆積如山的習題本中抬起頭,假如正巧遇見教師的眼神,他會對我微微一笑,眼神中有濃濃的鼓勵和期許——那目光,多像父母在注視親手耕種的莊稼,注視自身正在成長的小朋友呀。

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深情而含蓄,母親送別小朋友,用衣線寄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遠行的遊子寫信給家人,紙短情長,“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妻子思念遠戍的丈夫,在苦寒的秋月,一遍遍為他搗洗衣服,她始終堅定地相信,丈夫能感知到她的想念,“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友人乘坐的帆船已經消失在視野的碧空,李白仍舊孤立江邊,久久凝望着浩蕩的江水,“孤帆遠影碧空盡,見長江天際流”……

歲月流逝,年歲漸長,對人生的離散有了更深的感觸,內心在不斷增長的堅韌中也伴隨着與日俱增的柔軟。一天黃昏,送別友人遠行,落日西沉,紅光照得人雙眼生疼。依依話別後,我們在一個山坡轉身背道而行,走出一段路,我回頭看友人,恰巧他也正回頭看向我。腦海裏驀然想起陳佐才的一句送別詩:“安得長繩系白日,送君更過一重山”,不爭氣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