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蹟作文最新模板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通過寫作文的方式來記錄事情,每一次的作文練習我們的思考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那麼關於相關的作文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雄事蹟作文範文,供大家參考。

英雄事蹟作文最新模板6篇

英雄事蹟作文1

中日友好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已經在危重症病房戰鬥了一個多月了。生死一線,他們用捍衞生命的誓言與時間賽跑。這裏的護士長趙培玉告訴患者,即便遠離家人,但是病房裏面沒有孤單,讓我們共渡難關。

剛剛進入病區,趙培玉就趕緊跑到了25牀前。由於病情危重,已經在ICU躺了十幾天的患者產生了焦躁的情緒,她一邊挪動着隨時可能被病人踢扯掉的導管,一邊安撫着患者,整個過程,護理團隊接力握住老人的手。20分鐘後,患者終於平靜了下來。

在這裏的近50位危重症患者,許多都患有多重基礎病。對於趙培玉和護士們來説,每天除了要面對病人可能出現的情緒波動,更大的挑戰是患者複雜多變的病情。

在護士們的眼裏,趙培玉對細節的要求近乎苛刻。從儀器上的數據指標,到每位病人的飯量,從病房裏的每一個針管,到每一台機器的狀況,趙培玉都要帶着護士們逐一檢查,哪怕是一塊剛剛從病人身上取下的尿不濕,她也要稱重、記錄,和之前數據比對。在她看來,多一分細緻就能多提前發現一分風險,多一分準備,就多一分贏的機會

今年,已經是趙培玉在護理崗位上的第18個年頭。2003年,25歲的她第一次穿上防護服走進了非典的病房。17年後,曾經的緊張彷徨,化作每一個細節的從容應對。但是,當以護士長的身份再次奔赴一線,除了護佑生命,她還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責任。

團隊裏,許多都是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年輕護士。從防護知識到操作技巧,每天趙培玉都會不停地叮囑。怕護士們記不住,她又錄製了操作小視頻。

今年,趙培玉的兒子就要會考了。她説,在兒子備考的關鍵時候來到前線,她不後悔。她給孩子寫了一封信,相信他會理解媽媽。

英雄事蹟作文2

3月12日的一線抗疫羣英譜,我們來認識廣東省中醫醫療隊隊長張忠德。17年前,他衝鋒在抗擊非典的一線,在救治重症患者時不幸感染,從生死線上走過一回。如今,56歲的張忠德又一次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仔細詢問,認真觀察。張忠德查房時一再叮囑醫護人員要關注細節。42牀的患者剛入院時病情嚴重,無論是氣喘還是肺部影像都不樂觀。張忠德團隊不斷調整治療方案,一週之內患者的情況就出現了明顯改觀,現在已經可以正常下牀活動和交流了。

從1月24日除夕當天離開廣州,張忠德和團隊在武漢已經奮戰了40多天。他帶領廣東省中醫醫療隊接管了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三個病區的187張牀位,全力救治病患。由於和患者走得近,大家也更喜歡叫他“德叔”。他還會努力模仿湖北口音,逗患者開心。

中西醫協同治療是張忠德診治時的法寶之一,除了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他總會充分吸納西醫的現代醫學手段。

在張忠德和同事們的細心照顧下,越來越多的患者情況好轉並且治癒出院,目前他們病區出院人數已超過180人。

英雄事蹟作文3

武漢兒童醫院是湖北省新冠肺炎患兒的定點醫院,疫情暴發後,這裏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是新生兒,最小的出生才17天,今天(3月20日)的《一線抗疫羣英譜》我們來認識日夜堅守在這裏的新生兒內科主任曾凌空。

這個生龍活虎的小傢伙,因為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病情危重,剛來時小小的身體蜷縮在保温箱裏,腳上連着監護儀,曾凌空和同事們及時給他進行了氣管插管,經過兩天的搶救,終於病情穩定了。

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這是曾凌空和戰友們始終堅持的。疫情發生後,他和這裏的50多位醫護人員用了不到兩天時間,就改造完成了這間特殊的隔離病房——新冠肺炎新生兒病區。

從1月29日開始收治第一批3個新冠肺炎新生患兒,曾凌空和同事們發現,雖然新生兒感染的比例不高,但是他們本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很弱,無疑增加了救治難度。

每天查房,曾凌空不僅要對每一個患兒仔細檢查,還要進行病例討論,詳細記錄。他和同事們還總結出《中國首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報告》,為同行們提供了寶貴經驗。

作為武漢市唯一一家收治新冠肺炎患兒的定點醫院,曾凌空他們在這裏既是主治醫生,又是臨時“爸爸”“媽媽”。每天查完房,曾凌空總會抱一抱、哄一鬨這些小傢伙,給他們拍照片或視頻。再轉發到家長羣裏,讓家長們放心。

如今,經過近2個月的奮戰,新生兒病區已經治癒出院了50多位患兒,有4個上過呼吸機的重症患兒也已經全部脱機。

英雄事蹟作文4

新冠疫情暴發以後,青海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精鋭盡出,支援武漢。今天(3月19日)我們就來認識他們中的一位重症醫學科醫生孫斌。

這是幾天前的一段康復訓練紀錄,這位70多歲的患者就在不久前還一度病情危重。

在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和精心呵護下,患者終於挺了過來,病情逐漸好轉。這天早晨,孫斌給患者拔了管改為無創吸氧。因為不放心,他一直守護在患者牀邊直到中午才離開ICU。

孫斌才換下防護服不到5分鐘,ICU裏的呼吸機突然出現了意外狀況,剛拔管的那位患者氧合指標迅速下降。孫斌一邊用對講機指揮裏面的護士緊急應對,一邊迅速衝回ICU。

機器故障快速解決,孫斌懸着的心放了下來。他叮囑大家,只要有患者還在ICU裏,就一刻也不能鬆動。

今年49歲的孫斌曾經參加過非典、玉樹地震等多次緊急救援工作,這次疫情他也是第一時間奔赴抗疫一線。在ICU裏,心肺復甦、氣管插管、穿刺,他和隊員們攜手奮戰,與死神賽跑。

3月17日,由青海30多家醫療機構的23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援鄂醫療隊,圓滿完成了在武漢市新洲區對口支援醫院的全部救治工作,累計治癒出院患者數達257人。

英雄事蹟作文5

與武漢市江漢區民意街天后社區黨委書記趙媛説話不到15分鐘,她已經接了3名社區居民的需求電話。這是個混合型社區,包括一個基礎條件較差的老片區和兩處有物業管理的新片區,是武漢最尋常不過的一種社區類型。目前,社區的39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全部送醫,居民生活秩序一天天恢復。

“老片區巷道狹窄,面臨防疫防火雙重壓力,每天要巡查兩次。”3月12日上午10點,記者跟着趙媛進入老片區。樓道里張貼着紅色的抗疫宣傳標語,穿着防護服的保潔員在做消毒。

一路上,好幾家住户詢問趙媛,有問關於發放愛心蔬菜的,還有打聽補助金的,一段不到20米的路,走了近20分鐘。“3個片區加起來近2000户人,當然想照顧到全部居民。”趙媛講話語速很快。

站在蜿蜒曲折的巷子裏,趙媛告訴記者:“你們看,一家數口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裏,隔離40多天多不容易,這是在極限中的堅持,他們有情緒該被理解。”

與記者見面前,趙媛一早已去過社區所轄的尊榮國際片區,為下沉幹部值守點安排桌椅,叮囑物業加強對高層頂樓平台的值守。一回到社區服務站,趙媛又忙着對照居民需求表檢查網格員買回的藥品,督促工作人員把送給居民的物件提前擦乾淨……社區網格員小趙説,“1月19日社區啟動防疫工作後,趙書記就這樣沒休息過一天。”

這一路,趙媛的確很忙。給肖婆婆送牛奶,聯繫醫護人員上門量血壓;應一名患有失憶症老人要求送第二次午飯,對老人記錯不作爭辯;為一名要去醫院做腎透析的居民安排車輛……到中午1點,她還沒吃上飯。

“謝謝你們接我回家。”下午3點,社區一名康復者彭先生從隔離點解除觀察。趙媛和江漢分局民意派出所朱警官幫忙辦好相關手續,遞過去兩瓶酒精消毒液。一路上,趙媛叮囑彭先生要休息好。

這不是當天趙媛接回社區的唯一居民。晚上8點,她和同事剛剛把一批愛心牛肉分發到位,又接到電話通知,社區一名在外地確診、隔離期已滿的居民即將到達武昌火車站。放下電話,趙媛馬上與相關部門反覆溝通,協調到了接送車輛。晚10點半,趙媛把居民帶回社區安頓。一天的工作,剛剛結束。

趙媛今年40歲,2003年起先後在民意街4個社區工作過,這是她到天后社區工作的第五個年頭。“疫情防控期間工作繁重,每天忙得沒有時間概念,這是對我職業生涯的一次考驗。”她笑着説。

近段時間,她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對居民負起責任,小事不小!”趙媛如此感慨。

她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一名確診患者家中有大學聯考生,很着急。”趙媛告訴記者,他們一邊聯繫牀位一邊安撫患者,協助她安頓下來。留下的孩子,社區安排人每天送飯、送物資,還向家屬報平安。這家人聽説後才放下心來,也特別感激。

現在,社區海山友誼城片區已經插上武漢市“無疫情小區”的旗幟,越來越多的居民陸續回家,趙媛説:“相信社區很快就會像以前一樣熱鬧。”

英雄事蹟作文6

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治癒出院,都離不開核酸檢測,而咽拭子採集是核酸檢測的一個關鍵步驟。患者在接受咽拭子採集時,需張口暴露咽喉部位,呼出的氣體很可能是含病毒的氣溶膠和飛沫。可想而知,咽拭子採集員工作風險很高。

武漢市第一醫院蘆丹:

衝上去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能想咳嗽,也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的感覺,我儘量輕柔一點,請您忍耐一下。”每次為患者採樣之前,蘆丹都會輕聲提醒。

38歲的蘆丹,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已經工作了16年,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蘆丹所在的兩個病區,患者最多時有80多名。為減少感染風險,她和另外一名同事包攬了採樣工作,“衝上去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她累計採樣300多次,“我們之前經常做咽拭子採樣,但這次疫情是未知病原,我們從無到有慢慢總結經驗。”

一次採樣平均需要3分鐘;但一些耐受力差的患者,中途要反覆漱口、休息,最長的一次採樣花了10多分鐘。咽拭子比普通棉籤要長一點,採樣之前,要先讓患者漱口,然後將咽拭子在患者咽喉後壁用力刮幾下。“手上用勁要小心翼翼,最大限度減少對患者咽喉的刺激。”

從1月21日開始,蘆丹一直在隔離病區工作,24小時待命。作為護士長,她還要操心護理排班、患者和醫護人員的一日三餐、物資保障等工作。

3月8日,蘆丹所在兩個病區的130多名患者已經全部出院,她又加入了支氣管鏡小組,對患者開展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我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等疫情過去,再好好休息、陪陪家人。”她説。

寧德人民醫院雷樂鶯:

每一次採集,不敢有絲毫疏忽

讓患者張開嘴,將壓舌板伸進患者口腔壓住舌頭,然後將棉籤小心而迅速地伸進咽部,飛快輕拭。棉籤帶來的不適感讓患者乾嘔、咳嗽,肉眼難見的飛沫裹挾着病毒撲面而來……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這樣的操作,雷樂鶯和其他5名組員每天要做近百次。

1991年出生的雷樂鶯是福建來武漢支援的國家醫療隊成員、寧德人民醫院的感染科護師。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她擔任A艙咽拭子標本採集組組長。雷樂鶯帶着組員每天上午8點進入方艙工作,下午4點下班。他們除了要穿上靴套、隔離服、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和雙層口罩外,還要戴上4層防護手套和全護屏的面罩。“因為穿得厚,感覺憋得慌,手掌被手套勒得輕輕一握都很疼,額頭和鼻子上也都會破皮,汗水一浸也很疼。”她説。

每一次採集,雷樂鶯都不敢有絲毫疏忽。“如果採集出了問題,導致陽性病例漏診,不但會影響這名患者,還可能造成更大範圍的疫情傳播,後果非常嚴重。”她説。

3月8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宣佈休艙。雷樂鶯終於有時間和1歲的女兒視頻見面了。

武漢同濟醫院劉英:

看到患者好轉,一切都值得

3月12日上午,武漢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取樣室,4平方米左右的密閉房間裏,紫外線燈亮起,劉英走出房間,準備休息片刻。“剛做完一組鼻咽拭子採集,需要用紫外線燈照射一小時消毒。”

劉英是同濟醫院神經外科護士,2月5日接到通知後,便主動請纓承擔核酸檢測的採樣工作。身為一線護士,劉英深知其中風險,卻選擇迎難而上,“看到各地醫療隊遠離家鄉前來支援,作為武漢醫護人員,我更義不容辭。”

每一次咽拭子採集,都是一次與病毒的面對面。劉英告訴記者,為患者做鼻咽拭子採集,要用無菌棉籤探入到鼻腔內部,在鼻尖到耳垂連線的一半位置處,停留幾秒,來回擦拭。“雖然全過程只有短短几秒,但多數患者會感到不適,直打噴嚏,噴濺出許多飛沫,感染風險很大。”

劉英記得,2月5日剛開始做採集時,來了一名60多歲的老年患者,棉籤剛伸到鼻腔,就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當時真的有點慌,在腦海裏立馬回顧了一遍應急處置方案,便戰勝了恐懼。”劉英身體往旁邊稍微挪動避開,接着安撫患者堅持一下馬上就好。

“在發熱門診工作要穿二級防護服,做核酸採樣要做到三級防護。”一組採樣往往要持續半小時以上,戴上一層防護面屏,原本吃力的呼吸變得更加費力,儘管如此,劉英沒有絲毫動搖,“看到患者好轉,一切都值得。”

湖北省榮軍醫院邢利嫦:

咬緊牙關也要全力以赴

“啊——張開口,別緊張。”湖北省榮軍醫院核酸採樣組成員邢利嫦正在發熱門診採樣。她的防護面罩被採樣對象呼出的熱氣蒙上了白霧,看不清採樣部位,只能再靠近一點。手上的醫用手套,讓採樣工作變得更加艱難,但她並未慌張。

邢利嫦一邊耐心安撫,一邊憑藉實戰經驗和專業手法,熟練地用棉籤擦拭被採樣人的咽喉部。她説,採樣質量直接影響檢測結果,因此整個過程要求採樣人員精神高度集中,操作程序容不得絲毫馬虎。採樣前的個人防護要嚴格按照三級防護標準執行,穿戴必須嚴絲合縫,不能出半點紕漏。採樣工作緊張而繁重,往往幾個小時的工作剛結束,又會接到新命令,來不及休整就得緊急趕往下一個採集點。

“醫院的內科醫生都上了發熱門診和病區,我是兒科醫生,對採咽拭子工作很熟悉,我必須上。”邢利嫦説,她第一天去採樣的時候,從下午兩點到晚上10點半,採了103個咽拭子標本。“我們必須勇往直前,咬緊牙關也要全力以赴。現在條件已經好多了,防護用品充足了,人員增加了,患者減少了,風險也小多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