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國》品鑑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31W
散文||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國》品鑑

我和建平相逢於冬歌文苑平台,起初,我們一直都“相安無事”地關注着平台文章和推出的稿件。但他的才氣早已深深地吸引着我了,無論是寫作還是對生活的感悟,都是我的良師益友,並讓我受益匪淺。

散文||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國》品鑑作文

緣分,或許在冥冥之中已註定。加我為微信好友,緣於有次我投的一篇《橫山 橫山》。在網絡上我們短暫的交流,才知彼此有着許多的共同經歷,同為八零後,都是從農村泥土裏滾大的,更有着共同的軍旅生涯歷程,又幾乎同一時期各自轉業到地方工作。

齊魯文化聖地出生的他,被這片“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紅色之熱土”之地,早早地植入文學因子和崇軍尚武的夢想。作為同年代的人,在追夢路上的建平“荊州求學深造,燕趙從軍闖蕩”。而他的那份執着堅守的剛毅,那份求知若渴的姿態,那份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卻深深地感染打動着我。

當兵入伍之後的他,在沒有任何的政治背景和社會關係之下,通過自身過硬的軍事技能和文化素質提幹就讀於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先後榮獲“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全軍政工網優秀責任編輯、全國審計宣傳先進個人。”在《黨建》雜誌、《解放軍報》《戰友報》全軍政工網等發表文章五百餘篇。多次榮獲全國、全軍徵文大獎。無論在軍隊還是在地方工作,他同樣的出類拔萃、大放異彩。每個沉甸甸的榮譽背後傾注了多少拼搏奮鬥的心血與汗水,是不言而喻更是不可想象的。

“有夢想的人生,一定是精彩的人生。”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之際,建平的處女作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國》出版發行了。他二十年多的夙願演變成現實,我為他深切地感到驕傲和自豪。收到書本之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並認真捧讀,發現建平不僅文章寫的好,而且贈言也書寫的力透紙背。雖然我們未曾在現實中相識,但建平的文字是我對他最好的瞭解認知。我更為建平的家國情懷、善良率真、勤奮努力、視角獨特而感動。四十餘篇的地域散文,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我再次被他的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援筆立成的文筆功底而折服。

建平為人低調正直,並沒有因為作品後的“大火”而高傲自居。仍然保持一顆虔誠、謙虛的心,繼續在“挑燈照紙筆,伏案待雞鳴”的漫漫長夜中筆耕不輟。如果説資深軍旅作家黃玉東大校為建平的書做序,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之效。我認為讀者更多地是被他信手拈來的文采,博古通今的學識、慮周藻密的思維所吸引。

建平在平台上發佈的稿件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均屬上乘,點擊率都是上千過萬。散文集中撰寫的地域散文包涵了歷朝風情、錦繡山河、時代楷模、紅色記憶、謳歌英雄、親情友誼,運用了大思維、大閲歷、大心靈的寫作手法,融思想性、政治性、藝術性於一體,更具有特點看點亮點。仔細有內容,精緻有內涵,極致有內功,篇篇佳作讓人難以取捨。

抒發一段愛國情懷。在第一輯《大愛我中華篇》中,他筆下的每座城市都非常有特色,以城市疊名為篇名的特殊寫法;具有厚重濃郁的文化底藴,朝代歷程的興衰迭起、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傳奇、紅色熱血的歷史故事。詠古誦今充滿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對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信,對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崇敬,對革命先烈的敬仰。既有王侯將相的風采,又有平凡百姓的特色;既有金戈鐵馬的悲壯,又有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

比如他在《西安 西安》中寫到:“我認為,在中國尋找一個最能點燃民族復興激情,增強民族復興自信的地方,第一選擇就是西安。在這裏,可以追溯大秦崛起大一統。在這裏,可以追憶大漢雄風大氣魄。在這裏,可以追望大唐盛世大氣度。大秦、強漢、盛唐,那才是中華民族應有的模樣,那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方向。”既有初心情懷,又有使命擔當,更具有詩和遠方。也表達了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的今天,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之後,不正是集大秦、強漢、盛唐於一體的模樣嗎?更體現了中華民族仍然莊嚴地站在五千年的青史上,更是訖立於世界之林而璀璨奪目,以博大的文化情懷和萬紫千紅的藝術成就笑傲同儕。

在《平山 平山》中歌頌偉大的西柏坡精神。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困苦中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有堅定信仰、砥礪奮進的精神,是“將革命進行到底”錚錚誓言,傳承寶貴的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

在《呂梁 呂梁》中對革命英雄為新中國的勝利,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傳頌。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人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團結帶領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才有了舉國歡騰的盛世,才有了人民挺直的脊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使中華民族大踏步以趕考的姿態緊跟時代步伐,以嶄新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在《保康 保康》中表達了向脱貧攻堅戰中的駐村扶貧幹部的致敬,那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體現。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以人民羣眾的幸福生活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魚水之情早已深深地融入到血液和刻在骨子上了,幸福路上一個不能少、不能丟,踐行着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扶貧攻堅義無反顧向着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攬勝一程山水風情。建平的文章中引用歷史典故、人文風情、神話傳説,書中提及的詩詞多達六百餘首。在第二輯《詩意向遠方篇》中,(《南京 南京》《滁州 滁州》)更是這部文集的亮點和特色。引用了大量的詩詞歌賦,文豪墨客的大家風采盡收眼底。建平用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地域知識,以一名文人作家的深邃眼光,通過引經據典的描繪把每座城市寫的引人入勝、古色古香,別有一番文化風味和風情,也展示了他對待生活有詩和遠方的姿態,更有思索歷史的情懷。

窖藏一生軍旅記憶。建平秉持了軍旅生涯的創作思維,即審視生活的視角獨特與否取決於思想站立的層高,在創作大勢上始終視軍旅崗位為崇高的、至上的、神聖的。攜筆從戎十四載的軍旅閲歷,更為作者詮釋軍旅真諦、抒發崇軍尚武情懷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在《唐山 唐山》《承德 承德》文中,那份真性情似隨手拈來的行雲流水,不假文飾卻情見乎辭,把對軍隊濃厚的情感和真摯的戰友情誼勾勒得入木三分,給人以立體剔透的心靈感應。

這一輯《情繫京津篇》中12篇作品所集束釋放的感恩元素,包含了從軍入伍到軍校求學直至脱下軍裝恰是他對軍旅歷程輾轉的真切回望,亦是對鋼鐵長城堅如磐石的真諦感悟。“青春思報國,書寫強軍夢”從農村土娃娃成長為優秀基層幹部,他坦誠地將生命的綻放歸結於不甘庸碌無為、混沌一生。在軍隊這所大學堂裏激情地書寫人生華章,傳承的組織温暖、官兵友愛。在軍旅跋涉中遇到的那些關懷、啟迪乃至鞭策、激勵,俱都得以被自然無痕地綴連和昇華,看似平淡尋常的邂逅偶遇的場景,其實貫穿着他整個虔誠感恩之心。

反芻一縷故土情結。與所有的軍人一樣,建平的情感世界中飽藴對故鄉魂牽夢繞的深度牽掛,這份情愫傾注在《齊魯故園篇》一輯中,附着在童年的心酸、立志之地,對親情和友情的回憶和讚美。流淌其中的情感更是淙淙如泉。在《青島 青島》《莒縣 莒縣》中,忠孝不能兩全的他,觸景生情、感慨萬千。“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孝而親不在”的無限遺憾深深地烙印在心底,這段旅程亦是生命走向的重要隘口,打烙的情感屐痕最能折射真實生動的人格品性。作品透過思鄉念親情結,折射出他把思想、靈魂和情感融入到這片生養之地。換種角度審視,它就像一根剪不斷的臍帶,連接着一方吹角連營所特有的崢嶸歲月,温熨着一脈篤實的時光輪轉。漸行漸遠地託舉出生命本身的高度,最終讓思親之愁與報國之志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愫走向殊途同歸的疊合。

品讀建平的《我和我的祖國》,使我深摯地感受到他的真情質樸而恆遠,文之深而行之遠。那泓流淌的文學生命韻律,讓我心中難免會熱血沸騰。真誠地祝願建平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如鴻鵠高飛而一舉千里,“心中之夢”必將翱翔在神州星空,“心中之歌”持續迴響在中華大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