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遊走在城市間的歸屬感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25K
原創散文:遊走在城市間的歸屬感

原創散文:遊走在城市間的歸屬感作文


  從年輕時起,直到現在,我去過的地方算起來不是很少,雖説不是為了什麼闖蕩江湖而遊走,也不是為生活所迫他鄉流一浪一,有時只是一時興起,便跑到車站或打個順風便車,不帶半點的猶豫的,所以,才有了天南海北的遊走經歷。

曾去過冰寒料峭的北國,也去過油菜飄香的江南水鄉;去看過草原放牧,也去大漠踏過沙一浪一。總之,每一次經過一個地方,雖説都是走馬觀花,可或多或少總印在腦海裏存留下對那些地方的記憶和印象。至今,偶爾翻騰一些舊書時,在夾頁裏會看到幾張泛黃的車票,每每看到都會引起不少的沉思。

回想當年,尤其是從軍的歲月裏,一個揹包,一把軍用水壺,便是自己的全部家當。一聲軍令而下,來不得半點含糊,説走就走,就像隨季節遷徙的候鳥,南來北往的飛翔,有時候真的感覺就是這支飛禽隊伍中的一員,自一由卻不能掉隊,因為在飛翔之前,早已確定了目標和方向。

記得那年的夏天,我從部隊探親回家的路上,臨窗靠坐在嘈雜的列車車廂裏,看着過道上走來走去形形色一色的陌生人,漫不經心的望着窗外一閃而過的風景,禁不住有些感慨,這些景和物,確實很美,可在我的眼前,只是代表着一瞬間,儘管,它讓我大開了眼界,僅僅只是短暫的欣賞一眼,終不會成為我一生的擁有。

後來,軍旅生涯的那些年,我曾棲息在依山傍水的港灣多年,也去過不少的城市,碧如,那些著名的海濱城市。那些城市的風土人情和漂亮的景色,甚至讓我深深的喜歡和留戀,但總覺得像是與他們之間有一層薄薄的隔膜。在光鮮華麗的外表下,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使我無法和這些陌生的地方相互融洽。説白了,對於這些城市或風景地來説,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而已,在那裏,無論居住多久,總是缺少一種家鄉的歸屬感。

於是,那一年,我做了一個別人看起來有些草率的決定:脱一下那身穿了許多年依然潔白板正的軍裝,忍住眼眶裏不停打轉的惜別戰友的淚,回到那個生我養我的家鄉,那個能給我歸屬感的地方。

後來,後來的後來,我就紮根在了這片土地,在這裏生兒育女,在這裏伺候爹一娘一,這麼多年來,從沒有後悔自己的當初的選擇,因為我始終覺得,儘管這是一個不算大的中型小城市,但這裏有別的城市裏所沒有的獨一標籤-------油氣資源、大河息壤,入海口風光。這座城市温和的腳步,讓人覺得走起來安穩,住起來踏實。雖説這座新興的城市是三角洲上的中心城,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和深厚的人文風情,它從不像其他類似的城市一樣指仗傲人的資源地貌而過於炫耀張揚,但也從未甘心沉默無語而被人遺忘,只是它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行走,一年一個日新月異,以自己的姿態,引領着三角洲前行的步伐。

我的故鄉就在這個城市的最南端,那個古時候被稱作樂安的地方。從西周、春秋時的齊國封地,到西漢鼎盛期的千乘廣饒,厚實的人文底藴,樸實的鄉情民風,一直是這個城市裏最為古老的根基。千百年來的母親河的水,滋養着一代代從遠古延續過來的子子孫孫,日積月累,這裏生息繁衍的子民,浸泡在歲月的長河中,在二胡和梆子腔的呂劇韻味裏咂摸一着苦樂年華。

如今,同在一個城市,與家鄉咫尺的距離,甚至能聽到母親街口喊兒回家吃飯的尾音,似乎能聽到街坊鄰居打招呼的寒暄聲,甚至能聽到鄉村田間小道上牛車軲轆的吱拗聲;似乎能聽到莊稼地裏高粱玉米生長的拔節聲。而在這個城市每一個灑滿一一光的地方,在熟悉的公園裏,柳樹下,總會看到三三兩兩的老人一操一着親切而熟耳的方言土語,在悠閒的下下棋,散散步,頤養天年;在湖岸邊的長椅上,一對對年輕的情侶,依偎在一起,臉上的甜蜜在盪漾;在城市的快車道上,那匆匆忙忙的腳步,在追趕這個時代最前沿的潮流。。。 。。。

我知道,我這大半的餘生,已經不可能再脱離開這塊土地的一愛一撫了。這裏的地氣,這裏的人脈,像一根根纏繞在樹身上綠色的藤,每爬行一步,便把根鬚深深紮下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早已是盤根錯節,難捨難分。那種對這個故鄉城市的眷戀和歸屬感,也石化成一種割捨不斷的情感。

這就是我所在的城市,我原本屬於它,今後依然依附於它。根在這裏,就必然融入這裏的一切。在這個自己還認為不錯的城市裏,不緊不慢的生活,即便有一天,思想的鐘錶停止了擺一動,到那個時候,我將懷抱着所有對這個城市的感慨、感恩和美好回憶,在這個城市新潮的變遷中,依託對這座城市的依戀和歸屬感,在寬慰中漸漸終老,僅此,便是一種平淡的知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