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作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8W
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

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作文

散文在中國,尊為一切文體之源泉。古代文典中,堪稱經典的好散文比比皆是。散文家們認為:首先,傾訴是人的一種本能,就像容器裏的水滿了要漾出來一樣自然。而經由文字來將所感所思記錄下來,又遠勝過口頭的表達。與寫作這一外在行為相同步的,是經驗的整理、思緒的梳理,從飄忽的情感煙雲中觸摸到靈魂的真實狀態,由零碎斷片的感悟裏演繹出完整系統的理念。梁實秋在《論散文》裏説:“散文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處置,因為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裏絕無隱飾的可能,提起筆便把作者的整個性格纖毫畢現地表現出來。”好的散文,無疑是人生的一束束折光。在閲讀它時,我們彷彿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那是受到作家筆下文字的叩擊而發出的。讀培禹的散文集《總有一條小河在心中流淌》,正是這種感覺。

當我有幸第一時間閲讀他近幾年的一篇篇新作時,有如一種如沐春風的親近感。我以為培禹文章最大的特點,是他骨子裏的那種憂國憂民之心,那種對鄉土的不棄不離之情。他沒有文人易犯的窮酸之氣,做作之病。存在決定意識,這得力於他的兩個出身。先為知青,血液裏有了土地的基因;後當記者,研究社會,眼裏常含憂民淚,心中常懷憂國情。他不是一個純文人。這也是我們一切新聞人進而為文的傳統,從範長江到鄧拓都是這樣。

這本散文集的第一輯“小河流淌”,是抒寫家國情懷的。開篇《總有一條小河在心中流淌》可看作培禹的代表作,最初發表在《人民日報》上,併入選了幾個年度散文選本。我讀着,思緒跟着他翻飛,真想隨培禹回村去看看一直在他心中流淌的那條無名小河。“那條小河,只有謝辛莊有;那時的青春,只有我們確認。”其實,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讓我怦然心動的還有《重返謝辛莊》《我的老師“流水賬”》《念想》《不沉的湖》等多篇,尤其是他懷念親人的《“清明”情思》和《天堂應有愛》,讀着讀着,讓你難抑淚水。

培禹還是人物散文寫作的高手。在“雪落無聲”這輯中,《雪落無聲一品紅》是寫李雪健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寫王洛賓的;《一條大河波浪寬》是寫喬羽的;《從延安出發的銀幕征程》是寫於藍的。特別喜歡他寫漫畫大師李濱聲先生的《九秩濱老“書苑栽花”》,還有他寫作家好友凸凹的《把鄉愁寫進讀者心裏》,堪稱人物散文寫作的大手筆。

縱覽這本散文集,通篇少見華麗的詞藻,而自然、平實的文字,卻時常能撩撥起讀者心中的波瀾。《八雅村情緣》,作者自己開頭就説:“這故事太不離奇了。”少數民族偏遠山區八雅村一個6歲的小姑娘,她對人説,想要一雙36碼的鞋(為媽媽要的),故事由此展開,層層遞進,波瀾起伏,真是催人淚下。我知道,還有些更好的篇章,限於各種原因未能收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