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讀書筆記

來源:巧巧簡歷站 9.74K



  中國通史讀書筆記

中秋節,去看了人祖廟,國慶節期間又遊覽了太昊陵,跟隨伏羲氏的腳步從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艱難險阻,為了生存和繁衍,戰勝大河的泛濫,融合不同的族羣,邁着艱難的腳步,才發展成我們現在的國家。

從關西到豫東,從關中平原到華北平原,祖先在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腳印。工作地和家鄉分處陝西和河南,一個美曰“中華民族的父親”,一個美曰“中華民族的母親”,每年都要沿着連霍高速在“父親”和“母親”之間走上幾趟,不曾留意過沿途的風光,總覺得太過乏味,審美疲勞的黃土,普通甚至略顯破敗的村莊,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風光相差太遠。然而,仔細品味,這一路,並非這麼簡單。

中國通史讀書筆記

  沿途四個古都,西安(咸陽)、洛陽、開封、鄭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國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寶雞的周秦故地,中國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幾乎全部囊括其中,這是一條了不起的路線。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灣遺址、西安的半坡遺址、澠池的仰韶、偃師的二里頭、鄭州商城遺址,一連串的大遺址,在史學界都曾引起轟動。這是祖先走過的路,在這條線路中我們會清楚地知道我們從哪裏來。


這段路程是絲綢之路的東線延伸,正是有了從長安向東的這條路,才使得向西的絲路走的更遠。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東傳與中國文明西漸均是由此路流轉。天水麥積山、洛陽龍門,中國四大石窟,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這段路再向東,便是孔孟之鄉,姜尚、管子、老子、莊子均是在這條線路上進行生長和活動,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佈在這條線路上下,知道血脈從哪裏來才會明白靈魂向哪裏去。

伏羲生於天水葬於淮陽,連起了東西文化的土壤,夏從西向東統一散亂的部落,商從東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於西岐,從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從東方遷徙至關外的秦取代,起於東方的劉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隨後歷經幾百年混戰,一直到西方的關隴集團崛起建立隋唐,東方的趙氏又在混亂中建立宋朝,至此,東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歷史基本演變為南北方的抗衡,北方的元被南方的明所破,生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清人入關又打破南方建立的大明,然後南方的革命志士又將最後一個王朝葬送,最終,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啟新的篇章。

呂思勉在《通史》指出近代中國有兩種潮流潛伏着,一曰南方勢力的興起,一曰全國皆兵制的恢復。“作歷史的人,一定要認此為劃時代的大轉變,是毫無可疑的”,“在中國,受世界交通影響最早的是南部,和舊文化關係最淺的是南部,所以改革的源動力,全出於南方;南方始終代表着一個開明的勢力”。這種判斷,從近當代中國史的發展可以得到印證。然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如若北方能夠解放思想,打破藩籬,則照樣可以引領發展,在中國歷史中獨領風騷。

“民族是論文化的,不是論血統的”,呂思勉先生在《通史》中這樣認識民族,實是高論。中國歷史,少數民族與漢族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交流融合,最終都接受了漢文化,當然,漢文化也不斷對少數民族文化兼收幷蓄,才形成了我們獨特的中國文明,中國文明才有了永不斷流的活水,成為了世界上未有間斷的原生大國文明。

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中國文明與西方的交融從陸路轉入海上,逐步發展至天上、網上,文明的衝突也伴隨着交流途徑的轉變,由內而外全面轉移,一直持續到當今。

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強大自我,沿着祖先的腳步戰勝困難,是一個新的命題。如何繼承併發揚、豐富我們的文化,是每個中華子孫都應該思考的疑問。仔細想來,我們當下面臨的困難,與我們祖先經歷的生死存亡相比,並不足為懼,只要上下一心,我們依舊會像祖先一樣披荊斬棘,浩浩前行。

在歷史長河中,雖然我們個體如滄海一粟、如一葉扁舟,但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才構成了我們以前的歷史,也將構成以後的歷史。不管有意無意,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我們都在書寫歷史,我們能做的就是盡職工作,多思古今,多慮國家,安心而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