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禮儀下講話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4W

為了避免在講話途中出現一點點小錯誤,我們需要做好講話稿的準備工作,通過講話稿的寫作,我們可以讓自己在講話的時候有提示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旗禮儀下講話稿5篇,感謝您的參閲。

國旗禮儀下講話稿5篇

國旗禮儀下講話稿篇1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温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

“孔融讓梨”是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了。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我們敬愛的温家寶總理,在他的恩師楊遵儀老師百歲華誕的時刻,發去賀信説,“47年前您是我的老師,今天您仍是我的老師”,從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温總理即使位居共和國高官,依然對恩師尊重有加,念念不忘。偉大領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所以我們國小生更要注重文明禮儀。

同學們可以思考一下,平時在學校老師為什麼提出了很多文明禮儀的要求?為什麼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回憶一下,有哪些文明禮儀的要求呢?

接下來我就具體跟同學們講。

最明顯的就是上下樓梯靠右走,不追逐打鬧,如果不能做到,當很多人一起上下樓梯時,發生摔倒,踩踏等事故,甚至有學生會被當場踩踏發生悲劇。

課間休息時,如果教室裏,有的同學跑來跑去,甚至大聲喧譁,大家怎麼能靜下心來做作業呢?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老師常常要求大家和睦相處,禮貌待人。

因為,大家學習生活在一起,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這時候,禮儀就像潤滑油,如果有矛盾,不要光想到對方的不是,多想想這件事自己也有什麼不正確的地方,那麼這樣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整個班級,同學間互相幫助,更團結、更友愛,整個班級的面貌就煥然一新,積極向上。

衞生方面。我們國小生如果穿着得體,整潔乾淨,就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從你的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你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 同樣,學校容貌更要注意,試想,如果操場上,教室裏,大家隨手亂丟垃圾,等到天一熱,就會臭氣熏天,蚊蠅漫天飛。在這樣的環境中,不要説讀書,就連身心健康都不能保證。大家看看,我們現在的學校,美麗而又整潔,正是由於大家的努力,我們才能在這優雅的環境中開開心心地讀書生活!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儀,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 禮儀無處不在,它給人的影響太多太多了。“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影響人的一生。文明禮儀則是眾多習慣中一個最重要的習慣,是我們每個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 文明禮儀有利於我們健康地成長,受益終身。因此,我希望大家爭做文明禮儀小標兵。 謝謝大家。

國旗禮儀下講話稿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倡導文明禮儀,營造和諧校園

講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説,一個人如果不懂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必須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庭、社會中 ,都應該講文明、用禮儀。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文明禮儀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反映。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得尊敬別人。這尊敬更多的體現在細節上。當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佈下課,不要忙着收拾書本,不要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因為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再離開。課間在教室裏不要大聲喧譁,樓道里無聲慢步。參加升旗、集會和户外活動時,不隨地吐痰,不在地面留下任何果皮紙屑等垃圾。觀看比賽和演出時,不隨意走動,不起鬨,不亂鼓掌。乘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和行動不方便的人讓座。平時説話時注意分寸,不大聲説話,不説髒話和粗話,不給別人起綽號,不隨意嘲笑譏諷別人這些都是基本的禮儀規範,不可不時時加以留意。

講文明禮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感恩。別人給你東西,要雙手接物,並説聲謝謝自己取得了榮譽,不要忘記感謝教育過自己的老師和幫助過自己的同學;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你,不要忘記對他們深情地説聲謝謝,併為他們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這些都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

同學們,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更是校園文化的受益者。 校園文明建設是一個工程,一項事業;同時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子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不學禮無以立!希望同學們學習文明禮儀,實踐文明禮儀,倡導文明禮儀。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營造出更加和諧文明的人文環境,一定能沐浴在文明禮儀所帶來的温暖春風中,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一中校園裏燦爛的綻放!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禮儀下講話稿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值此開學第一天,我代表高三1班全體同學在這裏做“重談文明禮儀”的國旗下演講。謝謝大家。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説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就讓我們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禮儀下講話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20xx年12月7日在湖南湘鄉中學發生了一起踩踏事件:一個傍晚,天下起了雨,同學們一窩蜂往樓梯上擠。因兩名調皮的學生站在隊伍最前面,攔住了上樓的同學。結果正因為這兩個同學的不文明行為,造成了八人死亡,二十六人受傷的慘劇。

聽了這則新聞,不禁讓人寒戰,8條生命由於個別同學的不文明行為在瞬間消失。可見文明行為是多麼重要!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講文明,懂禮貌,努力使自己成為德智雙全,明理誠信的人,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目標。

我們學校擁有一個非常優雅的學習環境,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一個能讓我們茁壯成長的空間。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在牆壁上、課桌椅上亂塗亂畫,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隨處可見。有的同學在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因芝麻大的小事罵人、吵架等等。

禮貌是文明的體現,在日常的待人處事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做到以禮待人。一個人是否文明禮貌,絕不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

因此,我們應該人人講禮貌,從自身抓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管住我們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看見地上的雜物要及時撿起來,形成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是一個文明的學生,我們的班級才會成為一個團結向上、富有朝氣的大集體。

有人説: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做到內在真心誠意,外在彬彬有禮,爭做文明少年,爭創文明班級,讓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國旗禮儀下講話稿篇5

大家好!我是五年級的胡永。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着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乾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説:“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裏去。”説着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乾。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後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都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那麼怎樣才能使國小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裏呢?

我們國小生要着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

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 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衞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勤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説謝謝。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