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20個易錯點與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來源:巧巧簡歷站 8.77K

因為高中歷史學習的是全部的歷史知識,所以裏面的知識點很多讓學生常常搞錯,所以最容易錯誤的知識有哪些呢?小編在這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中歷史20個易錯點與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高中歷史20個易錯點

【易錯分析】

1.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是決策方式,中央集權是一種政治體制,兩者的結合構成了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君主專制強調君主個人權力至高無上,國家大事由其一人獨斷。中央集權是指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權力集中於中央,地方受命於中央,地方長官只能在允許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力,強調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2.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兩對基本矛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皇權加強,相權削弱直至消亡)、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勢力不斷削弱)。

3.中央集權制度下的三大趨勢一是不斷改革中央行政結構,不斷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二是不斷改革地方行政結構,加強中央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三是對人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強,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獄就是典型的表現。

易錯點2:不能正確認識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差異

【易錯分析】分封制和郡縣制的不同

第一,傳承方式不同。分封制實行世襲制。郡縣制則不同,郡縣的行政長官郡守和縣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襲,即實行任免制。

第二,職責範圍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諸侯在封地內不但享有行政統治權,而且擁有對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權,但受封的諸侯必須對周天子盡一定的義務。郡縣制則不同,郡守和縣令在轄區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和人口沒有統治權。郡守和縣令只負責管理人民,收取賦税,徵發兵役和徭役。

第三,歷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下的各諸侯國具有保衞王畿、保護國君絕對安全的義務,這與西周時期經濟發展水平低、政治不穩定、文化差異較大的情形相適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各諸侯國在封地內擁有絕對的統治權,逐漸演變成完全獨立的國家。春秋爭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產物。郡縣制的出現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據帶來的隱患,使皇帝能夠直接控制地方,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組成部分。

易錯點3:不能區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易錯分析】學生易錯認為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聯合大月氏進攻匈奴。其實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各不相同。第一次是為了聯合大月氏反抗匈奴,第二次是為了加強西漢與西域的聯繫。

易錯點4:不能全面認識三省六部制

【易錯分析】學生易對三省六部的職權區分不清,對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侷限於一點——提高行政效率,下面從多角度梳理一下:

(1)三省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賦税等。禮部——主管國家的禮儀制度。兵部——主管軍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國家的工程建設。

(3)歷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從而避免出現權臣專權的局面,加強了皇權;③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

易錯點5:弄不清各時期管理西域(新疆)的機構

【易錯分析】歷代封建王朝對新疆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標誌着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2)唐朝設安西都護府(唐太宗時)和北庭都護府(武則天時)管轄新疆地區。

(3)清朝乾隆帝派兵平定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叛亂和天山南路的回部(維吾爾族)的叛亂,重新統一了新疆地區。

(4)清朝於1762年設伊犁將軍,統管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

易錯點6: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理解錯誤

【易錯分析】學生易對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原因認識不清,下面梳理一下:

(1)根本原因: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為打開中國國門,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而發動的戰爭

(2)具體原因:清政府統治腐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3)直接原因:英國用武力保護其骯髒的鴉片貿易。

易錯點7:對近代列強攫取的中國特權掌握不準確

【易錯分析】近代列強在中國攫取的侵略特權及廢除

近代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的中國特權(1)《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税税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2)《南京條約》附件,英國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的特權;(3)《望廈條約》,美國取得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口岸“巡查貿易”特權,美國人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等特權;(4)《黃埔條約》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5)《天津條約》規定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遊歷、經商和傳教;(6)日本通過“二十一條”攫取了大量特權;(7)《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美國攫取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權。

列強攫取的中國特權的廢除

(1)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的要求;

(2)1943年南京國民政府與美英等國簽訂協議,廢除治外法權等一些特權;

(3)1949年9月通過的《共同綱領》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取消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根據《共同綱領》,新中國徹底清除了帝國主義百餘年來通過不平等條約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所獲得的特權。

易錯點8:對百日維新和清末“新政”辨別不清

【易錯分析】學生易對二者區分不清,二者出現的相同歷史背景:

(1)經濟基礎一致:封建自然經濟雖然在逐漸解體,但仍占主導地位;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處於初步發展階段。

(2)階級基礎相同:佔統治地位的仍是地主階級,但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有了一定的發展。

(3)在政局方面,都發生在遭到列強侵略之後,清政府“搖搖欲墜”。二者的主要不同點體現在:百日維新的主觀目的是加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而清末“新政”則提出建立君主立憲。

易錯點9: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政治建設活動記憶混淆

【易錯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十大民主政治建設活動

(1)五四運動標誌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3)國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為民主革命的前進奠定了基礎。

(4)1931年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是工農民主專政的政權。

(5)抗戰時期中共按“三三制”原則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政權是當時中國最為民主的政權。

(6)中共七大提出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民主主義國家。

(7)《雙十協定》規定避免內戰,保證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權利。

(8)1946年的重慶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實現民主政治與和平建國的政協協議。

(9)《共同綱領》規定新中國為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

(10)新中國成立標誌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易錯點10:不能準確理解抗戰勝利後的形勢和主要政治勢力的主張

【易錯分析】抗戰勝利後中國的形勢特點和主要政治勢力的主張特點:

(1)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決,國內矛盾逐漸突出;

(2)全國人民要求和平,反對內戰,希望和平建國;

(3)中國人民革命力量空前壯大;

(4)國民黨實行“假和平、真內戰”策略。主張:(1)國民黨在美國支持下主張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堅持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2)中國共產黨主張推翻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和新民主主義國家。(3)民主黨派主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易錯點11:混淆亞洲革命風暴與“亞洲的覺醒”

【易錯分析】對二者的比較:

(1)背景:亞洲革命風暴出現的背景是19世紀上半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嚴重侵犯了亞洲國家的領土和主權;“亞洲的覺醒”出現的背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對亞洲各國的侵略,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和各國人民的苦難,阻礙了這些國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2)性質:亞洲革命風暴的性質是反殖反封;“亞洲的覺醒”的性質是反帝反封。

(3)領導階級:亞洲革命風暴的領導階級是農民領袖或封建王公;“亞洲的覺醒”的領導階級是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

(4)鬥爭形式:亞洲革命風暴是舊式的農民戰爭,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亞洲的覺醒”屬於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運動,宗教旗幟被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等旗幟所代替。

(5)結果:亞洲革命風暴大部分被鎮壓下去;“亞洲的覺醒”雖大部分歸於失敗,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易錯點12:對中美關係的階段特徵掌握不牢固

【易錯分析】新中國成立後中美關係發展的階段特徵及形成原因

(1)第一階段(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60年代末):中美關係處於對抗狀態主要原因:美國推行反/共、反社會主義和反人民民主國家的全球霸權政策。在此期間,美國侵略朝鮮、侵略越南等,把鬥爭矛頭指向社會主義中國。

(2)第二階段(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美關係緩和,結束對抗,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主要原因①從美國方面來看: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動搖;美國在與蘇聯的爭霸中處於守勢,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因此,美國不得不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係。②從中國方面來看:當時,中蘇關係不斷惡化,蘇聯陳兵中國北方邊境,直接威脅中國安全;美國在亞洲的戰略收縮和保守傾向非常明顯;中美關係的改善對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應對蘇聯的威脅非常有利,同時,對實現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也有重要作用。

(3)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美關係時而緊張,時而緩和主要原因:美國的“和平演變”策略在東歐、蘇聯得逞,使之加緊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不斷製造矛盾和摩擦;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美經濟交流日益密切。

易錯點13:對“一國兩制”認識不到位

【易錯分析】

1.“一國兩制”構想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是中國政府為解決台灣問題、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而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

2.“一國兩制”構想的歷史意義(1)大發展: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2)大貢獻: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方式。(3)大促進:成功地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問題,有利於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易錯點14: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理解不準確

【易錯分析】君主立憲制

(1)議會、內閣和首相英國議會包括上院和下院,下院掌握實權。在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首相通過國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組閣。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並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監督內閣。

(2)內閣的權力: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過控制下院本黨議員控制下院等。

(3)首相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擁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權、高級文官的任免權、內閣會議主持權、各項重大政策的決策權等。

(4)英王的地位和權力:作為國家元首,英王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作為英聯邦首腦,英王起着維繫英聯邦的紐帶作用;英王“統而不治”,只是最高權力的象徵。

易錯點15: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原則掌握不準確

【易錯分析】美國1787年憲法主要遵循的三大原則

(1)民主原則——總統和國會議員都由選舉產生;

(2)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3)聯邦制原則——一個最高行政長官(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權力在各州司法體系之上的聯邦司法體系。

易錯點16:對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掌握不準確

【易錯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1)社會經濟前提:隨着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端也日益暴露。

(2)階級基礎: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爆發標誌着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3)理論來源: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説。

(4)主觀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羣眾之中,總結工人運動經驗,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

易錯點17:區分不清隋唐三省六部制與美國三權分立制的本質

【易錯分析】學生易錯認為兩種體制都體現了民主,其二者的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為了加強皇權;三權分立制是為了防止專制獨裁和維護民主。

(2)分權內容:三省六部制是決策、審議、執行;三權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

(3)分權部門:三省六部制分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權分立分國會、總統、最高法院。

(4)實質:三省六部制式封建社會皇權專制加強的表現;三權分立是資本主義社會民主制度。

易錯點18:對二戰後歐洲聯合認識不全面

【易錯分析】學生易將歐洲聯合的根本原因當作美蘇的威脅,另外,不能全面掌握聯合的影響。

(1)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經濟發展的需要。②現實因素: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喪失。③外部因素:美蘇的威脅。④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計劃”的提出。

(2)歐洲走向聯合的影響①促進了歐洲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②動搖了美國的霸權地位;③衝擊了兩極格局,促進世界向多極化趨勢發展。

易錯點19:對世界多極化趨勢認識不準確

【易錯分析】學生易對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認識不全面,下面梳理一下:

(1)隨着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其實力越來越大,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和日本展開競爭。西歐在外交上逐漸做到了“用一個聲音説話”,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

(2)戰後日本抓住機遇,經濟高速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在經濟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日本以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3)不結盟運動使得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衝擊了兩極格局。

(4)通過建國後幾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和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崛起。同時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漸重要。

(5)美國和蘇聯因軍備競賽和對外侵略戰爭的拖累,實力逐漸衰退。

總之,兩極格局因為美蘇的衰落和日本、西歐、中國的崛起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而逐漸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世界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正向多極化方向前進。

易錯點20:江南農業發展的原因

【易錯分析】此知識點出錯的原因是沒有掌握中國古代江南經濟開發的主要原因。①經濟因素。自唐朝晚期以來,大量中原地區的人口南遷,既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又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條件。②自然因素。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宜發展農業。③政治因素。自唐末以來,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定,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兩宋時期,中原人民反對北方少數民族掠奪的鬥爭阻止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戰禍。同時,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一、歷史課堂學習“四習慣”:預習—筆記—思考—温習

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習更是這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歷史學習要養成四種好習慣:即不經預習不上課,不動筆墨不看書,不經思考不提問,不經温習不作業。要養成預習、筆記、思考、温習的習慣。

課前的預習必不可少,只有預習,才能對課文有個大致的瞭解,明確重點難點,以便上課有目的、高效地學習。預習時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標記,以便上課時重點突破,迎刃而解。預習時還要掃除文字閲讀障礙。預習就是自我學習的過程,體現出學習主體性原則。

上課認真記筆記,看書時圈點劃批,便於系統掌握,能夠分清主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動筆墨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歷史學習更要深入思考,大膽質疑,真正做到“讀史使人明智”。我們常説“温故而知新”,上完課要及時温習鞏固。在温習的基礎上,再去寫作業。很多同學等寫作業時,再把書拿來翻來翻去,這樣不僅學習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識也是支離破碎的。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學們堅持不懈,養之有素,習慣成自然,歷史學習就會輕鬆自如。

二、歷史教材閲讀“九到位”

歷史學習一定要提高歷史教科書的閲讀能力。閲讀要全面、仔細,要提高閲讀能力,既要快速瀏覽,也要重點解讀。還要帶着問題去研讀。

(1)閲讀課前“説明”,明確學史目的

明確高中歷史學習的目的,積極的心態,是學習成功的前提。

(2)閲讀課文目錄,形成框架結構

歷史課文是以章節體系編排,每一章構成一個單元,體現出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反映出歷史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經常閲讀目錄,便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結構,從而避免“盲人摸象”的侷限,而且可以做到縱橫對比,融會貫通。

(3)閲讀章節導言,把握背景線索

高中章節導言主要是介紹國內國際背景和主要線索。導言是高度概括濃縮的語言,讀導言也是便於從宏觀上了解這一章或內容,明確該章大事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形成立體的時空觀和系統的歷史感。常讀導言還可以提高歷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裏,由此及彼。”

(4)閲讀歷史正文,夯實歷史知識

每節正文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主體,因此要高度重視。每節都有相應的子目,閲讀正文要圍繞課題與子目,瞭解歷史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注意每節歷史事件、人物的關係。高中學習,尤其要分析歷史動因和影響,理解歷史表象背後的因果關係。讀正文,要注意領會理論性的表述和歷史結論性的論語。正文的閲讀應帶着問題去研讀。

(5)閲讀小字、註釋,拓展歷史思維

小字每課時也有1000字左右,學生學習最易忽視。小字是正文的説明、補充、拓展或分析。雖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試的主要內容,但卻可豐富歷史知識,開拓視野。有些小字是較高的理論分析,對我們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維有很大幫助。一些註釋,除了掃清文字障礙處,還介紹某些學術觀點,也不妨閲讀一下,以啟發思考,拓展思維。更何況,小字、註釋,文字生動,引人入勝,可以激發我們學史的興趣。

(6)閲讀文獻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高中每節材料1—2條材料閲讀,不僅能讓我們直接感受歷史,還可以提高認識能力,“去偽存真,由表及裏”。材料的閲讀不僅要通過註釋,掃除文字障礙,而且要結合課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運用科學的理論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

(7)閲讀歷史地圖,形成時空觀

古人治史,尚且“左圖右史”,我們學習歷史更要結合地圖。課文本身有地圖,另有單獨的歷史地圖冊,邊讀史書,邊對照地圖。如有些地圖是戰爭形勢圖,體現戰爭動態過程,結合地圖用彩筆勾勒,瞭解戰爭的經過,結果,以便形成立體的、完整的空間觀念。近些年大學聯考歷史試題加大考查歷史地圖的比重。學生學習歷史最忽視讀圖,所以要格外重視。

(8)閲讀歷史圖畫、表格,提高觀察力,想象力

高中歷史每節裏有圖畫,還有表格。這些圖畫有歷史人物畫,遺址圖以及歷史場景等。多讀圖畫可以提高觀察力,想象力,使新學的歷史知識更直觀,更立體,更豐厚。這些圖畫不少還是藝術精品,可以給我們以美感。

(9)閲讀書後年表,理清歷史線索

課後的大事年表要反覆讀,每章節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記。只有記住年代,才能對龐雜的歷史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學生最怕記年代,因此要探究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

以上只是要求歷史閲讀要全面,要到位。而歷史閲讀的方法還很多,需要在歷史學習中不斷總結。

三、歷史學習三步曲:瞭解(準)——理解(深)——見解(新)

“瞭解”是歷史學習第一步。即瞭解歷史事實、梳理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徵等。歷史就是人類社會以往的運動過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時間、地域內進行的一些重大活動。因此,每一個歷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諸如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經過、結果等都要了然如胸。“瞭解”的要求一是“準”,歷史是一門科學,科學要求準確嚴謹。這就要求歷史學習要建構明確的時空觀。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善於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瞭解”的基礎是記憶,因此,要提高記憶力,探究記憶方法。

“理解”是歷史學習第二步。歷史學習要求弄清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因果關係,揭示歷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證聯繫,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這就要求歷史學習時應精讀、細讀、有重點地閲讀;要善於綜合閲讀,諸如歷史地圖、歷史材料、圖片乃至註釋都應有目的地讀一讀;學習時,要討論,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閲資料,要整理筆記,生生合作,師生交流。等等。

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第三步。我們常説,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習要從歷史的成敗得失中總結經驗教訓,從紛繁的歷史現象中獲得深刻的歷史啟迪,要善於在歷史的聯繫比較中獲取歷史認識,運用正確的觀點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科學的評判。“見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歷史,從歷史中獲取人生智慧,要學以致用。

“瞭解——理解——見解”這三步是聯結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開來。對高中生而言,“瞭解”不可或缺,是歷史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歷史課的“預習”也應屬於“瞭解”這一步。“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是歷史學習的關鍵,體現高中歷史學習的特點。課堂歷史學習主要是“理解”這一步。而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目的所在,其要求較高,要培養創造思維,加強理論學習。“見解”這一步還應延伸到課外。如研究性學習中的歷史考察、歷史採訪、歷史辯論等都不會侷限在課內。“歷史學習三步曲” 要求歷史學習要由粗讀到細讀,由宏觀把握到微觀掌握,由封閉式孤立學習到開放式合作學習,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到主體性探究式學習等。還要求把歷史學習和政治、語文、地理等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綜合化的特點。

四.總結記憶方法,減輕學習負擔

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記憶量大,靠死記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學生歷史學習更要不斷總結記憶的竅門,只有這樣,歷史學習才會事半功倍,樂趣無窮。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記憶方法。

(1).濃縮法

濃縮法就是化繁為簡,去粗取精,緊扣關鍵字眼,把繁雜的內容進行壓縮、整理的過程。如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只要記住兩個成語就行,“開天闢地”,“煥然一新”;《中英南京條約》記住“賠款、開商、割地、關税”;南昌起義意義記住三個“一”:“一面旗幟,一個標誌,一個節日”。還可以通過數字把課文內容濃縮為若干條,如“新文化運動”可濃縮為“一個口號,兩個階段,三項內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內容整理的過程就是深加工的過程,一定會加深印象,提高記憶力。

(2).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對比,從中找出異同,把握特徵增進記憶。如“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比較,其中社會性質、革命性質、革命動力是相同的,領導階級、指導思想、羣眾基礎、革命前途、革命結果是不同的。通過比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運動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種比較,不僅要前後對照,古今比較,還要中外聯繫比較,如“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成敗得失的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闢的比較”等。歷史學習一定要形成比較的意識,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3).圖示法

圖示法是老師教學板書經常使用的方法。歷史學習使用圖示法可以化繁為簡,由點到線,由線成面,簡潔明瞭形象生動,記憶變得輕鬆。

(4)製表法:

把相似易混的歷史知識通過製表的方法掌握。如中共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可按照“背景、時間、內容、特點、作用”等幾個方面去掌握。製表法和比較法有所不同。比較法是要求比較異同,找出規律;而製表法只是把相似的歷史知識放在一起,進行對照,以便掌握。

(5)歷史年代速記法:

歷史年代的記憶只要動腦,也是有法可循。或連續記憶,或間隔記憶,或諧音記憶,或數字重疊記憶,或中外對比記憶等等。如1771年可諧音“一起起義”。如“1919年”、“1818年”屬於數字重疊,等。

總之,歷史記憶的方法很多,諸如綱要信號記憶法,討論辯論記憶法,重複朗讀記憶法等等。這就需要同學在學習中認真總結。記憶是思維的基礎,提高記憶力不僅可以改善思維能力、豐富想象力,而且還會可以增強自信心。中國小階段是記憶的黃金時期,所記憶的知識最為牢固,甚至可以終身不忘,因此同學們應加強記憶,快樂記憶,獲取豐富的歷史知識。

五.歷史複習四步法: 史實—史通—史論—史感

歷史課如何複習,向來是老師學生都感到困惑的問題。單純的強化訓練,未免枯燥;一味的讀書背記,難免單調。我們探索出歷史複習四步法,即“史實→史通→史論→史感”。具體而言,即以章為一個複習單元,以訓練為主線,按照四個步驟,循序漸進,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形成系統的歷史時空觀,並讓歷史認識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第一步:“史實”——知識整合

歷史複習的第一步,要梳理該章主要大事,歸納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徵。這就要求學生對基本史實和階段特徵的掌握必須準確、全面,要建構清晰完整的歷史體系。複習時,要快速閲讀,迅速翻檢,準確勾勒歷史線索,從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概括歷史階段特徵。如“國共十年對峙”這一章,可以概括三條線索,即:國共兩黨由對峙對抗到合作和平;中日民族矛盾由不斷上升到形成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

第二步:“史通”——聯繫比較

聯繫與比較,觸類旁通,古今中外融會貫通,形成立體思維。這一步要求學生不能拘泥於本章的內容,而要以本章知識為主要出發點,前後聯繫,能力遷移。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就跨越兩章內容,涉及兩個階段十件大事。歷史複習的第二步顯然比第一步要求要高,要放寬歷史視野,善於縱橫聯繫,這就要求歷史複習不能支離破碎,要有通概的眼光。老師要精心設計一些問題,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思路。

第三步:“史論”——史論結合。

運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評價,對歷史現象進行探索質疑,科學分析歷史的因果關係,使歷史學習上升到較高理論層面。要求歷史闡釋時要論從史出,立論鮮明,要把基本的理論觀點溶入對歷史事實的分析評價之中,既不能把理論像標籤樣貼在史事上,也不能理論加史事搞成拼盤狀。

第四步:“史感”——感受歷史。

學生通過系統的歷史學習和複習,感受歷史,走進歷史,體驗歷史,形成全新的歷史時空觀和歷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體現出史學的功能,從歷史中認識現實,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歷史的成敗得失,縱橫比較中,產生新的經驗教訓、啟發,以此指導生活,引領人生。

歷史複習四步法是複習時大致的四個步驟,這四步之間是互相關聯的,不要割裂開來,要互相滲透,互相聯繫。“史實”是前提,是基礎。主要是掌握記憶的方法,提高歸納、概括的能力,複習時要求準確全面。“史通”、“史論”是核心,是關鍵,突出體現出歷史系統複習要求,要善於聯繫比較,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尤其要善於運用歷史思維和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複習時要求深刻系統。“史感”是歷史學習、複習的終極目的,是逐漸形成的過程,突出體現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總之,歷史學習、複習中有意識形成這四個步驟,會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科能力,增加學習歷史的樂趣.

六.開發歷史資源,提高治史能力

歷史學習不可只停留在課堂,也不可拘泥於課本。而要把視野引向家庭、社區和廣闊的社會生活,引向圖書館、互聯網、博物館、歷史遺存等豐富的歷史資源。還要充分挖掘鄉土教材的歷史內涵,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

總之,要拓展歷史學習的空間,把學校歷史教育與社會歷史生活緊密相聯,實行開放性學習.上海教科院付院長顧泠沅教授曾講到:“聽到的忘的快,看到的記得住,做過的才能會”。歷史學習,要求同學就某一問題,通過查閲資料,走訪考查,篩選甄別,撰寫歷史小論文或歷史考察報告。還可以組織歷史辯論會,重大事件紀念演講會,歷史題材的郵品、圖片展等。還可以開展“我的家庭歷史”的調查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