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書》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7W


《十一書》觀後感

亂葬崗上孤兒寡母的哭聲,斬斷了萬縷歸思。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都過上好日子,王爾琢決意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這等壯志豪情,《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滿紙皆是。他們飽蘸熱血,書寫“託孤書”“無字書”“就義書”……寫滿了對信仰的矢志不渝。英雄之奉獻犧牲不敢忘、更不能忘。

也有生死情,何懼“與死亡比鄰”。夏明翰出身衡陽豪紳家庭,擔任湖北省委常委時,因叛徒出賣被捕。他從來沒有懼怕過與死亡比鄰而居,生命可以放棄,信仰決不放棄!他撿起半截鉛筆,獄中給母親、妻子、大姐各寫一封家書,傾訴豪邁生死情。漢口餘記裏刑場,夏明翰20字“就義書”氣貫長虹: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辯證思考生命、家人和信仰,生念親情,死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早已“視等閒”,樂於慷慨赴義。一位有情有意、可親可敬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生命釋放出最後輝煌,發送了最響亮告白。

也有老母親,一家不圓萬家圓。尋淮洲幼年體弱,4歲還不能獨立行走。四年不走,一朝走對了路,健步如飛:15歲投身秋收起義,19歲當師長,20歲當軍長,21歲出任紅七軍團軍團長,系紅軍史上最年輕軍團長。15歲離家、請母親等他“打回來”的伢子,再也沒有歸來叩響家門。同樣血灑抗日疆場,左權與母親的“十年之約”,也未能履行。左權一歲多喪父,全靠母親辛苦勞作拉扯大,母子情深。母子分別19年,朝也思夜也想,盼來小兒子為國捐軀消息,英雄母親擦乾眼淚,請人代筆撰文悼兒:“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有志男兒染盡熱血含笑去,一家不圓換萬家圓,正如英雄母親所言,有何足惜!白髮母親最懂遊子意,祖國母親銘記赤子心。

也有心上人,“但不要專講愛情”。他是王爾琢,他是關公式“美髯公”,同志笑稱他為“中國版馬克思”。他先後參加北伐、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後來又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歷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參謀長、紅四軍參謀長,是工農紅軍最年輕的參謀長。他一生為國,卻只與妻子在一起度過三個月,從未見過自己的女兒小桂芳,與妻女相約武漢相見,卻因種種未能如願,執筆寫下“託孤書”,“兒何嘗不想念着骨肉團聚,兒何嘗不眷戀着家庭親密!但是,兒已決意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既愛妻也憐女,王爾琢一腔柔情天然去雕琢。只是身已許國,投身革命即為家,取義成仁需擱置兒女私情,舍小家為大家、化小愛為大愛。

一個一個目標接續奮鬥,嚮往着你的嚮往,幸福着你的幸福,盛世已如英烈所願。那些似繁星眨眼的在天英靈,一定能看得到!新中國來時路,由無數烈士鮮血鋪就;新中國的今天,由我們千千萬萬中華人民共同守護。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1】

近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制作的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正式上線。《“十一書”》選取了11位共產黨人的感人素材,是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憂國憂民、浴血報國的縮影,是他們用信仰鋪就紙張,將鮮血熬成墨,把軀體折成筆,用生命為黨和人民寫就的可歌可泣的“情書”。

這是一見如故、終生追隨的信仰“鍾情”。共產黨員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説着南腔北調不同的方言,在國家危亡之際是理想和信念讓他們紛紛挺身而出。一塊紅布,六個別字,二十年珍藏,這是農民黨員賀頁朵的“宣誓書”,這封文書不精緻、不得體,錯字連連,還沾滿了屋樑上的煙火氣和賀葉朵手上的榨油污漬,但它最質樸、最誠摯、最動人,這是一位41歲家境貧寒、半生艱難的老農民苦心守護二十年的信仰,是用堅貞和忠誠書寫的對黨的錚錚誓言;十八歲毅然投筆從戎,二十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左權,共產主義信仰是他“近二十年政治生活的準繩”,他帶領兵團五次“反圍剿”、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也潛心鑽研游擊戰術,贏得“百團大戰”勝利,“決心書”中他的承諾擲地有聲“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他是頑強的、勇猛的、堅毅的,更是一位堅守信念,“痴情不改”的“有心人”。

這是為民請戰、浴血鬥爭的幹事“激情”。革命年代烽火連天,山河破碎風雨飄搖,但亂世出英雄、戰爭出豪傑,共產黨員的頑強拼搏、勇於鬥爭精神在此刻正體現得淋漓盡致。“為革命保留了火種”的盧德銘,他短暫而燦爛的二十二年生命,被毛主席譽為“是革命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從北伐建功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他是插向敵人心頭的一把尖刀,有勇有謀帶領着隊伍逢山開水、遇水架橋,獲得諸多勝利,他的“行軍書”,字裏行間是南征北伐的草鞋步履,是浴血抗爭的槍林彈雨,更是愛黨護民的一縷“似水柔情”;同樣二十二歲便壯烈犧牲的尋淮州,他臨死都反覆唸叨“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十五歲參與秋收起義,十九歲為師長,二十歲為軍長,不到二十二歲便被任為軍團長的尋淮州不愧為“戰略奇兵”,他身先士卒、靈活指揮,利用地形和複雜局勢屢立戰功,是紅軍不可多得的戰鬥英才,尋淮州的“請戰書”,字字啼血,是革命年代英雄前輩對祖國的擔憂和長久不息的鬥爭精神。

這是拋家舍業、不懼生死的報國“深情”。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獻給黨的“十一書”充滿血與淚、骨與肉的爭鳴,在戰火紛飛的大背景下,不論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難以割捨的愛情,都融於共產主義偉大事業的報國之情中。張朝燮和王經燕的“兩地書”,穿越南北,見證了一對遠隔萬里的救國伉儷堅定信念、立志救國的成長;夏明翰的“就義書”,是敢為革命拋家舍業、願為革命慷慨赴義的革命英雄主義,他無畏強權,更不懼死亡,只渴盼“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趙一曼的“示兒書”,是一位母親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做的榜樣示範,它沒有依依惜別,只有句句鏗鏘的堅貞和對後輩傳承的殷殷期盼;傅烈“絕命書”,是面對敵人嚴刑拷打、軟硬兼施仍不為所動的頑強意志,他安慰父親不必悲傷,鼓勵愛人繼承遺志,他是將苦痛埋於心中、從容為國赴死的革命英雄。

撣去歷史的塵埃,《“十一書”》將我們的思緒帶入鮮血和烈火同豔的時代,這是一位又一位我們素未蒙面卻早已肝膽相照的朋友,在激烈的戰場上,在殘忍的逼刑後或是在從容的赴死前將自己的靈魂藉着粗糙的筆頭和褶皺的紙張匆忙寫就的“情書”,這份情可敬、可愛、可貴,猶如杜鵑啼血,是對黨和人民最忠貞最純潔的致敬。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2】

在本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我們見到了這樣令人動容的十一封書信,它們或是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或是革命年代的鐵漢柔情,或是諄諄教導的殷切期盼,但無一不潛藏着共產黨人為了初心與使命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懷與崇高品德,至今仍然能夠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這就是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與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編寫的《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也是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對“十一書”的閲讀、理解、思考、沉澱,我對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以共產主義為旗,引領前進方向。1848年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與恩格斯這樣描述道:“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20世紀初期,當中國大地陷入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危難境地時,這個“幽靈”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旗幟,帶領全國人民抵禦外敵、推翻“三座大山”,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正如夏明翰在“就義書”中的絕筆所言:“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正是有了共產主義這一存在優越性的“真”主義,中國共產黨人才能擁有明確的前行方向與理論指導,切切實實為人民服務。為了維護共產主義,像賀頁朵一樣的千千萬萬黨員戰士堅定不移地“犧牲個人,言首祕密(嚴守祕密),階級鬥爭,努力革命,伏(服)從黨其(紀),永不叛黨”,隨時準備着拋頭顱、灑熱血,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更加應當樹立遠大的信念,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將共產主義作為自身永不動搖的精神航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黨的歷史和章程中汲取理論養分與精神動力,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堅持科學指導思想和正確前進方向,帶領人民走對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以民族精神為魂,打造昂揚鬥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而這種精神始終鼓舞着我們以遇山開山、遇水劈水的姿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尋淮洲“北上抗日!消滅敵人!”的“請戰書”,共和國第九烈士陳毅安的“無字書”,趙一曼的“示兒書”,都閃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輝。習近平總書記説過,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可以説,偉大的長征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都已共同匯成強大的精神洪流,滋養和激勵着一代代中國人不斷奮勇前行。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需要加強基層黨支部的黨史教育,用黨的奮鬥歷程與黨的崇高價值觀來凝聚人、感染人,確保民族精神長盛不衰;我們需要利用屬地特有的紅色資源在“三會一課”與日常工作中落實“紅色教育”,藉助課堂教學、實地參觀考察、信息網絡媒體等手段,從而講好紅色文化故事,讓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成為民族精神的模範形象,在紅色基因傳承的過程中為廣大同胞注入昂揚的鬥志。

以鋭意進取為刃,錘鍊擔當作為。傅烈“拼將七尺男兒血,爭得神州遍地紅”的“絕命書”,王爾琢“革命不成功,此生不理髮”的“託孤書”,左權“與華北人民共艱苦,共生死”的“決心書”,都展現了共產黨人在危難時刻“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鋭意進取與擔當作為。從中國危急存亡之際的力挽狂瀾,到新中國成立的開天闢地,到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再到如今邁向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奮鬥史。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這些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都迫切需要我們提振精氣神,展現鋭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錘鍊擔當作為,自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在“第一個百年”即將到來之際,事業是考題,發展是得分,羣眾是裁判,時代呼喚守初心的共產黨人,人民需要擔使命的共產黨人,我們只有視崗位為舞台、把權力當責任,擼起袖子加油幹,擔當作為勇爭先,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己之力。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3】

近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制作的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正式上線。藉着主題教育的開展,我認真閲讀了“十一書”,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先烈事蹟,靜心感悟自己的內心。

尋找“先行者”的覺悟。面對始終不理解的父親,傅烈同志安慰“若干年後,你一定會理解”;面對妻子求學前的猶豫,張朝燮同志鼓勵“磨頂捨身,救人自救,認清吾儕責”;面對母親的支持,夏明翰同志“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共產黨人也是普通人,只有一次寶貴的生命;共產黨人不能只想當個普通人,不能渾渾噩噩、庸庸碌碌地活着,在黨旗下宣讀的入黨誓詞,就是以身許黨、報國為民的生命誓言。作為年輕一代的幹部,我深刻感受到我的幸福,父母的循循善誘,妻子的關心理解,讓我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來。我甘願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不求只為成就個人事業,但求為復興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挖掘“鬥爭者”的潛能。面對大革命失敗後被破壞的四川省委,傅烈同志臨危受命,迅速打開工作局面;面對敵寇兇猛的攻擊,左權同志冒着槍林彈雨,堅持在一線指揮殺敵。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一代代革命人用犧牲與鬥爭拼來的。現在,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新時代的戰場已然硝煙四起,離我們最近的敵人叫“貧窮”。近看脱貧攻堅戰已到了決勝時刻,遠望還有鄉村振興這一廣闊戰場正待開闢,發展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魄力來踏出。於我自身,便應盡我所知、為我所能,千方百計、絞盡腦汁地分析政策,研究發展,積極協調,認真工作,挖掘自身的鬥爭潛能,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用熱血和實績帶領老鄉們生活不返貧、鬥志不衰退。

牢記“守護者”的使命。“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髮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王爾琢同志寫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壯志宣言;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陳然同志用“自白書”表明心之所向。他們無愧為黨的好兒女、好戰士,用生命履行了對黨的莊嚴誓言,誓死捍衞着黨的理想信念。“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無論是張朝燮歎“可憐春半不還家”,還是“夢發囈語”的盧德銘,在家人面前,錚錚鐵骨瞬間化為似水柔情。“無字書”的悲壯,“示兒書”的期望,“行軍書”的傾訴衷腸,一字一句都飽含了同志們的初心和使命,“一個大家,千萬小家”就是共產黨人最珍貴的寶物,不惜為其拋頭顱、灑熱血。身為新一代的共產黨人,我以此為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理想為源動力,以擔當為載體,勤懇做事,清白做人。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願成為時代的先驅,探索未知,勇於創新;我願成為人民的利劍,劍之所向,披荊斬棘;我願成為國家的堅盾,甘於奉獻,保家衞國!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4】

近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制作的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以下簡稱《“十一書”》)舉行上線發佈會。《“十一書”》以講述和演繹的新穎形式,再現11位共產黨人的感人故事,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宣傳進一步引向深入。認真學習後,“拾取”了革命先輩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獲益匪淺。

“拾取”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黨員幹部只有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才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賀頁朵同志不惜冒着被殺頭的危險保存自己的入黨誓詞,並用實際行動履行着自己的入黨誓言,直到新中國成立;左權同志近二十年政治生活一直以共產主義信仰準繩,在給母親的一封信中,表達他抗日的決心“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把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的工作結合起來,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鬥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

“拾取”忠誠的政治品格。忠誠是我們黨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是黨員幹部不可缺少的政治靈魂。趙一曼同志被捕後,受盡折磨,但她堅貞不屈,始終沒有泄露黨的任何機密,只是在“示兒書”中留下了一句“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傅烈同志被捕後,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但當敵人逼問他的口供時,他斬釘截鐵地説:“砍斷我的頭顱,也休想從我身上得到你們需要的片言隻字!”對黨絕對忠誠是政治標準,更是實踐要求,既看政治態度更看實際行動,必須落實到一言一行、體現在一點一滴、貫穿於一生一世。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向革命先輩一樣,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以思想武裝夯實忠誠根基,以黨性修養擦亮忠誠底色,以實際行動體現忠誠自覺。

“拾取”無私的奉獻精神。無私奉獻,即舍小家為大家,捨己為人。真正的黨員幹部不是隨便叫出來的,是在勇於犧牲奉獻中幹出來的。面對妻子求學前的猶豫不決,張朝燮鼓勵她“磨頂捨身,救人自救,認清吾儕責”,並在“鴻雁傳書”中一直叮囑妻子“不能以個人私己的利害為利害,個人的利害與民眾的利害相沖突時,應該犧牲個人的利害”;面對敵人的誘惑,夏明翰大義凜然地迴應“共產黨人愛國家,愛民族,愛勞苦大眾,當然也愛自己的親人,愛妻子兒女。但是,為拯救百姓於水火,為振興民族之強盛,為後代生活之美滿,我們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大仁大義。”他們用行動甚至是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無私奉獻精神。黨和人民的事業任何時候都需要奉獻精神。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繼承先輩的“遺產”,淡泊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做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老黃牛”。

《“十一書”》見證了初心和使命,廣大黨員幹部要在《“十一書”》中“拾遺”,不斷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寶貴精神“遺產”,以實際行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鋭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幹、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創造無愧於偉大新時代的輝煌業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