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片《奪冠》觀後感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9W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工作學習,大家對寫觀後感都有所瞭解了,那關於運動片《奪冠》的觀後感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運動片《奪冠》觀後感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運動片《奪冠》觀後感四篇

運動片《奪冠》觀後感1

電影《奪冠》憑藉超級豪華的導演和演員陣容先聲奪人,受到了許多觀眾的期待。時隔十二年,在里約熱內盧女排姑娘們再次殺入決賽,陳可辛導演想以此作為切入點,講述女排姑娘們幾代女將的熱血與青春,同時描繪女排姑娘們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從1981年到2019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十奪冠軍,冠軍背後凝聚着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她們一次又一次的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理應自覺深刻理解和學習女排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弘揚女排精神。

學習她們勤學苦練、勇於進取的精神。38年來,女排姑娘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佳績,與她們平時對理論、戰術的刻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要不斷學習先進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理論素質。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抓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機,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實際工作的看家本領。其次,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工作中邊學邊幹、邊幹邊學,在實踐中檢驗學習成效,及時發現能力不足、及時補齊能力短板、及時增強工作本領,切實提高為人民羣眾服務的能力。

學習她們勇於拼搏、敢於奮鬥的精神。38年來,女排姑娘們一次又一次的奪取冠軍,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勇於拼搏的勇氣。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在工作中要切實強化實幹擔當。例如在基層社區工作,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攻堅克難意識、主動作為,遇到問題要主動承擔、超前思考,要多思考還有哪些政策沒有普惠到老百姓,還有哪些問題沒有為老百姓解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只要是有利於老百姓的事情,就擼起袖子加油幹,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絕不推諉,用狠抓落實的精神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羣眾檢驗的實績。

學習她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女排姑娘們們把為國爭光作為她們的使命,把升國旗、奏國歌作為她們的奮鬥目標,用勤學苦練、勇於拼搏的精神守初心、擔使命。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要堅持發揚和傳承“女排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進取、敢於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努力。

運動片《奪冠》觀後感2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以3:1勝塞爾維亞女排,強勢奪冠。這也是中國女排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時隔12年再次摘得奧運會金牌。主教練郎平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女排精神,“我們就是永遠不放棄,追求每一分。不去設計結果,認真打好每一分,該是什麼就是什麼。特別是到關鍵的時候要敢出手,依靠我們團隊的作風和配合,在比賽中能夠畫一個圓。”

贏了,中國女排贏了!看這場女排決賽的時候,我被感動到哭了,深深為中國女排誓死拼博的精神所感動。當年,中國女排“五連冠”見證了那段激盪着汗水與夢想的燃情歲月,見證了郎平一代“中國女排精神”的正確打開方式——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換言之,就是拼搏精神。如今, 30年過去了,主教練郎平又完美打開了 “中國女排精神”——“永遠不放棄”, 這無疑也是對新一代中國女排精神作出的最新註解。

永遠不放棄,意味着“中國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並不會因為輸贏而改變”,這是一種始終不渝的堅持,是中國女排精神的根本所在。俗話會説,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但這種堅持需要頑強的毅力,需要不懈的努力,只要有足夠的堅持,全世界才會為你讓路。回顧中國女排走過的歷程,我們發現“永遠不放棄”貫穿了始終,從“三連冠”到“五連冠”的輝煌、從新老換代的滑坡到低谷徘徊、從卧薪嚐膽的重回巔峯到再陷低谷,從慾火重生到強勢迴歸,一路起起落落,但中國女排贏得起也輸得起,頑強的拼搏精神一直都在,打不垮、拖不爛,始終激勵着中國女排不畏艱難、砥礪前行。

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女排精神是從每一場每一球每一分的累積中拼出來的、搏出來的,是對 “追求每一分、打好每一分”的不懈堅持,既便是遭遇失敗,也並不能遮掩住女排姑娘們所付出的艱苦努力,正如郎平所説,“中國女排精神不會因為輸贏而改變”。今天,當我們盛讚中國女排精神的時候,別忘了在為摘金者點讚的同時,也要為那些同樣付出艱苦努力卻失敗的隊員們點贊,正是有了她們的默默堅持和付出,中國女排精神才未出現斷檔,反而得以更好地傳承,讓我們向中國女排所有新老隊員致敬,相信你的堅持,終將美好。

永遠不放棄,意味着“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關鍵時候要敢出手”,這是一種永不服輸的信心,也是中國女排精神的重要保障。這次征戰里約奧運會的歷程,中國女排可謂跌宕起伏、充滿艱難,似乎讓每個中國人都為其捏了把汗。連日來,中國女排小組賽連續失利,五戰三敗,驚險晉級;淘汰賽遭遇東道主巴西隊,人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幾乎是“實力碾壓”,最終結果不言而喻,幾乎沒有人看好中國隊能夠晉級。這個時候,絕不能坐以待斃,唯有血拼一搏,殺出一條血路來,方有可能絕處逢生。

俗話説,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的努力,關鍵時候郎平使出了殺手鐗,“咱們水平比人家低,但是不能讓她們隨便欺負我們,每個替補上去都要像我放出的一隻老虎,上去就咬人,咬一口是一口,反正不能讓巴西輕鬆過了中國這一關。”結果呢?中國女排姑娘個個生猛如虎,__越勇,一路突破,一分一分咬着牙頂,精彩演繹逆襲傳奇——3:2逆轉巴西,3:1復仇荷蘭,3:1完勝塞爾維亞,時隔12年重登冠軍寶座,讓人血脈賁張、舉國沸騰!隨即“中國女排贏了”“王者歸來”“又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精神又回來了”……火爆網絡、微信朋友圈,紛紛表達着喜悦和激動之情,讓億萬中國人民看到了中國女排精神還在,頑強拼搏的“魂”還在,永遠不放棄的“根”還在。

永遠不放棄,傳遞着大國精神。中國女排精神所藴含的意義,早已超越了排球、超越了體育,深深紮根在中國人民的心裏,融化在中國人民的血液裏,化作一種濃濃的國民情懷。我是70後,經歷過中國女排“五連冠”帶來的全民性感動和自豪,在那個物質匱乏的80年代,中國女排精神對全國人民產生了巨大鼓舞作用,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從那時開始,中國女排精神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幟,也向國人和全世界莊嚴宣示着中華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此後30年,中國女排雖然起起伏伏,甚至陷入低谷的沉寂,但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永遠沒有放棄,永遠激勵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值得注意的是,郎平説,中國女排精神不是又回來了,而是“一直都在”,“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我不希望贏一場球,大家就把女排精神抬得這麼高,輸球也説明隊員很努力。”可以看出,郎平在勝利面前是很冷靜的、很客觀的,沒有一場勝利是唾手可得的,也沒有一塊金牌是天上掉的,唯有永遠不放棄,才能守得雲開,唯有頑強拼搏,才能砥礪前行。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個夏天,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榮耀綻放,郎平以“永遠不放棄”的詮釋,完美打開了中國女排精神,還如她自己所述,“女排精神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也許,郎平的人生也恰是中國女排精神的一個最好註解,一個最美的打開方式:“你耗盡力氣,因為相信必將征服一路坎坷。當你克服質疑,也從不懷疑終將贏回人生。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運動片《奪冠》觀後感3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前進,前進,前進進!”國歌在日本的體育館裏響起,只見中國女排昂首挺胸,望着高高飄揚的國旗,熱淚盈眶地唱着國歌。當電影《奪冠》中出現這一幕時,我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因為這是中國女排第一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拿到冠軍!而這僅僅是剛剛開始,在之後的幾年裏,通過不斷地拼搏,她們又接二連三的在國際上獲得了五連冠!

但是,若非電影的真實展現,對於我們一零後的孩子而言,是很難理解在這光環的背後,中國女排付出了多少艱辛,揮灑了多少汗水啊!

她們每天五六點就要起牀,晨跑,扣球,接球,沒有一絲休息時間。其中有一位叫郎平的隊員,她每天要訓練舉重,否則教練不允許她碰球。當她舉到一百斤重時,教練又要求她每天每次扣一千個球,每個球都要砸到地面“砰砰”作響,牆上、地上,到處都是球砸出來的坑。最艱難的還是不斷地接球,隊員們各個都遍體鱗傷,很多都是接球時砸傷的。為了訓練翻滾動作,她們摔了跤又爬起,剛要站起時又被砸倒。這種高輕度的訓練和艱苦的比賽都給很多女排運動員留下了後遺症。郎平從脖子往下沒有一處是完好無損的。五十歲時,醫生對她説:“您已是六十歲的心臟,八十歲的關節了!”另一位隊員更加不幸,在和日本女排比賽時腰部受傷了,這個傷痛伴隨她一生,後來漸漸惡化,最終失去了生命。

中國女排通過不斷的努力,為祖國帶來了無數的榮耀。從她們身上,我懂得了女排精神,就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不能因為失敗而放棄,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

運動片《奪冠》觀後感4

我是看新聞,對他的評價後才匆匆去影院的。不知上次像這樣一決定就行動是何時了,也無需記得。只要知道該影視作品的魅力帶動了我千斤重的雙腳即可。

中國女排是什麼?是一箇中國人自豪的資本。中國女排是什麼?是一種敢拼肯吃苦的中國精神。中國女排是什麼?是一羣譜寫,誰説女子不如男的鬥士。中國女排還是什麼?是中國代名詞的之一,中國女排不僅僅是幾個女性投擲線球的場景,它是一種體育競技,一種敢流血敢受傷的拼搏精神。

若是你問我女排精神是什麼,我不知。可這不代表我白看這部電影了。因為這是一種堅持,信仰,錚錚鐵骨,為國為己的拼搏,可以用來形容他的詞太多了,因為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國家的代名詞,若是全羅列出來可能萬里長城都不及它長了吧。

脖子以下沒一塊骨頭是好的。這是電影中形容郎平的一句話。以她為例,因為他是一個成功的體育人。再想想其他人吧,或許即使撐過了我不敢想象的訓練後,也沒有取得成績的呢,這樣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他們或許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少卻換來了一派荒涼,這是一種艱決的選擇,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排球。敢拼,才會以不同的方式贏。

這個電影金句頻出,我後悔忘記帶支筆抄錄一些了,不過文字有深度有力量。聽一遍,便情不自禁地記住了大部。

我一直以為“汗如雨下”是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看了女排這才知道,只有比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