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5W

  當幹部是為了什麼,我們身後應當留些什麼。這是個永恆的話題。是一個歷久彌新,常談常新的話題,這個話題,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理解,不同崗位有不同崗位的説法。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於一些《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範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範文

《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1

  記得國小的時候就曾看過影片《焦裕祿》,那個時候,只是依稀的曉得焦裕祿是個一心一意為人民做事的好乾部,就像為我們不辭操勞的老師。可匆匆歲月後,現在的我再看此影片,有種莫名的深刻感動!也許是時間的洗禮吧,讓我對黨的好乾部焦裕祿偉大人格有了更立體更全面的體悟!

  在六十年代,在面對黃沙遍地飛揚,旱澇無常,土地極為鹽鹼的蘭考。焦裕祿毅然決然的接收了黨交給的任務,帶領羣眾衝在抗“三害”的第一線,與民同甘共苦。為了能在蘭考這極為貧瘠的土地上,種出糧食,使三十六萬蘭考人民不再攜家帶小,流離失所;為了使蘭考人民能自食其力,每年不再領國家的返銷糧;為了在那只有枯草在瑟瑟發顫的土地上,開墾出一片生命的綠洲!黨的好乾部焦裕祿是鞠躬盡瘁,是嘔心瀝血,是披星戴月,更是含辛茹苦!在蘭考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下,焦裕祿同志作為縣委書記與同志們一道,戰鬥在抗沙、治鹽鹼地的第一線,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況下,隱瞞身體情況,拒絕花錢治療,最後累死在工作第一線,看過他所穿的衣服,用過的劣質工具及辦公條件和我們自己對比一下,不言而喻,我們應該學習他那不怕困難勇於與自然做鬥爭的精神,學習他不貪圖享樂,一心為民的做法,學習他艱苦創業、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怎樣把這種精神發揚下去,這就要求我們“不負人民的信任、肩負黨的囑託、執法為民、執政為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他的這種思想工作作風,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學習的,焦裕祿同志不是病死的而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累死的,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死的重於泰山,在那艱苦的年代,正是有了焦裕祿這樣的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奮鬥,才有了我們社會主義的今天。

  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中焦裕祿看望冰場上老人的那句回答“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讓我感受到了一個人們的好兒子,黨的好乾部的光輝形象。從焦裕祿同志身上,我們看到一種精神,即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公而忘私,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我們中國有2000多個縣(區),如果每一個縣都有一個焦裕祿,都像他一樣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莊嚴神聖的使命感,我們的小康目標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實現呢?40年來,焦裕祿精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的人格魅力和偉大精神,體現了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為後來的人們傳頌不已。

  通過這一段“講、樹、促”教育活動的開展,聯繫自己的本職工作,感受很深,現在在我們這樣的好環境裏,對工作更要盡職盡責,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在工作和學習中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奮鬥、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要結合工作和自己實際,接受學習教育,思想上要認識提高,着力重點,解決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工作效率、工作事業心、責任心的問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完善,促進工作學習。

《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2

  上週我跟着學院的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過之後,我不禁一次一次的落下了滾燙的眼淚。焦裕祿這個名字,體現了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精神,無私奉獻精神,艱苦奮鬥精神;他向每一個黨員幹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一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只有時時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為想問題、辦事情出發點和歸宿,人民才會擁戴你、支持你。

  在火車站當滿載着逃荒的人們的火車隆隆離去後,焦裕祿撿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個野菜窩頭在流淚,那是一個共產黨員心繫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痛苦的淚;這樣的鏡頭在電影《焦裕祿》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並沒有削弱焦裕祿同志的偉大形象,相反為廣大觀眾重現了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榮的共產黨員的形象。他是那麼的偉大,卻又那麼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們的`中間,並不是那麼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奮鬥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品質在人民羣眾中樹立起一座無堅不摧的精神豐碑。

  我國改革事業已進入了關鍵時期,在新舊經濟體制交替、轉換過程中,新問題新矛盾將層出不窮。要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經濟,必須克服前進中一個個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幹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轉變作風,必須像焦裕祿那樣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實事求是、密切聯繫羣眾的作風,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天有黨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祿那樣的好乾部,羣眾積極性和創造性必會大大發揚,我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必將如虎添翼,煥發出更大活力。

  在他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着黨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蘭考的災情還掛在他的心上。他讓女兒採來一束麥穗放到他的枕邊,讓他一直聞着麥香離去。這就是一位堅強的共產黨員臨終前的遺言,把最後的寄託,最後的遺願都融入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給世人悲壯的一幕。

  我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時期,那樣的環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祿這樣的悲壯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愛戴他的。但我從影片中確實感受到了時時在在存在的歷史,沒有歌聲便沒有生命,尤如沒有太陽便沒有生命一樣。焦裕祿正是用他平凡而有偉大的一生譜寫了一曲生命的精彩華章。他的光輝形象就象太陽一樣照耀着大地,經久不滅。

《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3

  焦爺爺非常關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鏡頭:焦爺爺風塵僕僕地來到蘭考縣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羣飢餓難忍、沿街乞討的孩子,他們緊緊地抱着他,伸出一雙雙瘦小的手,向他討吃的。焦爺爺的心顫了,他立即拿出身邊的饅頭,全都給了那些孩子。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可焦爺爺卻十分難過。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麼能忍心看到這些孩子沿街討吃、忍凍捱餓呢?於是他邁開大步,急匆匆走進了縣委小院,去迎接一場新的“戰鬥

  焦爺爺上任後,嘔心瀝血,思考蘭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慷慨激昂地對幹部説:“我們辛苦不就是為了讓蘭考人民的生活好起來,讓我們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幹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裏想着人民,就一定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焦爺爺還特別重視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應小兒子買肉給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卻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羣眾。吃飯時,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窩窩頭。小兒子看到後,一個勁兒地吵着要吃紅燒肉,還把窩窩頭丟在地上。這一下,焦爺爺生氣了,便打了小兒子。小兒子傷心地哭了。當時,我也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他爸爸已經答應了呀!再説想吃點紅燒肉,要求不算過分。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小兒子,便抱起他説:“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錢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該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對兒子説:“糧食是勞動人民種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糧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每當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飯,耳邊總想起焦爺爺親切的教誨。於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們這些在蜜糖裏泡大的幸運兒,可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焦爺爺當了多年的縣委書記,但他的生活卻那麼清苦。他兩袖清風、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為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焦爺爺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對革命事業的無私奉獻,給我們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啊,敬愛的焦爺爺,我們懷念您,人民需要您,時代在呼喚您……

《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4

  初識焦裕祿,是從國中的歷史教科書中,但那時老師只告訴我們有這樣一位為國家做出偉大貢獻的人,告訴我們這是考試的考點。於是,向來認真學習歷史的我也只是知道這個人的名字是考試的考點,於是就記住了,也只是記住了而已。今天觀看了電影《焦裕祿》,我才對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觀影前,我心中一直存着一個問題——當官是為了什麼?為名利?還是為人民?觀影后,焦裕祿同志那全心全意為革命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品質和精神,給了我答案:當官,就要做一個好官,一切為了人民!

  我這輩子都忘不掉《焦裕祿》影片的開幕——焦裕祿同志安葬的那一刻——當地成千上萬的人民羣眾自發的為他送葬,以此告別他們的好書記。這,是他畢生所服務的人民羣眾對他的最高褒獎,展現了人民羣眾對他的濃濃眷戀。漫天飄落的白花花的紙錢,飄落在貧瘠的黃土地上,一副槨棺被人們抬着,靜默着,徐徐地走向墓地,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撕心裂肺地哭喊着“焦書記”。那聲音驚天動地,響徹雲霄,讓天地都為之顫動!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毛主席曾經説過:與天鬥,其樂無窮!面對黃沙、洪水和鹽鹼,做為共產黨員的焦裕祿同志沒有絲毫的.畏懼,帶領蘭考人民克服萬難,他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頑強拼搏,堅持不懈地治理三害,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為黨為民、無私無畏的偉大人生。

  為鎖住蘭考的風沙,他帶領通訊員推着自行車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調查風沙起因;為改善氣候環境,他倡導並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棵棵泡桐樹;為解決夏季水患,他又在洪水季節頂風冒雨查看水情。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例,都體現出了他在工作上實事求是、身先士卒的精神;同時也展現了焦裕祿同志頂風冒雨、不顧病痛,用科學發展觀念描繪出了蘭考的新篇章的偉大貢獻。

  《焦裕祿》真是一部好影片,它完美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在河南蘭考工作期間的心路歷程;刻畫出了共產黨員堅持付出、無私奉獻的良好品格,塑造了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好乾部、好書記的光輝形象!

  我的家鄉就在河南,雖然不是蘭考本地人,但作為一名河南人,我為焦裕祿的偉大而自豪!我尊焦裕祿,尊他無私奉獻和默默付出的精神;我敬焦裕祿,敬他為祖國建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是他,使我進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生活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要學習焦裕祿精神,將這種精神化作認真學習的動力,繼承前輩的遺志,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700字5

  在焦裕祿傳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焦爺爺為蘭考日夜操勞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動了我。

  焦爺爺非常關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鏡頭:焦爺爺風塵僕僕地來到蘭考縣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羣飢餓難忍、沿街乞討的孩子,他們緊緊地抱着他,伸出一雙雙瘦小的手,向他討吃的。焦爺爺的心顫了,他立即拿出身邊的'饅頭,全都給了那些孩子。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可焦爺爺卻十分難過。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麼能忍心看到這些孩子沿街討吃、忍凍捱餓呢?於是他邁開大步,急匆匆走進了縣委小院,去迎接一場新的“戰鬥 ” 。

  焦爺爺上任後,嘔心瀝血,思考蘭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慷慨激昂地對幹部説:“我們辛苦不就是為了讓蘭考人民的生活好起來,讓我們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幹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裏想着人民,就一定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焦爺爺還特別重視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應小兒子買肉給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卻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羣眾。吃飯時,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窩窩頭。小兒子看到後,一個勁兒地吵着要吃紅燒肉,還把窩窩頭丟在地上。這一下,焦爺爺生氣了,便打了小兒子。小兒子傷心地哭了。當時,我也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他爸爸已經答應了呀!再説想吃點紅燒肉,要求不算過分。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小兒子,便抱起他説:“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錢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該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對兒子説:“糧食是勞動人民種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糧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每當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飯,耳邊總想起焦爺爺親切的教誨。於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們這些在蜜糖裏泡大的幸運兒,可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焦爺爺當了多年的縣委書記,但他的生活卻那麼清苦。他兩袖清風、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為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焦爺爺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對革命事業的無私奉獻,給我們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看完焦裕祿傳,我有太多的感悟了,焦裕祿爺爺身上的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