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21K

白毛女故事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頌,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説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做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毛女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毛女觀後感範文

白毛女觀後感範文1

電影《白毛女》講述了發生在舊中國華北地區一個小村落里老佃農楊白老因為還不起地主黃世仁的,而被逼死,女兒喜兒被搶走抵債,喜兒受盡屈辱和磨難,最後逃到深山老林,青絲變白髮,人們看到後以為是鬼,直到共產黨推翻了舊社會,人們才發現原來白毛女就是喜兒,才又讓喜兒變回了人。影片採用3D技術、歌劇的表現形式,通過藝術家深厚的演唱功底,充分展現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給人以美好的視聽覺感受,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代,進入了故事之中。

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頌。本片故事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頌,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説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做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影片以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功的塑造了喜兒的形象,她不只是舊社會剝削壓迫的承受者,而且還是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體現者,因而是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典型意義的。而父親楊白勞的形象告訴人們:勞動人民不奮起反抗舊制度,非但不能改變苦難的命運,反而會被舊社會所吞吃。

悽美的故事,温馨的結局。這部影片的故事雖然發生在舊社會,以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的形式表現,把白毛女的堅強,解放軍的英勇,地主的兇殘表現的淋漓盡致,使我陶醉,使我感動,使我反思對過去生活的態度,過去舊制度下的佔有、分配不公、不和諧;而共產黨推翻舊社會,打土豪、分田地、和平共享,現在的生活,物質豐裕、供給充足,要什麼有什麼,應當好好珍惜。

為階級鬥爭鋪墊,為紅色政權唱響。《白毛女》無疑是成功的傑作。作品已經問世70多年了,作為紅色作品的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容置疑,作品的音樂旋律堪稱經典,更能體現和烘托作品中主人公們的態度、立場和抗爭精神,所以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揭示了一種尖鋭矛盾。電影通過對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輩人的悲慘遭遇的刻畫,深刻揭示了那個年代的地主與貧苦之間的尖鋭矛盾,也將地主階級的醜惡嘴臉展現在當代人的眼前,同時也熱烈讚頌了共產黨和新社會給人民帶來的光明與幸福,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當然,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的人生信仰,意識形態,價值觀選擇、去向也發生了變化,不好用現代意識來評判過去的事實,但能引起我共鳴的就是,人必須要與逆境抗爭!

現在觀看這部歷史新歌劇,不但是對我們開展中國革命現代史的一次教育,更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正本清源,做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戰略構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實現農村精準脱貧,為全民族的繁榮富強和人們的幸福安康出謀劃策、貢獻力量,也值得我們倍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學習白毛女精神,把握現在,成就未來,為建設我們更加美好的家園增添一份力量。

白毛女觀後感範文2

相信現在的中年人一定對《白毛女》的故事耳熟能詳。夜深人靜的時候,沉浸在音樂的海洋裏,或抒情,或憂傷,或激越,或寧靜,那才是最享受的時刻。芭蕾舞劇《白毛女》陪伴了我四十載,多少年來它是我的最愛,百聽不厭,百唱不煩。

音樂不分你我,也不需要語言的闡釋,只是從中感悟,感悟……

“白毛女”的傳説傳遍了中國的每個角落,由此還衍生出了影響力很大的芭蕾舞劇《白毛女》。小時候看《白毛女》,覺得好奇,看不懂踮起腳尖、蹦蹦跳跳是在訴説着什麼,但是這些優美的舞姿,讓我們敬佩,那種敬佩簡直到了五體投地的境地。於是自己也曾學着跳,有時走路也不會忘記踮起腳尖。後來老師給我們講述白毛女的故事,才漸漸知道是對萬惡的舊社會的一種控訴:舊社會“由人變成鬼”,新社會“由鬼變成人”的動人故事,喜兒是舊中國千千萬萬受壓迫婦女的一個縮影,而惡霸地主黃世仁則激起了廣大人民羣眾對舊社會的無比憤恨。其中白毛女鮮活的的藝術形象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得三年級6.1兒童節那天,學校召開了全校憶苦思甜大會,晚上吃過憶苦思甜飯後,組織在一個大型俱樂部的演出。我有幸登上的舞台,扮演“喜兒”角色……在一片熱烈掌聲中,我獲得從未有過的自豪。演出後還有大人問“這是誰家的孩子”,那個情景歷歷在目。如今再回望這部經典之作,感覺自己的靈魂在昇華。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音樂、曼妙的歌聲、緊湊的情節、含蓄的表演,以及藝術本身的張力,更會讓人沉浸其中。

永遠記得,在不知愛情為何物的童年時代,幼小的心靈被這一支《相認》的歌曲,被這一幅相認的畫面深深地打動,從此難以忘懷。這一場相認,不知讓多少觀眾熱淚盈眶。大春和鄉親們追擊逃跑的黃世仁和狗腿子穆仁智時,在奶奶廟發現了偷取供品的白毛女喜兒,大春追蹤喜兒到了山洞,他從白毛女的神情衣着看出這是一個受苦人,遂收起了手槍。

山洞裏,喜兒對大春經過一場激烈的誤會衝突過去以後,稍稍平靜下來的她,驀地發現眼前的人似曾相識,彷彿遙遠的記憶中掠過一個親切的身影。他們相互打量着對方,回憶着,心裏思潮滾滾翻騰着,隨着回憶的逐漸清晰,神情也逐漸激動興奮起來。這時一曲深情動人的女聲獨唱響起,聲聲扣擊着喜兒的心田,聲聲扣擊着觀眾的心田:“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來又面生。是誰?是誰?他好象是親人,他好象是,他,他是大春!”

霎時,音樂響起了激情的最高音,情緒達到了喜悦的最高潮,喜兒和大春相互認了出來。他們悲喜交集地奔向對方,用表示激情的舞蹈造型激動萬分地托住了親人的手臂。他們互相凝視的眼睛閃閃發亮,他們的臉上熠熠發光,他們全身心都在訴説着歷盡生離死別的親人終又相聚的喜悦。這一幅描述悲歡離合的親人相認畫面,那種純樸而真摯的愛情令每個有情人而動容。這樣的相認雖然“悽美”,但它更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劇中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舞姿,每一個造型,都是那麼傳神的表達了角色的心聲。當喜兒沉穩地高舉起拳頭,眼裏噴着復仇的怒火,隨着特寫鏡頭拉近、高亢激昂的背景音樂,把劇情氣氛推入到一個高潮。這時候我會霎時被感動,眼裏噙滿淚水,並深深地敬佩舞美、音樂、佈景、鏡頭的精心設計和運用,包含了多少創作者和演繹者的心血啊!

《白毛女》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什麼是經典,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百看不厭無可挑剔,每次拜訪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感動和新的理解,芭蕾舞劇《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經典。

白毛女觀後感範文3

《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昨天,我帶着以前對該劇的初步瞭解看了一遍,心裏頭有了更深的感觸。

《白毛女》取材於晉察冀解放區流傳的一個民間傳説“白毛仙姑”的故事,通過對貧苦佃農楊白勞之女喜兒在舊社會慘遭惡霸地主黃世仁的迫害,逃入深山,變成 “白毛女”的悲慘身世,以及在共產黨領導下農民翻身解放後,喜兒重獲新生的真實故事,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

《白毛女》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曾影響了一代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蕭條的經濟,戰亂後的杯盤狼藉,近百年被列強欺壓淪為奴隸的艱苦生涯,難免使很多中國人對新生活喪失信心。《白毛女》就在這時出現了,成為那個物質極度匱乏年代裏人們的精神食糧。而且裏面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縮影,許多中國人在裏面看見了曾經的自己。它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讓大家意識到喜兒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值得傳頌。

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代人的悲慘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鋭矛盾,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熱烈歌頌了新社會,《白毛女》的故事逼真地表現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思想,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其中一個場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楊白勞為了慶祝新年,用忙碌一年僅剩的一點錢給喜兒買了根紅頭繩,喜兒便高興得載歌載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只能嚐嚐有限的幾個餃子,卻熱鬧非凡。而我們現在的新年,人人衣着光鮮地圍坐在擺滿大魚大肉的餐桌前,臉上卻少了喜兒那份真摯的快樂。大家虛偽地互相拜年,到處送禮、塞錢,把過年當成顯示自己闊綽或討好別人的平台,還有的為了獎金在忙着工作,至於家人難得的團聚早已拋在腦後,親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而今,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各種商業大片充斥着整個電影市場,大部分人們已將《白毛女》遺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沒聽説過這部經典。但我覺得它應該被人們重新審視,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電影,它更是一份對艱苦年代的回憶,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