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921》電影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2W

當觀看了《1921》這部獻給建黨百年的影片,相信大家都有許多的感想吧!那麼都來寫一寫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1921》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閲。

最新《1921》電影觀後感

最新《1921》電影觀後感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10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裏,除了激動,就是感激。在期末考試結束的第二天,也是7月1日建黨節下午,我和同學一起去觀看了這部獻給建黨百年的電影——《1921》。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之初,在國家風雨飄搖的日子中成立,並擔當了救亡圖存的重任,並帶領中國革命漸漸走上煥然一新的故事。

觀影室看這部電影時,我腦海中的記憶大門正緩緩向我打開。1921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託付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悠悠長夜下終於亮起了一顆耀眼的啟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進的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漫漫長征讓中國共產黨人摸索找到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

建黨與長征——中國革命的兩件大事穿越歷史的時空,啟迪着我,昭示着未來。

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居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悦和希望,朝現代化目標前進。100年光輝歷程,走出一條永遠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人民的脊樑。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最新《1921》電影觀後感2

看完《1921》,讓我們從不同方面看到了黨的成長!值得每一位中國人看。

有這麼一種電影,永遠不怕被劇透。那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這種電影雖然有很多缺陷,但同時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喚醒人們心底的感動,也能勾出對家國的眼淚,而《1921》便是這樣的電影。

該片的故事架構由三條線索平行推進:歐洲反共勢力對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的監視;日本警方對來滬的日本共產黨員的追蹤;國內來自五湖四海、背景迥異的代表匯聚上海蔘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風雲變幻中,各種勢力交錯激盪。

回望百年之前,一羣青年滿懷理想和拼勁,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為改變這個國家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都是偉人,都為了共同的理想在拼搏。

整部電影有點類似有散文的感覺,所以有些小夥伴在前期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無聊。

但是整體電影還是值得大家去看的,王仁君所飾演的毛澤東,形象塑造上就很相似,青年毛澤東熱血篤定的眼神都要溢出來了。

電影裏有感動也有驚喜,多線敍事,類型混搭。建黨一百週年在即,電影《1921》是一眾創作者對黨和國家的拳拳心意,在這裏感謝電影的主創和演員讓更多年輕人知道100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的!

最新《1921》電影觀後感3

電影是傳承民族文化、共築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也是高度市場化的文化消費。所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要義,仍然是“好看”和“耐看”。講好故事,把歷史唯物主義、主流價值觀、藝術表現力和接受美學相結合,讓觀眾在兩小時的影院時間內沉浸於黨史中,進而繼承黨的革命傳統、傳播黨的精神方針,才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使命。也就是説,它既要受得起黨史專家和廣大黨員的品鑑,又要經得起當代觀眾和後世挑剔的眼光考驗。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1921》是一個好看而且耐看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它既是關於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故事,又是關於年輕人成長的故事。主要出場人物是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再加上王會悟、楊開慧等,大多都是稚嫩而心懷遠大理想的年輕人。開篇,毛澤東試圖到法國留學尋求救亡之路。但在陳獨秀推薦的《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的指引下,在志同道合者的鼓勵下,他堅定紮根中國大地,走自己的革命道路。片中,毛澤東想隨着高唱《馬賽曲》的法國人進入上海法租界復興公園,卻與旁邊的國人一樣被作為二等公民攔在門外。在煙花與霓虹的閃爍中,他憤懣地跑過南京路,跑過外灘,回想起童年的叛逆、父親的嚴苛和母親的守護,回想起中華民族的苦難與求索,他逐漸邁開了樂觀向上、一往無前的奔跑腳步。一段長鏡頭與蒙太奇的交錯,塑造了他成為中國革命領跑者的形象。

女主角王會悟的成長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她想要以“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學生來滬的名義借博文女校宿舍給代表們暫住,可是年輕而老實的她不會説謊。在李達的多次訓練下,王會悟終於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欺騙”女校校長。經過這一次次成長,在會議尾聲,她在車站安排代表們分批祕密轉移到嘉興南湖時,已然是一位成熟的革命者。

這是一個關於浪漫的故事。李達與夫人王會悟這一對革命夫妻的伉儷情深,毛澤東和楊開慧這一對革命青年的甜蜜之戀,是貫穿整部影片的兩條情感線。李達與王會悟之間的相識相知、相濡以沫,楊開慧和毛澤東的書信往來中互道暱稱“潤”與“霞”,展現了偉大的革命伴侶之間的浪漫之情。王會悟搬家時手中的花,李達迷茫時碗裏的湯圓,楊開慧送別時手中的傘,毛澤東離鄉時筆下的字,構成了觀眾代入時代先鋒們情感生活的祕密通道

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李達家的對面,住着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姑娘。片中,李達和她之間曾有過幾次眼神和手語的交流。片尾,現代時空裏一羣國小生參觀“一大”會址,鏡頭裏出現了小姑娘的身影。她彷彿存在於李達的夢境之中,這場夢,是以這位小姑娘為意象的中國人民的夢,是關於改變中國命運的夢,是關於改變人民疾苦的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