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功勛》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76K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經常會遇到要寫觀後感的情況, 然而在觀後感的寫法上,我們可採用夾敍夾議的形式。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通用版《功勛》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通用版《功勛》觀後感範文三篇

通用版《功勛》觀後感範文

在剛剛曝光的定檔預告片中,伴隨着張富清(郭濤飾)“那些年,我就是跟着那些黨員,我看着他們,我就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滄桑有力的畫外音,八位主演飾演的功勛人物依次現身,他們是在不同行業領域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畫面在稻田、山間、醫院、戰場、實驗室等不同場景切換,一段段往昔的崢嶸歲月就是對功勛人物“忠誠、執着、樸實”品格的生動記錄和詮釋。

“點了頭,那就得一輩子默默無聞,放棄以前那所有所有的榮譽。”在奮鬥的路上,他們或許放棄了榮譽、戰功、甚至身份,但他們從未放棄信念,他們用一顆顆執着的心,無悔着自己的忠誠。一心紮根田野的袁隆平(黃志忠飾)發出“我還是會選擇把秧苗插到田裏去,不管明天迎接我的是什麼命運”的。“不修好這條路啊,我是不會走的。”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富清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到貧困地區工作,奉獻一生,深藏功與名。“就是一心想讓姐妹們挺起腰桿,活出個人樣來。”率先舉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申紀蘭(蔣欣飾)用她樸素的願望鑄成了中國婦女解放的里程碑。“這麼大的事,需要好幾年的試驗時間,幾個億的代價,如果錯了呢?”孫家棟(佟大為飾)、黃旭華(黃曉明飾)、于敏(雷佳音飾)等科研工作者用嚴謹和執着推動祖國的科技水平邁上新台階。執着於抗瘧研究的屠呦呦(周迅飾)從來沒有被挫折打垮過,多年來在醫學領域深耕不輟。李延年(王雷飾)“們”用他們在戰場上的流血和犧牲換取了如今的安定和歲月靜好。

預告片結尾,李延年發出的吶喊鏗鏘有力、振奮人心:“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是我們讓他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們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國家,無比強大,不容欺辱!”因為他們,中國人不再餓肚子;因為他們,中國人有了上天下海的能力;因為他們,中國人過上了和平幸福健康的生活。是他們的永不言棄才換來這無數個感動瞬間,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的偉大功績!

通用版《功勛》觀後感範文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們一起去拜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這位解決了世界十幾億人糧食問題的老人究竟是什麼模樣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經歷了什麼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個明白。

聞名不如見面,袁隆平爺爺滿目慈祥、平易近人,臉上佈滿滄桑,額頭滿是皺紋,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經歷肯定不平凡,也看得出他經歷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從他的講解中可以略窺一二:1953年,袁隆平爺爺大學畢業,1960年,中國發生了全國性的大饑荒,有次他遠遠地看到馬路邊圍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邊橫躺着兩具骨瘦如柴的屍體,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平,他決意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堅持了六年時間才找到了培育雜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過後,1973年10月,袁隆平發表了題為《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幾個十三年啊!只有堅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斷的堅持走下去,才能取得勝利。

從袁隆平爺爺堅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級雜交稻一定會成功。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範圍內的飢餓問題。某年9月19日,他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湖南隆回縣百畝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平爺爺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堅持了30年,超級雜交稻研究又勝利了。畢生夢想消除飢餓,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堅持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身為一名共青團員,此行我收益很多:堅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麼坎坷崎嶇,要想取得成功和勝利,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通用版《功勛》觀後感範文

電視劇《功勛》在全國熱映,分別講述了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八位功勛人物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兼程、砥礪奮進,歷經“環境苦”“執着苦”“孤獨苦”,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的奮鬥精神風貌,彰顯了對黨忠誠和對人民負責的家國情懷。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環境苦。“素心如蘭,忠誠本色”的申紀蘭,將青春獻給農村,一生未曾離開土地。面對數次進城機會,她選擇堅守農村,她認為只有生活在農民中間,才能更瞭解農民疾苦。申紀蘭鼓勵婦女勞動,帶領村裏的婦女走出家門,參加勞動,並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議,得到黨中央的支持,從此實現男女同工同酬,在新中國農村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革命傳承英雄本色”的李延年,先後參加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多次戰役,不畏艱難困苦,英勇禦敵。作為年輕幹部,組織上安排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要以此為榮,激揚奮進,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多經風雨,多見世面,方可增長本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磚添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苦。“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他的夢想是禾下乘涼,讓全世界人遠離飢餓,並終其一生為之奮鬥。面對諸多困難,他不氣餒,始終保持高昂士氣,他研發的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無數人遠離飢餓;“青蒿鹿呦呦,救治億萬人”的屠呦呦,面對枯燥的科研生活,她甘之如飴,帶領團隊數十年如一日地重複着同樣的工作,最終發現青蒿素,拯救了數百萬飽受瘧疾之苦的病人;“家國情懷,國之棟樑”孫家棟,將六十多年的歲月奉獻給了中國的航天事業,在研製試驗過程中,深入實際,艱苦奮鬥,帶領科技人員攻堅克難,在人造衞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領域開創了新的天地。這些功勛人物雖在不同領域,但都是一生執着於一事,做出卓越貢獻。身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常修信念之基,堅定理想信念,把握前進方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履職盡責,執着追求,砥礪奮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孤獨苦。“敏而創新,國之鋒芒”的于敏,為了國家需要,幾番變更研究方向,甘於為中國研製氫彈隱姓埋名三十載,對中國核武器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沉潛三十年,為華鑄重劍”的黃旭華,在人才、技術、資源短缺的境況下,進入與世隔絕的荒島,在大海的陪伴下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這些功勛人物為了國家甘願隱形埋名,在他們看來,孤獨並不可怕,國即是家,縱然需要揹負委屈和不理解,也要傾盡所有,深藏功名,攻堅克難。黨員幹部要向他們學習,常懷功成之力“有我”、功成之譽“無我”的信念,忘我工作,克己奉公,心繫羣眾,為民盡責,用青春去創造祖國未來。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流金歲月裏留下深刻筆畫的功勛人物不會被人民忘記,他們的“三苦”精神,值得我們一直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