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2022有關電視劇《覺醒年代》實用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4W

正是因為有革命先輩們不遺餘力地拓荒,為愛國理想而奮鬥,才有我們現世繁華的生活,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銘記學習,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選2022有關電視劇《覺醒年代》實用觀後感範文三篇,以供參考。

精選2022有關電視劇《覺醒年代》實用觀後感範文三篇
覺醒年代》實用觀後感

2021年的寒假生活結束了,在此期間,我曾觀看了幾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內心收穫滿滿。其中,我覺得電視劇《覺醒年代》最能打動我的心,它讓我想起了那個時代的中國……

那個時代的中國:戰火硝煙,國民愚昧無知,國君袁世凱復闢帝制,鎮壓了二次革命。最先開始的陳獨秀離開日本稻田大學,回國途中,看到已被德國佔領的膠州灣,悲憤不已,到上海發表了討伐信奉五教三綱的袁世凱等人的檄文,也是喚醒國民愚昧思想的良藥——《青年雜誌》(從第二版起改名為《新青年》,並使新文化運動逐漸興盛起來了。新文化運動,就好比一株剛萌發的芽兒,一些《新青年》的同人編輯主將的加入,猶如為其增添了養分。而那些毒害國民思想的保皇派與新文化運動所發生的衝突,好像蟲子在啃食其莖葉。在與舊文化的搏鬥中,戰場搬到了北大,鬥爭也十分的激烈……

在新文化運動已成長到一株能承受風雨的小樹時,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李大釗推行馬列主義,並與陳獨秀等創立了中國共產黨,開創了紅船精神,由此,中國人民逐漸走向了正確的道路。

當我看完《覺醒年代》時,把自己跟這裏面的人物進行了一次對比,差距就出來了。當時很多人説“這個中國沒救了!”如果我是當時的李大釗,我就想逃避,但是李大釗卻反駁了那些人的觀點,在與陳獨秀的一次談話中説:“我認為這個國家還是有救的!”很簡單的一句話,包含了這個愛國者的偉大情懷,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心。當段祺瑞要求蔡元培恢復克德萊的職位時,如果我是蔡元培,我會聽從上級的安排,但蔡校長卻竭盡全力地反對。正因如此,新文化運動才會成功;共產黨才會成立;中國才會煥然一新。正如陳獨秀而言:“新文化運動,當下最需要的是人,而不是錢。”

正是有這樣的革命先烈,我們才有如今安居樂業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使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傳承!

覺醒年代》實用觀後感

《覺醒年代》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該劇展示了100年前中國先進分子和一羣熱血青年的不斷追求真理並且慢慢摸索,摸索着救中國的道路。五四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五四運動拯救了民族危亡,捍衞了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這是一條當時中國的道路,也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奮鬥。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正處於中華民族發展的時期,更應接過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奮鬥圓青春理想。青春理想,是青春奮鬥的目標航向。知之深則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理想。100年前,北京大學等三千餘名青年學生懷揣救亡圖存的青春理想,在民族存續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運動迅速席捲全國,廣大青年用源源不斷的生力書寫了一幅時代畫卷。細數那些激情燃燒的青葱歲月,傾聽那些砥礪奮進的負重足音,重拾那些奮發圖強的青春理想,猛然發現,五四精神已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為民族復興的青春理想已經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身上。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紀念,就是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高舉五四運動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復興道路上的追夢人,同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我立志,我將以學為本,提高綜合素質戰“巨浪”。習近平説:“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當今世界,知識信息快速更新,學習稍有懈怠,就會落伍。”面對新挑戰,青年不僅要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還需要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堅持學無止境,面對知識如飢似渴,掌握知識更進一步,積極探索新領域、新技能,錘鍊自身硬本領,以真才實學服務羣眾,同時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以民為師,不斷汲取樸素知識,使自身融入到服務中去。此外,我們還需要培養正確的道德認知,不斷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認清世界變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風,巧拒形形色色的誘惑,樹一身正氣,並居安思危、飲水思源,心懷感恩之心,不斷培養自己回報國家、社會和人民,在前進中體現人生價值。

覺醒年代》實用觀後感

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於迷霧裏燃燈奔走。——題記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時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特此推出《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以1915年《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共產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歷史,它讓我們瞭解到書本上沒有描述出來的細節,並用生動、形象的表演形式將它們呈現在我們眼前。

期間,6年時間,國運飄搖,民不聊生,是一個異常艱難的時世。面對貧窮、落後,愚昧的現實,面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野心,面對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有人迷茫,有人憤怒,有人消沉,有人奮起。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錢玄同、胡適、魯迅等人開始救國救民之路的探索。

大家都知道第一部白話文小説是由魯迅先生著的《狂人日記》,電視劇裏對魯迅完成《狂人日記》場面的歷史性再現真的把我震撼住了。

1918年,紹興會館,周樹人趴在房間地板上奮筆疾書,滿地撒的都是手稿。地上還擺着幾碟茴香豆和尖辣椒。突然,他停住了,緩緩一仰,癱卧在一片手稿上長舒一口氣,臉上有悲憫,有激憤,有悵然若失,走進來的錢玄同被他嚇了一跳,但周樹人臉上抑制不住地笑。讓他隨即意識到什麼,用顫抖的聲音問:“成了?”

不久,《狂人日記》刊行全國,舉國震動。

魯迅曾言:“猛獸是孤獨的,牛羊則結對;野牛的大隊,就會排角成城以御強敵。但拉開一體,定能哞哞地叫。”

沉穩厚重,樸實堅毅的李大釗;激情四射,慷慨率性的陳獨秀;目光高遠,充滿理想,性格剛正的毛澤東;冷峻孤憤,以筆為槍的魯迅等,以及在北大紅樓,一批在新思想、新文化鼓勵鼓勵下,洋溢着愛國熱血的青年學子鑄成了那座防禦強敵的城。

青年在每次運動中都發揮着巨大作用,這正是。

青春當有夢想,以奮鬥砥礪成。

看這部電視劇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的是黨的過去,參與的是黨的現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