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後感心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2W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後感心得

  不知從何時起,影視空間在悄悄的瀰漫着現代人的生活。美國大片、印度故事、韓國熱劇無形中影響着國人的價值觀。當《戰狼》、《紅海行動》、《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一系列國產電影推出後,國人忽然找到了大國尊嚴,自己的祖國也有能力繁衍出屬於自己的影視作品。

近日在全國各地颳起了一陣新的熱風,這就是電影《歸來仍是少年》將於12月6日在全國院錢正式公映,那麼這部電影到底如何?期待各位界時放下手中的工作,有你有我拉上他(她)於本週五、六相約全國影院,一同來觀看這部大片電影《歸來仍是少年》

紅旗渠,位於河南安陽林州市,被稱之為“人工天河”。該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乾渠全長70.6公里。

電影《歸來仍是少年》根據王獻青小説《大國工匠》改編,由河南帝星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著名演員白志迪等主演的電影。12月6日,電影《歸來仍是少年》將要與全國觀眾見面。

該影片守正創新,是首部反映紅旗渠題材的歷史年代故事片,運用鏡頭語言講述紅旗渠故事,傳播紅旗渠精神和工匠精神。以紅旗渠為敍事背景,以追夢為主題,以修渠時的爺爺帶着孫子重走紅旗渠為線索,通過雙時空平行剪輯的新手法,把過去時空和現在時空藝術進行了完美結合。

影片講述了一位在海外長期居住的當年修渠人難忘鄉愁、難忘奮鬥歲月、重返“人工天河”的動人故事,觀影效果節奏明快、手段新穎、對比強烈、風格獨特。該影片故事起於一場遇險,止於一場搶險:60年前的一場塌方,真實再現了修渠時的艱辛;60年後的一場渠畔搶險,深情刻畫了三位紅旗渠建設者對這條渠的眷戀。故事起於一場追思,止於一場懷念,開篇一段新聞,讓人們憶起已去世的老書記楊貴;結尾一?黃土,又讓人們追念那些長眠渠畔的修渠人。故事起於一個憧憬,止於一個希望:飛石擊碎了“百雀羚”,卻不能阻擋修渠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碗渠水灑在墓碑前,就是對紅旗渠建設者的最好告慰。

其實該電影的好多場面拍攝時林州市各界羣眾大力支持,拍攝現場周邊的村民們自發義務充當羣眾演員,我們學校(林州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幾百名學生先後分批分次參與了拍攝,甚至有的教師也參與了,充分體現了紅旗渠精神。請看看他(她)們的參演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參與《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的拍攝活動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課程,也是紅旗渠精神傳播的重要里程碑,意義十分重大。希望通過國內外更多朋友觀看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讓大家可以瞭解紅旗渠,感悟紅旗渠精神。

  2019《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看有感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這部電影再現了當年修渠的難忘歲月,看的過程,我深深被當年修渠人不怕苦、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染。這部片子遠遠超出了我的期待,非常好看,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走進電影院,帶上家人,共同去體會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動和精神。”今天下午,剛剛觀看完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的石板巖鎮工作人員申海苗興奮地告訴記者。

今天下午,石板巖鎮政府組織工作人員及支村兩委相關人員150多人在奧斯卡影城觀看了這部電影,全場座無虛席、鴉雀無聲,每一個人都深深地被電影情節所吸引。

影片中,“隧洞塌方”“凌空除險”等當年修渠的大事件一一再現,太行山風景、紅旗渠飄帶等現代林州的新風貌、新發展也一一展現。大氣磅礴的畫面、真情細膩的人物表演、讓人淚流滿面的故事,這些都讓觀影人重新感受到了林州人不忘初心、敢於擔當、奮發有為的精氣神。紅旗渠這條精神之渠將激勵一代又一代林州人繼續奮鬥,讓林州的明天更加出彩。

影片結束後,不少人都依舊沉浸在故事情節裏,久久不願離去,大家紛紛覺得這部電影堪比大片,非常不錯。

“在觀看完《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這部影片之後,我的內心頗受觸動,它確實給我帶來了很深的共鳴和切身的感受。紅旗渠精神是革命先輩帶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紅旗渠的兒女,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工作中,埋頭苦幹、鋭意進取,讓紅旗渠精神在新時代更加閃耀出彩。”石板巖鎮政府工作人員李文麗表示。

“這部電影是我期待了很久很久,當我走進電影院看的時候,心情真的是非常激動、非常高興的。雖然我們的容顏會隨着歲月而變老,但是內心仍然像少年一樣,依然可以充滿希望得過完這一生。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走進電影院,去感悟一下這部電影給大家帶來的精彩。”申彩豔告訴記者,這部電影給了她很大驚喜,她希望大家要傳承弘揚紅旗渠精神,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有少年一樣的激情,充滿幹事創業熱情,這樣人生才不會充滿遺憾。

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工作人員,崔鈺琦告訴記者:“《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這部電影無論是從畫質,還是從故事情節上,都非常的出色。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紅旗渠在新時代下物質文化的一種載體。這是一部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它讓我懂得了,面對困難時,要勇往直前,不放棄,去戰勝困難,我們要學會用紅旗渠精神去武裝自己,面對困難時,砥礪前行。”

  2019《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看體會

  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用堅韌的意志孕育、形成、發展着“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設了今天繁華富強美好的林州。紅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戰天鬥地的豪情令人傾倒,林州的領導集體“敬業、為民、踏實、奉獻”的黨風正氣更令人折服。

“敬業、為民、踏實、奉獻”,不僅僅是紅旗渠精神給予我們當代黨員幹部的的啟示,也應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根本。當前我們正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大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在新的征程中,紅旗渠精神依然是激發我們淨化黨性、純潔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依然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寶貴精神財富。學好紅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個“弘揚”。

一、弘揚愛崗敬業態度。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我認為,對於一切來説,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他遠遠的超過了責任感。”一個人不論從事什麼行業,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職業。只有這樣他才會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領導集體正是因為擁有強烈的愛崗敬業的態度,才能不畏艱難險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確制定引漳濟林的鴻篇鉅製;才能克難攻堅,帶領林州人民脱貧致富,創造繁榮富強的新生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種口號,而應當成為新時代廣大黨員幹部謀事、幹事、成事的執政原則,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快速發展,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執政責任。

二、弘揚執政為民理念。作為黨員幹部就應當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執政理念。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統一,堅持為崇高理想奮鬥與為廣大人民羣眾謀利益的統一,堅持完成黨的各項任務與實現人民利益的統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努力地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真正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無私無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把關心羣眾的工作做好、做細、做實。

三、弘揚踏實工作作風。踏實是一種工作態度,是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踏實就是踏踏實實,就是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以百折不撓的韌勁,以旺盛的工作熱情,提前謀劃,提高效率,保質保量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在工作中多動腦、勤思考,多動手、早行動,專業、務實地做好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騰、不怠慢。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業業幹好每一分鐘,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實事。把工作當作財富,把崗位當作事業的舞台,當作奉獻社會的平台,科學客觀地看待自身與工作崗位的關係,以端正認真的工作態度,紮實的工作作風發揮表率作用,贏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四、弘揚無私奉獻精神。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怎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講無私奉獻。奉獻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無私無畏;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推諉扯皮,多一些盡職盡責;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責,多一些真抓實幹;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因循守舊,多一些開拓進取。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就應該將講奉獻進行到底,爭做一名合格的公務員,爭做人民的好公僕。

紅旗渠紀念館“發揚自力更生、創新求實精神,用知識和智慧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換新顏”的豪邁心聲,也應當是我們用昂揚的鬥志、奮進的態度去開拓創新、求實求效、構建未來美好篇章的堅定信念。

  2019《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看心得

  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看了以後,此起彼伏的波瀾一直在心中盪漾。主人公石頭的故事和與主人公石頭髮生的故事,滲透在紅旗渠建設者念念不忘的憶念中,悲壯、豪邁、執着、無私,感天動地、震撼人心。

浩大的紅旗渠工程就在我們身邊。雖然紅旗渠的建設者們有的已經遠去、有的正在遠去,但縈迴在建設者內心深處的烙印伴隨着時光的足跡,沒有減淡,沒有放慢。我們是他們的後人,如何做好繼承和發揚的文章,《歸來仍是少年》的作者王獻青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杆。

他巧妙塑造石頭的形象,文學運用主人公石頭的意識流向,真實的再現紅旗渠建設者的悲壯歷史,讓觀眾在影像衝擊的視覺中感受震撼想象、驚心動魄的紅旗渠時代,把積極呈現的共鳴效應,昇華到廣闊的空間,從深度、高度、廣度的層面深情的解讀紅旗渠精神的民族意義和時代唱響,是林州人民的戰歌,更是紅旗渠人的凱歌。

鐵姑娘葉兒,以鋼鐵般的意志,克服女人稟賦的柔懦,融入紅旗渠建設者的洪流。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她堅定不移的相信“要高山低頭,要河水讓路”的誓言,她為了誓言,為了水、為了美好的未來、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她,她在與太行紅巖不屈的抗爭中獻出瞭如花的生命,以大愛的吶喊留下了一段山碑的碑記。

她今天就站在紅旗渠的渠岸上起舞,紅旗渠流淌的歡歌、太行山高揚的字符,黨旗下列隊的新一代,都是她涅?起舞的背景。她的舞姿太優美了,她動情的手舞着那一抹太行的紅,啟炮造山運動的歷史,改寫林縣人民的命運,吹響走進新時代的號角。她跟石頭表白愛情:她想用?渠引水的大愛,來化解兩個村因一桶水老死不能往來的結締;她跟石頭表白愛情:有人説我們林縣人一生只洗三次臉,生下來一次、成家的時候一次、離世的時候再洗一次。

缺水之困,困惑了對美追求的自由,失去了作為一個女人最起碼的尊嚴,她不甘心。紅旗渠是她重塑美麗的信心,是她重塑尊嚴的保證,她要真正的作一回女人,一個能讓石頭定心的女人。因此她沒有接受石頭的那盒胭脂,她走了,卻在要走遠的時候回眸一笑——我等你。等什麼,等石頭?等愛情?她等的是她的大美之愛,她等的也是我們林縣人的大美之愛。等渠水修通後,我們有水了,我們天天洗臉,天天擦胭脂,美得讓太行山俯首,美得讓全世界都喜歡我們。

林縣人奮鬥出來美是裏裏外外的美,是動感古今的美,美到林州的新時代,美出了一座愛情的城池。石頭與葉兒的愛就鑲嵌在富美的旗幟上,召喚着精神的力量,召喚着時代的進步,召喚着紅旗渠精神武裝的大國工匠鏗鏘進軍中國夢的腳步。

李紅蕾副市長是帶領林州人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的形象代表,她們遵循楊貴老書記的囑託,把紅旗渠的精神當作林州人繼往開來的永遠的財富。她在暴雨之夜與志願者一道搜救石頭,以一種特別的形式與紅旗渠的建設者們重走紅旗渠,她語言之外所表白的意義極其深厚。還有那個拴柱,還有拴住姐姐的研究課題,我們都儘可在林州和世界的融合中展開無限的想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勇於擔當。歸來仍是少年,我們風華正茂。

  2019《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看感想

無論是林縣人民當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戰天鬥地的勇敢精神,還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羣眾、廉潔為政、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艱難,一線為民的扁擔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動,對發揚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着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就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更是被稱為第八大奇蹟。這是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堅定信念不動搖的體現,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堅定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鬥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服從和服務於黨的性質和宗旨。服從和服務於為人民的事業,進一步提高黨性覺悟,增強四種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都不為風險所懼,不被幹擾所惑。

二要強化服務意識。紅旗渠的建設實踐説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執政為民、服務於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羣眾的擁護,使正確的決策變成現實。今天,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處在決戰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更應該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任,把抓黨建工作與服務結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體現服務理念、展現服務熱情、做出服務效果。始終堅持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解羣眾之所困,並自覺接受人民羣眾的監督。

三要發揚創新精神。林縣歷史以來就嚴重乾旱缺水,正是當時時任縣委書記楊貴勇於創新,敢打敢拍,力排眾議,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縣山河的壯舉,綿延1500多公里的紅旗渠才得以建成,徹底改變了林縣人世世代代貧窮缺水的命運,也在這偉大的人造奇蹟中孕育產生了紅旗渠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發進取,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要靠我們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醫夢。更要求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不墨守成規,積極進取,主動作為,熱情服務,為慶安實現躋身全省綜合實力強縣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