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4W

跳槽、加薪、升職……今天的職業人或早或晚都會碰到此類狀況,而隱藏在這些頻繁變化的狀況之下的關鍵詞卻是“職業生涯發展”。這是一個關乎個人、關乎企業,更關乎服務於個人、企業職業發展市場切身利益的“大事”,相關者都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它、操作它。對於個人來説,既是職業生涯發展的主體,也是職業生涯發展管理和服務的對象。然而,有很多人聽到職業生涯發展就感到茫然,特別是剛畢業的新鮮人,似乎那是很遙遠的事,和目前的狀況對不上號;有人抱怨企業從不關心員工的發展,從沒有人和自己談過生涯規劃的話題……究竟誰來規劃你的職業生涯?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我們上幼兒園起,就被告知“理想”是使人生有意義的重要砝碼,從醫生、科學家到工程師、飛行員,我們都有過無數憧憬。到了大學聯考結束,選擇學校專業的時候,才有點發現自己要面對的現實和“理想”有距離,賭博一樣的分數和林林總總的專業選擇,絞盡腦汁地平衡一番,才發現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決定個人發展方向更多的是外界因素。4年偏安,到頭來發現你還是必須面對早就該面對的現實,並且試圖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找到連線。

小張去年名校新聞專業研究生畢業,儘管當初選擇的是最貼近理想——財經記者的專業,近2年的實習也是在一家國內著名的合資媒體做記者,但正式畢業分配的時候,他的選擇仍然讓眾人大跌眼鏡——去了一家待遇優厚的國有企業做宣傳,過起了按時上下班的職員生活。他的理由是能夠解決生計壓力才是第一,真要做財經記者,風險大,累不説,未來幾乎沒有什麼保障,年齡大了跑不動新聞了去幹什麼呢?這樣一來,小張的職業發展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小張是幸運的,即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也有機會得到與自己需要接近的職業。用專家的話説,他的職業生涯是有目標的。那些臨到畢業才不得不先就業,再求發展的學生,步入社會的第一個兩難選擇就是,堅持自己的目標還是向現實妥協。個人生涯規劃還要不要做?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你可能面對的就總是被動選擇,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不想要的狀態中生存,你也可能會發現總是在和自己討厭的狀態妥協……所以,儘管我們很難,還是要對自己的職業未來有一個規劃,在不斷的修正和努力中無限接近目標。過來人説,一個人成熟的起點就是對自己有所期許。即便過去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沒有教會我們規劃自己,父母能夠幫助我們的也很有限,我們也還是需要學會規劃職業生涯,藉此連接理想和現實。
如果説人的一生有限,那麼,能夠在有限的時間段裏儘量多的實現自我,肩負着實現社會自我的職業生涯規劃至少應該佔40%,剩下的空間和時間留給生活和其它。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無疑應該是自己,需要主動進行。但一個人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不可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必須藉助社會資源來實現個人目標,實現對自己職業生涯的管理。

曾經有人這樣問,除了往上爬,你是否想過其它職業生涯管理的可能途徑呢?確實,正如企業要通過管理出效益,個人也要通過管理好職業生涯來求發展。企業能夠為我們提供些什麼呢?一個著名汽車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曾經説過:員工在企業得到發展,無論職位、崗位如何不同,大家需要的是企業能夠做到公平、公正,這既體現在過程中,也體現在結果裏。企業給出的是同一個績效管理體系,這在過程中給大家提供了公平的“遊戲”規則,但有一點需要員工明白,企業在任何情況下資源都可能是有限的,企業資源會向20%的優秀、關鍵員工傾斜,這就意味着員工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發展機會。這位人力資源工作者所説的確實是企業的實情,作為個人,我們必須明白這一點,如果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方向一致,就一定要努力做到優秀,成為企業的關鍵員工,在企業得到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如果個人發展目標只能部分和企業發展目標交集,我們就沒有必要完全依賴企業給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自然也用不着抱怨。

學裝飾設計、畢業後進了一家網絡公司的Andy的話比較有代表性,“我並不指望企業能夠給我什麼特別具體的許諾——部門主管之類的,但我還是願意有關人士能夠和我談到職業發展的問題,瞭解我的想法,也能夠了解企業對我的期望。這樣,哪怕是畫一個和自己目標有距離的‘燒餅’,我也會很有動力的。”這大約是很多畢業不久的新鮮人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也許企業需要扮演的只是一個願意提供幫助的角色就行,至於實際能幫助到多少到是次要的,畢竟大家對資源分配的問題還是能夠達成共識的。

目前,有專家提出將員工生涯管理導入人力資源管理,形成生涯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career-orientedHRM)新模式。由於生涯管理能夠有效地把企業和員工的長期利益和彼此發展結合起來,因此成為穩定員工隊伍,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鋭利武器,也是在現實世界實現“個人發展”理想的微觀制度安排。儘管這一新“説法”在可操作層面上有很多需要探討的地方,但至少説明企業也意識到企業發展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密不可分的,這標明職業人關注個人生涯發展不僅是個人的事,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需要。

過去,我們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似乎很容易讓大家理解為“升職”是唯一的出路,儒家文化的達則兼善天下的説法,也是以“達”為前提的。而在講求人文關懷、推崇個性發展、基本生存條件具備的今天,發展的道路也應該多樣化,職業人不一定非要把“升職”作為目標,完全可以着眼在“升值”,提升個人價值。與個體價值觀相符、與個人內心需求吻合的選擇多種多樣,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所需要的信息量激增,過去父母、親朋好友就可以提供諮詢的選擇已經不夠,藉助專門職業顧問的服務也不失為一種求助的方法。

總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一件着眼於未來的事,就像企業不需要研究現狀,不需要模仿競爭對手,研究“客户”的終極需求,以此來制訂企業發展戰略一樣。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自己內心的需求,一旦摸清了主體需求,“戰略”目標有了,剩下的就是分析環境、盤點資源,制訂實施計劃,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管理好職業生涯,向目標進發。

誰來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