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範文五節課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8W

  職業定位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範文五節課

  第一節: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必要性

  第二節:大學生應如何給自己進行職業定位

  第三節: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給職業定位

  第四節:職業定位時因注意的問題

  第五節:職業定位:求職成功的關鍵

規劃過程一般分為五個階段:第一是職業定位、第二是外部環境分折、第三是確定目標、第四是實施策略、第五是反饋評估

第一節: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必要性

現在畢業生在一起説的最多的第一句話應該是“你簽約了嗎?”。

這就表明大學生對擇業、就業的極大關注。就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畢業生將有一種焦急、無奈和迷惘的心態。可能還有一部分畢業生認為“畢業了,要找一份工作”這個事實,所以花時間、花精力主動求職。但是,在求職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畢業生是屢戰屢敗,畢業前無法了結“簽約”的意願,甚至在畢業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幾經選擇、幾經猶豫不決,其原因並不是他們素質低、能力差,而是面對用人單位、面對就業崗位無所適從,不知道什麼樣的用人單位適合自己的事業發展,什麼樣的工作崗位是展示自己的平台。究其原因在於當今大學生缺乏對自己瞭解,缺乏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或是就不重視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幾經碰壁,還赤心不改。

由此可見,沒有一個合理的定位、沒有進行自己職業生涯規劃,不但導致畢業生擇業的盲從和失敗,更重要的是將影響到個人事業的發展和人生前途。所以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職業定位和規劃無論是應屆畢業生還是在校的大學生來説,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節:大學生應如何給自己進行職業定位

首先你是不是應該搞清楚自己在社會分工的大舞台上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符合你本人。簡單地説就是——做本色演員。

做本色演員是職業定位的最高原則

職業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會定位兩者的統一。

自我定位就是確定我是誰,我是什麼性格類型的人?我天生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社會定位就是我在社會的角色定位。我在社會大分工中應該處於什麼位置?扮演什麼角色?也就是我應該從事什麼職業?

正如我們經常分析某某演員扮演一個角色很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演員的性格特質與角色很相似、是本色演員一樣,職業成功的祕訣也是做本色演員。

做本色演員得心應手,容易成功;做非本色演員很辛苦,不容易成功。

所以,要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必須既準確瞭解一個人的性格和天賦,又充分了解各種不同的職業。

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性格類型和天賦。

自己雖然知道自己的性格表現、特點。由於一個人的生活閲歷有限,缺乏客觀的橫向比較,無法確定自己的性格在人羣中處於什麼位置:內向型還是外向型?感覺型還是直覺型?思維型還是情感型?知覺型還是判斷型?有的人認為自己很感性,但她不知道真正感性的人是怎麼樣的,更不知道我這樣的性格特點在性格類型學的性格分類中屬於什麼類型。有一個女孩的描述非常經典,她的原話就是這樣的:“其實自己還是比較瞭解自己的,但往往旁觀者清;事實上最瞭解自己的還是自己,但自己看自己往往隔着一層霧。”如果是這樣,你應不應該找一位專家來幫你撥開這層霧。”

再者,一個人也很難充分了解各種不同的職業。現在總共有2萬多種不同的職業。一個人不可能對每種職業一一嘗試,所掌握的關於各種職業的資訊也很少。

可能有一部分人會找一些職業定位顧問專家來給自己定位。其實哪些職業定位顧問他們也是通過性格與天賦測試,面對面的溝通、或電話溝通,來把握一個人的核心——性格和天賦。

所以只要大家能夠認真的瞭解自己、分析市場,我想你們一定會對自己一個比較好的定位。

第三節: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給職業定位

我們常常看到大學生在找工作時,或者因不合用人單位口味而屢遭拒絕,或者在幾種選擇面前猶豫不決, 左挑右選。大家都遇到一個共同的問題:我該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

畢業生希望給自己進行職業定位,但又擔心自己的職業定位影響了未來的選擇和發展,於是許多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抱着“邊走邊瞧,邊走邊跳”的想法,沒有認真地想一想職業定位的問題,也沒有認真地做個職業生涯規劃,因而難免走不少彎路。

一位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畢業後分到了法院工作,儘管同學和朋友都認為他的工作不錯,但他一直不願意好好的幹,在法院他的能力提高很慢,也沒有得到提升。他自己把很多精力都放在、研究證券上,希望有一天能夠一夜暴富,或者進入證券公司做個“紅馬甲”。四年過去了,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他獨自一人請假到上海、北京人才市場推銷自己,告訴別人自己如何善於分析,有怎樣的知識經驗。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接受單位提供的工資待遇大大低於他的預期,大的證券公司他又進不去,轉了一圈以後他才發現,自己原來的設想是不現實的。於是他重新回到法院,決心從頭開始。然而,這四年的時間對於他在法院的發展可以説是白白浪費了。

給自己定位難,難在三個方面:

首先,不瞭解自己。有些人從沒有認真地思考和了解自己,一味地用社會的熱點來給自己定位。有些人過去似乎瞭解自己,但環境發生了變化時,就可能迷失了自己。如:高中升入到大學時,從校園到社會就業的時,從一個單位跳槽到另一個單位時,從國外到國內就業的時候等等: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個人的位置也變了,很難給自己定位。

其次,心理因素在作怪。很多人在定位的時候會受到自己的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難以作出理性的選擇。我們常常看到擇業中的從眾現象或逆反現象;很多人過於自尊或過於自卑,由於個人所在地區、所受的文化薰陶和家庭教育方式以個人經歷的不同,在職業定位時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的影響,在各種矛盾中徘徊。

第三,干擾因素太多,個人難於處理。有時候自己的定位會受到很多的干擾,以至於無法實現。比如大學聯考報志願時,可能會受到家長的制約;畢業求職時會受到就業政策的制約等等;還有一些不公平的現象、突發因素的干擾等,常常使你如入迷霧之中,找不準位置,也看不清方向。

儘管畢業生不瞭解社會,不瞭解職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很難確定自己的位置。不過,只要你按照以下兩個方面去思考,就會讓問題變得清楚一些。

不論你如何定位,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技能、經驗和專業,這也是社會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其次,要考慮自己的個性特點、工作的性質、地點、共事的人羣以及他人的期望。舉個例子:

一個普通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想選擇三種工作:一是去一家大公司做跨國業務,二是去一家企業做銷售,三是留校做輔導員。怎樣給自己定位呢?他給自己列了一個清單:

專業:國家貿易;

經驗:曾經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做過業務員;

技能:善於溝通,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弱;

個性: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看到實效;樂於冒險,追求新意和挑戰;有時耐性不足;

希望從事的工作:受人尊重、有自由度;能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剛開始工資可以不高,但有發展空間,多勞多得;父母希望自己有份穩定的工作;同學認為自己有能力接受挑戰。

通過這樣的比較,他認為自己應該定位在第二個選擇。但是他有遇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選擇哪些行業,做哪種銷售呢?

這就是我們要談的另一個問題:如果你發現你可以選擇很多種職業,如何給自己定位呢?可以採用下面的辦法:把自己放在各種位置上,然後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問問自己能不能承受這個位置所面對的一切問題,二是願意不願意選擇它指引的道路。

於是他又列了一個清單:

大企業:管理規範,比較容易做,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但是自由度不大;

小企業:管理不規範,工作富有挑戰,拓展空間較大,提升較快,但是比較辛苦;

IT:工作富有新意,有風險,待遇較高,未來可以在這個領域變動,但是工作辛苦,未來不可預測,穩定感不足;

醫藥業:工作剛開始很難,但未來發展的道路比較清晰,可是自己不是學醫的,可能未來的發展會受阻。

通過這個清單,這位畢業生認為:在IT業的中小企業做銷售是自己比較願意接受的,因為對自己來講,發展空間小比工作辛苦和工作穩定更難以接受。這位同學就是這樣認識自己,給自己作出職業定位的。

通過列出清單,就能夠幫助自己認識自己,如果只是在頭腦裏思維,常常不能理出頭緒,寫出來就能幫助你明確思維的內容。

甲和乙差不多同時受僱於一家超級市場。不久甲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甲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於有一天甲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抱怨總經理用人不公平。

總經理耐心地聽着,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他忽然有了個主意。

總經理説:“請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乙很快從集市回來説,剛才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賣。“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乙又跑去,回來説有10袋。“價格多少?”乙再次跑到集上。總經理望着跑得氣喘吁吁的他説:“請休息一會吧,你可以看看甲是怎麼做的。”

甲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説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這個農民過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上市,據他看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貲。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而且還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總經理看了一眼紅了臉的乙,説:“請他進來。”

甲由於比乙多想了幾步,於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經商在於靈性,勤跑腿不如多動腦。同時,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能夠正角面對現實,正確對待自己。布若通過這個事情終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現狀也就沒有怨言了。

第四節:職業定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大學生職業定位不明確

因為一些學生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似乎幹什麼都沒信心,對未來的就業沒有方向。

現在大多數學生就在臨畢業時也不知道自己合適幹什麼,怎樣成為企業需要的人。職場意識對大學生來説太缺乏了。人力資源在市場上是商品,找到自己的“賣點”,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強化的素質。學生真正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自知。以往,尤其是大一、大二學生,他們只是想到要完成學業,卻沒想到學完後該幹什麼。到了大三、大四學年,有的如夢初醒、有的半夢半醒。

定位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定位是僵化自己。其實定位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事情,當自我發生重大變化,當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都需要重新定位。

誤區二:定位就是確定一個固定位置。是要做技術人員還是要做管理者,喜歡挑戰還是要休閒,人們擔心定位會讓自己受到限制,其實定位並不只是確定一個固定的位置,而是確定和目標的距離,你可以確定多種目標,只是你要知道自己距離各種目標的遠近程度,要知道達到目標需要怎樣的努力。

誤區三:定位會讓自己失去機會。這個誤區尤其體現在畢業生身上,如學生經常到處投放簡歷,甚至發給誰了都不知道,學生會取得很多的證書,認為這樣得到的機會更多,其實,這樣的漫天撒網更可能耗費你的時間和精力,而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機會。

誤區四:定位應該讓旁觀者來做,自己定位不準確。其實,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習慣做什麼的是自己,領導、同事、朋友、家長都只能提供參考意見,並不能真實地瞭解你的“心”,所以在定位這個問題上,首先要自己瞭解自己,可以藉助別人的幫助。

誤區五:定位不能盲目跟風。IT火了我就去IT,汽車火了我就定位到汽車,定位最重要的原則是以自己為本,從自身出發,先知己再知彼,最後再考慮這一行業的前景,雖然朝陽行業機會更多,但行行出狀元,不是隻有朝陽行業才能出人才,何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保不齊過兩年朝陽行業就不景氣了。

“職業規劃”存在哪些誤解?

1.有的人認為規劃出來的只有一個刻板的模式。

2.有的是希望規劃師幫自己做決定、預測前景,但職業規劃不是算命。

3.有的人認為,只有在遇到職業困惑時才要做職業規劃,一些人甚至覺得,過早做職業規劃反而會束縛手腳,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其實,從國外的經驗來看,越早進行規劃,就能越早進行職業定向,減少挫折。

第五節:職業定位:求職成功的關鍵

職業定位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更是應屆畢業生走出校門前要仔細考慮的。擇業前先了解自己的“職業適應性”———對自身素質進行一次徹底的瞭解和評價,對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為人處世,以及個人的理想志願,作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對自己將來的事業發展有一個確切的定位。

畢業前如何給自己定位,如何瞭解自己的“職業適應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專家提出如下建議:

學以致用

所謂學以致用,狹義上是指“專業對口”,廣義上則是指畢業生無論從事何種類型的職業,其工作性質都與所學專業有密切的聯繫———可以是本專業範圍內的工作,也可以是相近專業的工作。學以致用,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畢業生的專業特長,使畢業生在工作中如魚得水,脱穎而出,同時也能避免人才浪費。

揚長避短

首先,畢業生應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性格特徵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就業單位;其次,畢業生在自薦和應聘過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如學習成績、獲獎記錄、實習和實踐經歷,以及社會工作能力等;另外,還要知己知彼,通過與競爭對手的比較,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成功就業

首先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確定一個適當的擇業範圍,尋找符合自身條件的“目標單位”;其次,還要考慮應聘首選目標成功的把握性,並事先準備相應的對策,一旦首選目標單位應聘失敗,必須及時做出調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