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步入職場的7大挑戰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6W

1、社會適應能力偏低

大學生步入職場的7大挑戰

學校和社會是有差異的,從畢業到就業,就象嬰兒的斷奶期。在學校時受到家長和老師們的照顧及保護,而進入職場則需要自己獨立。一些企業對應屆畢業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角色轉換慢。想讓職場發展順利,需要不斷提升良好的適應能力,比如建立與強化自己的職業角色意識,調整生活規律,儘快完善職業崗位的智能結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

2、職業發展無方向

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説是“就業困難”,不如説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很多學生在初入大學時抱着“大一大二輕鬆過,大三大四再加油”的心態,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為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足無措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向陽生涯近年來統計數據顯示,有9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對就業市場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能做什麼工作,即便是找到了一份作也做得不長久,工作滿意度極低,頻繁跳槽換工作。現在的職業選擇關係到若干年後的發展,因此必須以職業規劃為導向,務必做好職業定位,儘早確定求職方向及目標。

3、就業信心亟待加強

因為近年來大學生就業的外部環境不好,再加上求職的屢屢受挫,導致很多大學生喪失就業信心,有人通過讀研、出國留學等再教育方式暫時逃避就業,也有不少人宅在家中當起了“啃老族”。對於這類大學生,需要快速建立適應職場發展的信心,從自己最擅長的方面進行切入,儘快找到成功的感覺以增加自信。

4、求職技能急需提升

目前大學生的求職技能普遍低下,一方面對自己要做什麼工作很模糊,另一方面沒有掌握求職祕訣,即解決“我能做什麼”、“想在哪裏做”和“怎樣才能獲得”這三大問題。提升求職技能,掌握核心求職技巧並獲得有效行動力,這是大學生們當下最需要補的重要課程。

5、工作經驗趨於空白

很多人在校時因為缺乏相關的職業規劃,於是大學的光陰就在“混日子”中悄然而過。工作實習的經歷猶如白紙一張,這無疑會在求職時遭到企業的拒絕。另外相對空白也不利於求職,即先前的實習經驗與求職崗位的要求並無關聯。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站在未來長遠規劃的視角,積累與自己今後職業發展有關的實習經驗,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儘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6、就業速度普遍過慢

大學生們選擇職業時,黨政機關、科研機構、外資公司的職業均居前列,而選擇到私營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比例很低。但現實卻恰恰相反,生涯設計公益網(www。16175。com)職業規劃他們嚮往的這些就業組織,通常接收應屆畢業生的數量極為有限,反而是最不被大學生們看好的生產性企業卻存在着巨大的職業空缺,這就需要快速調整就業意向。俗話説:“先生存再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儘快實現就業才是就業王道。如果不就業就無法實現經濟獨立,大學生就依然只是一名消費者,甚至很可能成為父母和家庭繼續為你付出的累贅。所以,積極、主動尋求就業,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

7、期望與現實鴻溝巨大

就業期望和就業現實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大學生不做出改變和調整,一昧指望勞動力市場的改變來實現就業將是不現實的。近些年,“大城市”、“高薪”、“環境舒適”、“管理層”、“發展機會”等因素都成為了畢業生擇業時考慮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應屆大學生在剛剛進入企業時,往往都需要經歷3-6個月不等的實習期,有的是在生產一線熟悉產品和製作流程,有的是在基層體驗鍛鍊,有的是在各部門進行輪崗學習。如果此時大學生們不能在現實中擺正心態,往往很難堅持下去,更談不上在企業中未來良好的發展。

總之,大學生從邁出校門開始,就應該為自己負責,不僅如此還應該主動承擔起家庭及社會的責任。“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畢業了,將父母、師長和朋友們的囑託放在心澗,懷揣着無限地感恩之情,勇敢地迎接步入職場的第一次挑戰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