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季傳染病預防小常識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7W

又一春季到了,據瞭解,春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比較多,如何預防春季傳染性疾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0春季傳染病預防小常識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春夏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結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類疾病的主要特點有: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一、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為多。水痘傳染性極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接觸病人後約90%會傳染髮病。病初症狀較輕,可出現微熱,全身不適。發熱的同時或1—2日後,軀幹皮膚、粘膜分批出現和迅速發展為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臟器,還可併發皮膚感染、肺炎、腦炎等。本病一般預後良好,極少數人出現嚴重併發症。部分病人恢復後體內可潛伏病毒,成年後某些誘因可引起復發成為帶狀皰疹。

二、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不同於普通感冒。常於冬、春季流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發熱典型,可以高達38.8攝氏度,持續3~4天,頭痛明顯,全身疼痛,並且疼痛的很嚴重,全身極度乏力,有時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還可能併發為肺炎、支氣管炎、心包炎、腦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會威脅生命,常發生局部甚至大範圍暴發流行。

三、流行性腮腺炎

此病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腮腺腫脹帶有疼痛感為其特徵,多數患者有發燒和輕度全身不適感。患者先出現發燒、身體不適、食慾不振,過數小時或2天后發現腮腺腫大,2~3天達高峯,腫脹部位有疼痛,開口咀嚼時更明顯,腫脹可持續4~5天,以後逐漸減退,整個病程約7~12天。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由腸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口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發病率最高.感染後多以發熱起病,發熱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個別重症患者可引起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手足口病與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傳染病.口蹄疫主要通過接觸病畜,經皮膚黏膜傳染.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潛伏期2-7天,可以通過空氣及飛沫傳播、消化道傳播和接觸傳播。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末春初為多。臨牀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結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為特徵;傳染性極強,在人羣密集的國小及幼兒園容易發生流行。患病後大多能獲得終身免疫。起病有發熱、咳嗽、流涕、打噴嚏、咽喉痛、眼結膜充血、流淚、怕光、眼瞼浮腫、精神不振、煩燥啼哭、食慾減退,有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狀與人流感症狀極為相似。患者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有噁心、腹痛、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還有一些病人會併發眼結膜炎,患者的體温大多持續在39攝氏度以上。

  預防措施

1. 接種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也是投資小、收效大的預防舉措。

2.注意個人衞生和防護。要保持學習場所的衞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內空氣流通。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應減少集會,少去公共場所。

3.加強鍛鍊,增強免疫。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在鍛鍊的時候,必須注意氣候變化,要避開晨霧風沙,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進行自我監護身體狀況等,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4.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像有的人晚上玩得太晚,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夏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若驟減衣服,極易降低人體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體極易侵入。必須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減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飲食,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太過則助火氣,也不宜過食油膩。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6.切莫諱疾忌醫。儘量減少與病患者接觸,與病人接觸時需戴多層棉紗口包,注意手的清潔和消毒。在發現身體不適,或有類似反應時要儘快診斷和治療,早發現,早治療。同時對發病的房間要及時消毒,有條件的也可以通過食醋燻蒸來進行預防。

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才是預防春夏季傳染病的關鍵。這一點在大家日常學習生活主要場所的公寓顯得尤為重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預防疾病,確保大家的健康。總之,適當運動,注意休息,動靜結合,注意講衞生,消滅室內外蚊子、蒼蠅、蟑螂等,注意通風,營養均衡,多飲水,患病後即時治療就醫,要適當曬太陽,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身心就會更健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這種舉手之勞,既能美化我們的住宿環境,又能保證我們的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八種春季養生食物

1、養脾佳品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説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説,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裏的户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補中益氣葡萄乾

葡萄乾是很好的補中氣食物,對人體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對於一些貧血、平時時常頭暈的人應該常吃。春天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於氣血不足引起的,葡萄乾中有豐富的鐵,因此貧血人羣應適當吃一些葡萄乾。但是葡萄乾中的糖分較高,因此血糖較高、易拉肚子的人應少食,建議一天食用一個掌心的量。

葡萄乾有益氣、補血的作用,可養肝血,適合易貧血、常頭暈目眩的人吃。春天易頭暈的人,通常氣血較不足,而且葡萄乾富含鐵質,對女性來説是造血所需,不過因糖分較高,所以怕胖、糖尿病患者、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半個手掌的量。

3、入脾養血龍眼乾

龍眼乾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對於一些氣血循環不好的人以及在春天容易失眠,精神不佳者可以適當的吃一些龍眼乾。同時龍眼乾很養脾胃,因此對於晚上失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不過常識龍眼乾會上火,體質燥熱的人要少吃。建議一天食量不要超過半掌。

4、時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説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裏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5、四鮮之首是春韭

春日嚐鮮首推春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6、菠菜解毒防春燥

春天裏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7、葱蒜殺菌助春陽

生薑、葱、蒜不僅僅是烹飪時的調味品,它們還具有藥用價值。常吃可以提高食慾、提高春日陽氣,還具有殺菌防病的效果。春天的葱和蒜都是新出的,因此在一年中的營養為豐富。春天是傳染病多發季節,適當吃一些可以預防呼吸道疾病。

8、温補脾胃有糯米

糯米糕補體力。糯米有補中益氣、補充營養的作用,寒涼的早春天氣吃糯米,可温補脾胃、養血安神,適合脾胃氣虛、常腹瀉的人,也就是適合天冷時容易肚痛腹瀉或肚子冰涼的人吃,但糯米不易消化,若是易消化不良的人,1天吃約半個手掌的量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