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8K
 

2006年,在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宏觀環境中,電工行業取得了經濟持續發展、產銷高速平穩增長、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成果顯著、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進出口貿易大幅度增長等一系列突出成績,為“十一五”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局。

2006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從電工行業的產銷增速看,前10個月的增長都超過了30%,而且產品銷售率達到了97%以上,產銷銜接繼續向好。作為行業主導產品的發電設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凸顯“龍頭”作用:1~10月發電設備產量已突破9500萬千瓦,超過了2005年全年的產量,增長幅度達33.65%;
輸變電設備(變壓器、電力電纜等)和電動機等基礎電工產品的增幅也在15%~20%;
新產品產值增長了30.96%。

電工行業近幾年來技術創新的成效和作用明顯。儘管從2006年初起銅、鋁等有色金屬以及白銀等稀貴金屬原材料價格暴漲對一部分小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生產經營困難,但從全電工行業的情況看,由於經濟規模增長、市場擴大,以及新產品盈利水平普遍高於原有產品等原因,因此行業總體利潤有了較大幅度增長,經濟效益顯著:前10個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6.34%。

從電工產品的對外貿易情況看,發展勢頭良好,進出口總額577億美元,已經超過了2005年全年的550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30.52%(進口增長23.94%,出口增長37.05%),儘管增幅較大,但增幅穩定、平緩,波動不大,而且2005年末和2006年初存在的出口增幅大大高出進口增幅的趨勢已經開始弱化。

因此,對2006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總體評價是“行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高速發展、運行態勢良好、運行質量提高”。

一、2006年前10個月電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和主要產品產量完成情況

1.2006年前10個月電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見表1)

2.2006年前10個月主要產品產量完成情況(見表2)

二、2006年電工行業經濟運行的特點

1.產銷快速增長、銜接良好

根據電工行業2006年前10個月的生產、銷售情況,工業總產值(當年價)、工業銷售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均已超過10000億元,已超過全年完成數。這三項指標的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33.49%、34.17%和34.86%,無論是與2005年同期(三項指標增幅分別為29.46%、29.16%、28.17%)相比,還是與2006年上半年(31.28%、31.55%、34.84%)相比,均呈現增長速度較高且相對平穩的趨勢。全行業的產品銷售率則保持了自2006年開局以來穩步提高的勢頭。2006年1~3月份產銷率為96.47%,1~6月份96.73%,1~9月份97.28%;
1~10月份則達到了2006年以來最高的97.39%。雖然從小行業看產銷發展情況並不完全一致,有的小行業由於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增長幅度明顯低於電工行業的平均水平。如鉛酸蓄電池受國家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影響,1~9月的產量增幅僅為1.39%,1~10月產量還比2005年同期略有下降(-0.52%),但就整個電工行業而言,產銷的快速增長和良好銜接依然是2006年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徵。

從行業主導產品發電設備的生產情況看,1~10月的產量已達到9546.62萬千瓦,月平均接近1000萬千瓦,創歷年來最高,成為電工行業2006年耀眼的亮點。30萬千瓦以上以及60萬千瓦、100萬千瓦等大容量機組的產量有了很大增長。以電站汽輪機和汽輪發電機為例,據我協會汽輪機分會和大電機分會統計,2006年僅前三季度就生產30萬千瓦以上電站汽輪機101台(其中60萬千瓦48台、100萬千瓦3台),生產30萬千瓦以上汽輪發電機119台(其中60萬千瓦47台,100萬千瓦3台)。60萬千瓦汽輪機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41.2%,汽輪發電機增長80.8%;
2005年尚不能生產的百萬千瓦機組,2006年也實現了“零”的突破,共生產了3台套。

2.新產品產值持續高速增長充分展示了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電工行業近三年來一直堅持走以科技創新促進行業發展的路子,實現了新產品產值持續高速增長。2003年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41.73%,2004年為44.66%,2005年為43.25%。在這樣連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2006年1~10月依然達到了30.96%。

電工行業在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中,發展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包括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燃氣-蒸汽聯合機組、大型循環流化牀鍋爐、大型水輪機組及抽水蓄能電站機組、大型空冷電站機組以及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等新型能源裝備,滿足電力建設需要;
在全面掌握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輸變電關鍵設備的製造技術的基礎上,開展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的研製。

電工行業為滿足國家電力建設對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及特高壓交直流成套輸變電設備的需要,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相結合,大力開發新產品。

在發電設備方面,2006年前三季度3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燃煤火電機組的產量就佔全部火電機組產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完成了3台,其中安裝在華能玉環電廠的1台機組已於10月13日成功併網發電並於11月18日達到負荷100萬千瓦以上、各項參數正常的狀態。這標誌着首台國產超超臨界百萬千瓦機組已全面達到設計要求,將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在輸變電設備方面,2006年前三季度500千伏大型變壓器產量達到了4124萬千伏安,幾乎是2005年全年產量的2倍(2005年2180萬千伏安);
SF6/550千伏高壓斷路器產量就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20%以上,SF6/550千伏全封閉組合電器產量為2005年同期的2.5倍。

目前,我國發電設備製造企業正在把發展目光瞄向百萬級核電設備、兆瓦級風力發電設備、光伏發電設備以及生物質能發電設備等新能源領域。

與此同時,結合西電東送,三峽500千伏直流輸變電工程及西北750千伏交流輸變電示範工程,提高成套輸變電設備整體質量水平和產品檔次,我國的輸變電設備製造企業也已經把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成套設備確定為“十一五”的發展方向。

2006年是我國輸變電行業自主開發研究、為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提供關鍵設備的重要一年,從目前情況看形勢不錯:西安變壓器公司研製了我國首台1000千伏4萬千伏安變壓器、500千伏可控電抗器;
新疆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公司自主開發,為廣西龍灘水利工程生產了500千伏78萬千伏安世界上最大的三相組合式電力變壓器;
天威保定變壓器公司研發了220千伏72萬千伏安三相一體變壓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西安西開高壓電氣公司開發800千伏雙斷口氣壓式SF6斷路器;
平頂山高壓開關集團也開發了1000千伏隔離開關。

上述企業在特高壓成套輸變電設備領域開發研製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堅持技術創新、大力開發新產品的舉措已成為促進電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3.進出口貿易持續蓬勃發展,重大技術裝備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

2006年前10個月電工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依然保持着蓬勃發展趨勢。進出口總額已達到577.44億美元,同比增長30.52%,其中進口額27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3.94%,出口額304.42億美元,同比增長37.05%,貿易順差31.40億美元,這是歷年同期電工產品外貿中實現的最大順差。

進口產品中,低壓電器的數額最大,有61.89億美元,其次為電線電纜(28.07億美元)、變壓器和互感器(14.77億美元)、低壓開關板(13.38億美元)、微分電機(13.12億美元);
出口產品中電線電纜數額最多,達到了57.52億美元,低壓電器(42.10億美元)、電動工具(28.64億美元)、微分電機(21.56億美元)和中小型電機(12.62億美元),佔據了電工行業出口的前5位。低壓電器產品的貿易逆差最大,有19.79億美元;
電線電纜和電動工具則是貿易順差兩大來源,順差分別為29.45億美元和28.33億美元。

上述情況表明,進口大量的低壓電器,反映了國產的低壓電器產品由於在質量、性能上存在的差距等原因,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有相當一部分需要依靠進口。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技術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產品扮演主要角色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對於我國電工行業來説,提升出口產品檔次、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任重道遠。

值得欣喜的是,2006年以來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哈爾濱電站設備這三大動力集團會同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與印尼簽訂一份總金額70億美元為其建設1000萬千瓦火電項目的工程備忘錄;
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分別獲得了馬來西亞木卡2×13.5萬千瓦電站、砂拉越電站和斯里蘭卡30萬千瓦電站項目合同;
新疆特變電工集團承接了總額3.4億美元塔吉克斯坦550千伏輸變電成套項目以及一些高壓開關企業(如天水長城開關有限公司等)在國際市場上拿到上千萬或幾百萬美元工程項目訂單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我國電工產品,特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成套產品正在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成為今後電工行業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

從進出口增長幅度看,儘管出口增幅仍然高於進口增幅,但與2006年前幾個月的情況相比,差距已明顯減小。2006年1~3月出口增幅高出進口增幅13.65個百分點,1~6月高13.73個百分點,1~10月出口與進口的增幅差已經減小到13.11個百分點。出口增速的適度減緩與進口增速的適度加快,從對外貿易平衡及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角度看,有利於減少我國增長過快的鉅額貿易順差,從而減少貿易摩擦以及減緩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則有利於增加進口國內急需但目前尚不能完全自給的高技術電工產品,有利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及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有利於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4.行業經濟運行質量有較大提高

2006年1~10月全行業生產、銷售高速增長,無論是工業總產值還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幅度都超過了30%。(其中工業總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這兩項反映行業經濟規模的指標中包含着原材料漲價導致的轉移價值成分)。

與此同時,2006年前10個月電工行業實現了工業增加值的大幅度增長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利潤總額的大幅度增長。2006年1~10月電工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74.27億元,同比增長31.31%,實現利潤615.36億元,增幅更高達36.34%。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總額都超過了2005年全年,經濟效益顯著。

一些反映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指標明顯得到改善,行業經濟運行質量有較大提高。從全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看,這兩項反映行業盈利水平的標誌性指標,2006年以來呈現逐季向好趨勢:1~3月為4.92%和5.19%,1~6月為5.54%和5.90%,1~9月為5.56%和5.91%;
2006年1~10月則提高到了5.60%和5.96%,並且比2005年同期分別提高了0.21和0.26個百分點。

從反映資本獲利能力的總資產貢獻率看,逐季走高的趨勢也很明顯:1~3月為8.77%,1~6月為10.11%,1~9月為10.26%,1~10月則提高到了10.30%,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1.45個百分點;
從反映資金利用效率的流動資產週轉率看,也從2006年初1~3月1.54到1~6月1.76,1~9月1.80,穩步攀升至1~10月的1.81,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0.23。

三、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發電設備行業訂單減少,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隨着我國電力供應形勢趨於緩解,近年來一直持續“升温”的電源建設已開始“降温”。2006年以來發電設備行業新接訂單減少的情況已比較突出。據對發電設備行業25家重點企業的調查,截至3季度末,這25家企業累計預接下年度合同量總共減少了30.02%。其中80%的企業累計預接下年度的訂貨量減少,有兩家減少幅度超過了70%,減少幅度最大的達79.01%。在預接訂單減少的企業中,哈爾濱、上海和東方“三大動力”均在其列,其中,電站鍋爐預接訂單下降幅度較大,問題比較突出。儘管發電設備企業目前的任務仍很飽滿,但2008年以後將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發電設備訂單減少,一方面表明發電設備市場需求的高峯已經過去,另一方面也與國家清理電力建設項目有關。

對於國家清理電站建設項目,發電設備生產企業必須認真謹慎對待,及時瞭解、把握相關情況並採取合理措施,儘量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針對發電設備訂單減少的情況以及2008年以後將要面臨的“吃不飽”問題,發電設備企業應及早做好準備並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以避免被動。

發電設備企業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在近年來產銷形勢好的情況下形成的生產、技術優勢,繼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檔次,鞏固在國內發電設備市場中的既有信譽和相應份額,為下一個市場旺需週期的到來蓄勢;
同時應把發展目光投向核電、風電以及其他新能源領域,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上下功夫,用新產品、新技術來推動和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發電設備企業則應把自己近年來已經形成的成熟產品、成熟技術,特別是成套電力工程項目推向國外,努力拓展國際市場。

2.受主要原材料價格短期暴漲和下游用户閉口合同的雙重打壓,電工行業一些企業受到很大沖擊

由於近兩年來世界經濟的普遍增長和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國際及國內市場對銅、鋁等金屬原材料的需求量仍在增加。銅、鋁價格近期雖出現了小幅震盪,但從上海金屬期市及倫敦LME的走勢看,仍處於高位運行態勢,期待短時期內能有大的回落是不現實的。

銅、鋁以及硅鋼片,另外還有貴金屬白銀等價格大幅度上漲,對電工行業中一些原材料佔成本比重大、技術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的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使這些行業(如電線電纜、中小型電機、變壓器等)的生產經營困難重重,贏利能力受到嚴重挑戰。

以電線電纜行業為例,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的突發性暴漲,對於以銅、鋁為主要原材料的電線電纜行業無異於一場災難。自2006年初以來,電解鋁價格從2005年11月的17000~18000元/噸迅速攀升至2006年2月的23000元/噸,增幅最高超過了30%;
電解銅價格則從2005年12月的38000元/噸急劇上漲,以“三級跳”的形式飛快躍上50000元/噸(2006年3月)、60000元/噸(2006年4月)和80000元/噸(2006年5月)幾個階梯,最終在65000元/噸~70000元/噸之間震盪徘徊,不到半年時間竟暴漲一倍。

原材料價格狂升暴漲使電線電纜行業遭受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分析原因,主要是由於電線電纜屬於原材料成本所佔比重大(約佔全部產品成本的80%)的低附加值產品,原材料大幅度漲價導致產品成本激增,使有限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再加上“閉口合同”(即雖然原材料漲價,但合同確定的產品價格也不能上調)因素造成產品售價不能得到合理調整,因而導致了企業的嚴重虧損。

根據電線電纜分會對在國家電網公司2005年集中招標採購中14家中標線纜企業的調查統計,由於2006年電解鋁漲價而造成的虧損額就有4.23億元;
另外對三家線纜企業的調查,因2006年電解銅漲價,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虧損額就達2.48億元。電線電纜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已經比電工行業的平均水平低約1.5個百分點左右。

另據電工合金分會反映,近年來國際市場供不應求,使白銀價格大幅上漲,並且由於近年我國白銀出口量大量增加(2004年出口量3050噸,2005年出口量3500噸),以及國內銀基合金和首飾行業對白銀需求增長,造成國內白銀現貨供應非常緊張,價格飛速上漲。2003年12月31日國內市場銀價1650元/千克,2005年12月31日銀價漲至2250元/千克,價格上漲36.4%,2006年以來銀價逐月攀高,至4月10日銀價已達3410元/千克,比2005年末價格上漲了51.55%,為2003年末價格的2.6倍。

白銀大量出口造成國內市場供應緊張和價格大幅暴漲,給我國電工合金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很大損害,企業經濟效益嚴重滑坡。原材料的大幅度漲價還造成了企業資金佔用加大,再加上貸款利息較高等因素同時使企業資金愈加緊張,令相當一部分企業陷入困境。

針對原材料漲價給部分行業造成的困難,除了需要企業挖掘自身潛力,通過提高技術、改進工藝、加強管理、節約降耗等措施進行自我消化之外,也需要通過必要的渠道(包括通過政府主管部門)與用户進行溝通,儘可能取得用户的理解,以便合理地調整原材料漲價後的產品銷售價格。對由於“閉口合同”因素導致產品價格不能調整的企業,建議這些企業能夠借鑑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在今後的供貨合同中採用可以根據合同執行過程中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確定產品價格的“開口合同”。對由於出口因素導致國內供應緊缺、價格大漲的某些原材料(如白銀等),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通過調整税率的方式,控制初級產品(特別是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鼓勵深加工產品的出口。

3.國家調整出口退税率及進口關税,電工行業有喜有憂

2006年9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税務總局、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等五部委聯合下發文件,對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進行了調整。

涉及的電工產品的主要有電機、汽輪機、水輪機、鍋爐及鉛酸蓄電池等類,約50餘個税號。其中電動機、發電機、汽輪機、水輪機以及鍋爐等作為鼓勵出口的產品,出口退税率從13%提高到了17%;
但鉛酸蓄電池卻被列入限制類產品,將原來13%的退税率降到了零。另據有關部門透露,隨着我國機械裝備工業的發展和製造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擬對近幾年來一直享受暫定税率的某些進口產品取消優待措施,其中就涉及一些如漆包機之類的電工專用設備產品。

上述政策的實施,對電工行業可謂“有喜有憂”。

上調出口退税率對於我國電機制造業、鍋爐製造業以及汽輪機和水輪機制造業都是“利好”,特別是那些以出口為主的中小電機企業更為有利。這將從不同程度上緩解原材料漲價給企業造成的困難。取消對部分進口產品的暫定税率則會相應提高我國同類產品與國外產品的競爭能力,提高我國企業在國內市場上的佔有率,促進我國相關行業的發展。

對於年出口額高達16.2億美元、出口量已佔世界產量11.5%的我國鉛酸蓄電池行業來説,取消出口退税將給我國蓄電池行業帶來諸如國外市場萎縮和國內產品價格體系崩潰等一系列嚴重影響,無疑是對該行業的沉重打擊。

面對某些電工產品出口及進口税收政策的調整,相關行業及相關企業應興利除弊,或藉機發展壯大自己,增強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鞏固和擴大出口市場;
或藉機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乃至通過資源整合,以尋求新的生機。

鑑於我國外匯儲備的大幅增長和貿易順差的迅速擴大,國家還可能隨時出台有關的進出口政策,進行綜合平衡;
同時世界上大量進口中國產品的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也會制定一些貿易政策,如歐盟在近幾年先後制定了某些指令,對產品,尤其是進口產品進行有關環境要求方面的限制。歐盟在實施WEEE(廢棄電氣電子設備指令)和ROSH(關於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之後,最近又制定了EUP(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

這些指令一方面基於環境安全方面的考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則與其對外貿易政策有關。

因此,無論是對國內的貿易政策,還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政策,我國電工企業都應當給予充分關注並認真應對,以避免造成損失。

四、關於2006年電工行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預計

根據2006年前10個月國民經濟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宏觀環境以及電工行業產銷平穩高速增長、技術創新成果豐碩、新產品不斷湧現、進出口貿易強勁發展、利潤顯著增長、行業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的良好態勢,電工行業將實現全面快速發展。即使去除材料價格上漲因素,行業的總體經濟增長幅度也將達到25%以上。因此,我們有理由對全年主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產品產量的完成情況做出比較樂觀的預測。

1.2006年主要經濟指標預計完成情況(見表3)

2.2006年主要產品產量預計完成情況(見表4)

表1 2006年前10個月電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項 目     數 額            

工業總產值(當年價) 11597.10億元 33.49%                     

新產品產值     1506.51億元 30.96%                      

工業銷售產值    11294.13億元 34.17%                      

出口交貨值     2141.33億元 24.08%                      

主營業務收入    10798.84億元 34.86%       

利潤總額(盈虧相抵後)615.36億元  36.34%                      

其中虧損企業虧損額 45.42億元  增長2.62%,虧損17.83%              

進出口總額     577.44億美元 30.52%                      

其中進口額     273.02億美元 23.94%         

出口額     304.42億美元 37.05% 

順 差     31.40億美元   

表2 2006年前10個月主要產品產量完成情況

項 目         數 額              

發電設備       9546.62萬千瓦     33.65%

水輪發電機組     1470.24萬千瓦     45.59%

汽輪發電機      7803.25萬千瓦     32.59%

電站鍋爐       332832蒸噸      15.74%

電站汽輪機      7321.29萬千瓦     19.53%

電站水輪機      234.09萬千瓦     40.64%

交流電動機      12762.11萬千瓦    16.03%

變壓器        58998.05萬千伏安   16.39%

高壓開關板      341267面        7.51%

低壓開關板      1833911面        3.70%

電力電纜       959.90萬千米     15.39%

鋼芯鋁絞線      74.04萬噸       22.79%

絕緣製品       43.90萬噸        7.16%     

蓄電池        73531494千伏安時   -0.52%

電焊機        108.52萬台       5.06%

電動工具       16232.39萬台      6.75%

表3 2006年主要經濟指標預計完成情況 

項 目        數 額             

工業總產值(當年價)   13800億元左右    28%左右     

主營業務收入      12800-13300億元   24.1%~28.9%

出口交貨值       2500億元左右    20%左右

新產品產值       1800億元左右    25%左右

利潤總額(盈虧相抵後)  730億元左右     22%左右

進出口總額       700億美元左右    27.5%左右

其中:進口額      335億美元左右    23%左右

出口額       365億美元左右    32%左右

表4 2006年主要產品產量預計完成情況    

項 目        數 額             

(1)發電設備(剔除柴油    將達到              

機組、自備發電機組   1.1億千瓦左右     20%左右

等小型發電機組)

水輪發電機組      1700萬千瓦左右    29%左右

汽輪發電機       9300萬千瓦左右    18%左右

電站鍋爐         38萬蒸噸       18.8%

電站汽輪機        8900萬千瓦      14.3%

(2)變壓器          71000萬千伏安    12.5%

(3)交流電動機        15000萬千瓦     16%

(4)電力電纜         1100萬千米      35.4%

(5)鋼芯鋁絞線        88萬噸        11.4%

(6)電焊機          120萬台       66.7%

(7)電動手提式工具      20500萬台      6.3%

(8)蓄電池          8000萬千伏安     20%

來源:中國電力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