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史演講稿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3W

要想發言順利,就要學會認真思考你的演講稿,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得演講稿才是優秀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建黨史演講稿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建黨史演講稿最新7篇

建黨史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黨史,感黨恩》。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作為一名黨員教師,不僅要學黨史,還要學會感黨恩。

學習黨史,是每個黨員的必修課。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教師,對黨的歷史不能僅僅略知一二,必須要了解的多,瞭解的廣,瞭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鬥爭的歷程,通過黨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經歷了許多坎坷,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迎難而上直至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正印證了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只有永遠跟着共產黨,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通過對黨史的學習和感悟我認為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必須做到回望歷史,認清當下並堅定前行的方向,把使命勇擔在肩。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堅持學習共產黨的歷史,增強勵精圖治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毫不畏懼的勇氣創造性地做好學習和工作中的每件小事、提高工作效率,以史為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通過學習黨的先進典型事蹟,我們要從中汲取養分,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對於黨員教師來説,學好黨的歷史,既是義務,更是責任。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就是理想信念,這種理想信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黨員要自覺扛起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重任。黨員要汲取精神之鈣,就是要通過學習我們黨歷的優秀分子的事蹟,學習他們對信念的堅定,對黨的忠誠,從而不斷地薰陶自己,昇華自己。

歷史是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我瞭解到百年來我們國家發生的大事。百年來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百年來發生的許多進步。正是這些英雄人物的出現,以及這些關鍵的事件的發生,才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驕傲!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踏踏實實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主動關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做努力提高辦學效益的有心人。發揚奉獻精神,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國家利益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富有犧牲精神,真正做到以優質的工作水平滿足學生、家長及社會的需要,讓學生開心,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做一名愛崗敬業的黨員教師。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建黨史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由於左傾路線的危害,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不得不離開蘇區,開始了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福建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1934年7月,紅七軍團進入福建,在閩贛蘇區休整補充後率先北上,進入閩浙蘇區與___領導的紅十軍團會合後,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地區遭到敵軍的瘋狂圍攻,最終失敗,___、劉疇西、等領導人壯烈犧牲。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主力八萬多人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征。三萬多八閩兒女參加這個偉大的歷史性壯舉。在長達一年多的戰略轉移過程中,八閩兒女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勝利到達陝北的,已經不足三千。湘江之戰,以閩籍指戰員為主的紅五軍團第34師和紅三軍團第18團承擔斷後任務,血戰十天,以全軍覆沒的代價掩護黨中央和紅軍主力渡過湘江,7000多人幾無所存。

在祁連山腳,西路軍血灑河西走廊,紅五軍團悲歌高台城下,數千名歷經雪山草地考驗的閩籍紅軍指戰員馬革裹屍。在遵義城下,在赤水河畔,在金沙江邊,在大渡河頭,在皚皚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盤山,在直羅鎮,到處都灑下了八閩兒女的鮮血。(這是先遣隊在那樣的歷史大背景前提下而進行的)

一個遠離喧囂的偏僻的小山鎮-----赤溪,距城關53公里,四面環山,峯巒疊起,每座山峯都在溪中長出,山清水秀,正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尤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葉,我們的先輩們,沒有你們這樣的幸運,在頭上壓着三座沉重的大山剝奪了他們的幸福感,或者説是給生活帶來了痛苦。他們為了解脱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價,為了國家,他們拋投骨,灑熱血。這天你們生長在紅旗下,個性在這改革開放的大環境裏,你們就很難體味到那時的背景,殘忍,是的,此刻我就講講,我們赤溪鎮的一些黨史吧。

赤溪是一個小山鎮,三十年我們那裏交通不便,信息不靈,但是,便於革命志士開展活動的好環境,因此,我們全鎮上下基本掀起參加革命風,據完全統計有108人蔘加革命,比霍童鎮還多三個,真是一個奇蹟啊。由於這幾天我都在忙於陳榮凱副省長要來我們鎮裏調研工作和《_寧德知青篇》文稿一書的徵稿活動,很多精力都被用在這方面,於是這天就簡單地聊聊幾點有關我們赤溪鎮的黨史吧。

我們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軍團長尋淮洲,政治部主任劉英,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與閩東工農紅軍葉飛、葉秀藩、範式人等領導人,於1934年8月21日9點許,在陽谷村會師,先遣隊首先傳達了黨中央重要指示對閩東黨政軍的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同時也促進了閩東革命形勢發展。這個隊伍有6000多人馬,擁有大炮、槍支彈藥、無線電等設備,當時住雜暴滿了夏村、桃源、赤溪三個村莊,並給我們留下50多幅標語在古民居牆壁上(連興座、巫濟業厝),遺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條依稀可見。

第二天,凌晨,由我閩東遊擊隊隊員引路,從龍案嶺出發,途徑班竹、社洋,然後又直入福安?溪、康厝,於下午兩點左右攻下福安重鎮穆陽鎮,最後,當天我閩東遊擊隊員原路回到。這天我們站在這塊碑子面前,就足以讓我們揭開當時閩東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的序幕,開展重温陽谷北上抗日先遣隊和閩東紅軍會師為主題的紅色旅遊,對宣傳革命歷史,發揚紅軍精神具有重要好處。

然而,結束四年游擊戰後,還根據當時先遣隊傳達精神要求,閩東特委動員1600多人蔘軍,經過一週後且動員了4000多人,挑選了1500名。經過軍事訓練後,於1938年開往前線,這支隊伍就是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葉飛任團長,阮英平任副團長。解放初期,這些隊伍不是犧牲在抗日戰線上,還是犧牲在抗美援朝戰線上,最後回鄉的也只有12個老紅軍,迄今已全部不在人世了。

還有閩東遊擊戰中,官嶺很重要,如官嶺的單岔處官嶺戰鬥遺址,有閩東聞名的高山小紅軍故事。有曾志(原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先輩領導的社洋分田分地運動。有龜山之戰等遺址都很壯舉的。

那麼,紅軍窯算是甚為奇妙了,這個位於官嶺村莊外200多米處,是一個自然的陳窯了,四周自然鑄成的削壁,佔地50平方米,深30米,下大上小,來回須繩子攀沿,人入景中,影隨步移,原人大副委員長葉飛首長也到過那裏,召集革命先輩們開過會,討論過閩東革命發展狀況。在那裏你能夠看到這個古鎮更為悠遠的歷史了。

官嶺,這天穿行古巷道,腳步叩在滿是雨痕的舊石板路面上,發出清脆的迴響,身邊閃過的是百年前古屋老宅,佈滿青苔的無人住房和年輪印記的空房,思緒縈繞於藤條之間,真的,好像在那裏疲憊的靈魂才最後找到了皈依之所。世紀之交,年輪順轉,在生生不息的時光中,在深深宅院的殘垣斷壁中,凝結着這古村莊積澱了幾百年歷史的品格,堅守與開放兼容,傳統與現代互動,對,這天,讓我們隨着文字的跳動,近距離的審視這些滄桑的古村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軌跡,同時也觸摸它的脈博,體味着那怦然心動的感覺。

儘管這天這個村子,確實不如往昔,尤其有些被荒廢的古屋長滿青苔,在陽光照耀下格外刺眼,許是一個巧合,許是一個錯位,這以前出過多少革命志士(九位安德縣委書記中我們官嶺就佔了3位)的地方竟被荒廢,這無疑是一個不合諧的音符,那守了一代又一代的家業在現代禮貌環境中,突然被人歎為觀止,生出許多格式的感憾,是福、是禍、是喜、是悲或者兼而有之。

當然歷史歸歷史,現實歸現實,這個村子至今昭示着因諸多因素而失去往昔的景秀而悵然,灰飛煙滅,總之過去的都過去了,歷史卻留下了一份難以估價的遺產,這決不是讓今人因遺產而困囿自我。仍有村民依然如故地住在黑檐烏瓦的老屋裏,村子裏除雞犬之聲外,也很難聽到隨着時代隨着節拍各領風騷的流行歌曲,難道那裏默守成規嗎?。。。。。。

當然,閩東志士從游擊隊到隨葉飛去北上抗日,到全中國解放後,這天他們都已不在人世間了,可這天我們站在那裏,就是意味着要繼承他們遺志,在改革開放年代中,為國家建設做出一份貢獻吧!

謝謝大家!

:

建黨史演講稿篇3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黨在我心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他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

這是我們小時候都會唱的一首歌,那時候中國共產黨在我心裏就像潘冬子所向往的紅星,就像劉胡蘭留在鍘刀下的鮮血,就像百萬雄獅過長江的氣勢磅礴,那時候黨在我心裏是遙遠而神奇的。

在我們撫摸着胸前的紅領巾,唱着春天的故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是把泥濘小路變成寬闊馬路的壓路機,是把低矮瓦房變成高樓大廈的春雨,是焦裕祿的一心為民,是孔繁森的鞠躬盡瘁,是任長霞的鐵面無私。這時候,共產黨在我心裏是真切而偉大的。

當漫天風雪擋住了春節回家的路,孩子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時候,我們的黨就是那一勺勺熱湯,是那一盆盆温暖的爐火。當大地在顫抖的時候,我們的家園被瞬間毀滅,我們的親人被奪走,我們的精神被擊潰,我們的黨是救我們走出黑暗的希望,是引領我們繼續前進的旗幟,是為我們撐起新的精神家園的支柱。當我們在異國他鄉孤獨彷徨的時候,當我們飽受暴民的騷擾,戰火的洗禮的時候,我們的黨是接我們回家的雄鷹,是護我們和平的方舟。在現在,我們的黨在人民的心中是親切而永恆的。

在我們黨風風雨雨走過的這九十年中,無數的優秀共產黨員為我樹立了榜樣,無論是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誓死捍衞祖國的民族英雄,還是和平年代的新社會裏,那些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平凡共產黨員,他們都把自己的寶貴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給了我們的祖國和人民,他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着共產黨員肩上的責任二字。

我們的校長—李新山同志和教導主任—李浩彬同志就是這樣兩位用自己的實際工作實踐着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着自己在黨旗下的誓言。他們經常對我們説,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三尺講台,一塊黑板,就是我們的天地。我們的工作沒有鮮花的絢爛,也沒有果實的豐碩,只是那一片綠葉,即使只是這一片綠葉,我們也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要把教師的職責和尊嚴凝結在自己的骨髓中,用愛心和耐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使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這才是我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要盡到的責任。

我時刻記着這些話,因為我不僅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或許我的工作崗位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但我不會忘記自己在黨旗下的鄭重宣誓,不會忘記共產黨的宗旨,更不會忘記共產黨賦予我的責任。如果此時你問我,黨在我心中是怎樣的,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黨已經融入我的生命中,凝結在我的血液中,我會用自己畢生的時間去踐行自己的承諾!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建黨史演講稿篇4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説説新四軍的由來和新四軍歷史。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屬於國民政府戰鬥序列,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於10月將在江南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皖南部隊大部被俘、失散或犧牲,軍長葉挺談判時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國民政府宣佈"將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番號即予撤銷"。

中國共產黨對此針鋒相對,宣佈重建軍部,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重建後的新四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華中敵後,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在8年抗日戰爭中,新四軍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作戰2.2萬餘次,其中對日偽軍作戰1.9萬餘次,殲日偽軍31萬餘人;反頑自衞作戰3千餘次。新四軍作戰傷亡8.9萬餘人。新四軍從最初的1萬餘人,發展到擁有主力21.5萬餘人。

1938年剛成立不久的新四軍,軍部由武漢遷至南昌,集中改編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軍長葉挺和副軍長項英指示設計新四軍臂章。當時,八路軍曾佩戴有"抗敵"兩字的臂章。美術工作者呂蒙等人受此啟發,提議新四軍臂章上畫上一個身背斗笠,左手持槍、右手指向前方的戰士,並在左下角標明"抗敵"兩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開赴前線抗日的決心。此臂章得到葉挺等新四軍指揮員的認可,成了最初的新四軍臂章。

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後,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改換軍服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新四軍作戰方針的指示,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鼓舞士氣,軍部首長動議創作一首新四軍軍歌。3月間,首先由陳毅寫出歌詞初稿《十年》,後經葉挺、項英、袁國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體修改定稿,於1939年6月發表在新四軍的刊物上,署名為"集體創作,陳毅執筆"。由何士德譜曲後,這首歌就在新四軍中傳唱開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歌曲之一。這首歌以昂揚振奮的旋律,威武雄壯的氣勢,表現了新四軍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

謝謝大家!

建黨史演講稿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七月,恰似秋影湧動的紅霞,託舉偉業的光輝如期而至。當100支蠟燭為黨的生日點燃之際,我鎮全體共產黨員在這裏舉行隆重的集會,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誕辰100週年。

在這盛大的節日裏,能成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和自豪。此時我心潮起浮,感慨萬千,藉此我代表青年共產黨員,以虔誠的祝福,赤誠的丹心,向偉大的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信賴,向全體黨員表示節日的祝賀!

做為一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幹部,能連續二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這是我的榮興。這離不開鎮領導對我的關心和老同志們對我的愛護,我將把這份榮譽看成是對我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回顧過去的一年,我鎮面臨着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我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體黨員幹部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勇敢的奮鬥在戰鬥的第一線,為馬跡塘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做為一名年輕黨員,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也沒有取得多少成績,大家卻給了我這麼多的偏愛和這麼高的榮譽。我知道我工作和學習的進步,同大家的關心、支持、幫助是分不開的,值此之際,我向在工作生活中關心、支持、幫助我成長進步的領導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謝!

舉七月之聖火,昭示我們負重前行,知難而進,擎七月之紅旗,我們將倍加努力,為打造西部重鎮獻計獻策,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以此來回報大家對我們年輕幹部的厚愛,並決心做到:在工作中樹立服務羣眾的“奉獻形象”,保持共產黨先進性,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為羣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題,做服務羣眾的貼心人;

在學習上以加強學習為重點,學好政治思想理論,學習科學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用先進的科學理論豐富自己、武裝頭腦,做善於學習的表率;

在責任上以無私奉獻為支點,任何理由都不會成為我放棄工作責任的藉口。並將永遠懷着火熱的耐心,踏踏實實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每一塊土地上貢獻我的青春和熱血。

“希望與困難同在,挑戰與機遇同行”,面對新的困難,新的激流、新的險峯、新的考驗,只要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黨員幹部共同努力下,何愁征途難關不能攻破?何懼前方險峯不能跨進?我們將以必勝的信心,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加速馬跡塘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建黨史演講稿篇6

中國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9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其歷史凝聚着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此我們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瞭解我們的過去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如何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覺得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

這兩個牢記,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説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着如此豐厚的底藴,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着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建黨九十週年演講稿--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更多原創請訪問中國職業寫作!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着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

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黨的歷史雖然只有90年,但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決定都經過深思熟慮、冷靜權衡。如果只學其法、不究其義,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尋求出路、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

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瞭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裏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着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着耀眼的光輝。我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的跟黨走。

建黨史演講稿篇7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説説手舉馬燈照萬人的故事,長征路上,夜行軍中,紅軍戰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戰士的灰色軍裝,提着一盞明亮的馬燈,站在險隘的路口,盯囑着同志們小心,小心!他,就是中央蘇區財政部長林伯渠同志。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為了保存革命實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撤離蘇區,實行戰略大轉移,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為了阻止紅軍突圍,集中了大量兵力和飛機實行圍追堵截。這樣,紅軍就只能白天隱蔽,夜晚行軍。林伯渠同志當時是紅軍總供給部長和總沒收委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擔子有多麼的繁重!為了保證部隊供應,他還要經常親自帶領戰士去打土豪。為了保證他的工作,也適當地照顧這位已經年近半百的老戰士夜間行軍,組織上從繳獲的幾盞馬燈中給他配發了一盞。然而,林伯渠同志從沒有將這盞小馬燈個人佔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給大家。

一天夜晚,部隊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內的一座名叫老虎嶺的大山,突然前面傳來哎喲一聲,林伯渠急忙問詢,是前面有一條溪溝,一位小戰士過溝時不慎掉了下去。林伯渠三步並作兩步趕了上去,舉着馬燈一照,只見山溝足有一丈寬,溝上面僅搭着一根樹,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見底,隱隱傳來流水聲。這時,只聽見從下面傳來了小戰士的聲音:我還活着,我看見小馬燈了!我看見小馬燈了!聽到那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喊聲,林伯渠一邊安排搭人梯,一邊找來繩子吊馬燈。只見馬燈順着人梯走,人梯隨着馬燈行,終於把小戰士拉了上來,挽回了一條生命。

這時,只見林部長手持木棍舉馬燈,照着獨木橋大聲果斷地下命令:快,迅速過橋!這可急壞了警衞員小鄧,搓着雙手心急如焚。林部長,您這要舉多長時啊?不管時間多長,都要保證戰士們過橋無險情。來,我們兩人輪流舉,20分鐘為一輪。只見馬燈光下戰士匆匆過橋,足足過了4個鐘頭整,等到部隊全過完,已是午夜時分。林部長這才帶着警衞員最後一個踏上征程。第二天天剛矇矇亮,隊伍全部到達兩河鎮。迎面走來朱德總司令,拉住林部長笑盈盈地説: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戰士要為您唱首歌,她就是小戰士的老鄉李堅真。

這時只聽掌聲起,一曲山歌響入雲:年過半百老英雄,又當部長又當兵。山高水深何所懼,手舉馬燈照萬人。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