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的演講稿3分鐘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4W

“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多麼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分鐘有關愛惜糧食的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學習。

愛惜糧食的演講稿3分鐘範文

三分鐘有關愛惜糧食的演講稿1

“10月16日”,這是一個人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世界糧食節”。“民以食為天”,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小我們就從古人詩中知道糧食來之不易,然而隨着我國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面積卻在逐年減少,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糧食進口國。糧食缺口正在成為阻礙我們奔向小康大道上的一道難以填滿的溝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更應該是一聲聲每天都敲響在我們耳邊的警鐘。我記得曾在網上的文章裏看到,有一位學生在一篇作文裏是這麼説的:

“奶奶是個很節儉的老人。節儉是好事,但我覺得她節儉得有點近乎摳,無法理解。一次,燒飯的時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點在地上,我就順手準備掃掉。我腰還沒彎下去,只見一隻滿是皺紋的手擋着我,我愣在那不知道為什麼?這時,奶奶開口了:“不要掃掉,撿起來洗洗,浪費可惜。”“我説已經髒了,反正就一點點,算了吧。”奶奶可不理會我,自己佝僂着身體,蹲在地上慢慢地拾着,每拾起一點就用嘴巴對着吹吹,很專注地,彷彿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寶貝樣。等到全部拾好後,再用臉盆裝着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着米出來,臉上露着孩子般開心的笑,嘴裏還自言自語:“看看,多幹淨,還不一樣吃嘛”。我聽懂了她未説完的話是什麼意思,但我依然是不以為然的搖着頭。而奶奶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還有,我們家的電飯褒燒飯總是會在下面結鍋巴,所以每次都有很多飯不能吃。我總是把這些鍋巴倒掉的,有次被奶奶看見了,她老人家又開始了對我的節約教育。我不服氣説:‘這都不能吃呀?幹嗎不能倒掉?’奶奶也不搭理我,從我手上接過電飯褒,然後倒了些開水在裏面,泡了一會兒,就見她開始用小勺把那些鍋巴,一點一點地刮出來,然後放進自己的嘴裏。天哪,我真的是服了她老人家。我半開玩笑地對奶奶説:“奶奶,你真會動腦筋呀”。奶奶聽了我的話,不好意思地對我説:“我知道你心裏是怎麼想的,不過我們老人家是經歷了饑荒歲月的,知道糧食的寶貴,我不是小氣,只是覺得這樣真的很浪費。”

這位奶奶説得對,我們這代人沒有經歷饑荒,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甚至看不慣他們的做法。有的同學就知道浪費,不知道珍惜。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裏,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説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光想買零食,不想吃飯;有的同學着急去玩,盛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粒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還在打鬧,這些現象是多麼的讓人觸目驚心啊!如果你浪費一點,他浪費一點,大家都浪費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浪費!

温總理曾説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加上十三億人就是大事節約,”這一個中華民族的美德,在今日看來,更顯得意義深重。

所以,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愛糧、惜糧、節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更需要,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我們當學生的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於種了糧食。我們的一張張餐桌就相當於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裏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節約就是弘揚社會風氣,能夠增進社會自身和諧。節約,對個人來説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整個社會來説則是一種精神風貌。中國夢,中國夢,如今,社會上人人都在談中國夢,中國夢,它是什麼?它是民族復興的夢。然而,看看我們中華大地,多少同胞在受洪水與旱災的煎熬,更是可貴,有些人總説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請看看你們的餐桌上,什麼都不要説,就一個“中國式飯局”這一個比貶義詞還要貶義的名稱,那些人就扣着這頂帽子跟我們談中國夢,那麼我要告訴那些人:你們連談中國夢的資本都沒有!

我們要強化節約行為。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學校裏,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用最根本的節約糧食築起最偉大的中國夢吧!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學生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三分鐘有關愛惜糧食的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你們吃了嗎?

我們古代的教育家孔夫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這一句“吃了嗎”也是現在十分流行的問候語。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多麼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句“吃了嗎”也就顯得不合時宜了。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不信,請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時饅頭四處亂扔,雪白的大米撒滿地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難道我們的思想覺悟還不如古人麼?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國小五十萬元算,則可蓋四十所希望國小;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記,則可使七萬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看來,也的確該堵堵我們這張嘴上的漏洞了!

還有,我們許多同學都愛吃零食的壞習慣。課餘飯後,在小賣部裏總是人流湧動,熱鬧的場面蔚為壯觀。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出手大方,抱着一堆花花綠綠的零食令夥伴們眼饞不已;錢不多的也不甘落後,不怕打腫臉充胖子,寧可用掉生活費也要過過癮。這樣一來,一則影響了學習,上課時老掛着零食,身在曹營心在漢,又怎能搞好學習?二則容易養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更令人慮的是,社會上的請客風、送禮風也颳倒了我們的校園:手裏有了一點錢就要請同學吃零食,否則就是不大方、小氣鬼;要是碰上誰的生日,精美的賀卡已不足表達心意,還要送上帶鎖的筆記本,有的為了顯示大方,故作瀟灑,宴請同學,開生日Prty……同學們,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花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啊!難道我們回報他們的就僅僅是大把地消費嗎?

同學們,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身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人們把我們比作雛鷹,是希望我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人們把我們比作乳虎,是希望我們能睥睨四方。不能讓“饞”壓住我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迷失我們奮鬥的方向,我們腳下的路,還很長很長……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每一寸光陰,用滿腔的熱情去擁抱生活。在這裏,我祝大家在人生的途上一路順風!

謝謝大家!

三分鐘有關愛惜糧食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你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約糧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所以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裏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捱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我們浪費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不要總以為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於我們來説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愛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節儉一直是中華民族值得彰揚的美德。我們中國,之所以要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因為中國浪費不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個人只要浪費一點,總數就非常驚人。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