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夢的演講稿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2W

大家在寫演講稿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內容,優秀的演講稿可以保持我們思路的清晰,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文化夢的演講稿8篇,感謝您的參閲。

文化夢的演講稿8篇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迴,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係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的延續與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着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鬥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方誌敏、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着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着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蹟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着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着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係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2

同事們、朋友們:

大家中秋節快樂!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伴着習習秋風,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值此中秋佳節,我向假日烤吧全體同事致以最誠摯的祝福,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中秋節是個象徵團圓的節日。在這皓月當空的晚上,我們,假日烤吧這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相聚於此,其樂融融。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假日烤吧人!

值此中秋佳節,我向各位領導致以最誠摯的問候。你們是假日烤吧的引領者。是你們的正確英明領導,是你們高瞻遠矚的決策才讓假日烤吧這艘巨輪乘風破浪,駛向遠方!我向各位部門專員致以最誠摯的問候。你們是假日烤吧的支撐着。是你們不辭疲憊的付出,是你們默默無聞的奉獻才讓假日烤吧這艘巨輪動力十足,平穩前進!我向後勤員工、服務員、保安及所有工作在一線的假日烤吧員工緻以最誠摯的問候。你們是假日烤吧的推動者。是你們夜以繼日的勞作,是你們日復一日的付出才讓假日烤吧這艘巨輪底氣十足,霸氣前行!

同時,我也希望各位員工能以這團圓的節日為契機,為起點,認真總結既往工作中的得與失,成與敗,優點與不足,為以後的工作尋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能量!希望假日烤吧全體全體同仁,上下一心,團結奮進,協力把假日烤吧做得更強,做得更大!最後,我再次向各位同事,各位朋友致以最誠摯的問候,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在班主任工作會議上談班級文化建設,令我感覺十分忐忑不安。在座很多領導與老師都是看着我進八一,看着我上課,看着我成長的,我是在大家的幫助底下慢慢成長起來的,現在,我在老師們面前談如何管班,這是班門弄斧,怎麼能不忐忑?

所以,在接下來的發言裏面,如果有不當的言談,請大家教育教育。

一、瞭解班集體,制定適合自己班的班級文化。

我認為,瞭解班集體,瞭解學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礎。

我們學校有一個很好的規定,對於新接手的班級要進行家訪。家訪是一種很好的瞭解學生情況的手段,通過家訪,我們可以更深入、全面地瞭解學生,更能與家長搭起溝通的橋樑,更好地進行學校教育。

我進“八一”七年多了,前後共接過四個班,通過縱向比較,發現不同的班級,情況是不一樣的。

我上一年接手的班級是六年五班,班上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特別多,超過了班人數的一半,而且家庭條件也相對差一點,很多家庭因為要維持生計而奔波勞碌,根本上沒有時間管孩子。

首先,我讓他們明白,一個人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條件,但我們已經有十歲,明白是非,明白對錯,明白黑白,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次,我教給他們是非對錯的評價標準。但凡不想讓老師或父母知道的事,基本上就不是什麼好事。

單親家庭的孩子,感情尤其脆弱,當他們欠失一部分感情的時候,他們就想法設法地去尋找另外一部分感情來彌補。

上一年的六年五班,有幾個同學已經出現了男女之間似是而非的感情困繞,我也利用班會課,通過講述花朵與花期之間的關係來比喻感情的花期,明白感情過早開花的危害,勸告同學們學會約束自己的感情,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將這件事寫成了《早開的花兒》一文,參加越秀區班主任能力競賽,獲得三等獎的成績。

而現在接手這個班,情況其實與上一年的五班差不多,可能是社會發展太快,人們之間的關係變得很緊張,很多家庭都面臨着許多考驗,上一年十月份《羊城晚報》報道某新聞顯示,20xx年秋季統計,每天有近五千對家庭關係破裂,而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我們所教的孩子,也間接地影響到了教育教學工作。

作為孩子的老師,我們沒有辦法不關注到他們的家庭,因為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沒有辦法代替的。作為老師,我們只有竭盡所能,給予這些學生更關愛,同時,教會他們在沒有人關愛自己的時候,要更加好好愛惜愛護自己。

我相信,每個班都有自己班的特點,根據自己班的特點,制定本班的文化,也是最適合自己班的,同時也是最好的。

二、學習型的班級需要學習型的老師。

相信很多老師都有這樣一種體會:當今社會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一方面是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教育為了尋求自身的發展,對老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個人還覺得,時代對於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如何才能適應這樣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

我覺得學習很重要。

我們學校有很多領導和老師都給了我很好的榜樣。廖校長每次發言的時候,都給我們講述她在書上看到的對我們很有益處的觀點,上學期,鄧主任也引用陸蓓老師的話來激勵我們多看書,多學習。

在此,我也借這個機會,多謝我們學校領導,正是他們的鼓勵與支持,我在過去的一年,才會有機會參加許多的培訓與學習。

上一年,我一共參加了三大場考試,一個心理師資培訓還有教師能力競賽。

尤其是在參加心理師資培訓的時候,我是那個培訓班的班長,負責考勤工作,每次都不能缺勤,我們五年級的老師給予我很大力的支持。級裏的工作,級長伍老師會很靈活地幫我安排,級裏的各個老師都為我分憂,副班鄧偉倫老師,每週星期五我去上課的時候,他總是負責地擔起班主任的擔子,沒有了學校的支持與級組老師的幫助,我根本不可能順利地完成培訓,更別談學習與提升了。

三場考試中,有兩場是在職研究生考,另一場是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通過這幾場考試,我深深體會到學習的苦與樂。

我給學生講述每場考試時間是12個小時的痛苦與煎熬,給學生講自己考試的技巧與複習方法,給學生講我每天五點半爬起來看書的堅持與執着。

其實我最想告訴他們的是,哪怕是工作了,也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在工作七八年後的今天,我才深深體會到“知識就是力量”這六個字是多麼地深刻!

我從學生聽我講故事的眼神中看到了光彩,我也希望他們堅持學習,努力學習,只要是值得他們去做好的事,就應該值得做得更好。

在上一學期,我們班上從第三週開始開展課外閲讀,每天作閲讀筆記。可能這個課外閲讀在很短的時間內沒有辦法直接體現到成績上,但我相信,如果他們堅持這個習慣並習以為常,那將是終身受益的。

教育的效果本來就是滯後的,長期的,沒有辦法量化與標準化的,但我們老師心裏都明白,教育就是一種良心活,百年樹人的活。

學習,不單可以提升教師自己,也能給學生樹立榜樣,時間總是擠出來的,每天挑選一個時間進行閲讀,就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我相信,我們在座都許多老師都有這種好習慣。

以上便是我對班級文化建設的一些思考與做法,如有思慮不周或做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證。謝謝!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4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5

孝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美德。古人云:“百事孝為先。”“孝”字繼承了一種温情。幾千年來,從未斷過:從孝感天地的枷鎖到嘗過湯藥的劉恆;從啃他心的曾參,到刻木頭愛他的丁嵐。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延續的基石。

每次黃昏獨自走在路上,都能看到幾個爺爺在那裏賣瓜菜。看看老人的手,就知道這些瓜菜是老人用勤勞的雙手種下的。他們護理的孩子去哪裏了?應該懂得養育的孩子,應該讓爺爺們生活在温暖的温室裏,喝着熱茉莉花茶,吃着碗裏的美味,而不是坐在冰冷的地上,任由路人隨意使眼色。他們的孩子應該贍養祖父,他們有義務照顧祖父。

有些外國人有獨立生活的傳統和價值觀,所以成年後都要告別父母,因為這是非常正確的傳統。而我們中國人也應該把孝道的孝道傳給父母,而不是讓父母隨風飄蕩。

其實“孝順”這個詞,不僅可以用於父母,也可以用於在青年時代給我們知識和做人道理的老師:在他們不懂事的童年,老師是我們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二個“行書”,是老師教出來的一種複雜而清晰的母語:漢字;是老師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弘揚漢字的機會。是老師在我們小的時候反覆指導我們;也是老師,造就了我們今天!所以,尊敬老師也是感謝他們對我們的好。

中國傳統博大精深:團結、經濟、誠信。或許,孝道承載着更多的道理,指引着我們,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永遠乾淨,永遠明亮。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6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弘揚民族精神——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在抗擊非典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計其數的白衣天使們奮不顧身、前仆後繼,在生死線上,以血肉之軀築起生命的防線。他們用無私、勇敢和忠誠,悲壯地再現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從古到今,中華民族湧現了種種弘揚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實這一精神,同樣貫穿着我們整個學習生活。對於同學們來説,首先要做“改陋習、樹新風”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下課後,能自覺保持學校優良的學習環境,走廊上、陽台上、樓梯口、操場上,少些喧鬧、少些追逐奔跑的身影,多些朗朗的讀書聲,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多些捧着課外書津津有味讀着的小小書蟲。讓學校成為學習交流的寶地。勤奮學習、沉穩善思也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民族精神也體現在勤儉節約上,不管是在學校用餐還是在家中用餐,千萬不能任性妄為,傾倒大量的飯菜,浪費糧食,要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上凝聚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不能因為挑食、貪玩、愛吃零食等不良的習慣而讓自己的健康與美德隨着飯菜流失殆盡。

講衞生,勤勞動是體現一個民族素質的重要部分,不破壞學校的公物,不亂採摘花朵樹葉,不折斷樹枝打鬧嬉戲,不亂丟廢紙果殼,不隨意吐痰、踐踏草坪,同時還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惡意破壞,主動幫助打掃衞生的同學,齊心協力使映照在藍天下的美麗校園變得更加亮麗如新。

弘揚民族精神,展示中華民族的風采,其實很簡單,只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講文明、講衞生、講科學,刻苦學習、努力拼搏,打好一切基礎,長大後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7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衰敗,蕭瑟一直是秋冬的代言詞。猶記林清玄於《季節十二貼》中言:“……霜已經開始降了,風徐徐地,淚輕輕地,為了走出黑暗的悲劇,我只好悄悄離去。我走的時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涼意自我的心頭掠過。”

可是説到底,春華秋實,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即使寒意凜然的“霜降”,也可以品出昂揚鬥志。《霜降》詩中有言,“秋風蕭瑟,露結成霜”,我們作為已經寒窗苦讀幾十載的學子,即使在如此蕭條的季節,依舊在為了大學聯考所奮鬥,拼搏着,即使每天面對着高強度的學習,面對着內心的焦灼與壓力,依舊奮勇拼搏,“幾份凝結幾份陽”,在這霜降時節,往往夜晚霜越重,第二天的陽光就越好。這為每一個身處寒霜而努力奮進的人燃起了希望的火光。大自然以她獨特的方式一遍遍地告訴我們,生命只有歷經陽光雨露,風霜雨雪,才能茁壯成長。正是在這“語數外物化生政史地”各學科知識的薰陶下,在這日復一日的學習歷練中,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日夜伴讀裏,我們一天天成長起來,知識加身、心智漸熟,有足夠的自信和實力來迎接不久將噴薄而出的一輪紅日。

“南畝耕,東山卧,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這支關漢卿的「四塊玉閒適」,這是我最嚮往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迴歸到傳統文化中,一粥一飯,一蔬一菜,晴耕雨讀,把浮名換了淺斟慢酌,二十四個節氣,隨意邀請了春分,驚蟄,穀雨,還是大雪小雪,只爭朝夕,日夜相對。

去年二十四節氣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華夏子民發現了它,相信它是自然界永恆美麗的規律,可以帶來豐收,帶來風調雨順。在我們的祖輩中,不識字的人也能唱出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之於古代文人,二十四節氣被賦予了諸多質樸而野性的詩意,是詩意和靈感的源泉。

文化遺產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真正見證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發展歷程,對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中華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我國在世界上引以為榮的寶貴財富,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保護國家的文化遺產,將我們的文化世世代代傳承併發揚光大下去吧!

文化夢的演講稿篇8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端午節大家都很熟悉。你應該稍微瞭解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和起源。不過一個地方端午節的習俗很多,今天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為端陽節、午日節、五一節、初五節、艾節、端午節、重午日、午日、夏日。原本是消災消災的夏季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成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端午節被命名為“詩人節”來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是辟邪。“中國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詩詞歌賦等大量文學作品從古代流傳下來。

這種説法源於南朝梁朝的吳郡《續齊揩記》和南朝的宗舉《荊楚歲時記》。據説,屈原投河汨羅江後,當地人立即去划船打撈,一路前往洞庭湖,但屈原的屍體一直沒有見到。當時正好是下雨天,湖上的船隻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搶救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外出,衝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悼念,人們在河上划船,然後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人們怕河裏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拿來湯圓丟到河裏,免得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這後來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好像和紀念屈原有關,唐代有《端午》首文秀的詩

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粽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説,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