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忠誠 讓“雷鋒精神”永存 演講稿徵文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W
致敬忠誠 讓“雷鋒精神”永存_演講稿徵文6篇

致敬忠誠 讓“雷鋒精神”永存 演講稿徵文6篇

01

做新時代的雷鋒——吹響抗擊疫情的號角

雷鋒精神是產生於50年前,但是50年來,雷鋒精神始終傳承在我們全黨、全社會。在傳承的過程中,隨着時代的變遷和進步,人們對於雷鋒精神的理解也越來越具有時代的特色,雷鋒精神的內涵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得到了豐富和昇華。

為了帶頭踐行雷鋒精神,防控疫情戰線上的何煜書記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奔走在“雷鋒路”上。1月23日,何煜書記及時召開師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認真傳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兵師黨委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與文件要求,積極部署、緊急動員、全面參與,第一時間吹響教育系統戰“疫”集結號。1月24日起,在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何煜親自帶領下,局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所有人員和25個黨組織,1100多名黨員立即響應,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北屯市區教育系統黨員幹部、教職工509人主動請戰、衝鋒一線,配合各街道進行“地毯式”的疫情排查,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師市黨委的充分肯定。

2月14日,市教育局再次召開會議,利用“雲視訊”視頻會議系統,專題聽取各校(園)疫情防控前期工作情況,對工作進行再研究、再動員、再部署,有效夯實基礎、補齊短板。研判防控形勢,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有效築牢防控屏障。建章立制摸排信息。積極配合市應急指揮部開展涉鄂、涉漢人員排查,通過電話、短信方式調查登記近千人次;開展教職工及子女等親屬涉鄂渉漢情況摸排和在湖北就讀返鄉大學生、其他重點地區返鄉學生調查登記;建立信息名錄和工作台賬,實行信息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每天彙總分析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確保疫情工作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

02

再顯雷鋒赤子之心——衝鋒一線“硬核”作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師市教育系統25個黨支部,竭力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1100多名黨員迅速投入到師市各團場、各街道社區的每一個網格中,他們紛紛“請戰”站崗執勤,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真正體現了雷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一是黨員幹部敢於“頂格”應對。教育局黨組第一時間發出動員令,向師市教育系統各黨組織、黨員教師發起“防控疫情、衝鋒在前、踐行使命、勇挑重擔”倡議,局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師直三校三園黨員教師以集體名義遞交請戰書,採取承包的形式,對北屯市天驕街道轄區10個小區、163棟樓、652個單元、6366户進行人員摸排、信息登記,普及宣傳、防疫值班等工作,不懼危險,奮戰一線,發揮黨員幹部走在前、幹在先、做表率作用。善舉不分大小,愛心彰顯責任。何煜積極組織開展“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捐助活動,師市教育系統上下一心、奉獻愛心、貢獻力量,截至目前,師市教育系統共募捐10多萬元錢款和防控物資,構築起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堅強屏障。以實際行動彰顯社會擔當、人間大愛,同心協力助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二是黨員幹部盡顯“硬核”作為。“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緊張的形勢下,我必須頂上去,衝在最前方,帶領黨員幹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局黨組書記、局長何煜這樣説。“在這個時候,我們基層黨組織必須做堅強的堡壘,帶領黨員幹部義不容辭地衝鋒在前,作為黨組書記我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作出表率,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一個多月來,他融入防控一線,開展人員排查、場所檢查,防輸入、防輸出、防擴散,完成了社區居民、返渝人員防控宣傳、走訪排查、配合醫療機構開展隔離等任務,用行動踐行着“請戰書”上的承諾。2019年8月,何煜報名參加2019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面向內地選調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當何煜告訴妻子選調事宜時,他的妻子平和、認真地説“只要你願意,我都支持你。”為此他作出了很大犧牲,放棄了自己熱愛的職業,離開父母、子女、朋友,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是妻子的支持讓他堅定了信念。今年春節,遠在上海的妻子本想來看看他工作的地方。沒想到等來的是一場疫情戰役。他顧不上照顧萬里之外東海之東的上海趕來西北之北的北屯來團圓的妻兒,以辦公室為家,全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妻子説他是雷鋒標兵,尊重何煜的選擇。並表示對他的工作予以支持。

何煜常説,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聯繫在一起的。作為“職業人”,特別是黨員幹部、國家公務員,應傳承雷鋒的“一團火”精神,爭做有情有義、品行高尚、無私奉獻的人民公僕。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03

發揚雷鋒釘子精神——做好疫情教育的導航者

疫情發生以來,十市北屯市教育局立足行業實際,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像雷鋒一樣發揚“鑽勁”和“擠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教學,兩手都要硬,確保全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和學校教育教學有力有序開展。

在當前延期開學的背景下,何煜局長提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學校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一方面是保證學校抗擊疫情最安全的手段,另一方面,也緩解了超長版寒假對教學的影響。市教育局集中全市優質教育資源,依託名師“空中課堂”,學校自主安排課程內容,利用教育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四種手段免費開展在線教學,加深老師們假期的“深度”。充分發揮“互聯網十教育”作用,讓老師每天在家長交流羣佈置學習任務,分享網絡微課視頻,要求家長督促學生學習並保質保量完成相關作業,力爭讓全校學生在家裏也不耽誤一天學習。停課不停學,讓學生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眼界......在全民抗疫戰爭中,十師全體師生身處戰爭後方,卻沒有缺席,他們以電腦和手機為武器,共同開闢着求知之路。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直接威脅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何煜書記提出,我們要扭轉以升學和分數為導向的教學現狀,大力培養國家、民族、社會需要的人。科學家、“白衣戰士”等勇敢逆行、不畏生死、不計報酬,表現出了崇高的大愛精神、擔當精神,這些榜樣力量、優秀事蹟、感人素材,不正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生動教材,他們的高尚品質、家國情懷、擔當精神,不正是需要教育培養的麼?這段時間,學校應該在圍繞學科知識在線教學的同時,充分利用好抗擊疫情這個教育的契機,展開對學生的五育培養的教育。讓學生們關注世界,關注疫情,關注生命,從中開發出一門人生大課。這才是迴歸教育的本來面目,迴歸教育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

這次肺炎的蔓延,一些生命無辜的被奪走,應該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重視。如果把災難和危機作為學生必修的德育課,將教育與社會生活打通,把真實的世界和學生的真實生活作為最好的教科書,引發學生關於如何認識災難的思考,教育學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處理好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何煜書記要求要把疫情作為深刻的教材和課堂,在災難中開展教育,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份,促進他們的成長。啟迪學生如何為生命奠基、如何打好人生的底色,這才是教育的本質與本真。

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新型冠狀病毒猶如一個血盆大口吞噬着人們,當安與危的選擇擺在面前時,懷着對黨的忠誠對使命的詮釋,像何煜這樣的共產黨員毅然衝鋒在前,甘願做永遠的兵團戰士。

04

凡人善舉詮釋雷鋒精神

3月5日是每年一度的學雷鋒紀念日。雷鋒精神代代傳,半個多世紀以來,時代經歷了諸多變遷,但雷鋒精神卻沒有在社會多元化的發展浪潮中消逝,始終閃耀着光輝,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前進。

雷鋒精神是什麼,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其藴含的善念、善行。雷鋒並非聖人,他的精神之所以能傳頌至今,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其根本原因就是雷鋒身上所呈現出的人性光芒温暖着每一個社會個體,消融着人們因為不信任而產生的寒冰。 雷鋒精神是偉大的,但雷鋒的無私奉獻卻是每個凡人都有可能做到的。環顧生活四周,一些平凡人所做出的行為無不是雷鋒精神的完美闡釋。在遂昌縣妙高街道,一名18歲女孩意外落水,危急時刻,一位路過的大叔縱身入水,及時挽救了女孩的性命;在松陽,救護車司機王偉軍面對歹徒作案,果斷出手阻止,而這樣的壯舉,他足足“隱瞞”了一年才逐漸被人所知……每逢他人遭遇危難,我們總能看到“超人”挺身而出,給我們帶來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們始終相信世道人心的温暖。  誠然,我們不可能常遇到上述那些千鈞一髮的時刻,也並非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才算是學雷鋒,事實上,凡人的每一個善舉都是雷鋒精神的具體體現: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一個座;在大街上,不隨地亂丟垃圾,給環衞工人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在車站有序排隊,為體弱者提一下行李……  心中有他人,時時為他人服務,既是雷鋒做事的初衷,也是雷鋒精神的內核。近年來,我市湧現出的許許多多“雷鋒團體”已經形成了長效服務機制,他們不分時間,哪裏有需要,就出現在哪裏,用自己的志願行動温暖着麗水這座城。比如小荷志願隊、愛心志願社、沈姐志願服務隊等等,他們大力弘揚“友愛、奉獻”精神,持之以恆地開展各項志願服務,將愛不斷擴大,將善良的種子不斷播撒,以凡人的良好道德風尚,激勵着市民踴躍加入志願隊伍,不斷為雷鋒精神增輝。  一個文明的社會需要一個永恆的精神標杆,照亮人們前行。雷鋒精神就是這樣的標杆。我們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宣傳在日常生活中湧現出的凡人善舉,挖掘這些善舉中的高貴品格,繼續把雷鋒精神廣播在麗水大地上,讓這座城市的每一天都是雷鋒日。

05

學習雷鋒好作風

3月5日正值兩會召開之際,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學雷鋒紀念日。雷鋒,一名普通的中國士兵,卻以短暫的22個春秋書寫了中國人的形象,經久不衰地感動着一個民族,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的國家不富裕,還有困難,一定要發揚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我每花一分錢都很自然地聯想起過去的生活,告誡自己不能忘本。”這些話在20世紀60年代適用,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然而,我國的脱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目前全國還有5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經過一個長期艱苦奮鬥的過程。即便將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過上了富裕生活,也還是要堅守雷鋒那樣善於過緊日子、艱苦奮鬥的作風和精神。

雷鋒處處做到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他經常領部隊配發的服裝等生活用品,穿破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同時救濟更困難的同志。鄧小平同志曾説過:“為什麼過去很困難的局面我們都能度過?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的幹部、黨員同人民羣眾一塊苦。”艱苦奮鬥,在革命戰爭年代需要,在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同樣需要。

目前,我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處於世界後列。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錘鍊艱苦奮鬥的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像雷鋒那樣,立足本職、踏實工作,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學習雷鋒好作風,就要像雷鋒那樣堅持“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羣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決不能淪為一句空話。我們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不浪費一粥一飯開始,從節省辦公用品開始,狠剎浪費之風。

06

學雷鋒,致敬英雄人物

3月5日的清晨,一場莊嚴的雷鋒紀念日暨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主題升旗儀式在聊城大學舉行,誓言響徹高空!聊大學子握緊右拳,面對國旗鄭重宣誓,也對新時代下的雷鋒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雷鋒精神是什麼呢?他是激勵中國人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他深深地印入中國人的精神血液裏。姚豔華十六年手機不關機,只為隨時為需求者獻血;大學生因病逝世後捐獻器官,只為給他人留一片希望;緝毒警察捨生忘死,只為一方土地求得安寧太平……雷鋒精神是永恆的,即使在六十年後的今天,也依然熠熠閃光。

雷鋒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和延伸,它煥發着永恆的魅力,激勵着人們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六十年前雷鋒同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以釘子的“擠”勁和“鑽”勁,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在六十年後的今天,“大國工匠”傳承雷鋒精神,以不懈的拼搏鑽研、精益求精鑄造偉大工程。雷鋒是時代的楷模,我們需要更多雷鋒這樣的英雄楷模去引導社會風氣;我們需要將雷鋒精神化為行動,讓社會充滿温暖與希望。

學習雷鋒精神,就不能讓它僅僅是三月的一個名詞,更應該讓它成為我們青年時刻懷揣在心的一種價值觀與氣節。“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學雷鋒,不一定是轟轟烈烈,也可以是潤物細無聲,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恆地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我們只是當別人需要幫助時,搭把手、出份力,哪怕只是拾金不昧……只要將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化為實際的行動,都可以傳承雷鋒精神,弘揚社會正能量。

這是一個擁有豐富精神財產的時代,雷鋒等英雄人物留給了我們富饒的精神寶藏,我們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踐行,成為真正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