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2W

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用到一種文體,我們寫的演講稿是要給大眾聽的,所以通俗易懂很重要,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6篇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

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窮人勤儉節約可以過上好日子。富人勤儉節約,大人可以教育孩子,小孩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

不浪費糧食,就是勤儉節約的重要方面,而且天天可以做到。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現在的`同學們,有誰吃飯的時候想到種糧人的艱辛呢?

不浪費糧食,天天可做,頓頓可以做到。大家看看我就知道,“i am so fat,right?”,是的。我應該減肥。要減肥,是不是每次都應該把飯吃一半,剩下一半倒掉呢?不是的。每次老師打飯的時候,給老師提個醒,少打一點。自己盛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每次都吃得乾乾淨淨。這樣減肥,節儉兩不誤。

同學們,相信你們每一位,吃飯肯定不是問題。一般來説,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可不是每個中國孩子,每個家庭都這樣。廣西電視台今年5月曾播出了這樣一則故事。一個14歲男孩楊六斤,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10歲爺爺奶奶相繼去世,他成了孤兒。他只能青草填肚,捕魚解饞。

其實,我們節約的糧食,可以幫助很多無助的孩子。

勤儉節約,從不浪費糧食做起!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篇2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一種責任,節約更是一種涵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在許多學校食堂裏,有許多人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看着垃圾桶裏的剩飯剩菜,實在令人可惜。

由於全球人口數量在不斷的增長,可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以及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原因,世界農業和糧食生產形勢已十分嚴峻。聯合國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有40個國家面臨不同程度的糧食缺陷,全世界有8.54億人營養不良而夭折。

為了讓我們的祖國母親和我們所有的同胞們的快樂健康的生活下去,在次,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不挑食,不偏食。

2、到飯店吃完飯後,剩下的菜不要浪費,把餘下的打包帶回家。

3、如果在學校裏吃飯的話,自己吃多少就打多少,爭取不要剩。

4、積極監督身邊的家人,朋友,禁止有浪費糧食的現象。

5、積極宣傳浪費糧食的後果。

“文明用餐,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同學們,我們要把這句話牢記在心裏,使每一個人都要約束自己!

同學們,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千辛萬苦,用一滴滴汗水得來的,不可以就這樣讓我們糟蹋了,我們應該珍惜糧食,養成節儉的好習慣,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不讓地球媽媽受到傷害,我們大家才可以健康快樂的生存下去。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篇3

大家好!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每年“世界糧食日”所在的周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為什麼要定出個“世界糧食節”來?為什麼還要有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難道我們的糧食不夠吃嗎?是!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糧食最近幾年均增產,但是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較低的低水平。我們國家不斷人口增長,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糧食的供需仍將在緊張中度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曾經是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詩句。我們不會忘卻了這首詩的精髓。但是,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裏,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説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有的同學光想買零食,不想吃飯;有的同學着急去玩,盛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粒灑在地上!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還在打鬧……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並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國家教委早在1991年10月10日發出關於教育系統認真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教育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不少學生中,節約糧食的觀念十分淡薄。這不僅反映了不少青少年學生和兒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羣眾的勞動果實,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們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為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領導,一定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要把節約、愛惜糧食的教育活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篇4

你們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想考一考同學們,10月16日是什麼節日?是世界糧食日。

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很顯然,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下面,我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背誦一下《鋤禾》這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都學過了,是表現了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節約糧食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我們學校用餐的同學,我們覺得絕大部分同學就做得非常棒,在我值班的時候,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我經常表揚他們,對着話筒大聲地表揚他們。你們知道徐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對了,就是希望每位同學都像他們一樣,吃乾淨盤子裏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實這不僅是一種節約,也是對農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尊重! 更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重要體現!

在節約糧食這件事上,我們不僅僅今天這個世界糧食日要重視,每天每餐飯都要牢記在心!同學們,根據2002年我國的一項統計顯示,就中國大陸民眾一年平均倒掉六百億人民幣的剩菜和剩飯。

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們學校的飯菜,都是有菜譜的,就是説,飯菜的選擇是經過科學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從今天的午餐開始,我們就來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班級哪些同學在吃飯這件事上做得最好!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篇5

俗話説: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

可是自從我在電視裏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飢餓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裏,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同學們可知道:我國的用水面臨着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比如:用完水後,要擰緊水龍頭,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浪費現象,如果發現水龍頭壞了,要及時修理,避免損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別小看廢棄的電池,因為一粒鈕釦電池會污染600噸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裏,水將無法飲用。我們應該把電池收集起來,送往回收站,這樣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電池得到回收,一舉兩得。大家不能只是口頭説説而已,要行動起來呀!

同學們,我相信只要我們行動起來,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珍惜糧食主題的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糧食,甚至有的人把節約叫做吝嗇、小氣。而許多人卻不知道每一粒糧食背後有多少令人心酸的故事。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農民伯伯用黝黑的手,撒出一株株帶着泥土芬芳的麥苗,不知不覺中,汗早已打濕了他的衣服,從臉上滴下來的汗水滋潤着在泥土裏的麥苗。在寒風凜冽的冬風中,在鵝毛般的大雪中,農民伯伯毅然出了門,來到麥田裏,伸出早已凍出裂口的黝黑的大手,撫摸着一棵棵麥苗。在收穫的季節,麥稈被飽滿的麥穗壓彎了腰,農民伯伯滿懷喜悦的心情收割麥子。就這樣一粒粒小小的糧食,隱藏了多少農民伯伯的汗水。

現在祖國繁榮昌盛,可有的山區卻很貧困,跟繁榮昌盛的祖國截然不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常對我説:“你看你碗裏還剩這麼多飯,以後臉上要長好多麻子的,要節約糧食噢。”那時候我還小,聽了爺爺奶奶的恐嚇就被嚇着了,哪還顧得上解釋,連忙把碗裏的飯吃得乾乾淨淨,這時爺爺奶奶就會用滿意的眼神看着我。後來,每次吃飯我都把飯吃乾淨,這算是因為害怕而節約糧食了。

漸漸的,我有了自己的想法,爺爺奶奶嚇唬人的那一套逐漸不靈了。於是爸爸媽媽便開始給我講一些大道理,什麼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什麼“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什麼我們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我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聽從了爸爸媽媽的苦口婆心。

可是到了今天,無論大人們用什麼辦法,都説服不了我。多虧了那節語文課,才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浪費糧食的壞習慣。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可還是有很多人浪費糧食。有的人不僅浪費糧食,還用公款吃喝。想想我自己,也是常常浪費糧食,吃飯的時候都是撒了一些白花花、晶瑩剔透的大米,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我,要我改正錯誤,可我卻常常狡辯。吃飯的時候,總有人為了炫耀自己富有,常常點很多的菜,都吃不了,有的人明明自己已經吃飽了,卻還要拿吃的。如果世界上少這麼多浪費糧食的人,那我們可以救活餓死的人。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我們以節約為榮,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