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23K

當大家在寫演講稿時,注意一定不要長篇大論,大家在台上演講演講稿的時候要控制好自己的語言和神態,以下是大學生範文網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5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5篇

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號選手,我彙報的題目是《向着明亮那方》。

6年前,我懷揣教育的夢想,踏上神聖的講台,循着常規教書,捧着熱心育人。我如一葉扁舟,身在溪流,心在遠洋。我鼓足風帆,向着大海奮力划槳。

教育應該是幸福的,我們教師應該“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教師的幸福不僅僅是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同時還包括自己的充實與成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顧不上欣賞沿途的風景,來不及品味遠航的甘苦。雖力倦神疲,卻總也找不到理想的彼岸。我迷茫、困惑:遠航的燈塔在哪?我人生的航向又在哪?

古語有云:“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教師的成長需要經驗+反思,獲得成長的途徑只有不斷學習。學習的方式,可以是自我磨礪;可以是借鑑他人;更有效的是讀書。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説,多讀書,讀好書,更是我們成長的重要途徑。我開始以自己的實際教學為基點讀書,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學的底氣,走出了工作的失落和迷茫。

曾有人這樣形容讀書:“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我相信閲讀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的。

今天站在這裏,我不想用那些華麗的詞藻去描述讀書的美好和意義,只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讀書成長故事。

燒焦了翅膀,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教育,天然需要教師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聖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温馨的情懷,一種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和所有的青年教師一樣,教學中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通過反思,我終於明白:幹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它時刻需要心靈的介入,需要長期的學習與積累。

好書,就是遠航的燈塔。每一本書,都別有天地,與一本好書相對,就是與智者相對。著名詩人狄金森在他的詩中這樣説道:“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馬能像/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讀書,讓我深悟了為師之道,知曉了由合格到優秀,由優秀到卓越的成長途徑。在不斷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我從一個剛走上講台、縮手縮腳的新教師成長為一個有教學自信、樂於與學生一起分享成長快樂的教師。雖然不能説,讀書學習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我可以説,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帶給了我成長的喜悦!

讀書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學更需要激情。惟有對教學、對學生滿懷熱愛,才能保持一以貫之的激情,讓自己的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讀書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澱為人格。她還説: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一個教師能走多遠,他的學生就能走多遠。

讀《論語》,我懂得了處人事、求學問的原則;讀《簡愛》,我感受到了善良、質樸和堅韌的品格;讀《窗邊的小豆豆》,我被小林校長的耐心、智慧所感動。在平常的教學中,我會學着他那樣微笑着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驚奇。

讀書讓我眼界大開。隨着閲讀量的增加,我的眼前好象打開了一扇窗,備課變得容易了,課講得生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濃厚了。

書是無垠的大海,它的浩瀚永遠映襯着我的渺小;書是智慧的使者,它的厚重永遠警醒着我的單薄。不管多忙、多累,我鍾愛讀書。書滋潤了我乾涸的心田,引領我告別了初為人師的青澀,走向教育的成熟;書充盈着教師的生命,激勵着我不斷地開拓創新。

只是分寸的寬敞,也要向着陽光照射的方向。教師的成長在課堂,構築理想課堂是我矢志不移的追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工作沒了激情,課堂沒了活力。職業倦怠的困頓中,我又讀到了朱永新教授的書。正如德國詩人歌德所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談。在與朱永新教授“交談”之後,我豁然開朗。

教育是什麼?在他新教育的合集中説:“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裏/有一顆母親的心/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裏/有一條破浪的船”。

那教師是什麼?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還是勞作到死絲方盡的春蠶?不,教師就是教師,是一個永遠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追夢人。

讀新教育的書,就像擁有了導師,產生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碰撞,看他們成長的足跡,奮鬥的艱辛,追求的快樂,激勵自己奮發有為;讀新教育的書,讓我始終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教育規律,着力學生人格的塑造。新教育促我自省,讓我時時捫心自問:今天上的課有哪些新氣象?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新的收穫?今天處理問題時是否有了新的方式?與學生交往時是否發現了學生新的變化?……

就拿區教學能手課的備戰來講,在剛剛抽到課的時候,我承受着巨大的壓力,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內心深處既感謝同伴對我的信任,同時又深怕初出茅廬的我無法完成任務。帶着這樣的心理,我進入了艱苦的“磨課”期。

在磨課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失敗的懊惱。朱永新教授書中的一句話一直影響着我,激勵着我:行動才有收穫,堅持才有成功!

備課中,我三易其稿,精心推敲,致力構築理想課堂。我認識到:只有把每次上課當作自己的磨課舞台,當作向聽課老師們尋求幫助的機會,才會一次次把課磨亮。只有這樣,我的心中才能裝着學生,而不是自己的成敗;也只有這樣,才能一次次地超越自己。

正是一次次試教,一次次改進,一次次與“專家”對話,一次次與個性不同的學生進行交流,讓我真切感受到了教學的無限魅力,課堂的生命活力,才發現自己的不足與蒼白,切身體會到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作用。

最能致遠是書香。與新教育相伴的日子,與文字相隨的歲月,平淡無奇的生活日益豐盈起來。課上,我注視學生的目光柔和了,課堂語言精緻生動了,學生讀書的熱情,表達的渴望也如春天的竹筍,由萌生漸呈拔節的趨勢。

哦,原來新教育就是我遠航的燈塔!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我感動在生活的每一天。

清晨,當霞光透進窗子,我走進清新的教室,沐着朝陽與那羣可愛的孩子黎明共舞。“晨誦”開啟學生每天讀書生活,吟誦古典詩詞、兒歌與兒童詩:晨間誦詩、日常誦詩、生日贈詩、情景誦詩。午後,暖暖的陽光普照,“午讀”讓孩子愜意地閲讀屬於他們自己的童年書籍。傍晚,在落日的餘暉裏,孩子們開始“暮省”一天生活,日記一天所為。

新教育在改變着我的行走方式。每天夜晚,我也燈下靜靜地讀書、反思,書寫我的敍事、我的隨筆、我的博客,師生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

這就是我365個日子裏平凡工作的一天,靜心讀書的一天,幸福成長的一天。

讀新教育就是“與好書為伴、與經典同行、與大師對話”。一本好書,就是一粒撒播在心田的種子,她會悄無聲息地生根、發芽,滋潤身心,成熟思想。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讓讀書成為一種生命的需求!讓我們蕩起雙槳,向着明亮那方,長風破浪,雲帆濟海!

我的彙報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一杯清茶,一段音樂,徐徐的清風,此時加上一本好書,就有了安靜而又豐富的內心。書,因為有她,我們變得會思考,並充滿着靈性。

忙碌卻充實的寒假中,還有一部分由書填滿。

在假期每天都會看幾頁畢淑敏著的《愛怕什麼?》。她以心理學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筆法,針對當代中國人紛繁驛動的心,寫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來的散文,猶如自己的內心沐浴在清新的風中,盪滌得一如雨後的新葉。作為一名老師,繁瑣的工作,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常常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精心讀着這本書,正如書名所説,愛怕什麼?於是,極力地吸收着書中的營養,告訴自己,活得好一點,快樂一點,善良一點,健康一點,光明一點……很喜歡其中一篇的書名《魚在波濤下微笑》,那麼讓我在陽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時,因為我的努力,我的學生們在陽光下微笑……

書桌上《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兩本書是關於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我一下子就被她的課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從她的課,她的講座,甚至是每一個細節,展現出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因此,認真讀了這兩本書,內心裏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為竇老師一樣出色,不是因為可以出名,而是因為這樣老師學生會喜歡,因為這樣的課堂孩子才會沉醉其中。認真琢磨竇老師的文字,彷彿能置身於當時的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我震撼於這段文字:“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教師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竇老師能夠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備課這一理念也伴隨着這段文字,深入我的內心。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詩意,所以有魅力。我想,這就是我前行的目標。

每一次讀書便覺得自己的膚淺,於是,將繼續鼓勵自己,每天讀一點,厚積才能薄發。那麼,靜靜看書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穫。

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篇3

北門拐角處有一間小小的書吧,推門而入便會立即被暖暖的書香味所包圍。不管是軟軟的沙發還是發舊的木質地板都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在慢慢的時光長河中唯有這個温暖的一隅是靜止的。陷在沙發裏,周圍環繞着層層疊疊的書籍,隨手摘取一本,便能靜心的讀下去。在這裏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慢的,慢到似乎可以天荒地老。——《人與書俱老》

聽了豐湘羽的《人與書俱老》,突生一種想開一家書店的想法。名字呢,就叫做午後時光。

在悠閒的午後,手捧一本書,伴着慢慢傾斜的陽光,一起沉淪。夢想着熟人踏着熟悉的腳步,推開門,門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音,抬頭、點頭,便是打過了招呼,然後繼續自己的世界。

木質的書架,書架中間的沙發,沙發旁邊的小椅,小椅靠在窗户旁,窗户上隨風飄蕩的晴天娃娃……各種各樣的看書人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小孩趴在地板上津津有味,兩個女孩背靠背,男生斜靠在書架旁,老奶奶帶着老花鏡坐在小椅上……很温馨呢!有這麼多的人陪着你,陪着你看書……

書屋是一個大世界,大世界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書屋裏很安靜,只有可愛的阿狸鍾發出滴答滴答的響聲。偶爾有小孩子爭論書裏的故事,卻不顯得突兀,反而另生一種童趣。

書屋的開放時間就隨我意嘍。想開就開,不想開就不想開。開心的時候,送上一壺清香的茶水,給入迷的人們解解渴;心情不好的時候,關起大門,自己一個人躲在書屋裏,舔舔傷口,繼續遨遊於自己的小世界,不管其他。

書屋裏的書,都是主人喜歡的;書屋不大,卻處處可見主人精心的佈置;書屋的書不外借,若想購買,請自己到網上訂購;若書屋的主人心情好,或許會幫你買一次;書屋的主人很愛護書,所以,也請你愛護每一本書;書屋的主人很懶惰,所以,入屋請脱鞋,看書請保持衞生……

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篇4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讀書,我快樂》。

我愛讀書,從書中學到許多知識,讀書是我最高興的一件事,我讀書,我快樂。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樣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過得充實富有,怎樣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飄溢着濃郁的清香,怎樣才能提高生命的質量?那就是讀書。

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許多原始生命的本能與需求。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絡代替了交流。我們不否認進步,但我們知道有的東西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淨的自然,如一首經典老歌,如一本泛黃的舊書。即使我們已經有着新時代的時尚外形,在內心的最深處,也許我們還執着於那種紅袖添香的雅緻、青梅煮酒的風趣,還有雨夜讀書的清幽。

每一個人,也許都會有類似的夢,在遙遠的異地,一次次起程,一次次出發。渴望走在不同的風景裏,而現實中,也許我們只能在辦公室裏風雲疊湧。

可是,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啟程,在一本又一本的書裏,從一個地方走向另一個地方。人生的積澱,就如那古人云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們無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一本讓人受益的好書,也許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總希望在浮生半日的悠閒裏,陪伴我們的,是一杯清茶,是一卷好書;總希望喧囂繁複之後,留一隅書香,讓好友相聚往來吟唱……

書,讓世界簡單的人變得豐富;書,讓世界喧囂的人返璞歸真。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裏,在紫檀木的小几上……別忘了,留一個位置,給自己最愛的那本書!

喜歡讀書,喜歡夜讀書。雖無紅袖添香,清茶一盞亦足矣!靜夜在窗外,古書在几上,燈下的人影成雙。輕輕湧來的歷史使近在咫尺的我,就像一場久違的夜雨,隨風而來,入心而化,來去之間,將蒙塵的心靈清洗得纖塵不染。

我們在夜裏獨自思索,我們在書頁裏苦苦尋覓,思索那命運的永不可解。尋覓那初始的真摯悸動,其實人生也是一本書,都市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和一顆經過污染還能沉靜的心去品讀回味,桌上攤開的是人生,窗外流逝的是歲月,燈下獨坐的,不是過客,是歸人。

歲月悠長,我寄情於書我便永不孤獨。我與文字有着永久的盟約。親愛的夥伴們,讀書吧!謝謝大家!

關於讀書的教師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是來自六(2)班的同學,今天我們向大家彙報的題目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先古聖賢的成長模式。7月18日,我們一行6人與500多名港澳台以及深圳同伴一起,背起行囊,踏上了第三屆“龍騰中華——深港澳台青少年文化專列”邁出了遊學、遊歷的腳步。放眼五千年,求索千萬裏。在長達11天的活動中,大江南北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第一站是湖北宜昌三峽,在這裏我們親眼目睹雄偉的三峽大壩。這個歷時17年建造的偉大工程,凝聚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汗水。如今這個水深近175米,長達600公里,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巨型水庫。年發電量近900億千瓦。供電範圍東西1500公里、南北1000公里。為廣東等8省1市(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8省1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峽五道的船閘,可以通過萬噸巨輪,上行下行就像爬樓梯一樣,真是一個奇蹟!

我們的第二站是河南的少林寺。少林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四周羣山環抱,綠樹疊翠。留連期間,古剎林立、禪風佛韻、碑林塔林在古鬆翠柏的掩映下,別有一番情趣。

少林武僧團表演的少林功夫,贏得了大家的喝彩。使我我感受中國功夫的博大精深。演出結束後,夥伴們一路“功夫招式”,邊走邊練。快樂少林行,我從心底裏佩服少林功夫!更為祖國的輝煌歷史文化而驕傲!

第三站是內蒙古錫騰輝勒草原。草原的朋友們穿着蒙古袍、騎着駿馬在路邊與大巴並行,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小客人。讓我們感到驚喜和舒暢。蒙古包前當地牧民穿着節日的服裝、唱着歡快的歌曲、捧着藍色的哈達、端着盛滿熱情的高粱酒。盛情迎接我們的到來。雖然在課本上讀過草原,但是當我真正置身於一眼望不到邊草原,,還是感到驚歎,在深圳是不可能看到這樣的景色。我們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着美麗的草原。接着還舉行了祭敖包儀式。我們所祭大汗敖包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蒙古草原敖包是用壘石堆成的,唯有大汗敖包在重建時於中發現了大堆五色土。懷着別樣的心情,靜靜地繞着敖包走着,耳畔彷彿聽到了蒙古帝國窩大汗點將伐金的馬蹄聲。接着我們訪問蒙古人家、拔河比賽、看賽馬、摔跤表演。

草原上的篝火晚會最令人難忘。夜幕下,熊熊篝火映照笑臉。我們穿着自制的營火袍,在香港童軍總監的帶領下唱營火歌、呼我們自編的口號。九個車廂每個車廂都有一個口號,九個車廂含一個口號,表演一個節目。我和__還參加了臨時舞蹈隊,在篝火晚會上表演節目了呢。

第四站北京。古老與現代建築就在這座城市裏聚集,讓我大開眼界。故宮、天安門顯得古香古色,鳥巢水立方透着現代的氣息。還有“盤古大觀”集古老與現代為一體。讓人歎為觀止。在首都我們參觀了軍事博物館、觀看了升旗儀式。登上了八達嶺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當我與夥伴一起登上了長城,才深深理解課文中的一段話: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的想起古代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者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1天的行程結束了,途中我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學會照顧自己,關心他人。在車廂內共同做車廂衞生,跟香港童軍學唱營火歌、做營火袍,學説香港話。還進行寫文章、繪畫、等活動。

快樂、交流、成長是我們的收穫。

現在我們讀國小,將來我們還要上中學,讀大學。讀的書多了,走的路也更多。“心懷大千壯遊萬里”今天我們走讀中華千年文明,明天我們更要走遍全世界,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謝謝大家我們的彙報完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