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3W

通過演講稿,演講者可以準備並傳達他們的演講內容,確保清晰有序地表達觀點和思想,,演講稿的長度可以根據場合和目的而有所不同,從幾分鐘到數小時不等,,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8篇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1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永遠記住的時刻. 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摧毀了無數和平和寧靜的城鎮, 震動了大半個中國, 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震驚了整個世界.那一瞬間,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國母親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 。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災無情人有情,在這裏,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胡第一時間作出指示,温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人民軍隊第一時間衝上前線,鋪天蓋地的祈禱祝福,心靈鼓勵,默默傳遞着整個華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對災難,我們堅強,堅信,堅定,堅韌。 面對災難,我們不拋棄,不放棄。 我們只記得説過: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我們相信,有全國人們的支持,有災區人們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災區人民的信心和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戰勝,災區人們一定可以度過難關,重建家園,勝利一定屬於堅強的災區人民!

如今時隔八年,在這八年中,災區人們積極自救 ,社會各界人士也踴躍參與在災區恢復重建的各個領域。地震廢墟上建起新國小,寶成鐵路新109隧道災後重生,漢旺新鎮正在崛起。災區人民的臉上洋溢的笑容,無不顯現出人們對美好新家園的期盼和重建家園的堅強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汶川地震中的遇難同胞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向我們警示,必須提高防震減災的意識,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發生時,可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學校避震應注意: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積極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有利於公眾學習、掌握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大家對防震減災重要性的認識。有利於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平安校園。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提出以下三點倡議

1,積極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參與首個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活動,以此為契機廣泛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加防震疏散演練,學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資源,鍛鍊應對突發災害的能力

師生們,積極參加防震減災活動,是我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提高防震防災意識是我們對自己生命負責的體現,因此讓我們行動起來,構建和諧平安校園。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2

5.12這一天是所有中國人難忘的一天,這一天他奪取了我門很多中國同胞的寶貴生命,一陣轟聲,他們靜靜的睡去,身為中國同胞的我門,我很難過,但在難過的同時也要為那些生存下來的人着想一下,他們雖然已經失去了親人,但是還有我們這些千千萬萬的同胞。

5.12的發生使中國四川照成的損失很大,但是隻要我門齊心合力我想這點困難只是九牛一毛,勁我門自己本身最大的力量全身心的去幫助他們,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自己的一點力量,雖然我門付出的力量很微不足道,但是千千萬萬個這麼微不足道的力量加在一起那就是磅礴的力量,這力量是每個中國同胞由心發出,他可以勝過一切,一切苦難在這股力量的對抗下,都會喪失他本的那歪風邪氣。

幫幫中國,幫幫四川,幫幫那些苦難的同胞,這次的地震雖然我門沒有遇見,但是我門不能視而不見,我門在慶幸自己的時候也要想象那些受到災難的同胞,幫幫他們,用我們那顆燃燒的心來幫助四川同胞震後建設,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在裏面。

再次我希望四川同胞能快樂生活,自己既然已經活了下來就更應該珍惜生命,他現在不光屬於你自己,也屬於救一你關心你的中國同胞,世界同胞,你門要努力學習來報答國家,國家也會幫助你門來建設更美好的家園,相信國家,相信自己。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3

這一次自然災害,牽動了我們十三億中國人的心。中國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捐物。全國各地的空軍、海軍、陸軍,都積極救援災區,還有國際友人的幫助。汶川大地震這件事通過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慢慢的穩定了下來。

在這件事裏,發生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幾個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歲小男孩,在地震發生的時候,他正從教室往走廊裏跑,只聽“轟”的一聲,林浩被那石泥給埋在了廢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來,卻沒有選擇逃跑,而是轉身去廢墟里救同學,當他把兩位同學救出來交給校長,他自己又去救同學,這時突如其來的餘震,把小林浩又埋進了廢墟里。當那些媒體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捨己救人的故事以後,就問他為什麼要救他的同學。林浩説:“我是班長,我應該去救我的同學。”

還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靜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學們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學有的因為受傷而去世,有的因為餓了而去世。那些同學們的屍體壓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動一下,但這沒有壓倒她那頑強的意志,她仍然在廢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終於在第4天被救援人員發現,當醫護人員要進入為秦靜文打針時侯,秦靜文竟用她那微弱的聲音説:“阿姨別進來,這裏危險!”在場的人聽了都為之感動起來。

這幾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但還是難忘這些激動人心的事件。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4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8週年。兩年來,類似的地震災難在全球範圍內不時發生,而對災區萬里馳援的國際救援場景也每每出現。在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中,人類用行動詮釋和證明了這樣的道理:人間有愛,生生不息。

兩年間,從汶川到玉樹,從海地到智利,每一次山崩地裂、屋毀人亡之後,總有無數滿懷愛意的救援者克服重重險阻,從四面八方奔赴災區,救助生命。募捐箱前排起的長隊,機場、碼頭堆積的援助物資,令人感受到世間的濃濃愛意。有些數字值得銘記:汶川地震發生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先後向中國提供了44億多元人民幣的現金援助及救災物資;海地地震發生後僅1個月的時間,國際社會就已向海地捐助6億多美元,得到食物援助的人員超過100萬……

愛如潮湧,何以生生不息?在災難面前,人與人的互助跨越國界和種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它使得愛不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付出,而成為人類大家庭所有成員之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愛意在互動中漸濃。

中國汶川遭遇地震後,廢墟中有國外救援和醫療隊員並肩搶險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襲擊後,第一批趕到災區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國救援人員,將曾經受到的支持和關愛回饋世界。這樣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類應對災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令不同國家和民族心手相連。

愛意的源泉在哪裏?它來自對生命的同情和珍視,它來自每個普通人的勇敢擔當。汶川地震中,中學教師譚千秋在生死瞬間張開雙臂把四個學生掩護在身下,自己卻獻出了生命;經歷這場地震的“90後”青年田芷銘在談起兩年間內心世界變化時,深有感觸地説:“災難教會我關心別人”;英國外科醫生賽義德曾在汶川震區救助傷員,當時做手術從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讓他至今難忘……正是無數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動撐起愛的天空,人間大愛永不衰竭。

人間有愛,生生不息。在5月1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湧上人們心頭的不僅有對遇難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對曾經得到過的幫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隨着時光流逝而沉澱心底,來自全球各地的愛意卻應當隨着生命延續而惠及他人。銘記得到的愛,併為別人付出愛,世界將因此更美好。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5

大家都知道了,2008年5月12日,在我國四川的汶川發生了一起8.0級的大地震,後來測出,地震的威力相當於252顆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能量。在這場地震當中,很多的學校都倒塌了,許多國小生因此而失去了同我們一樣鮮活的生命。我希望,未來我能夠設計出一種足以抵抗地震的學校。

2050年,我成為了一所國小的校長。那天,我正在辦公室看一篇作文,忽然,桌子上的屏幕監測器響起了警報,我看見,花園裏的兔子們發了瘋似地從花園裏逃出學校。然後,我立刻檢查了放在操場上的地龍儀,發現已經有兩顆珠子掉進青蛙的嘴裏,我馬上意識到地震即將來臨。

我回到辦公室,開始給地底探測儀發信號,地底探測儀回覆來的信息是:地殼震動有些異常,可能在27.36分鐘後有地震。這些話證明了我的觀點,我馬上通過廣播讓老師們停止講課,並讓學生做好防禦準備。現在只有60秒了,我一聲令下,教學樓的5個出入口立刻關閉。我按了一個按鈕,只見教學樓在滾滾煙霧中,隨着驅動器的轟鳴聲騰空而起。

現在只有5秒了,這時,大地顫動,劇烈的斷裂聲中,僅有10秒的功夫,整個城市已夷為平地。而我們學校卻逃過了一場天災。

這就是我的未來。我希望,像“5·12”汶川大地震這樣許多的國小校被毀的悲劇不再重演。我會為實現我的願望而努力。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6

誰也不會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看着計時牌上的數字一點點接近震後營救的黃金72小時,每一個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無不熱切期盼着多一個同胞能夠獲救,無不強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難中的生命。祈禱,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們反覆唸叨着這些詞彙,總理哭了,國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時此刻,生命高於一切,我們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也只有在如此毀滅性的大災大難面前,我們才能這般深刻地體味到生命的寶貴。在現一階段,救災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無論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時刻都顯得那麼奢侈。正是基於對生命的無比尊重,讓我們看到並冀望“國難興邦”意義上的成長。

在政府的層面,中央政府此次在震災發生後的快速反應,不僅贏得了國內民眾的高度支持,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政府的快速(公文有約提供)決策和全面的信息公開,為營救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相較於過去的突發災難,這無疑是一個長足的進步;而這一長足進步所取得的積極效果,更有望為以後的政府應急行為提供一個可資借鑑的成功範式。

在媒體的層面,各路媒體深入採訪報道的廣度、深度和力度,都堪稱實現了某種歷史性的飛躍。地震發生後,中央電視台的兩個頻道、四川電視台以及成都電視台全部中斷了正常節目的播出,對災情和救援工作進行了24小時連續不間斷報道,其他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也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向社會公眾及時提供了最新、最全面和最細緻的信息。這種強大的報道力度充分體現了媒體的生命情懷和責任擔當,讓人動容。

更大的感動,來自於地震現場,災民的自救互救,志願者的主動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奮鬥。“幼兒園老師捨身為孩子擋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診所醫生拿出全部藥品救人”、“成都出租車司機自發奔赴災區參與營救”、“外地私家車主趕赴災區參與轉運搶救傷者”、“唐山某企業家包車組織員工和醫務人員連夜南下”、“綿陽市民帶上食品衣物慰問安置點災民”……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民間組織力量的雛形進一步得到發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災力量之外的重要補充。

從非典到洪災,從罕見雪災到超強颱風,從西藏事件到聖火護衞,眾志成城的力量一次次讓人如此感動。這一次的特大震災,更是讓人們前所未有地緊密團結在一起。全國範圍內迅速掀起捐款狂潮,獻血車前排起了長隊,各類賑災義演正在緊張準備,還有人想到要領養震災孤兒,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眾認識到照顧好身邊的“汶川人”也是一種抗震救災。救災是對所有愛國者的動員令,災難會放大生命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奈,同時也會放大人心的善良和團結的力量。

以生命的名義,讓我們在災難中一起成長。願生命的逝去能喚醒所有當權者和全體國民對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加油,願所有的生命無論何時都能得到一樣的尊重。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7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從5月12號以來,我們的心情從未有過的沉重,過去的七週是中國人多年來流淚最多的七週,我們偉大的祖國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創傷,四川汶川地區遭受了最嚴重的地震災害,震級高達里氏8.0級,地震波繞地球轉了兩圈,嚴重受災區波及10萬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超過1000萬的人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感到了人類的渺小,在生離死別面前,我們感到了災害的殘酷。生命如此脆弱!

在悲傷流淚的同時,我們也被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動所包圍着,截止到5月19日,國內外各界捐贈款物共計108.6億元。災害無情人有情!災難是一面鏡子,一瞬間便照出了人的靈魂;災難是對人性的最大檢驗,也是使人的情感和信念昇華的催化劑。在這個大災難中無數個可歌可泣的畫面,感染和帶動了無數的中國人。我們先看看我們身邊的例子吧:截止到5月19日,我們鄭外一校三部師生共捐款29.73萬元。我們隴海路國中的一名學生,放棄暑期去澳大利亞夏令營的機會,捐款5010元;我們高一年級,捐款最多的是高一(14)班,一個絕大多數學生來自其他地市的外地生班級,週末不回家,過節不回家,省下車費,省吃儉用,卻把關愛送給了他人;我們的生活老師收入很低,卻也慷慨解囊,不少人捐了100元,包括我們的水工、電工、垃圾清運工都捐了款;還有我們的外教bill夫婦,他們將於6月份離開我校返回美國,我們曾多次在食堂看到,外教夫婦把吃飯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撿起來吃掉,他們也捐了2000元。這是怎樣的一種品質,於人慷慨,於己簡樸,於人寬厚,於己嚴謹。

從我校一位身患絕症的吳文鬆老師的捐款,到抗洪救災的捐款;從我校一位身患絕症的學生李鋭的捐款,到抗震救災的捐款,我每每被我們鄭外學子的愛心、同情心、慈善之心打動着。人間有情,校園有愛,有大愛才有一流的學校。你們是民族的脊樑,你們是鄭外的驕傲!

老師們、同學們,從這次災難中,我們也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不可戰勝,從舉國萬眾一心、抗災搶險的救援戰中,從舉國哀悼、緬懷逝者、激勵後人、化悲痛為力量的宣言中,我們也看到了過去一盤散沙、曾經內耗的中國人,而今的凝聚力在不斷增強,民族情結在深化,愛國之心在昇華。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曾感歎韓國人的愛國情結,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風暴嚴重影響到韓國,韓國人把變賣金銀首飾的錢捐給國家,心平氣和地接受被認為最穩定職業的公務員被裁掉三分之一的現實,與國家共渡難關。我們曾看到,在美國體育場,5萬人聲音嘹亮地共唱國歌——我們知道美國國歌是不容易唱的。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教堂門廳上刻着責任、榮譽、國家六個字校訓,後來成為美國的國訓,一直激勵着美國人民。再如,日本幾萬人的體育場,比賽結束觀眾散去,無一張紙片,有人説這是個可怕的民族。但今天,我們看到了我們這個13億大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同甘苦、共患難,團結一心,共渡難關的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相信我們應該能夠把13億的巨大人力資源挖掘到極致。

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每個國家的人們能否把自己的責任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能否經受住任何嚴峻的考驗,能否把愛國之心、民族精神、團結之力,同心同德地發揮到最大程度。

同學們,與災區人民相比,我們是幸運兒,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傷痛,太多的孩子失去了在父母膝下撒嬌的機會,失去了在藍天白雲下嬉戲打鬧的機會,失去了在教室讀書的機會,失去了在大學聯考考場上展示自己公平競爭的機會。與他們相比,我們何其幸福,我們不應埋怨學業乏味、生活鬱悶。從生命的脆弱中,我們應該看到珍惜生命的重要和積極進取的必要。無論是國中還是高中的同學們,我們都不應該虛度光陰,每天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與腳踏實地的行動。無論順境、逆境,我們都應該付出耕耘,付出汗水,承擔責任,明確義務,拒絕無為;無論順境、逆境,我們都應該付出關愛,付出真情,體味感動,拒絕冷漠。生命原本是脆弱的,但生命之花卻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所釋放的能量卻是無限的。逝者安息,生者奮發,我們應該以我們的有為,以我們的付出,以我們的無悔,去告慰死者的靈魂。死難的靈魂應該成為我們活着前行的動力。

最後我想以麥克阿瑟將軍在西點軍校所作的著名演講《責任、榮譽、國家》的部分內容作為今天的結束語:

責任、榮譽、國家,這些神聖的名詞尊嚴地指出您應該成為怎樣的人,可能成為怎樣的人,一定要成為怎樣的人。它們是您振奮精神的起點;當您似乎喪失勇氣時,由此鼓起勇氣;似乎沒有理由相信時重建信念;當信心快要失去的時候,由此產生希望。

他們建立您的基本特性,使你軟弱時能夠堅強起來,畏懼時有勇氣面對自己。在真正失敗時要自尊,要不屈不撓;成功時要謙和,要身體力行不崇尚空談;要面對重壓以及困難和挑戰的刺激;要學會巍然屹立風浪之中,但是對遇難者要寄予同情;要律人也律己;心靈要純潔,目標要崇高;要學會笑,但不要忘記怎麼哭;要長驅直入未來,可不該忽略過去;要為人持重,便不可過於嚴肅;要謙遜,這樣您就會記住真正偉大的純樸,智慧的虛心,強大的温馴。它們賦予你意志的堅韌,想象的質量,感情的活力,從生命深處所煥發的精神,以勇敢的優勢克服膽怯,甘於冒險勝過貪圖安逸。它們在你們心中創造奇境,永不熄滅的進取精神,以及生命的靈感與歡樂。

這幾個名詞的準則貫穿着最高的道德準則,並將經受任何為提高人類文明而奮鬥的倫理或哲學的檢驗。它所要求的是正確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謬誤的東西。

責任、榮譽、國家這三個詞對中國學子同樣具有非凡的教育和激勵意義。在如今這個社會,只有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他人有用的人,也才能成為一個無愧於自己的人。

謝謝大家!

以上就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汶川地震演講稿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為在汶川地震中逝去的生命默哀,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堅強。更多相關範文請關注職場本站。

汶川大地震前的演講稿篇8

5月12日是多麼平靜的日子啊,當我們沉浸在書香中時,地震降臨在了四川汶川縣,里氏8級大地震奪走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在這次災難中,有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親人,而汶川等最嚴重的災區餘震還時有發生,還有很多人在廢墟下等待救援,學校和醫院是受災最重的地區。

當我看見那些小朋友淚痕滿面的場景,真是讓我傷透了心。據媒體報道學生死亡人數較多一所學校中一千五百多人,只有一兩百人倖存,況切還有一些受傷的。

在我們的捐款活動中同學們紛紛捐出自己的零花錢,我也踴躍地參與其中,雖然錢的數目很少,但足以表達同學們的心意,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同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

瞧!奮戰在前線的解放軍叔叔,他們不顧危險,不顧飢餓,不顧風吹雨打,

每天廢寢忘食地來回穿梭廢墟之間。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們救出了許多寶貴的生命。

蒼天啊!您不是以慈悲著稱的嗎?那你為何要降臨這樣的地震,讓那些無辜的人們失去親人,失去兒女,失去父母,讓他們無家可歸呢?

四川的人民雖然我們相隔千里,但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要知道陽光總在風雨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