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8W

一份實用心得體會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的,這樣我們的寫作和思維能力才會得到提高,通過寫心得我們都能明確個人今後的方向,以下是白領範文網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5篇,供大家參考。

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5篇

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篇1

作為國小美術教師的我們急需做的是改變思維和行為方式,以適應教育的新要求,在對比了新老教材以及通過這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活動後,我有了一些的淺顯的認識和感悟:

1、把握鑑賞課的性質,更新教師觀念。

將人文性確定為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情感是一種智力,是現代教育觀念。很長時間,舊的傳統教育只重視理性智力,忽視情感智力。如今,學校美術教育是培養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美術鑑賞課來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審美文化素質又利於情感智力的培養。課程改革要求的是我們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着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學校組織我們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為。

2、多學科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實現師生互動。

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美術課程性質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創造性,強調藝術教育的個性化,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強調美術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等等。這就要求美術教師構建超越學科的生態型知識結構,學習與美術相關的其它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學科間的整合或統整,是現代教育理念,亦是現代美術教學趨勢之一。我們教師除了應具備基本的美術知識,同時還需要了解相關的“姐妹藝術”。例如:文學、音樂、電影、舞蹈等等,從學生熟悉的或已經掌握的知識切入,讓學生隨老師設計的思維潛移默化地進入美術欣賞的學科知識,順理成章逐漸深入。

以往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扮演着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在教學方法上,重視講授法、談話法,師生交流是單向的,缺乏師生互動交流過程。教師在上課時都設計了周密的教學步驟,圍繞教材安排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滔滔不絕,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洗耳恭聽。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機會少,在課堂上充當配角,教學效果是預設的,往往教師感覺良好,學生卻沒有興趣。要徹底扭轉這種被動狀況,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轉變形象,由知識“傳授者”變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教師積極參與交往互動的教學方式將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成為新課程的開拓者和創造者,凸顯美術教育教學的多樣化和選擇性,接近學生生活,使學生學習美術感覺很容易、有趣味,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西方有句俗話説:“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美術鑑賞課來講,應該是“有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個蒙娜麗莎。”你可以覺得她是憂鬱的,也可以是快樂的,美麗的亦或平常,這都可以。教師在分析作品時留個空間給學生,而不是僵化於課本或自己認同了的一個觀點,通過不斷暗示,誘導,使學生拋棄自己的觀點,而步入教師鋪設的標準軌道,這無疑給作品貼上了標籤,也影響了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與發揮。既然是鑑賞課,鑑賞的過程中必然有爭論。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的人看來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即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不同形式的展現中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評價,這種模糊區域應該是存在的。

我們教師應該尊重、保護、鼓勵學生以創新精神從多角度理解作品,發表自己的主張。例如:在分析抽象派作品時,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看不懂”,“非常棒,有意思”,“恐怖”這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讓他們敢説,想説,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困惑,我們教師在一旁給予肯定,或是幫助,實現師生互動,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就會主動參與,形成一個平等、活躍的課堂環境。實際上,學生由於知識積累,思維和想象力提高,情感豐富穩定,審美意識觀念初步形成,表現在審美對象不斷擴大,能夠對抽象的形像所包含的情感,意識有較深層次的體驗和把握。他們需要的就是一種平等、自由、暢所欲言的平台,當然這種平台是需建立在課前教師對步驟中的問題精心設計基礎之上。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問題,並對於問題的難易巧妙地設疑,由易到難,需有一定的誘導性,使學生始終對問題保持興趣,還需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思考中的阻塞現象及時點撥,對學生的發言做準確評價。

3、經過幾日的學習,聽了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美術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而為了滿足不同興趣、不同愛好和不同發展要求的個體發展的多方面要求,新課程設置了六個模塊供學生學習,對於新課程改革,我們學校也還在一步步的嘗試當中,也許這些新課程我們還無法完全在學校開設,但我相信新課程的理念已經深深為我們所接受,並將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逐一實踐。

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篇2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積極地投人到課程改革之中,認真學習鑽研,不僅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改變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現把一年來的實驗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一年級《摸一摸畫一畫》一課,教師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教師在黑板上畫了兩條彎曲的線條,要求學生想象感覺到了什麼。有的學生説感覺像小河,有的説感覺像小路,有的説感覺像山間飄浮的雲,還有的説像媽媽做飯飄出的香味,這時教師讓學生根據想象去練習,不少學生畫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有創造性的生動的畫面。這樣為學生提供了獨立的思考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同時教師對那些積極參與抽象造型遊戲的學生以鼓勵和評價。例如: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的畫法很有創造力~等。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參與評價,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在評價和被評價中樹立自信心。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滿足感。

三、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歎,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獨尊。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如上《花地毯》一課,我把全班分成六個組,每組有一組長,要求全組學生合作繪製花地毯,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評比,選出好的作品拼貼在一張大紙上,形成一張大的花地毯,最後各小組再把自己組的作品貼在一張更大的紙上,這樣全班學生作品自然在黑板前形成更大的地毯,組合壯觀,色彩鮮豔,達到了很強的視覺效果。全班同學眼前為之一亮,學生不由得在一起討論,老師適時小結。這樣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集體的智慧,從而熱情高漲,一節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四、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我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教《會轉的玩具》一課時,我讓同桌兩人分別站到課桌兩頭吹動剛做好的風輪,和前後桌比一比,誰的風輪轉得快,為什麼?學生很快發現,風輪越圓,轉得越快。於是檢查起自己的風輪,看看是否要改進。同時,他們發現,風的大小與吹風的位置和風輪的轉速也有着極大的關係。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為對於國小生來説,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可以是課前的,也可以是課後的。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篇3

近來,我對新修改的國小英語新課標進行了研讀。學校教研組也對此進行了學習培訓。我逐漸對新課標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相比20xx年出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國小英語教學的指導性不夠突出,對國小英語的具體學習內容目標要求得不夠具體,國小階段詞彙表、語法項目沒有分別列出;對國小英語教學和評價指導力度不夠,缺乏可操作性建議和案例,等等問題,《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國小階段主要體現如下特點:

一、理念更先進

1.更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修訂稿中首次將英語課程的性質界定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語言學習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加強人格品質和道德情操的修養。一個人如果具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較高的綜合人文素養,他會更快地適應社會變化,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工具性與人文性並重的理念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2.更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修訂稿在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更注重了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不僅體現在基本理念的調整上,也體現在了課程內容的設置和各級目標的描述中。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必然經歷 8

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漸進深入過程。修訂稿強調了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更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

二、目標更清晰

就國小英語教學而言,修訂稿在對原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目標微調的基礎上,在技能教學參考中,對各項技能教學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動都給予了分級描述,還明確了國小階段語法教學的內容與要求,列出了國小階段應掌握的423個基本詞彙,這些也是以往教學中老師們感到比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這次課標的修訂能使老師們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

三、方法更具體

課標對於一線老師而言,不僅是理念的引領,也是方法的指導,老師們看了後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如實施建議中對教學和評價都給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建議,同時評價方式與方法的舉例非常詳盡,不僅例舉了各項技能不同級別的評價方案,還有對評價方案的評析,對老師們在教學中的評價操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再如修訂稿中的課堂教學用語更具體、更符合實際教學需要,語言也更具有時代氣息。 總之,此次修訂的新課標更貼近教學實際,目標更清晰,方法更具體,具有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將對我們的教學起到更大的指導作用。今後一定要繼續深入研讀,全面體會,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實際。

英語教學是能夠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異國語言的魅力之所在,從精神上、從思想上豐富並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使他們對英語的學習充滿樂趣。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

一、課堂教學活動要目標明確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有聲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培養學生們語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來語的陌生的語音,特殊的語法,會使國小生感到與母語巨大的差異,從而在內心產生排斥。因此導致在記憶和理解上的多種學習困難。如果這種困難一點點的堆積到一起,就會挫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教學中採用形體語言教學就能解決這些困難了。

再者,我根據每個字母的形狀,編了一個順口溜。這種方法符合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又容易記憶。例如:學習字母abcde等時,我 10

就讓孩子唱出兒歌:“尖角a,雙圓b,半圓c,饅頭d,倒山e”。書寫字母時,我教孩子們念着《字母書寫有規律》,邊認邊讀邊寫,通過幾遍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就連平時不愛張嘴的個別學生也積極去和別的同學練習,充分調動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英語情景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外語教學中,情景教學法不僅活潑生動,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更易於創造、模擬母語學習環境,使外語教學在科學而且正確的方向上施行。“情景教學”是指:在外語教學中運用於交際的社會情景。脱離了社會情景,語言就難以恰當地表述,難以發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情景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語言學家克魯姆説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是一種情景化的互動活動,設計多元化的情景能使學生的心靈與心 11

靈進行對話及撞擊。情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規教學中缺乏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及同學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等弊端,並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性提供了可能性,從而激發其學習的樂趣。

在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心理,按照他們喜愛的素材來練習詞彙、句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認知的主導,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決定學習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學中只有高度重視研究和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變化規律,才能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發展學生的能力。

三、課堂教學語言應簡明易懂

正確使用英語課堂用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一種有效手段。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十分重視正確使用課堂用語,在備課時結合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課堂對話情景做好充分準備,充分發揮它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從而使英語教學更有成效。隨着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教學課程的延續,課堂用語應循序漸進,我們應儘可能多的使用英語組織教學,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自然的英語氛圍中。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 12

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實施國小英語有效性的教學還有許多的技巧,有待於我們國小英語教師的研究與探索。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國小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廣大國小英語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

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篇4

忙碌了一個學期的老師們想必都在好好享受着假期,無論是選擇休閒娛樂,還是繼續充電,或者是為下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準備。作為老師,我是幸運的!假期我有了一個這樣的外出學習的機會。那麼在這裏我想説謝謝小教部給我們林區教師提供一個這樣的學習機會,希望這項活動能永保青春,讓每位林區的教師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個人學習談一點心得體會:

此次學習我聆聽了十位教育專家的講座,分別從師德修養、教育敍事研究、國小語文閲讀法、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教學研究導論、數學課題教學的實效性、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南、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思考、信息時代下教師專業發展這十個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培訓。

一、提升師德修養

師生關係的新註解,對話與理解、愛與平等。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老”問題必須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師生關係的正確處理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問題。新課程要求師生關係從對抗走向對話,從壓迫走向平等,教師角色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轉變為教學的促進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只有在新型師生關係下,學生的素質、教師的智能、新課程的優勢才可得到充分的發揮。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這句話來高度概括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些次學習使我更清楚的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用自己一顆摯熱的愛心去了解學生,公平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關心、愛護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去開啟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窗户。讓教師的愛心成為孩子學習、生活成功的原動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在不斷的付出自己對學生的愛心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成為每名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學環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諧、平等、愉樂的教學氛圍,成為培養孩子們創造性的思維的主陣地。

二、提升教學理念

新課改的春風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提升中,通過這次學習我有了一個更清楚更系統的認識。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進行。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力圖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而此次學習我對這一功能有了簡單的體會:

2023年新課改培訓心得篇5

我參加縣教育局國小數學新課標學習培訓,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材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那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為“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為“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紮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於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鋭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並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於傾聽他人發言,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敢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