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優秀《我們仨》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通過閲讀可以塑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閲讀是一種精神的按摩,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優秀《我們仨》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優秀《我們仨》讀後感範文
關於優秀《我們仨》讀後感範文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於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麼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緻的温暖,伴隨着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敍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説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麼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着急地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迴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鍾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歎: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在這麼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裏,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彷彿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着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温暖、感動。

作者全文行筆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敍述出來,儼然像一個旁觀者。我不知楊絳先生寫此書時是何等心境,但我認為,其實不然。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湧,字裏行間卻飄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許經歷過生離死別,年華蒼蒼,看淡了所謂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紅塵,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兩個至親,普通人應該承受不了。沒有先生強大的心境,也理應學會豁達,而不是為生死之事沉淪,要為他們好好活着。

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著。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麼?在愛因斯坦眼中,不過是不能聽莫扎特罷了。成敗何足道,看破煙雲,就讓那一份温情伴隨我們走向路途的終點。

書中最後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處?願楊絳先生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我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

關於優秀《我們仨》讀後感範文

仔仔細細讀完,心裏觸動不止。從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到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感動於錢鍾書夫婦動盪時互相扶持老來互相依偎,女兒錢媛的點滴孝心。羨慕於他們一家人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做學問過生活都有條不紊,既嚴謹又有樂趣。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楊絳先生説“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寫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時讓我淚流滿面。第二部我幾乎是留着淚看完的,親人的相繼離去讓先生內心裝滿了太多太多痛苦吧。人生是如此的不易,如此的孤獨,假如沒有親人的陪伴和牽掛,生活蒼白無力的快要失去活力。感動於先生和錢先生的伉儷情深,感動於錢媛和父母的骨肉親情,正是有了這些純粹的情感,生活才有了繼續下去的動力。苦難中有快樂,掙扎中有甜蜜,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諦。借用劉墉先生的話“孤獨使人成熟,孤獨使人面對天地,孤獨使人面對心靈,孤獨使人面對生命。我們由孤獨來,往孤獨去。又總是被這世界、人羣環抱着,稍稍往遠處想一想,就不再孤獨”。

回憶大抵是最無用的東西,可偏偏只有回憶才能讓我感受到你曾到我生命中路過…

想來,這些年蹉跎了多少時光,現在體會到讀書帶來的踏實寧靜,現在讀也不算晚。多讀書 讀好書 定下自己的讀書目標。

關於優秀《我們仨》讀後感範文

《我們仨》的作者是楊絳,對於她,我只知道是錢鍾書的夫人,對於錢鍾書,只讀過他的《圍城》,感歎書寫的實在精妙,那些比喻見解看的也過癮,除此,坦率地講,知之甚少。寒假裏,極其偶然的機會,讀到了《我們仨》,第一次走進楊絳先生(大家都這樣稱呼)的文字世界,也第一次被其樸素的文字後面厚重而深沉的感情深深地震動。書中有多處,看的時候惹我落淚……。

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瑗。

簡單的文字,全書只有三章: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在回憶錄的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簡短的開篇一章中,楊絳這樣寫道:“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説説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裏,鍾書不知到哪裏去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往前看去,是一層深似一層的昏暗。我腳下是一條沙土路,旁邊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寬廣。向後看去,好像是連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煙的去處,但不見燈光,想必相離很遠了……”末句又説:“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於是,從夢開始的獨屬於“我們仨”的回憶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作者以最後幾年我們仨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為主線,以“古驛道”上的聚散展開來寫,字裏行間滿是令人斷腸的痛。通篇中作者沒有呼天搶地痛哭的場面,沒有細緻入微對“痛”的描寫,但正是那種含蓄節制的痛,卻能直擊人心裏最柔軟的部分,是一種刺入靈魂的痛。這一部分,楊絳用時而夢幻時而真實的手法,將一幕幕往事交織在一起,遲暮之年的夫婦倆在老病相催之際,用真摯的愛相互支撐着度日,直讓人心裏一陣陣發緊,令人扼腕歎息。讀着文字,一幅幅令人動容的畫面浮現眼前,比如清冷的古驛道上,“我”來來回回穿梭於客棧與寓所之間,步履蹣跚、一腳一腳走進又走出萬里長夢。當女兒阿媛住院一年無效不幸去世的部分,小説中是這樣寫的:“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温軟親熱的一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有了。”“……我心上蓋滿了一隻只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啪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讀這樣的文字,感同身受,淚流心傷。白髮人送黑髮人,從此生死兩隔,刻骨之痛!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追敍“我們仨”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回憶“我們仨”相互温暖着共同走過的一幕幕之前,作者向我們道出了“家”的含義,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學者家庭的悲歡離合,看到了他們在面臨種種困境與苦難時依然保持着與日月同輝的人格魅力——

“三里河寓所,曾經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樣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是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家是什麼?家在哪裏?也許,誠如楊絳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個必經的客棧而已。它不是歸途。歸途是一條通往沒有終點的遠方的路。儘管沒有確切答案,我還是在楊絳的筆下,讀出了“家”的存在意義。一個傾注了愛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供安身的棲所,而是歷經聚散離合,始終牽繫於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個萬里長夢,是夢裏夢外心心相印始終不渝的曠世之愛……

書的末尾這樣寫道: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尋覓的歸途在哪裏?‘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這一聲問,這一聲歎,如敲窗的夜雨,不斷敲打着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等生命的種種際遇,飽嘗了人世間的悲喜浮沉之後,是在怎樣一種蝕骨的思念中,以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文字寫下了“我們仨”的瑣細點滴。

讀完《我們仨》,我想,一本書的流行,不在於它辭藻之華麗,不在於它情節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那就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