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高中作文3篇 "传承家风,弘扬孝道——一篇关于孝高中作文的思考"

来源:巧巧简历站 1.97W

“孝高中作文”是以孝顺这一古老美德为主题的高中生作文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家庭责任感,提升其文字表达和思辨能力,以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孝高中作文3篇

第1篇

曾不止一次又次想:如果我只有最后一件事的的权力,我一定不顾一切的去——尽孝“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如果送的只是物质上的东西而不是精神上的感动,礼物再大,又怎能代表对父母的爱?我想要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意识上只是送礼,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应该说任何生活中的事物都能代表我们对父母的爱。

父母为了我们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生活,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更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过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孝顺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却含古人之大义也。

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心,要学会体贴体谅父母的辛苦,要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前传承下来的美德。那么多年下来了,我们中国人都能知道这个“孝”字怎么写,怎么读,生在21世纪的我们怎能忘怀?千百年来,我国出了许许多多非常孝敬父母的“大人物”。知道大人物为什么打问号吗?是因为能够知道孝敬的人,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这是古人的教诲,他们认为做人首先做的就是尽孝,可见孝在我国古代人民心中多么重要,我们自然要懂得传承,要传承首先就要自己牢记尽孝,记得尽。记得回家看望老人,就是“孝”。

现在政府倡导树新风、创建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感恩主题,就是呼吁做儿女的都应该在平时多关爱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可谁能谨记政府让我们做的事。就让我们心里每天都是感恩的日子,每天都是父母的节日……

孝高中作文3篇

第2篇

早在中国古代,《孝经》就已有“百善以孝为先”这句明宗开义。也就是说孝顺是行善的根本,没有孝顺又谈何行善。所谓的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

在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孝’这个字便被写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页,醒目的中国字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中华儿女,用行动去证明你对父母的孝心,用行动去感谢父母对你的爱。这种人人生来就有的天性,本应在人的心灵深处开辟出一片美丽的花田,用爱与感恩等人类最真挚美好的感情浇灌,但没有人保证,经历了狂风暴雨之后,这花田不枯,这感情不变。经历过风雨,便拥有彩虹,这花田有风暴后特有的美丽,比先前更旺盛妖艳。

我是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从小便寄宿在姥爷家。姥爷是一名数学教师,在我看来,他对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几年教师生涯中一成不变的数学公式一样,单调而乏味。这种淡漠的感情,在姥爷病倒那天,蓦然消失。

而那天,我这个平时自诩挺孝顺的孙女,竟无法从记忆中挖出丝毫对姥爷的孝心来。无尽的后悔感像潮水般将我吞噬,如果能早点发觉姥爷身体的不适就好了,如果能多干些家务活来减轻老爷的负担就好了,我是这样想的。看着病榻上姥爷那刻满沧桑皱纹又憔悴的脸庞,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药箱,想找一些能减轻老爷痛苦的药,却被说明书上复杂的术语弄昏了头。要知道,在我生病时,姥爷会守在我的病床前,喂我吃药,再哄我入睡。

而现在,如此这般。泪水渐渐迷蒙了我的双眼,忍住想要啜泣的冲动。这时,姥爷走了过来,慢慢收拾我弄乱的药箱,吃好药。看着看着,泪水终于决堤而下,扑到姥爷怀里,大声哭号,双肩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不停地说:“对不起”。姥爷笑着问我为什么道歉,我回答,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让姥爷受累。姥爷拍了拍我的头,眼睛里流露出欣慰与赞许,说:“以后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药香,承载着姥爷对我深沉的爱,它让我幡然醒悟,并拥有这世上最美好的品质——孝顺。

鹿乳奉亲,啮齿痛心的故事感动着我,芦衣顺母,拾葚异器的故事教化着我。在孝顺之风的熏陶中,我成长着。

善良的品质固然美好,但对长辈的孝顺应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个人,如果只对陌生人报以善良之心,对父母长辈不屑一顾的话,那么没有人会认同,那所谓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将会渐渐消逝。

善良之水滋润着孝心,在风雨的洗礼过后,我拾起挂在云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着孝心标记的彩虹。

第3篇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有之。相对于近现代逐渐“开明”的孝,古代的孝道有两大不得不提的局限性。

一是过分形式主义。“丁忧三年”,三年不换衣服不剪头发不洗澡为父母守孝,绝不是我所能理解接受的: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不人不鬼便是大孝?若因此患病乃至辞世,九泉下的先辈就会含笑?三年的大好光阴,说不定正事成名立业之时,耗在守孝的形式上,可惜可叹。古时另有这样一出:a的父亲叫“仕”,所以a一生不做官;b的母亲名“梅”,因而b永不写梅花诗;c的祖父字“石”,他连过石板桥亦要人背过去,不忍心踩上一脚……古人中“避讳”的规矩屡见不鲜。想来名字不过是人的代号,不写诗不过桥也罢,若d的父亲名“米”,字“麦”,他就一辈子不吃饭,饺子馒头一概碰不得了?形式主义难免表现有余,诚心不足,顽固得令人不解。

二是缺乏独立性,这也是古时之孝的最大特点。父为子纲,子承父业,皆是铁铮铮的规矩。于是你不按“父母之命”成亲是不孝,“无后”是不孝。婚姻观生育观上的自由独立被剥削殆尽后,“孝道”又来冠冕堂皇地欺压生命健康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味着父母可以任意打骂,甚至将已赋予的生命收回?《活佛济公》里讲到,某守寡女子被人诬陷不贞,她父为保全家族名声,竟“合情合理”地要逼女自尽,摔死幼孙。女子上公堂告父,被县官“善意”提醒,若言不属实,将被以“不孝”的罪名凌迟处死。呜呼哀哉!活生生的性命在“孝”面前就如此微不足道么?仿佛子女一出生就必须与父母绑在一起,父母在,不远游,所有的自由,所有的独立皆被“孝”碾成粉末。这岂止是局限,更是摧残。人被封建礼教生吞活剥,还得背上“不孝”的骂名,在众人“死得好”的喝彩声中离去。再大再崇高的孝也不能倾斜人权独立自由的天平。否则,没有完整的人格作载体,称其为“愚孝”,又有何过?

毕淑敏写道,一个连他母亲都不挚爱的人,又能指望他去爱谁呢?可见“孝”首先教会我们爱,爱至亲的父母,将人格从狭隘的自我意识中解放出来,学着爱上他人,慢慢领会整个世界的美好。“孝”亦是感恩。父母赐予我们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绝非任何有形之物足以回报。唯独心灵能够感动心灵。怀揣着本原的亏欠感,我们会更好地付出。“孝”还是延续。孝,子承老也。人类是一代代生命的延续,每个人不过是锦缎中的丝线一缕,浪花间的水珠一滴,歌曲里的音符一个。但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国,有社会,有世界,有历史,有“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画卷。“老”“子”相接,其中一环。孝,最最自然的情感,引领我们追溯过去,寻找归宿。不可磨灭的延续感让我们不至于悬浮于半空,而是脚踩着千万年积累下来的泥土,心中的根连接着先祖们不息的呼吸。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