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實踐活動方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5W

活動方案是全面的,旨在滿足各種活動類型的需求,從商務會議到社交聚會,再到大型體育賽事,一篇活動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活動的規模和規格,以確保活動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實踐活動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8篇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目的

國小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國小生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為了讓國小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朱保國小特舉行本次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對象 部分學生代表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6日 四、活動地點

朱保國小農科教實踐基地 五、活動過程

4月25日選拔參加活動學生代表,學生4月26日課間操後在學校集合。政務處人員帶領孩子到農科教實踐基地觀賞海棠花,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六、活動要求

政務處人員認真做好學生的參觀、勞動安排,讓學生學有收穫,保證學生在學習、活動時的絕對安全。

學生須遵守紀律,服從學校統一安排,確保社會實踐的安全和活動的順利開展,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護參觀地的一草一木和公共財物,要加強自我服務管理意識,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鍛鍊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加強對學生生

活常規的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開展優秀中隊和優秀學員等評比活動。

在組織學生參觀過程中一定要教育孩子服從老師安排,自覺遵守秩序,愛護文物和公共設施,並時刻關注學生的安全,加強學生的.安全管理,確保學生安全出行,安全返回。

朱保國小 20xx年4月23日

關於組織學生到農科教實踐基地活動的

通 知

各班級:

國小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國小生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為了讓國小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朱保國小將開展到農科教實踐基地活動。

一、活動對象 部分學生代表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6日 四、活動地點

朱保國小農科教實踐基地 五、活動過程

4月25日選拔參加活動學生代表,學生4月26日課間操後在學校集合。政務處人員帶領孩子到農科教實踐基地觀賞海棠花,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請各班主任接通知後,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

朱保國小 20xx年4月20日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2

一、研究背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這個世界正在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科技和信息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地悄然興起,知識產品生產和腦力勞動在整個社會生產系統中佔據了主導地位,知識上升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與國家、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戰略既要求社會成員具有終身發展的願望和能力,又要求發展和保護並重。面對全新的社會背景,基礎教育如何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健全的價值觀和負責的生活態度,具有創造意識和能力,善於發現和探究,具有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善於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生態倫理意識,能夠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成為各國課程改革的核心命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觀照歐美各國和日本、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的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適時地提出了在我國中國小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但是,在國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特別是國小。目前全國第一批三十八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在課改中碰到的最大困難即是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方面,教育部下發給各實驗區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僅僅給出了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則,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鑑的案例,給課程實施帶來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難;另一方面,綜合實踐活動從課程資源上説具有極強的地方性,不同地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文化傳統千差萬別,使得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課程內容上不可能統一,無法形成統一的教材或參考資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絕固定的統一教材,這對於習慣了以教科書和教參為教學原點的國小教師來説,一下子無所適從;第三,近年來,高中段的研究性學習蓬勃開展,已經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書,但是,以國小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能力儲備,根本無法搬用高中研究性學習的經驗。因此,加強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探索,積累課程實施經驗,對於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而且,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講,每所學校必須在經歷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後才能獲得課程實施的經驗,才可能在新課程全面推行的時候不致於手忙腳亂,無所適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可能按照別人探索出來的現成模式去套用,只能從同類型學校的經驗中得到一定的借鑑。所以,不管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驗的積累還是對課程實施規律的探索,作為xx國小,非常有必要化力氣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和實踐。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1、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積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經驗,為課程的正式實施做好師資準備。

3、以課題研究帶動學校在教育質量、教育科研、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辦學層次。

4、為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供有效案例,提供xx地區國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共性經驗。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

(1)國小低年級主題實踐活動資源開發

(2)國小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及學習包編寫

(3)國小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

2、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1)國小低年級主題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2)國小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3)國小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3、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評價

4、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管理

5、信息技術在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作用

四、研究的主要步驟

1、準備階段(xxxx年3月-xxxx年8月):

(1)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2)分層次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做好教師培訓;

(3)送骨幹教師到上海蔘觀學習;

(4)強化勞技學科、信息技術學科師資隊伍;

(5)建好校園網,構建初步的校園網絡文化,建好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站;

(6)制定詳細的研究實施方案,分年級編寫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習包;

(7)成立少年海洋科學院,落實社區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8)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2、組織實施階段(xxxx年9月—xxxx年7月):

(1)舉行課題開題儀式;

(2)分年段按計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和調控;

(4)定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交流和階段成果彙報觀摩活動;

(5)在實施過程中組織教師動態培訓,外出參觀學習;

(6)採集研究有關數據,積累資料,完成研究內容中規定的五大塊研究任務。

3、總結階段(xxxx年8月):完成課題研究主報告,完成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網絡化輔助管理軟件。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法

六、研究的條件分析:

1、學校主要領導對研究課題高度重視,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經驗,承擔過多項省規劃課題的研究,而且研究課題獲得過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校長本人對信息技術教育、國小勞技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比較熟悉,有過十年的國小海洋教育活動課程研究經歷,接受過為期一年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

2、綜合實踐活動所包含的四大指定性學習領域學校都已陸續開展,最短的也已有一年的工作積累。

3、學校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方面後來居上,建成了功能完備的校園網,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準備了優良的網絡條件。

4、近兩年,教師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青年教師在教師隊伍中佔了絕大多數,為教育科研提供了師資隊伍基本素質上的保證。

5、學校所在的沈家門街道對社區管理作了重大改革,一大批熱心教育工作的青年社區幹部充實到各社區管理層,客觀上為學校開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七、研究的組織管理: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周旭光,校長,負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和課程研究的全面領導,在總結階段撰寫課題研究的主報告;

副組長:徐海兵,書記,負責課題組各成員、學校相關的各部門、各子課題組的協調工作;

成員:張朋軍,教導主任,負責信息技術教育,為課題研究提供技術保障,領導完成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輔助管理軟件的設計、編寫;

翁舟樑,辦公室主任,領導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工作;負責課程評價;

張英,教科室副主任,負責課題研究的資料積累和分析,課題檔案管理。

2、根據研究內容規定的五大塊,按年級段建立子課題組。

3、按教師個人特長,建立指導教師組,並在組內按年級進行相對指導分工。

4、班主任組織班內綜合實踐活動分組管理和協調。

八、研究的主要措施:

1、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合理安排綜合實踐活動指定學習領域的時間。

信息技術課:一、二年級每週安排2節信息技術課,其中1節為漢字輸入技能訓練;三、四、五、六年級每週開設1節信息技術課,其中五、六年級可以根據課題研究情況調劑使用,重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整合到整個課題研究中去。三年級開始使用的信息技術教材提前到一年級使用。

勞動與技術課:一、二、三、四年級每週單獨開設1節勞技課,五、六年級勞技課併入課題研究,作為研究中的實際應用來體現。

一、二年級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安排4次統一的主題活動,其中2次為自然考察,2次為社會考察;三、四年級每學期安排2次主題活動,儘可能做到自然和社會和自我發展研究平衡;五、六年級每學期安排1次自選課題的研究活動。

2、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背景,在活動安排上由淺入深,體現由扶到放。

一、二年級段以教師主導的集體活動為主,以口頭表達教師要求的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儘可能地讓學生在表達時有自由選擇的餘地;

三、四年級學生能按照學習包所規定的範圍和提示的要求相對獨立地完成活動,在規定範圍內有自己選擇研究、體驗對象的自由,有書面的活動記錄和認識體會,有活動過程中必要的設計活動和實踐服務活動,必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掌握基本的調查、資料收集的方法,並注意科學性;

五、六年級則在學校提供的大的選題範圍內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研究課題,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研究活動,要求整個過程符合科學研究的一般規範。

一、二年級注重的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初步感知;三、四年級注重的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並能參加符合自身年齡特點的實踐,把自己的想法運用在實踐中;五、六年級則側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的能力,強調理性思維和綜合性。

3、在綜合實踐活動大的思想框架內,對學生的體驗性、實踐性學習進行有分有合的安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除了在活動中作為主要的載體之外,從一到六年級進行系列安排,規定服務和實踐的總課時,保證每位學生有足夠的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的量。

4、除在課題實施之前對教師進行的一系列有關課程改革的理論培訓之外,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同步進行具體的操作培訓,保證教師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指導和對研究過程的有效監控。

九、研究的成果表述:

研究報告、論文、輔助管理軟件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總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瞭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習慣,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具體技能;並在活動中獲得參與綜合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組建一支基本穩定的師資隊伍,以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素質,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穩步發展。

四、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針對學校實際,我們這學期倡導主要圍繞下列線索進行設計和開發。

1、利用學科課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學科課程,同時又是必修課程,不能成為其他課程的附屬品,但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和某些學科打通進行。學科知識不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當突破學科教學自我封閉的僵化模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依託學科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內外打通,對學科資源和非學科資源的開發進行一體化設計,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引入課堂。因此,我們將考慮如果有機地與學科內容進行整合,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內容。

2、走進社會生活,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獲得生存體驗,讓學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從學生身邊的小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煙有無毒害》、《網絡利與弊》、《瞭解身邊的環境》等通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實際參與、親身探究等活動,瞭解社會的現象與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將着重引導學生形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繫,發掘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充實、更有趣、更有意義和富有創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3、走進自然,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環境中發現問題,並指導學生通過觀測、考察、實驗、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種自然環境的信息,關愛自然,提高環保意識,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思,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本學期,學校將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繫起來思考,在各年級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活動課程的認識。加強專題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讓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培訓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集中培訓、教研組研討、個人自學相結合,以案例式、對話研討式等學習形式使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聯繫起來,使之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驗。

(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增強交流。積極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研活動,實現校內老師增強交流,本校與外校老師之間加強交流,吸取兄弟學校開展本課程的經驗,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四)注重過程,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指導。本課程主要以活動為載體,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重點,主要以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等學習來開展。學生通過社會考察、討論分析、角色扮演、辦報創作等社會活動方式,對主題進行探究、發現,通過從不同角度對社會問題和科學現象進行研究,自己去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加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經歷活動中的各種感受,在實踐中鍛鍊學生的創造意志,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的展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記錄活動經過、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督促,並且這些事情要力爭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的過程中,親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研究,預設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五)關注評價,深入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收集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作品、反思日記、研究報告等,及時記錄自己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過程和體驗;開闢學生成果展示。學校可利用校園廣播、櫥窗等欄地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讓教師、家長、學生都積極參與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採用自評、互評等方式,實現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六)加強和家長的聯繫,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會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因此可加強和家長的聯繫,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七) 具體活動內容:

1、 尋找春天 學做葉畫

2、認識綠色食品 學做涼菜、水果拼盤,做餃子

3、小菜園 通過採訪,實地察看,瞭解幾種蔬菜和水果存在的主要問題,

4、 走進紙的王國 學簡單的摺紙、剪紙

5、零用錢的調查 調查 採訪零用錢的去向

六、流程安排:

1、制訂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討論活動內容,訂好學期活動計劃。

2、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培訓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

3、按制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5、組織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6、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7、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評價工作。

8、總結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

七、活動評價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的,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本學期將充分發揮評價這一機制激發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受自我成長,促進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悦。

1、注重過程: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過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國小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國小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採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國小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現,並將其作為評價國小生的標準。

2、尊重多元: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鼓勵並尊重國小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製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國小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注意反思:發揮評價的指導功能,引導國小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通過調動國小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國小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特別是重要的細節、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動,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評價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教師評價以下列幾項為標準:(1)深刻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並以負責的態度參與這門課程的實踐;(2)不斷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3)逐步發展活動中規劃與設計課程的能力組織、管理與協調的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堂教學調控能力。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4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豐富學生暑假生活,進一步培養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喜讀書”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家庭主人翁精神,根據上級關於做好假期生活引導的有關文件精神,決定繼續開展暑假“快樂暑假,體驗成長”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對象

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和家長

二、活動時間

暑假期間(7月7日至8月31日)

三、活動內容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合理地安排時間完成假期作業,做到學習、休息、鍛鍊不耽誤。六年級的同學即將升上國中,仍要做好複習,以良好的狀態迎接國中的入學考試。

2、參與日常家務勞動:根據各年級學生不同年齡,重點加強生活習慣養成和提高生活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家庭與家人的事幫着做”:國小低年級側重於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做好個人服務勞動;中年級在鞏固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嘗試承包一項家庭服務勞動;高年級主動承擔作為家庭成員應盡的家庭勞動責任並勇於糾正個人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家長的負擔,主動為家庭作貢獻。每位同學至少拍下兩張參加家務勞動的照片貼在或打印在a4紙上,並寫下自己的深刻體會(如我學會了什麼,怎麼做的,有什麼收穫),開學時統一交給班級老師。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5

一、指導思想

我鎮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為依據,以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校體育活動,營造校園足球氛圍,提升學校特色文化,培養青少年拼博進取、團結協作的精神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成立機構

各校要專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行政為副組長、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為組員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

三、具體實施步驟

(一)課程設置

各校應將足球列為國小體育必修課,逐漸加大足球教學的比重,要求每週有1-2足球課,傳統學校或條件成熟的學校今後應增加至2-3節,力爭做到每個學生都學會踢足球。

(二)氛圍佈置

各校應營造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可出版校園足球活動宣傳欄,或指導製作繪畫書法,或收集校園足球文化相關資料、宣傳報道;其次可定期評選校園“足球小將”等;第三,可在校園適當的地方建設足球訓練區、“足球樂園”等。

(三)隊伍建設

1、各校應聘請專業的足球教師或校外足球教練,力爭做到配備專職足球教師、教練。

2、加大教師專業化建設力度,積極組織足球教師或教練參加專業技能的培訓,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提升技術水平。

(四)夯實活動

1、各校結合校情實際,組織全體師生編創推廣“足球操”等校園足球系列活動,力爭做到師生共學、人人同樂。

2、各校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調動學生的創造性,以足球運動為主題,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趣味活動和足球交流活動。

3、各校應將足球比賽制定為校園運動會比賽項目之一,每年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校園足球聯賽,分高、中、低年級進行分組競賽,並評選校園“足球小將”、“足球新星”等。

4、各校可計劃組建家長足球隊或拉拉隊,讓家長也一同參與到校園足球中來。建立學校與家長溝通平台,獲得廣大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推動足球活動的全面開展。

5、教委辦將於每年6月份分別組織鎮國小教師組、學生組足球聯賽,進行互動交流。透過足球,加深校與校之間的聯繫,建立足球互助交流校,攜手進步、共同成長。

6、教委辦將擇優推選有足球特長的教師,組建鎮國小教師足球隊,定期組織訓練,積極參加市級以上有關比賽活動。成立足球專項教研組,夯實科研工作,定期到學校指導足球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提升我鎮師生足球技能水平。

7、教委辦將不定期到各校檢查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根據檢查考評情況,擇優表彰部分工作先進單位,同時對於個別不開展或馬虎應付的學校將給予通報批評並約談有關責任人。

(五)激勵機制

1、各校應結合校情實際,制定校園足球激勵機制,每年對學生足球基本技能進行測試,並把學生足球特長水平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2、完善獎勵政策,針對考核情況,鼓勵成績優異者,對足球項目成績優秀的班級或學生進行獎勵。

(六)保障安全

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制定應急預案和應急保障措施,配備足夠應急人員、必備器械和藥品,以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

2、全方位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使全體師生牢固樹立“防患險於事故,責任重於泰山”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處置足球運動員安全事故的能力水平。

3、儘可能為全體運動員購買保險,或找有資質的企業提供車輛,儘量避免和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

全體足球教師、教練,不僅要加強對學生技術動作的訓練要求,也要加強學生的理論學習,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在紮實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足球訓練能力。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6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是課程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發揮評價導向功能和進行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與方法。

一、 關於學生課程學習的評價

(一)評價原則

1、 過程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學生親歷體驗的課程。因此,要重視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評價。只要學生經歷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該肯定其活動價值,給予積極的評價。

2、多元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多元化。因此要鼓勵並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如演講、表演、寫作、繪畫、製作等,評價不應只由教師來決定,要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多種形式,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與指導教師或社會、家庭有關人士評價結合起來。

3、反思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改善、促進的功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要培養學生對活動過程(特別是細節)的記錄習慣,要通過活動過程、交流和活動成果彙報,讓學生學生學會對問題的討論、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與思考,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4、激勵性原則。堅持正面評價,運用表揚、鼓勵、表彰等方法激勵學生,並貫穿於整個課程實施過程。無論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遭受失敗的時候,無論是定性還是量化評價的時候,都應該激勵學生,使激勵評價成為學生獲取成功的動力。

(二) 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以定性為主量化為輔、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多維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與學習能力、收穫與反思進行評價。

1、參與態度。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次數、認真程度,以及是否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動手動腦、主動提出活動設想或建議、認真查找資料、準時完成計劃和學習任務作為評價的依據。

2、合作精神。包括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於與別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進行評價。

4、收穫與反思。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小組活動記錄來反映,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日記、活動徵文、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反映,還可以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和活動成果來評價。

(三) 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體現多樣化,要將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

1、“檔案袋評價”。要求活動小組建立活動檔案袋,裏面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調查表、出勤登記表、實驗記錄表或調查記錄表、原始數據、學習體會、日記等與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為小組成績評價的主要依據。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表演、模型、設計方案等學校每學期舉辦一屆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一屆手工製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比活動。

4、項目評價與階段綜合評價。在每個活動項目結束後,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活動之後能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指導後繼的活動,併為每學期的階段性綜合評價提供依據。階段評價做為學生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績的主要依據。

二、 關於指導教師的評價

(一) 評價內容

1、參與態度。是否主動熱情做好活動前準備工作,認真備課,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經常為學生作具體指導,與其他教師協作。

2、指導能力。是否善於發現學生的問題和困難,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幫助學生調整活動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應的知識背景材料,瞭解校內外教育資源,能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

3、繼續學習。是否主動學習課程的前沿知識,能根據學生探究的內容鑽研有關知識,掌握有關科研方法,提升指導水平。

4、指導效果。是否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指導的小組有相當的成果展示。

(二) 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採用“協商研討評定”方式,以自評為主,結合學生評價、教研組評價與學校評價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和客觀度。

1、問卷調查:①教師自我評價;②學生小組評價。

2、察看案頭工作:是否認真備課,撰寫教案,做好指導工作記錄。

3、成果展示:每學期組織一屆學生學習成果展示評比,對指導教師給予適當評價,並從中評選優秀指導教師。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7

主持人:有兩個人, 他們願意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 他們是誰?

(齊答)我們的爸爸、媽媽

是啊,父母為我們無私的奉獻,賜予我們生命,教育我們做人。生活中一點一滴無不融入的是父母愛的能量。那張張照片裏,注入的是脈脈真情。讓我們傾聽那照片中飽含的父母深情吧!

1、敍述照片故事(4生分講)

(12)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34)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合)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

向父母獻花(説一句話)擁抱。

2、(愛心天使與感感上台)

愛心: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感人的畫面呀。感感,你怎麼哭了?

感感:爸爸媽媽是無私的,偉大的。我錯了。(牽上其媽)媽媽,對不起。謝謝你們養育我。我愛你,愛你和爸爸。

媽媽:孩子,媽媽今天實在太高興了,為你和你所有的同學,其他的父母可能未能來到這裏,但想念他們也會因為你們的真心真情而感動和自豪的。

3、(愛心使者串)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更何況父母,親友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聽,那動情的詩歌裏藴藏了我們孩子們的深情呢。

4、詩朗誦

有一聲呼喚最動聽

有一個人最要感謝

有一種人最應感恩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

她就是——“母親”

他就是——“父親”

有一種愛

他讓你肆意地索取

有一種愛

他讓你肆意地享用

這種愛是什麼?

這就是父母那深深的愛!

沒有陽光,就沒有温暖;

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

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

父母的愛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父愛如山,他沉默無語

母愛似海,無時無刻不在包容着你。母愛是船,載着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

父愛是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

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

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

光陰流逝,永不褪色的是母親默默的關?

天涯海角,無窮無盡的是母親對兒女的摯愛。

爸爸媽媽的愛是細膩的,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爸爸媽媽的愛是無私的,願意為我們付出所有

爸爸媽媽的愛是偉大的,可以寬容我們的過錯

爸爸媽媽的愛是和風細雨,

爸爸媽媽的愛是陽光雨露。

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温柔的撫觸給了我

爸爸的腰彎了,他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

媽媽的雙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爸爸的皺紋深了,他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

聆聽媽媽殷切的話語

面對爸爸深沉的目光

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關愛,並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説聲謝謝。

就讓我們用行動去回答,去證明,

銘記恩情,回報恩情。

國小實踐活動方案篇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直接經驗為基礎,與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體現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課程。它打破了教育和生活的分離

九年級學生的基本文化知識、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還是很有限的。

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學習”,即形成直接的體驗,強調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初始方向。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瞭解生活環境的機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開闊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讓他們多看,多聽,多思考,多嘗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置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這三個主題能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的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全面理解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良好人格。

1、親自參與實踐,注重自我體驗、自學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境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參與實踐的經驗。

2、全面瞭解自然、社會、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愛社會、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培養學生髮現和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學會識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組織總結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積極探索,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培養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溝通等良好的人格素質。

4、活動重點:根據九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九年級學生在編寫“活動材料”時的重點。

1、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有目的、系統、全面地觀察。要求學生看、聽、聞、嘗、摸,綜合眼、耳、鼻、舌、身的感受進行思考。

2、在九年級的深度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和比較),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經過深入觀察,要求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5、活動難點:能夠從直接經驗中抽象出問題的本質,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提高學生素質。

三、不及物動詞實施戰略:

1、結合學科教學

每個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的.。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從自己的學科中產生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此時,教師應該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和處理信息,使其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應在教學中培養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透徹,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選擇更加廣泛。

2、結合學生實際生活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視而不見,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的。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了身邊的小事。如果我們從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和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還會提高思維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結合社會熱點問題

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是隻會看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問題。他們對一些公共現象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渴望得到成年人的認可,希望取得和成年人一樣的成就。我們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引導他們以個性化的方式深入探索,從而獲得自己獨到的理解。這是綜合練習的主要目的。例如,通過觀察、參觀、調查等形式的自然,學生可以理解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珍惜生命,使學生可以從人類和自然景觀中獲得美好的體驗。

4、結合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偉大國家。悠久歷史中積累的文化精華是學生學習的優秀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中秋節、重陽節延長的以尊老愛老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5、結合學校工作

綜合實踐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也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是通過學校德育來實現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發展相結合,相互借鑑、相互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比如可以結合國旗下講話和紅領巾廣播專欄,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我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