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中心調研高效課堂彙報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5W

市教研中心調研高效課堂彙報材料

市教研中心調研高效課堂彙報材料


追求高效課堂 實現和諧發展

近一年來,根據學校《創建高效課堂行動方案》,我們務實開展了系列創建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創建效果,促進了師生的和諧發展。現將近一年的創建活動情況向在座的各位專家作個彙報。

一、有效引領

1、聆聽專題講座,把握高效課堂的內涵和特徵。

去年暑期,縣教育局邀請了洋思中學校長來我縣講學。除了班子成員全員參加了聽課以外,我們還安排了教務主任和所有的研修組長也參與聽會。暑期教師集訓期間,我校兩位副校長分別以“學習洋思經驗”為主題,從教育教學與學生德育兩個不同的側面,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專題培訓。今年春季學期,學校又舉行了“創建高效課堂”動員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市教研中心《關於“創建高效課堂”的實踐活動方案》。通過學習,老師們認識到構建高效課堂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現實要求,對於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參與創建高效課堂研究共同體,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方案。

元月11至13日,我校校長參加了市教研中心組織的創建高效課堂工作會,之後,學校填表申報參加市創建高效課堂活動。5月份,教學副校長和教務主任參加了市“創建高效課堂研究共同體”成立及第一次研討會議,這標誌着我們正式參與了市“創建高效課堂研究共同體”。學校組織各研修組開展教學反思,深入剖析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低效乃至無效的行為、環節,並分析造成低效乃至無效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學校創建高效課堂的行動方案。

3、成立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完善評價考核措施。

為保障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實效,學校成立了“踐行洋思經驗,打造高效課堂”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鄒校長任組長,為實踐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負責領導和組織“打造高效課堂”實踐活動,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教學副校長趙校長任副組長,為實踐活動的具體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創建活動辦公室,教務處漆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同時,以年級組為單位,成立各學科集體備課組;以第三屆縣級以上骨幹教師和各研修小組組長為成員,成立“高效課堂達標考核小組”。學校根據創建活動要求,調整並完善了評價考核制度,增加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考核權重,將高效課堂達標情況按無效、低效、有效、高效四個等級納入專任教師年度考核。課堂教學水平在低效等次以下的,在該年度的評先表模和職稱晉升時實行一票否決。

4、堅持校長聽課制度,抓好教學過程管理。

學校教學活動大部分是在課堂進行的,這裏始終應是校長了解教學實際的現場。聽課是校長掌握教學情況的主要方式。聽課既可以瞭解教師的教,也可以瞭解學生的學,可及時發現問題予以指導幫助;也可以發現好的經驗方法在全校總結推廣,利於及時調整教學管理措施。實行課堂開放、推門聽課以及領導聽課制度,通過推門聽課、巡查聽課、指導聽課、解剖聽課、診斷聽課、教學效果檢測聽課等方式,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每學期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務主任聽課不少於25節,研修組長不少於20節,專任教師不少於15節。

5、加強校本研修,進行課堂診斷。

通過校本研修促進教師的創建行動。一是組織好每兩週一次的學科研修組集體研修活動,每週一次的學科年級組集體備課活動;二是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全員參加的全校性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三是每學年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四是組織校級優質課競賽活動,以活動為載體,為廣大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機會、搭建平台。

通過推門聽課對教師的常態課情況進行診斷,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引領。我們的診斷重點有四:一是教學佔的時間不在過長,而在單位時間內所有的教學活動是否都具有實效性;二是教學的內容不在過深,而在教師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準;三是學生的作業量不在過多,而在這些作業是否經過篩選組合,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四是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在過重,而在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保持以及保持的程度。推門聽課後,我們還相機檢查備課和訪談學生,瞭解教師上課的準備情況和平時教學的情況,並判斷該教師的課堂授課情況是基於教案、高於教案,還是教案、教學兩張皮或不備課的上課,以督促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在常態課中成長,促進學校課堂教學的羣體優化。

6、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

我們形成了定製,要求開學初所有教師都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及其解讀,從編者的角度去鑽研教材、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樹立課程意識。開學初要認真通讀所教學科的全冊教材,瞭解全冊教材的內容,明確這些內容在整個課程的知識結構網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學目標。在單元教學之前,要對本單元的內容仔細閲讀,認真分析各小節有哪些知識點,並尋找貫穿這一單元的主線,把握各節內容的內在聯繫,形成教學內容的整體認識。在鑽研一節課的內容時,要認真分析本節課在本單元中所處的地位,思考怎樣把德育點、知識點、智力點和能力點融於這節課的教學之中,明確本節課的培養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

7、堅持網絡學習,提升教育技能。

在這個無處不“網”的時代,我們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欣賞名師課例,揣摩高效課堂;品讀網絡美文,提升人文涵養;瀏覽名師博客,擴充教育視野;下載電腦教程,學FLASH、制PPT,掌握電腦操作技能。

二、深層規劃

1、推行“五個一”活動,引導教師主動反思。

“五個一”即“讀一本教育名著,寫出讀書隨筆;上一節公開課,寫出教後反思;整理一個教育故事,寫出案例評析;開展一項小課題研究,寫出教育論文;研究一位名師授課,寫出成長感悟”。

2、改進集體備課方式,增強學案的實用性。

集體備課的目的是把老師從繁重的寫教案中解脱出來,增加集體研討的時間,以研促教。在實施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還是有教師認識不足,只想少寫,不願多研。為了切實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我們一方面加強了專業引導,從認識上糾正偏差;另一方面,我們進一步規範了操作流程,嚴格遵照縣研訓中心關於《學校集體備課指導意見》的精神,統一使用縣研訓中心“學校集體備課學案設計”樣表,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強調在每次集體交流中,教師要立足課程標準,不僅討論教材核心內容、教法及學法,還要就教師的困惑、反思或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式的研討,通過這種方式促使每位教師提高課前準備的高效性,使集體備課真正避免形式化,體現高效性。備課組長將備課安排表上交教導處,教導處不定時抽查。

3、叩問課堂,實行探討式評課。

叩問課堂,就要真正走進課堂,關注課堂中的人和事,找出存在的問題並加以梳理,對課堂現狀形成清晰的認識。“創建高效課堂”是一個研究過程,但更是一個創建行動過程。其主要的形式是一個針對產生課堂教學低效、無效原因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並通過這個解決過程培養教師的職業精神和專業能力。

在創建高效課堂的實踐中,我們堅持集體説課,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到鍛鍊一人,成長一羣。同時,針對創建主題進行探討式評課,從這樣一些角度來反思:假如我來教,這個環節會怎樣處理?怎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怎樣進行文本、學生、教師間的互動?怎樣去評價肯定學生,真正讓課堂成為一種幸福的享受,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大家集思廣益,你有什麼金點子,我有什麼好主意,他有什麼新創舉,都在評課中各抒己見。這種聽課、評課活動,對各位教師都有促進;這種交流、切磋,對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和教學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

4、重點研究,求得實現課堂高效的規律。

重點研究就是要按照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抓住影響課堂高效的重點問題進行突破,形成相應的認識,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創建高效課堂的實踐中,老師們認識到,高效課堂來自於有效研修,來自於精心準備,來自於自覺反思。要優化課前準備,為提高課堂效率作保障;優化時間安排,讓課堂40分鐘產生最大的效益;優化學法指導,探究最佳教學途徑;優化評價方式,保證學生全員高效參與;優化師生關係,營造和諧學習氛圍;優化教學反思,敦促自己改進教法。

在學案設計時,要特別注意這樣幾點:

其一,要科學確定目標。每節課的學案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有“四性”,即方向性、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

其二,要合理確定難度。一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處理好課堂教學的知識、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使班裏90%的學生能夠當堂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達成能力訓練要求。二是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負擔,處理好減輕學生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教學和訓練目標要確定在略高於學生髮展的區域。三是注意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係,既要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又要體現因材施教,教師課堂教學應分層優化,分類指導,培養特長。

其三,要優化課堂結構。一是課堂教學要層次分明,由幾個板塊有機組成。結構合理,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思想。二是課堂教學結構豐富、嚴密,形成師生雙向結構。有節奏感,層次與層次之間的信息刺激強弱或長短要交替出現,高潮、重點內容的板塊信息刺激程度應最強。

其四,要合理安排容量。一是課堂教學容量要科學適量,不能容量太小,浪費時間,使學生處於“飢餓”狀態。也不能容量過大,造成學生囫圇吞棗,消化不良,滋生逆反或厭學心理。二是根據學生接受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儘量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拱便捷、直觀、形象的教學形式,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積極實踐

1、反思課堂,找準問題,分析原因,對症下藥。

春季學期,所有校本研修小組均結合課例對課堂現狀進行了反思,並針對課堂教學低效、無效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診斷,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

英語組找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在單詞教學中,欠缺識記方法和技巧的指導。他們提出的改進措施有三:一是引導學生根據字母組合發音規律記單詞;二是採用分類記憶法。如按顏色、職業、季節、月份、水果、文具、交通工具、動植物、民族、語言等,記憶也就容易而且能長久保持;三是採用趣味記憶法。

高段語文組也進行了無效現象透視,總結出如下一些“無效”“低效”行為:教師語言囉囉嗦嗦,學生髮言寥寥無幾,小組合作裝模作樣,寫作訓練嚴重缺失,教學資源拓展無度,教學節奏鬆散緩慢。他們認為解決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關鍵在於教師這一頭,應從以下策略着手:即未雨綢繆——課前精心備課;推陳出新——變換教學方法;刪繁就簡——大膽取捨內容;千錘百煉——提高語言修養;統籌兼顧——保證合作有效;旁觀者清——反思教學行為;厚積薄發——致力校本教研。

綜實研修組深入剖析了課堂現狀,認為目前還存在一些低效現象:一是戴着腳鐐跳舞。由於當前的校園安全形勢嚴峻,活動範圍和場地受限制,在教室裏實踐,分散成員由家長課外帶領實踐,從而使實踐成為空殼。二是小組活動缺乏具體指導,學生活動自由散漫,收效甚微。三是調查訪問紙上作秀,缺乏真實性,誤導學生弄虛作假,敷衍塞責。四是重結果,輕過程。成果展示精彩紛呈,對活動的體驗和反思極少,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不明確。五是課程資源開發意識不強,滿足現狀,幾個簡單的主題活動周而復始,學生興趣不濃。

校本研修組分析了課堂教學的現狀,針對個別教師臨上課匆忙拿着複印的教案進教室這一問題,提出要求:教師必須提前閲讀教案,收集或拷貝相關的圖文資料、視頻資料,做到課前先準備,然後到班通知學生收集資料,保證教學要“心中有數”。

2、開展主題研修,破解創建難題。

學校鼓勵各研修小組根據教育教學實際確立研修主題和研修重點。上學期14個研修小組均確定了“創建高效課堂”這一研修主題。如語文研修組通過集體研修,確立了創建高效課堂必須把握的六個重點:一是培養語感的訓練點;二是富於想象的空白點;三是寓意深刻的哲理點;四是表達中心的集中點;五是創新思維的激發點;六是閲讀與寫作的結合點。科學組教師查找出了“材料準備的隨意性、自主探究的無序性、合作探究的低效性、探究活動的淺表性”這樣一些問題,並認真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改進措施:一是避免主次不分,保證學生集中時間重點探究;二是避免淺嘗輒止,提高學生探究的深度;三是充分準備,保證學生探究的效果。而體育研修小組則把創建高效課堂的重點落腳在從改變課堂上的拖拉懶散現象開始。

按照學校的創建方案,我們每學期均有創建活動重點。上學期,各研修小組開展了課例研究,每個研修組都選了一名教師上研究課,學校對這節課全程錄像,組內所有教師參與觀課議課,把這節課作為研究的“靶子”,並通過微格分析,進一步明確怎樣做到高效,怎樣消除無效,總結出“高效課堂”的構成要素和課堂特徵,探討了整體優化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途徑和策略。本學期,我們研究的重點是探索符合本校實際的各學科主要課型的高效課堂教學結構及教學策略,為全面推進實踐活動積累經驗。正在進行的縣級骨幹教師展示課活動,就由學校統一規定了展示課要研究的主要課型:語文為古詩詞教學,數學為計算教學,英語為口語教學,科學為探究課,品德為明理課,綜實為主題確定課,音樂為唱遊課,美術為繪畫創作課。參與上示範展示課的骨幹教師要按照規定的課型帶課展示,所有上了示範展示課的教師在活動結束後要針對研修主題進行專題總結,寫出不低於800字的研究文章。

3、推行“四課”活動,打造高效課堂。

通過“四課”並進打造高效課堂:一是示範課引路。各級骨幹教師帶頭上高效課堂示範課,課後及時組織教師研討;二是評優課激勵。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競賽,通過競賽活動,推出一批高效課堂觀摩課;三是研討課提高。教師人人在校本研修小組內上一節專題研討課,課後圍繞主題進行專題研修;四是常態課指導。實行推門聽課,聽課結束針對個體的課堂教學,現場進行點評,並跟進指導。

春季學期,學校有38位教師分別參加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生(社)、地方、音樂、體育等八門課程的“創建高效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所有參賽教師均針對“是否高效”進行了專題總結,寫出了不低於500字的反思文章。同時,教師人人在校本研修小組內上了一節專題研討課,課後圍繞主題認真進行了研討。本學期,又有27名教師報名參加學校的高效課堂教學競賽,這輪競賽下週正式開始。通過“四課”活動,推出了一批高效課堂觀摩課,在市縣兩級的教學競賽活動中,我校提供的公開課均獲得了較好的名次。我們要求教師人人要參與“四課”活動,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要上一節校級公開課,“高效課堂達標考核小組”要對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分評議,並按90分以上為“高效課”,80-89為“有效課”,60-79為“低效課”,60分以下為“無效課”來定性評價。我們要求所有教師的課首先必須達到“有效課”等級。上學期全都達到了,學校發了通報。

4、開展有特色的教研活動,營造教研文化。

我們鼓勵各研修小組開展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動,形成獨特的教研文化,並在優秀校本研修小組的評選中,把開展特色活動作為了重要依據。春季學期,中段語文組開展了富有成效的課例研修。他們圍繞“加強語感培養,優化閲讀教學”這一研究主題,先自學相關理論——再交流學習內容和體會——然後觀看名師課堂——最後進行課例研究。其中,課例研究以周君紅老師的試教課為“靶子”。整個教學診斷不流於形式,他們將課堂診斷製成八個觀察量表,即表一、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評價的效度分析表;表二、課堂教學各環節活動時間與有效性情況分析表;表三、生字詞課堂教學個案觀察表;表四、每次活動形式效度分析表;表五、每次活動內容的有效性統計分析表;表六、每次活動學生感興趣程度分析表;表七、學生參與每次活動覆蓋面的效度分析表;表八、學生新知前後測試綜合分析表。研修組的老師們分別從自己觀察的角度對這節課進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周老師在虛心聽取了老師們的意見之後再次試教,研修組也開展了第二輪課堂觀察與診斷。這一次,老師們不光現場診斷,同時還把這節課製成了錄像課,課後邊觀看錄像,邊利用各種分析量表,再次進行診斷研究。經過這樣的有效研究,周老師的課臻於完美,在全縣的語文優質課競賽中以最高分獲得了一等獎。

五年級的同課走班執教也很有意義。田科英老師帶《橋》參加了學校語文優質課競賽,她充沛的情感、情境的創設、入境的鋪墊、積極的引導和旁白式的點撥,使文本、學生、教師三者融為一體,學生真正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掀起情感的波瀾,產生了撼人的效果。之後,同年級其它班的語文教師便邀請她到班也執教《橋》一課,新老師,新設計,讓孩子們眼前一亮,興致盎然,課堂高潮迭起。而田老師“二次執教”,又對此前處理欠妥的環節進行了修改,在不斷的發現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田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也得到錘鍊和提高。

5、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為積澱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學校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提出將學校建設成名副其實的書香校園、讀書樂園和精神家園。如今,讀教育名著,學教育案例,品文學經典,已成為老師們的自覺行為。學校實行英語、語文早讀制,要求學生大膽、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早讀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強化學生的閲讀積累,並將閲讀情況作為學生語文素養評價的要素之一。語文研修組大力開展“經典誦讀”,為學生提供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閲讀篇目和必背、選背古詩的篇目。如今,讀書活動已成為我校的特色活動。如在今年5月26日下午,二年級師生隆重舉行了“放飛五月”詩文誦讀展示活動。此次活動便是低段語文組“詩文誦讀”活動的集中展示。此前,按照低段語文研修組的工作計劃和學科活動安排,各班已經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詩文誦讀活動,並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詩文誦讀比賽。參與本次展示活動的選手均是班級初賽的優勝者,他們用自己精彩的誦讀展示着班級活動的成果。本次展示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誦讀的篇目既有本冊教材中的詩文,也有《語文課程標準》指定的課外閲讀篇目;誦讀的形式既有集體誦讀,也有個人朗誦。除了班級初賽的優勝者集中展示外,每個班均還有全員參與的集體朗誦。為了激發興趣,活躍氣氛,班與班之間還聯合開展了集體朗誦。孩子們聲情並茂的誦讀贏得了陣陣掌聲,而所有語文教師的登台示範朗誦,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在活動中沐浴着文化的恩澤,享受了誦讀的快樂!本次活動也是我校“打造書香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而評選“最愛讀書的學生”,更是掀起了讀書活動的高潮。通過學生自我介紹所讀書籍,在班級開展讀書交流會,暢談讀書的收穫體會及感悟,在家長、同學、老師的推薦下,春季學期有109名學生被學校評為“最愛讀書的學生”。

本學期的讀書活動,我們又增加了閲讀量的要求,即1—2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各語文研修組長按照課標要求分段落實閲讀任務,各班語文教師給學生推薦閲讀篇目,選擇有價值的閲讀材料並教給方法,指導閲讀,提倡以課堂教學帶動課外閲讀,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或開展對比型課外閲讀,學完課內文章,再引導學生閲讀同一標題或同類事物的課外讀物,或進行擴展型課外閲讀,配合閲讀教學向學生推薦介紹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或根據作者閲讀其系列作品,或圍繞一個大的主題,進行綜合性的課外閲讀。

本學期,學校還將舉行系列讀書活動成果展。在班級組織讀書交流活動的基礎上,各年級組或年段組開展讀書活動成果展示,並推選優秀成果參加學校的綜合展示。學校擬定在元旦之際,借鑑重慶電視台“唱讀講傳”欄目形式,組織大型的閲讀成果展示活動。

6、收集整理併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為此,我們特別加強了課程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已經建成的課程資源包的作用。如綜實資源包,校本課程備課教案,專題教育資料,數學課件庫,學校自制的國小科期末測試卷等等。充分發揮這些資源的作用,既節約了教學成本,又保證了教學效果。二是合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有效實行了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我們給所有辦公室都裝了寬帶,配了電腦,給四至六年級所有的班級配備了電子白板,實現了真正的“班班通”;另外還有三個功能室可供一至三年級利用多媒體上課。學校出資給每位老師都辦理了“三學苑網校聯盟資源卡”,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網校聯盟的課程資源。我們鼓勵老師們充分利用網台資源來優化課堂教學,學校把這些資源利用的情況納入了校本研修小組的考核評價。三是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實踐活動。如到德育基地、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展活動,請法制副校長、消防隊員、交通警察、衞生防疫人員到校講課等等,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結合,把專題教育落到實處。四是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精心製作一節課的教學課件,各年級組將這些教學課件歸檔管理,為後續課程開課提供充足的電子資源。今年暑假,我們又進行了校本課程教學資源的整理,有近20名老師利用休息時間開發、整理或完善校本課程資料,並打印出完整的備課教案。如今已經建立健全了校本課程資源庫,學校統一打印校本課程教案,開學時下發,學期結束再回收。這些教案也就成了校本課程教材,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便有了藍本。本學期開學,我們把上學期的教學內容梳理了一遍,並把集體備課的電子稿統一歸檔建成了學校學案資源庫。網管員方正壽老師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專門培訓,這些學案稿已可以通過校園局域網實現資源共享,以後備課可以在網上調用這些學案稿進行修改、復備,學校也把備課檢查的重點放在集體研討和個人復備上。

我們牢固樹立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的意識,紮紮實實開展高效課堂的創建活動,實現了師生共同成長,學校和諧發展。如今,“三新”課程已成為了學校的亮點課程。學校連續四次在全縣校本課程研討會上介紹課程開發的經驗,去年5月,在宜昌市“三新課程研討會”上,我校交流了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這兩門課程的實施經驗。今年3月,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教育考察團一行40餘人慕名來到我校,實地考察了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課程管理等工作,考察團對我校實施校本課程的成功經驗倍加讚賞。我們的基礎文化課程教學質量穩居全縣前列,在全市同類學校中也有一定影響。在去年春季宜昌市的調研考試中,我們調考的三個科目的教學成績均處於全市同類學校平均水平之上,其中,四年級語文的各項指標均居全市同類學校之首,四年級英語均分高出全市同類學校平均分8分多,三年級數學均分高出全市平均分2分。今年春季學期,我校六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和五年級的科學接受了市教研中心的調研考試,且成績優良。在這次調研考試中,我校六年級的英語參考人數371人,平均分達96.1分,A等率佔93%,得到市教研中心英語教研員萬老師的充分肯定。我們以《實、趣、活,保證英語教學質量的制勝法寶》為題,總結了英語教學的經驗,並上傳到市教研網上。

今年4月9日,在漁峽口召開的“踐行洋思經驗,打造高效課堂”推進會上,我校以《最是實小行動早,課堂無處不飛花》為題介紹創建高效課堂的經驗。春季學期,我校周君紅、李金平、餘冬妮老師分別獲得全縣語文、英語、地方課競賽一等獎;有 19名教師被縣教育局認定為第三屆骨幹教師,36名教師被學校認定為第三屆骨幹教師;有3名教師分別被省教研室表彰為科學、綜實、美術學科優秀教師,4名教師分別被市教研中心表彰為國小英語、語文、數學、品德學科優秀教師;有5名教師被評為“宜昌市第四屆學科帶頭人”。

漫漫課改路上,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走來。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努力創建高效課堂,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總結,為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不懈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