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

通過試驗找到答案 左邊:請你們試一試,你能知道這三塊區域到底是幾嗎? (用小圓片來擺一擺) 右邊:請用小圓片來擺一擺,看看這題有什麼不同。以下是本站為打大家整理的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閲讀。

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

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能夠將相鄰區域的小圓片的個數相加。

2.對給出的“結果數”能夠分拆成兩個合適的數。

3.通過擺圓片、填合適的數,感受到三角盤中三個數與三個結果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對給出的“結果數”能夠分拆成兩個合適的數。

教學難點:

三角盤中三個數與三個結果數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

磁性黑板、三角盤、翻轉片、數字卡

教學過程:

一、找規律

1. 看圖找規律 師:小丁丁和小巧在做遊戲,將一個三角放在中間,把小圓片分別放到三個區域中,你能從圖中看出遊戲的規則嗎?

2. 出示一個三角板,將小圓片放到各個區域中去,教師不做解釋的擺放第一張結果數卡。

3. 用磁性小圓片和數卡將書上題2擺在三角板上,然後學生得到計算三角的草圖,並擺出題2,求出結果數並填入。

二、提高過程

1. 題3:只給出一個結果數,且一個區域沒有擺出。 教師擺出三角板,給出題3,提問:你們能填一填嗎?説出為什麼這麼填的理由。

5+()=11 11-5=()

2.抽象成數 師:能直接用數表示嗎? 3.題4—5 教師提問:你是如何算出的,用了什麼方法?

三、探究

1.題6: 擺出題6的三角板,師:你們能夠用小圓片擺一擺,試一試嗎? 和學生一起探討,通過嘗試解決問題。

嘗試一:首先上方擺上3個,那麼左下方如何擺或者右下方如何擺。 探討:這樣擺可以嗎? 不可以的話是為什麼?説一説理由。

嘗試二:上方擺上4個,那麼如何擺剩下的? 提問:這次成功了嗎? 説一説為什麼這次擺對了?

2.檢驗:4+3=7 3+5=8 5+4=9 將小圓片抽象到數,填入題目中。

四、練習冊的練習

1.簡單題型 將相鄰的區域相加並將結果寫在卡片上

2.難度增加:2個區域是空的。 師:你能説一説你是如何算出來的嗎? (必要時可以讓學生用小圓片擺出)

3.通過試驗找到答案 左邊:請你們試一試,你能知道這三塊區域到底是幾嗎? (用小圓片來擺一擺) 右邊:請用小圓片來擺一擺,看看這題有什麼不同?

4.找規律。

五、課堂小結

略。

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二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後基本含義。理解前後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後”。

2、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説一説等活動,感知前後的位置關係,初步體會前後的相對性。培養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重點: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後基本含義。

難點:理解前後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後”。

一、創設情境,體驗前、後

1、觀察課室,感受前、後

小朋友們,你看一看我們教室的前面有什麼?後面有什麼?

2、説一説

請同座位的兩名小朋友互相説一説,自己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

3、聽口令,擺物體

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前面,數學書放在文具盒的後面;鉛筆盒不要擺在數學的前面……

二、引導探知,體驗感悟

1、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龜兔賽跑》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誰能根據這幅圖給大家講故事?

2、説一説

學生之間互相説一説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麼?

3、觀察、討論

請4個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説一説這4個同學的位置。學生互相交流:----的後面是----,----的前面是----。

4、變換位置,加深理解

(1)請全班同學站起來向後轉,位置發生了什麼變化?

(2)以前後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互相擺一擺你們的文具,然後説一説誰在前面,誰在後面。

三、實踐應用

1、隊列遊戲:請幾位同學到前面來,站成一列(前後站)。你發現了什麼?圍成一個圈,這樣站,你又發現了什麼?

2、説一説:我們身邊有前、後的應用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國小生第二學期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釐米,體會釐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投影儀、不同長度的鉛筆若干、刻度尺。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言語導入。

師:通過同學們,我們每天在這間教室裏學習,講台是老師的好夥伴,課桌是同學們的好夥伴,今天,這兩位夥伴有話要對大家説呢?大家聽嗎?

錄音:大家好!我是講台,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長,小朋友們能告訴我嗎?還有我呢,我是課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長,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告訴我嗎?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長。

(1)估計活動。

師:小朋友們,請大家先用手比劃一下講台有多長,課桌有多長。

學生用手比一比,説一説。

(2)實際測量。

教師詢問:同學們還能用其他的方法説明課桌有多長嗎?

學生回答可以用東西量。

(3)討論交流。

讓學生來説一説剛才用什麼方法來説明桌子有多長。

學生們説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師總結:原來大家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這樣説起來真是麻煩。

那有沒有辦法使測量的結果都一致呢?

生説:可以用尺子來量。

(4)認識刻度尺,用尺子量。體會1 釐米的實際意義。

讓學生拿出刻度尺,認一認。

師講解:讓學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個小格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釐米。讓學生指一指從哪到哪是1釐米。

再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釐米的。(指甲蓋、鼻孔等)

2、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1)引導示範。

師:首先我們應找到0刻度,把筆的一端對準它,看另一端對準哪個數值,再把它讀出來。

讓學生想想,有時候一枝鉛筆不會剛好是政釐米 數,該怎麼辦?

應該讀出較為接近的整釐米數即可。

(2)學生動手操作。

讓學生展示測量的過程。

二、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先估計有多長,再量一量。

2、第二題:螞蟻搬豆。

3、第三題:由學生獨立完成。

三、全課總結。

今天你知道了什麼 ?

板書設計:桌子有多長(釐米的認識)

教師及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會學生比的方法。

請學生説出所知道的測量的工具,教師及時補充。

指導學生任意測量,再全班交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