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會校長總結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1K

  教代會校長總結報告

教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學校發展機遇疊加,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的五年。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校師生員工搶抓部省合建新機遇,持續推進一流大學建設,辦學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代會校長總結報告文章,提供參考學習,歡迎大家閲讀。

 

教代會校長總結報告

 

總結一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八屆教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學校發展機遇疊加,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校師生員工搶抓部省合建新機遇,持續推進一流大學建設,辦學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

五年來,辦學事業跨上新平台。20xx年,為解決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教育部按照“一省一校”原則,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份,優先遴選14所高校進行重點支持。xx大學成功入選“部省合建”高校,納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平台上,以燕趙文化、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兩大學科羣為建設重點,積極對接服務xx省主導產業,特色發展與區域需求契合度極大提升。

五年來,發展目標更加清晰。大會制定了一流大學建設的“三個階段”奮鬥目標,確定了“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辦校、服務興校”的辦學理念,提出了“內涵發展、創新發展、錯位發展、借勢發展”的辦學思路,為學校實現高質量內涵發展指明瞭方向,堅定了目標,鼓舞了士氣。

五年來,依法治校進程不斷加快。《xx大學章程》深入貫徹落實,以《章程》為統領的制度體系、治理體系、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學校治理結構進一步優化。教代會、學代會、團代會,以及民主黨派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渠道更加暢通。

五年來,綜合改革邁出堅實步伐。圍繞制約學校發展的新難題、新矛盾,制定了《綜合改革方案(20xx~2025)》,統籌推進六大工程25項重點任務,薪酬分配體系改革、績效工資改革、機構改革、校辦企業改革協同推進,教育教學、人才評價、科研機制、資源配置、資產管理、招投標等領域的改革效果顯著,改革精準發力、多點突破,辦學活力全面釋放。

五年來,民生保障舉措紮實有力。堅持改革成果普惠共享,教職工基本工資先後兩次調整。學生資助育人模式進一步創新,獎、助、貸、勤、補、免資助體系不斷健全。實施系列惠民工程,積極為師生辦實事、辦好事,創造更加宜教、宜研、宜學、宜居的校園環境。

五年來,全面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旗幟鮮明反對“四風”,校園政治生態實現根本好轉。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把關作用,牢牢把握教學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項中的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

過去五年,我們圍繞一流大學建設目標,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面落實“以本為本”理念,積極探索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專業培養與思想教育、通識教育與個性培育、理論教學與實踐創新、招生培養與就業創業“五融通”育人模式,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聚焦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推進了四大工程、十八項計劃,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個。持續推動專業認證工作,4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碩博連讀、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深入實施,科教融合水平、研究生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教育結構深層次調整,專科教育退出歷史舞台,工商學院本科教育、成人學歷教育停止招生,優勢教育資源加快聚集。

二是加強學科平台建設,增強學科競爭力。重點圍繞加快推進兩大學科羣建設,打造優勢學科集羣。學科佈局持續優化,新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總量達到15個,涉及除軍事學、農學之外的十一大學科門類;新增和動態調整一批碩士學位點,一級學科碩士點達到4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0種。研究生培養能力快速提升,碩士研究生招生數量比2015年增長35.64%,博士研究生增長67.6%,今年下達博士生招生指標156個,博士比2015年翻了一番。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目前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設站數量居全省首位。

三是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堅持引育並舉,積極打造人才高地。引進高層次人才313人,其中院士2人,科研領軍人才4人,科研拔尖人才6人,具有高級職稱33人,優秀海內外青年博士268人;培養“萬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等國家級拔尖人才8人,省部級優秀人才102人。專任教師數量持續增長,現有專任教師20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56.41%,相比2015年增長16.9%;具有高級職稱教師佔67.79%,增長4.25%,師資隊伍結構更趨合理。實施坤輿學者支持計劃、海外研修培訓計劃、國內知名高校進修計劃、赴企事業單位實踐進修計劃,人才發展平台和環境進一步優化。

四是創新科研體制機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完善項目培育機制,制定《校長科研基金管理辦法》,啟動自然科學交叉學科研究計劃、哲學社會科學培育計劃,強化承擔國家基金項目的能力。2015年以來,獲批國家基金項目304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湧現,社科成果獎勵保持在全國第40位左右,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歷年自然指數排名中,位居全國高校百名左右,最高排名居全國73位、全球470位。科研平台支撐能力持續提高,藥物化學與分子診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評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新突破,各級平台實現了理工醫學科全覆蓋。

五是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強化社會服務質量。全面對接雄安新區建設,成立雄安新區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簽訂協議共同籌建雄安高等研究院,統籌實施推進歷史文化資源挖掘與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與智力支撐三大工程,編輯完成“雄安歷史文獻系列叢書”。堅持“面向需求,主動服務”,建成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眾創空間等一批創新服務平台,與保定市、邯鄲市、衡水市、xx省委黨校等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社會服務輻射力不斷提高。精準扶貧工作卓有成效,3個科研團隊獲評“李保國式科技服務團隊”,5個幫扶村全部通過省級脱貧驗收考核,與赤城縣合作建成全國第一個縣級生態文化智庫——中國·赤城生態文化研究院。保定市第三醫院整體併入附屬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六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學校辦學環境。基本建設投入力度逐漸加大,五年來累計安排基建資金7.01億元,其中爭取財政撥款5.97億元,自籌1.04億元。新校區圖書館、醫學教學樓、科研實驗樓等樓宇投入使用,綜合實驗樓、國家工程實驗室樓、游泳館、多功能館及風雨操場、碩園學生公寓等建設項目今年年底全部竣工,預計新增建築面積23.4萬平方米,將極大改善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力度不斷加大,投資7824萬元完成大型專項維修項目25項,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是加快國際合作步伐,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國際化辦學理念,與國外100多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與美國橋港大學共同設立中美高等研究院,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國劍橋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簽署合作協議。國際科研合作邁出新步伐,與英國伯明翰大學、非洲國家科學院的合作加快推進。新建2所孔子學院,總量達到4所,位居全國高校第24位。中外合作辦學成效顯著,“人力資源管理”合作辦學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評估,中央蘭開夏傳媒與創意學院生源質量逐年向好。

八是打造優秀校園文化,營造良好文化生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着力構建集紅色文化育人、傳統文化弘揚、科技文化創新、產業文化扶貧、環境文化保障等五位一體的校園文化育人體系,培育和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深入開展各類科技競賽,獲國家級獎勵543項,省級獎勵1748項,學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社團活動百花齊放,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蓬勃開展,每年組建近200支社會實踐團隊,8000餘名志願者參與關老助殘、大型賽會等志願服務。

二、學校發展面臨的形勢

從外部環境來看,“雙一流”建設的深入開展為高校新一輪開放競爭吹響了進軍號角。從學校自身來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雄安新區建設、xx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以及“部省合建”新平台都為學校新一輪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和廣闊空間。

我們要善於解放思想,凝聚起改革創新的合力。每名教職員工都要樹立“一盤棋”意識,服從服務學校改革發展大局,用創新的思維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每個部門都要堅持以師生為本的理念,把主要精力聚焦到一流大學建設上,把工作方向聚焦到服務師生上,為教師安心教學科研、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環境。

我們要精於改進工作方法,營造求真務實的過硬作風。學校恢復“實事求是”校訓傳統,既是對近百年辦學精神、辦學文化的思想回歸,也是新時代幹事創業、爭創一流的方法迴歸。

我們要專於提升質量標準,形成追求卓越的目標導向。將更高的工作目標、更嚴的工作要求、更實的工作舉措融入辦學事業全過程,努力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好,讓高質量工作標準成為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價值追求。

三、今後主要任務

今後五年是全面落實七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的重要時期,更是向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邁進的關鍵階段。綜合分析當前高等教育形勢,我們面臨的環境更加嚴峻,任務更加緊迫,要凝聚起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力量,不斷開創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

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學校七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四個堅持、四個發展”理念,重點建設燕趙文化、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兩大學科羣,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建設進程,為服務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xx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校工作的總體思路:

       緊密圍繞兩大學科羣建設,打造優勢學科集羣,到2021年建校百年時,達到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水平,實現七次黨代會確定的第一階段奮鬥目標;到2025年,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師生創新活力不斷釋放,科研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創新文化氛圍更加濃郁,集體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學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創新要素加快聚集,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學校工作的重點任務:

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實施“思政課”和“課程思政”改革,踐行和深化“滴灌”理念,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聚焦一流學科建設主線,努力打造若干學科高峯。堅持“文科登峯、理工科振興、醫科崛起”的學科建設目標,分層分類推動學科發展,促進學科交叉融合。

三、發揮高端人才集聚效應,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堅持人才強校戰略,重點引進和培養具有學術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儲備一批具有發展潛能的後備人才,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創新團隊。

四、堅持面向區域重大需求,增強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以兩大學科羣為依託,加快構建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弘揚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精神,瞄準學術前沿領域產生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五、拓寬國際交流合作路徑,持續加快開放辦學步伐。創新國際合作形式,推進與世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實質性合作,提升國際學術視野和學術水平。

六、完善內部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優化事業發展環境。完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明確學院辦學主體地位,推動管理重心下移,激發學院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推動部省合建工作。

第二,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

第三,組織第五輪學科評估和博士點申報。

第四,加大綜合改革力度。

第五,積極籌備百年校慶。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時代是奮鬥者書寫的。

學校近百年的辦學歷程,是一代代河大人開拓創新的歷程、拼搏奮鬥的歷程。今天,一流大學建設的重任落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肩上,讓我們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歷史機遇,弘揚優良辦學傳統,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凝心聚力抓改革,實事求是幹工作,為早日實現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而努力奮鬥!

總結二

6月xx日上午,在學校第三屆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校長王華作了題為《凝心聚力 砥礪前行 堅決打贏“決勝2020”攻堅戰》的工作報告。報告回顧總結了20xx年學校工作,部署了2020年主要工作。

20xx年取得的成績,決勝2020成績斐然

一年來,舉全校之力,對標對錶,精準施策,全力推進博士單位和博士點建設工作,匯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打造了一批高級別創新平台,獲得了一批重要項目和成果,碩士點全部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評估,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流本科教育成效顯著

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特色優勢專業建設不斷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再創佳績,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有力支撐了質量興校戰略的實施。

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有新進展

在教育專業碩士下新增學科教學(英語)、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獲批,遴選第一批校級創新團隊20個,培育創新團隊12個。獲批教育部學位中心優秀視頻案例1個、雲南省研究生優質課程5門、教學案例庫15個、優秀創新成果獎xx項。

科研創新水平明顯提升

學校全年立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96項,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項,分別比上年增長28.6%、30%,我校宗教學立項數與中國社科院並列全國第一名。繼去年實現我校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零的突破後,獲獎數創歷史新高。有力支撐了學術立校戰略的實施。

師資隊伍建設有新突破

學校從海外國際名校及國內著名高校引進國家傑青、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等高素質人才,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有力支撐了人才強校戰略的實施。

內部治理環境更加優化

教授治學機制不斷完善,修訂報備了《大理大學章程》,分別成立了第一屆教授委員會和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大學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穩步推進,依法治校能力得到提升。

國內合作水平不斷提升

獲批“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與華民慈善基金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獲“華民基金共享之星”獎學金100萬元,獲評大理州20xx年脱貧攻堅“扶貧先進單位”。

教育國際化有新拓展

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全日制本科學歷留學生人數位居全國高校第15位,在西部高校中繼續保持首位,為走國際化發展之路指出新方向。

學生教育管理切實加強

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選派輔導員參加國家級、省級培訓5人次,獲得省級優秀輔導員表彰獎勵2人,獲“20xx年雲南省高校最關愛學生班主任”榮譽稱號1人。完成徵兵指標任務,87名同學順利入伍。

辦學保障體系明顯改善

基建工作順利推進,圖書信息中心和下關校區創新創業實訓中心及成果孵化基地等重點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兩校區調規修編大綱初稿編制完成。智慧校園建設順利推進。食堂“6T”管理實現全覆蓋,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基本形成,校園綜合治理工作進一步加強。

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

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高質量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藥學與化學學院教工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一支部被省委教育工委選樹為“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

2020年工作重點

學校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緊緊圍繞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努力推進教育思想現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教育水準國際化,聚力博士單位和博士點建設,持續實施“學術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三大戰略,堅持走特色化發展、國際化發展之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研創新水平,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2020年,重點抓好11個方面的工作:

聚焦博士點建設,堅決打好“決勝2020”攻堅戰。

推進一流本科教育,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加強一流學科建設,全面提升學科競爭力。

加強科研創新工作,提升協同創新能力。

落實“人才強校”戰略,建設一流師資隊伍。

深入推進綜合改革,提升辦學治校水平。

七不斷拓展合作交流平台,增強服務地方能力。

加強國際合作力度,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高水平育人體系,確保今年畢業生的就業率。

優化整體辦學條件,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力推進學校事業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