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學科小專題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8W

一.一學期來所做的工作

國小語文學科小專題總結

為了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針對學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本學期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的小專題研究,一學期來,在學校教科室的直接領導下,針對小專題我校積極地開展了各種閲讀教學教研活動,構建以語文小專題研究為主、以校內外交流為主的語文教師學習共同體,開放語文課堂,通過多開展優質課評比活動、送課下鄉、送教上門、邀請城鄉互動學校的語文學科的教師來我校進行語文教學觀摩研討等活動,在多方位的校內外教學交流中,接受新的信息,新的方法,以交流促發展,加強對閲讀教學的探索和研究,探究語文教學有效的閲讀手段和方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閲讀效果,達到提高語文教師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二.如何開展的工作

認真學習領會大武口教研室的教學教研精神,在學校教科室的直接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專題研究研討活動。

1.以課堂教學中在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深入地進行各年級段確定的小專題研究。

2.各年級以年級教研組為小專題研究單位,針對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再以教研組集體備課、研討的形式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方法和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在每一單元的語文教學中都要選出一篇精讀課文,圍繞小專題而進行備課、探討、交流,精心設計,揣摩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所能帶給同學們的感悟。

3.將教研組集體研究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由兩位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實踐;將研究內容分成若干個點,一位教師可以只研究一個點;同時進行課堂實錄並製作成光盤,教師根據自己的研究點反覆觀摩教學實錄,進行實證研究。

4.教研組以及與手拉手學校的語文教師集中進行交流反思,分析研究問題解決的情況。包括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還沒有解決、進一步採取怎樣的措施等;針對專題中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新一輪行動研究。

5.分析研究結果,寫出研究階段小結。

三.採取的方法

1.研訓一體,構建以語文小專題研究為主的教師學習共同體

緊密結合語文教學實際開展語文小專題研究,把校本培訓和語文校本教研結合在一起,實行參與式培訓和實踐性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把培訓隨時滲透到教師真實的教學情境和小專題研究過程中。

具體做法是:在50歲以下的教師中開展小專題研究課堂實踐活動,採取“同課異構”的方式,結合學科組、各年級組的小專題,解決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遇到的困惑,為教師間的同伴互助提供平台,使教師之間的深入討論互相取長補短、資源與信息共享。

一至六年級教研組結合今年的繼續教育內容和已確定的語文研究小專題——《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採取同課異構、同課異教的方式。每位語文老師的人人蔘與,即立足於課堂教學實踐的語文小專題研究,又提高了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讓所有語文教師真真實實地經歷了“在實際教學情境中解決問題,改進教學實踐”的研修過程,引領語文教師在研究與實踐中成長。

2.開放語文課堂,構建以校內外交流為主的小專題研究的學習共同體

為了打破過去教師解決問題在組內、校內的傳統模式和教師被動接受語文校本教研的局面,本學期語文學科組在教科室的引領下,在多方位的校內外交流中,接受新的信息,新的方法,以交流促發展,達到提高語文教師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1)優質課評比活動的開展

為了給全體教師創設聽課和研討的環境,使全校教師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意識,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開展了優質課評比活動,老師們採用邊學習、邊研究、邊改進、邊總結、邊提煉的研究方法,探尋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的教學途徑。從而進行有效的朗讀技能訓練,提高國小生的朗讀的能力,極大地推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送課下鄉、送教上門、邀請城鄉互動學校的語文學科的教師來我校進行語文小專題教學觀摩研討

送課下鄉、送教上門活動,為城鄉學校間搭建了一次合作與交流的平台,通過精彩的課堂展示、評課研討、互動交流,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達到同步提高的目的。本校在三月、四月、六月、十月、十一月開展了由學校教科室組織的送課下鄉、送教上門活動,兩校進行語文基本功大賽等活動。

為了加強校際間的語文教學研究,教科室圍繞《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這一專題在語文學科中開展了小專題研究課堂觀摩活動, 11月22日在教科室的組織下語文學科組開展了語文的“小專題研究”觀評課研討與交流活動,由隆湖四站國小教師馬月華執教的《古詩二首》,參加活動的有隆湖四站及本校校長、主要教學負責人及所有語文教師。此次的課堂開放觀摩教學是圍繞的小專題“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而進行的展示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語文教師和各學校主要教學負責人聽評課非常認真,在認真聽課的基礎上針對課堂觀察的結果,評價授課教師在該問題研究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寶貴的改進建議。體現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互動互促、優勢互補的語文校本研訓模式,達到共享語文校本研究資源和課改成果的目的。

四.取得的成績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的教學實踐與研究中,教師的引導促進了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師生共讀,教學相長,在學生身上得到啟發,使教師與孩子、與課題、與學校一起進步成長。同時總結出了具有個性化的能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藉助網絡教研平台,共享教研成果,構建教師學習的共同體,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五.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有些教師在進行閲讀教學時或者是輕工具性重人文性,忽略了語文這門課程本身特有的工具性,輕視朗讀等方面的訓練,只顧挖掘課文的人文內涵,忽視學生基礎語文能力的培養。

二.重視主體失主導

一些教師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只管讓學生自由地讀、自己讀,在閲讀教學中教師示範朗讀的缺失,使學生主體地位誇大並異化,這並不利於學生閲讀、朗讀能力的提高。  

當然,提高朗讀效率的可效性還有許多種方法。但不可否認,明確朗讀目的,激發興趣,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有效指導,提高學生讀的技巧;合理練習,鞏固學生讀的實踐……使讀書訓練因素有效整合,讓學生儘可能地獲得朗讀的技能技巧,從而形成言語能力,促進學生語感形成,發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