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淺説修養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7W


修養的解釋是這樣的:指個人自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遵循一定的做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自我思想鍛鍊,以及涵養的道德活動,自我修養是培養個人德行的重要方法。
自我修養是指一個人按照一定社會或一定階段的要求,經過學習、磨鍊,涵養和陶冶的功夫,為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要在各方面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塑造。

人生感悟——淺説修養


我寫的“淺説修養”只是一種人生自我感悟而盜用“修養”二字罷了。
其實, 人之初,性本善,人與人之間大同小異,沒有什麼不同,所不同的地方都是後天形成的。形成了高樓與茅屋的區別;我認為住高層大樓和住茅屋草舍,也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幸福不能簡單的以高樓與茅屋為標準,應以心地善良,知足常樂的心理去衡量。假如一個人貪得無厭或無惡不做,即使擁有金屋美妾也如同地獄,反之,心地善良,知足常樂即使身住茅屋,也如住天堂一般 。
雅欲與苦樂也是人生的一種感受,苦與樂,雅與欲,都因人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同樣是一幅畫,在一些人的眼裏,它是一件藝術品,在另一些人的眼裏,它就是金錢。就拿金錢來説,有人説它是幸福,有人説它是惡魔,有人説它是身外之物,什麼也不是,但是,有一位智者這樣詮釋金錢:
金錢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證——除了上天堂的路;
金錢也能買到任何東西——除了幸福。
所以一個人的自我道德品質修養才是擺脱世俗的關鍵所在。
幸福不是毛毛雨,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通過主觀努力,通過付出勞動,才能獲得你所得到的幸福,一分種植,一分收穫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在平常的日子裏能夠豁達開朗,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追求幸福的基礎。像四川的天災人禍是人們無法躲避的。但是,與人為善,少惹是非,也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靜與躁是我們情緒中兩種不同的狀況,它們給我們帶來的效果卻明顯不同。在吵鬧環境中,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干擾而失去理智,也許會做出讓人後悔的事情;在安靜的環境中,心情平靜,對事情的考慮就縝密周詳。如果一個人的修養達到在喧鬧中保持冷靜的頭腦,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的人才算具備了成功的心理基礎。
貧與富、苦與樂,都是生活的兩個極端,太窮了失去生存的保證;太富了容易迷失生活的目標。樂極了就會生悲;苦盡了才會甘來。所以善於生活的人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座標,遵守一定的生活原則,即不要奢侈豪華,也不要寡淡無味。
學與問,學問、學問,不懂就問,學一點問一點,虛心一點,三人行,必有我師;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學問的獲得也沒有什麼可以投機取巧的地方,只有靠勤奮和努力才行,“書山有路勤作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達到一定的境界,就必須下苦功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説的也就是這麼個道理。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張弛有度,心、肝、脾、肺、腎、肌體各方面都保持平衡,身體才會康健,我認為一個人的自我修養就是保持平衡陰陽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