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徑敦煌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6W


途徑敦煌
巳時時分,火車行至敦煌。敦煌,西域之地也,在過去,是不易來的。既然已經到了,怎麼能輕易就走了。於是,我臨時決定下車看看。

下車後,先是在車站用餐,後乘大巴赴敦煌市。

敦煌站位於柳園鎮。柳園有四千人左右,主要為車站服務。這裏雖稱為柳園,但正處於黑山腳下,不能種植。當我們行車赴敦煌途中,除了能看到一望無際的沙石戈壁外,進入眼際的就是不遠處一座活象爐渣堆起的石山,連綿不斷地映入眼簾。黑山包含金錫銅等有色金屬,已有不少企業投資開採,但力度顯得很不夠。

大戈壁灘上,並非是什麼東西都不長。生長最多的植物有兩種:一種是紅柳,堅毅而頑強,一堆堆或三五成片地挺立在戈壁灘上;另一種是駱駝刺草,硬硬地散生在大沙漠,以其堅厚而含水量較高的刺花狀葉片為駱駝補充着水份和養料。而這裏最有名的是中藥材鎖陽,夏三伏生長,冬三九採收,可以壯陽補腎,也可以養顏美容,那可是時下男女們都喜歡的寶貴植物。

在大沙壁行車,最有特色的是觀賞那戈壁灘上奇妙的海市蜃樓。過黑山區後約半小時,突然一道一道的“流水”映入視野,一望無際,銀光閃閃,波濤湧動。遠處,是一座座奇妙的山巒,山腳是一座晶亮的湖。湖畔,有無數植物。而最令人振奮的是那一羣羣在大戈壁上奔跑着的牛、駱駝和羊。其實,這裏什麼也沒有。所看到的,只不過是空氣上下對流,在大戈壁上製造出來的奇觀。

透過車窗,大家欣喜地看着笑着,情不自禁地把情趣全部交付給了這戈壁荒漠。假雖然是假的,每個人心裏也都知道,然卻無一人認為它不存在,就象遊賞秀山奇水異峯那樣的投入。透過車窗看還顯不夠,又嚷嚷着把車停了下來,要下車去撲捉奇景。

當車一停下來,一個個便飛快地跳下車去,不停地按動着照相機的快門。

在赴敦煌市區途中,我們沿途看到了古長城,一段一段地高高隆起,顯示着歷史的偉大和厚重。我們也看到了古城遺址,一堆、一堆地鋪擺在戈壁灘的一隅,訴説着歷史的沉重和風沙的無情。而令人最興奮的是那一片片的沙漠綠州。在大戈壁上行車,完全可以用這樣的經驗斷定,凡是有綠色的地方必定有水,凡是有綠色的地方,必定有生命的故事。隨着車輪的顛簸,導遊把我們引入了歷史,又把我們帶到了現實,在離敦煌市幾十公里處,我們終於看到了一片片綠色林木,看到了一片片莊稼菜疏,看到了一條條象血管一樣重要的水渠,還看到了住在同杭州完全一樣書寫方式的“西湖”鄉人的希望和宿願。

在大戈壁上行車,路是筆直筆直的,從敦煌火車站柳園到敦煌市區,有130公里的路程。因修路不需要躲山繞水,不需要大批的移民搬遷,所以路顯得特別的直,就象是平放在地面上的一把望不到頭的直尺。對於我來説,到目前為止,這恐怕是我有生以來走過的一條最直最長的路。而聽導遊講,更直更長的一條是敦煌到嘉峪關的路,筆直筆直的長達300多公里。

這或許也是戈壁灘上的一道奇觀吧!有人建議,敦煌人應該去申請吉尼斯記錄。

約12時,車抵敦煌市區。敦煌不算太大,也不算太繁華,30多萬人,簡單的幾條街道,而敦煌確有中國乃至世界豐厚的文化底韻和氣息。市區中心,是一座反彈琵琶的雕塑,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她就來之於敦煌石窟第172窟。

下車後,我被安排住郵電山莊117房間。飯後即參觀敦煌文化的核心———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的確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藏。看了這裏的雕塑和壁畫,真為中國的文化而驕傲,真為中國先人的偉大而自豪。這裏,氣候乾燥,沙石結構的山體,的確有利於文物的保護。我曾想,選這個地方來保存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這個人定然有不同凡響的氣度和卓識,遺憾的是,對於這個人我還難以瞭解,不知道他當時到底出於什麼樣的打算和考慮。然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他的作法和舉止,肯定得到了後人的認可和模仿。要不,怎麼會有那已經可知的四百九十二座藝術庫,怎麼會有那麼多價值連城的文化之瑰寶。

看了敦煌的文化,使我在歎服古人毅力和睿智的同時,不免又為今人諸多的不爽而歎息。不免會為王道士那樣的人而悲哀。其實,對於多數中國人來説,又有多少人不是也象王道士。作為勞苦的農民,沒有文化,不知道知識的重要,對於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經書和字畫,還真不如那些大大的哈蜜瓜和美食,可以直接拿來就受用;更不如那些個銅板,拿過來便可以買貨或購物。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太責怪王道士。該責怪的倒是當時中國的貧窮和政府之無能,以及直到今天我們還算不上是強大。

敦煌的文化史,是一部輝煌史,也包含着相當長一段的羞辱史,我們應當把全部的仇恨和埋怨記在掠奪者頭上,用全部的心力和努力,去創造美好的未來,讓輝煌的敦煌更輝煌。

偉大屬於中國。中國在未來的世界必將創造更多的偉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