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春季開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細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4W

中國小春季開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細則

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2020年4月15日全省普通高中高三年級省域內同步開學,其他學校、年級也將分期分批適時開學。為確保科學有效防控、安全有序開學,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本着科學防治、依法管理、家校聯防、教醫聯控的原則,現制定本細則。

一、開學前準備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部門負責人、班主任(輔導員)、教師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學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可根據需要設立綜合協調組、日常防控組、信息報送組、應急處置組、宣傳教育組、後勤保障組和督查督辦組等工作組,強化聯防聯控機制,健全學校、年級(院系)、班級、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責任體系,明確制度,責任到人。

(二)健全工作制度

切實做好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周密研究部署開學報到、人員管理、校園管理、教學管理、日常活動管理、後勤保障、突發應急、宣傳教育等各個方面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環環相扣、閉環管理。

制定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應急處置和信息報備流程,責任明確到人。掌握屬地教育行政部門、衞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所在社區等疫情防控部門及人員聯繫方式,加強部門間溝通聯繫,做好聯防聯控。

建立並完善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午(晚)檢制度、因病缺課/缺勤登記追蹤制度、病癒復課/復工查驗證明制度、消毒通風制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和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制度,做好任務分解和責任分工,開展監督檢查,確保有效落實。

(三)完善教醫聯控工作機制

按照屬地化原則,區市縣(先導區)衞生健康行政部門為轄區內每所學校指派1名疾控或監督業務人員,負責指導學校落實疫情報告、通風消毒、晨午晚檢、個人防護、應急演練、發熱等症狀師生員工處置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為轄區學校就近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值守,切實做好學校發熱等症狀人員醫療救治工作。

(四)做好疫情防控技能培訓和全流程演練

結合學校實際,通過召開網絡會議、錯時錯峯開會等形式,重點圍繞開學報到、師生員工管理、教學管理、後勤服務、醫療保障、安全保衞等關鍵環節,分類分次組織教職員工疫情防控知識、返校工作流程、應急處置預案等方面專題培訓。開展開學全流程演練,做好與疾控中心、定點醫院銜接溝通。

(五)做好師生員工健康狀況排查

開學前,各學校要提前對所有教職員工、學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活動軌跡等信息進行風險排查,建立工作台賬,提出分期分批返校人員名單。嚴禁師生員工帶病返崗返校。嚴格落實省外返回師生14天隔離觀察等要求,做到不漏一人。

(六)做好防疫物資準備

1.設立臨時隔離室。在入校測温處附近設立臨時觀察室,在校園設立隔離觀察室,有宿舍的學校,還應在宿舍樓內設置臨時隔離室,以備學生和教職員工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使用。隔離室位置要相對獨立,出入通道應與其他學生和教職員工活動沒有交集,通風良好。臨時隔離室應配備體温計等檢診器材。

2.確保洗手設施正常運行。學校每40-45人設1個洗手盆或者0.6m長盥,並備有洗手液、肥皂等。

3.做好防控物資儲備。提前一週儲備好疫情防控所需口罩、測温儀、消毒液、洗手液等防護物資,確保儲備充足、台賬齊備,所需物品供應不間斷。

(七)做好校園環境整治

開學前需對學校環境進行徹底清潔並預防性消毒。加強教室、宿舍、食堂、會議室、衞生間等公共場所的清潔和消毒,徹底清理衞生死角。進行物體表面消毒,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劑進行擦拭,作用至少30分鐘後,用清水將物體表面擦乾淨。地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均勻噴灑或用拖布濕式拖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淨。清潔消毒後開窗通風。切實做好安全管理,組織開展開學前安全隱患排查,加強消防、實驗室、危化品、食品安全、校舍等管理。確保校車班車安全運行。

二、開學後防控工作

(一)嚴格人員管理

1.全體師生員工健康監測“日報告”、“零報告”。開學當天,學校要組織師生員工認真、如實填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調查表》(詳見附件),學校留存備查。開學後要每天掌握全校師生員工的健康情況和出行動態,確保全面覆蓋。要安排專人負責疫情報告,每日及時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日報告”、“零報告”。加強對所有師生員工的晨、午體温檢測和健康狀況詢問,住宿學生增加晚檢,做好登記台賬。健康監測的內容應包括:體温、可疑症狀排查(發熱、乾咳、乏力等)、是否有其他症狀(皮疹、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眼結膜發紅等)等。教師可同時依託大連“市民雲”抗疫防控專版APP,實施健康碼三色分類動態管理。

2.全體師生員工缺勤/缺課病因追訪以及復工/復課證明查驗。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做好疫情防控,每節課要清點學生人數,缺席要問明原因,組織學生記好班級日記。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師生員工及時進行病因追查,做好相關登記和報告,發現呼吸道疾病/腸道疾病等疾病異常增多時,立即電話報告屬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發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可疑症狀者立即隔離報告。高度重視異常聚集病例的發現和報告。因病缺勤、缺課的師生員工病癒復課、復工須提供相關證明。

3.嚴格學生防控管理。學生做到疫情期間減少外出、不走親訪友,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在校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不隨地吐痰。積極配合疫情排查,主動報告信息,校內住宿學生不得擅自離校,校外住宿學生要主動報告體温及個人健康狀況。分時錯峯用餐、洗浴,進入食堂前做好體温檢測,排隊、就坐保持安全距離,固定座位,不面對面就餐,有序錯時洗浴。實習期間如實報告行程和健康狀況,做好個人防護,不得擅自離開校外實習實訓地點。堅持體育鍛煉,注意用眼衞生,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提高身體免疫力。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主動通過主流媒體瞭解疫情防控動態和防控知識,積極應對。

4.嚴格教職員工防控管理。教職員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嚴格履行防控責任。熟悉疫情防控流程,自覺接受疫情防控檢查,提升自身應急處置能力。做好課堂防控教育,講授防控知識,宣傳先進事蹟,開展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做好教學工作,統籌在線教學與開學後教學工作的有效銜接。規範教學行為,嚴格遵守師德師範,不違規補課。如實報告出行動態,完整準確及時報告出行方式、出行軌跡等。及時報告健康狀況,主動檢測體温,如實填報《健康狀況信息登記表》,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做好日常防護,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勤洗手、戴口罩。遵守就餐管理規定,分散用餐、避免集中。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參加非必要的外出旅行和會議、活動,主動遠離人員密集場所。

加強後勤人員的防護教育、管理和培訓,上崗必須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員工作前戴好口罩,清洗乾淨手,並對手部採用75%酒精消毒。應穿工作服,並保持工作服清潔,工作服應當定期洗滌、消毒。可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後常規清洗。食堂、宿管等直接接觸學生工作人員集中住宿、封閉管理。

5.積極做好家長防控管理。家長應做好對孩子健康狀況動態監測,如遇情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做好教育孩子不參加社會辦學機構舉辦的聚集性活動。做好點對點接送孩子,即接(送)即走,放學後直接回家,不去人員聚集場所。做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送孩子的安全防護。

(二)加強教育教學活動管理

1.加強學生活動和重點場所管理。加強教室管理,學生單人單桌。加強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等重點場所管理,避免人員聚集。暫停聚集性校園活動,控制室內文體活動規模,原則上所有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實行預約管理。減少需要公共上課場所(如文體活動室、電腦室)的課程,必須開展的課程,要求一批學生使用後通風且公共物品和地面消毒後,再進入另一批學生。

2.加強線下會議和校園服務管理。減少線下會議數量,控制會議時長和規模,儘量採用視頻會議、網上辦公等方式溝通。如必須召開會議,會議期間所有人佩戴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人員間隔1米以上。會議時間過長時,中途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開窗通風,並及時消毒場地及物品。學校辦事窗口和服務中心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下服務預約辦理。

(三)加強就餐管理

1.加強師生員工就餐管理。加強就餐管理,分時錯峯就餐。教室裏確保學生保持1.5米距離同向就坐時,首選在教室午餐。鼓勵學生自帶餐具。午餐送至教室,逐一分發到每個學生座位上,避免學生排隊取餐。如需去食堂就餐,應錯時安排學生就餐,就餐時避免班級之間的交匯。進入食堂前做好體温檢測,固定座位,工作人員事先將分好的午餐放於餐廳座位上,學生保持1.5米距離同向就坐用餐。每批學生用餐後,均應通風並對餐桌用酒精擦拭消毒,方可進入下一批學生。教職員工採用分餐在辦公室或分時段去食堂就餐的方式,避免集中,用餐期間人員間隔1.5米並保持同向就坐,就餐時避免聊天。就餐前應洗手,就餐時避免聊天。

2.加強餐飲具清潔消毒管理。做到“一人一餐具,一用一消毒”,不具備消毒條件的使用一次性餐具。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消毒:

①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鐘。

②含氯消毒劑250mg/L浸泡30分鐘,消毒後務必將殘留消毒劑衝淨使用。

③紅外線消毒碗櫃125℃作用15分鐘以上。

④使用餐具專用消毒器,請按使用説明。

熱力消毒櫃和其他餐具專用消毒器,請按使用説明。

(四)加強宿舍管理

學生宿舍要配齊配好值守人員,嚴格執行出入測温、健康監測等制度。嚴控宿舍入住人數,固定住宿人員,師生員工進出宿舍區必須實名驗證並檢測體温和登記。保持宿舍環境清潔,每日按時清潔消毒。宿舍空氣消毒以日常通風為主,每天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對通風不暢的宿舍應當安裝排風扇等機械通風設備。盥洗室配置洗手池,並放置洗手液、肥皂等清潔用品。實行錯時洗浴,建立分班級、分樓層定時洗浴制度,洗浴前進行體温檢測,加強浴室消毒、通風。校內住宿學生不得擅自離校。校外住宿管理到位,實行嚴格信息報告制度,每日監測體温,做好交通安全和個人防護。加強對留學生的管理。

(五)做好校園環境清潔消毒

每天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場所和重點部門進行通風、保潔和消毒,並做好記錄。

1.空氣通風。學校教室、禮堂、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音樂室、體育活動室、宿舍、食堂、衞生間等公共區域空氣消毒以加強通風換氣為主,每天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課間儘量開窗通風,氣温較低的天氣,通風時注意師生保暖。不能通風的公共區域可採用機械排風(排風扇)。

2.物體表面消毒。對門把手、課桌椅、講台、教具、電腦鍵盤、鼠標、水龍頭等潔具、樓梯扶手、宿舍牀圍欄、室內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物品的表面,依其抗腐蝕性,每天用75%酒精(用於電子產品等特殊物品)或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將物體表面擦乾淨。嚴格採用清—消—清的程序開展,防止殘留消毒劑對皮膚造成傷害。

3.地面消毒。學校教室、禮堂、圖書館、學生實驗室、文育活動室、宿舍、食堂、衞生間等公共區域的地面,每天進行2次消毒,先清潔不留死角,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均勻噴灑或用拖布濕式拖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淨。

4.垃圾處理。垃圾日產日清,垃圾裝運設備每日必須消殺。

5.消毒安全注意事項。紫外線燈務必專人負責,在無人狀態下使用,照射至少30分鐘,消毒後及時通風換氣方可師生進入。含氯消毒劑對人體有危害作用,務必在師生離場的情況下進行消毒,物體表面和地面消毒後應通風散去味道方可師生進入。清潔消毒人員要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避免過度消毒導致的負面作用。

(六)做好空調設備管理

原則上不使用中央空調。如使用空調,應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加強空調及新風系統的消毒、維護和管理,在保證設備良好運行的基礎上,加強檢查通風設備,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及時更換濾網。在學校內發現感染病例時,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不應停止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消毒。帶回風的全空調系統,應把迴風完全封閉,保證系統全新風運行。

(七)嚴格校園封閉管理

嚴把校門關,校園實行封閉管理,師生員工入校後非必要不外出,外出須請假登記報備,杜絕無關人員入校。制定外來人員可追溯制度,登記外來人員姓名和聯繫方式等信息,並出示人員健康碼,佩戴口罩入校。外來人員入校前必須測量體温,如有發熱(體温≥37.3℃)、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疑似症狀,積極勸離學校並提醒其及時到醫院就診。可在校門口醒目位置張貼“外來人員入校提示”。學校強化“護學崗”“高峯勤務”機制,實行錯時錯峯上下學,各年級間隔10分鐘以上。家長不得入校接送孩子,避免在校門口聚集。

(八)加強校車/通勤車管理

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各學校要管理好校車運營,強化校車安全管理,嚴格按照承載量減半控制乘坐人數。提倡步行或家長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

校車必須備有體温測量儀、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劑、嘔吐包和醫療廢物專用袋等防護物資。校車/通勤車司機必須做好自身防護,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禁止司機和其他管理服務人員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時帶病上崗,應及時就醫。落實乘車登記、體温檢測制度,乘車人員佩戴口罩,進行手部消毒後方可上車。   車輛使用完畢後進行批次消毒。避開人羣,首選打開門窗通風1小時;車內預防性消毒使用75%乙醇或含醇季銨鹽消毒濕巾擦拭,也可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關閉後保持30分鐘,消毒完成後開窗通風30-60分鐘後方可再次使用。如果車輛乘坐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無症狀病例者,在屬地疾控機構指導下做好消毒。

(九)加強衞生防病等宣傳教育

學校應當利用微信、海報、視頻宣講和校園網絡等各種形式,加強疫情防控知識教育,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宣傳先進典型事蹟,讓大家掌握正確個人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弘揚正能量。及時通報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安排,迴應家長和社會關切,爭取理解支持。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及時相互溝通學生學習生活和身體狀況,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護和成長指導。做好開學前後師生、家長心裏疏導,避免出現恐慌焦慮情緒。

三、應急處置工作

  師生員工出現可疑症狀,第一時間隔離、轉運、報告、消毒,嚴格履行相關規定和程序,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一)入校時發現疑似症狀師生處置

學校應在校門口設置臨時等候區,等候人員應保持1米距離,區域四周5米範圍內為禁行區。如發現返校師生有發熱(温度≥37.3℃)或其他可疑症狀,由醫務人員對其複測體温,並詢問其流行病史,填寫《體温升高人員調查表》,送入臨時等候區等候,馬上通知家長來校跟進處置,必要時應在防護措施下,轉運至臨近發熱門診。

(二)入校後出現疑似症狀師生處置

校內若出現可疑症狀,包括髮熱、乾咳、咽痛、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症狀的師生員工,要第一時間督促其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口罩,由專人(校醫或防疫人員)送至學校臨時觀察室/隔離室。

在臨時觀察室/隔離室進行體温複測觀察並再次詢問發病前14天的流行病學史。如果仍存在上述症狀,馬上通知家長來校跟進處置,及時安排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路上由家長私家車負責轉運,家長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口罩;家長無法轉運的,應通過“120”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家長運送的,應及時給學校提供診療證明,便於安排同班學生的消毒和隔離處置。診療期間,對同班級(宿舍)師生暫時進行隔離,嚴格實行人員管控,禁止管控區域內非工作人員出入。

經就診若排除新冠肺炎,同班同學無需進行特殊隔離,教室進行常規清潔、消毒即可,學生治癒後持復學證明返校。經就診一旦被診斷為疑似新冠肺炎,家長和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應第一時間通知學校,學校接到消息後,應立即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疾控部門報告,學生家長因特殊原因未跟進診療的應同時通知家長。學校要配合疾控部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患者密切接觸的師生按照疾控部門相關規定進行醫學隔離觀察。根據疾控部門要求,學校要對其經常出入的場所實施封閉管理,按規定對與其有接觸的人員進行隔離觀察,按規定或在專業部門指導下對其有接觸人員的宿舍、教室、辦公室等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三)隔離觀察室的管理

同一隔離醫學觀察場所不得同時安排不同病例。可疑病例或發熱人員進入隔離室,需在專業部門指導下,進行消毒處理。隔離室不得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觸者在隔離室被觀察期間禁止離開房間和相互探訪。被觀察者的嘔吐物、腹瀉物、垃圾、接觸過的物品應及時、嚴格消毒處理。

(四)聚集病例的管理

當發現同一班級、同一宿舍、同一部門一天內出現2例及以上不明原因發熱或乾咳、氣促等症狀的疑似感染病例,應立即對與疑似病例一起生活、學習的接觸者進行排查。當發現同一樓層一天內有2例及以上出現不明原因發熱、乾咳、氣促等症狀的疑似感染病例,應立即組織排查。學校要對疑似症狀師生及密切接觸者等進行專門建冊跟蹤,跟蹤情況包括是否確診、是否隔離、隔離期限、是否治癒、何時返校等。

(五)積極做好溝通協調

凡出現發熱等症狀的,由學校及時與教職工家屬、學生家長溝通協調,做好心理疏導,積極配合做好診治,確保校園安全有序開展教學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