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黨員在身份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7W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為不端等問題,指出其癥結在於對黨員這個“身份”的認知出現了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措施。

淺談黨員在身份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兩學一做;
四講四有;
合格黨員;
身份意識

2016年,中央部署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為不端等問題,提出了做“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合格黨員的要求。醫病先醫“心”,治標先治本。為什麼當前社會上會出現一些、甚至較多與黨員形象不符、影響黨的聲譽的現象筆者認為,究其根本,是大家對黨員這個“身份”的認知出現了問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到位,才能行動自覺。

一、對黨員身份認知存在的問題

(一)入黨動機不純,只想獲得黨員這個身份。如果現在做一個問卷調查,題目是為什麼想成為一名黨員,要求所有參與者只能講真話,不能選所謂的標準答案,那會有多少人的回答是“出於理想和信念”呢筆者的態度是悲觀的。我想,更多的人選擇入黨或是受教育和環境影響、或是出於個人發展的考慮,又或者是僅僅為了面子,虛榮、從眾心理作祟,等等。我們黨是執政黨,成為其中的一員多少也代表着自己有一定的“身份”,有比沒有好。這也真實地反映出入黨把關不嚴,有時發展黨員,可能就是為了完成黨員發展任務指標。如果一個單位申請入黨人員不多,且是另有所圖之人,就會導致把一些政治上不成熟、不符合入黨資格的人吸收到黨員隊伍中。但不可否認的是,想用客觀的手段判斷一個人入黨動機是否端正的確有些困難。

(二)毫無黨性意識,只想獲取不想付出。對某些正式黨員來説,一到參加組織生活進行學習、提交學習心得、交納黨費的時候,就“怨聲載道”,甚至説出“早知道就不入黨了”的言論,令人不禁愕然。在他們眼裏,入黨是為了有好處時可以輪到自己,比如組織黨員外出參觀時有自己的份兒,幹部提拔的時候可以成為被考慮的人選之一,等等。如果沒有這些所謂的好處,本該是一種榮譽的黨員身份反而成為了一種“麻煩和負擔”。更可怕的是,有這種念頭的黨員不在少數,甚至某些領導幹部就直接表現出這種想法和態度。“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上級領導都絲毫不講黨性觀念,普通黨員又怎會有較高的黨性覺悟。想想在這樣的風氣之下,黨員身份何時才能夠真正“光榮”起來。而榮譽感的弱化,會直接導致黨員不重視黨組織生活,不積極履行黨員義務,平時象徵性地被動參與黨組織教育和管理,在潛移默化之間,他們的理想信念就會出現動搖,更談不上黨性觀念、宗旨意識,對社會上的不良思想也可能會逐漸喪失自我抵制力,慢慢地被不良思想所同化,最終淪為黨內的異化分子,這就好像人們常説的,一旦某個細胞發生了癌變,最終會損害整個黨員隊伍肌體的健康。

二、讓黨員身份真正迴歸榮耀的有效措施

(一)既要嚴把入口,更應暢通出口。目前,我們發展黨員要求申請人入黨動機端正,但缺乏評判的手段,口説無憑,那又該如何保證吸收進黨組織的人是真正想要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的呢我認為,除了嚴把入口,更應暢通出口。一是發展黨員不設完成指標,真正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對申請入黨人員提交的學習心得、體會等材料,要組織外單位的人員進行審核,確保數量和質量。同時要求申請入黨人員對入黨後的表現定下計劃,如果因主觀原因沒有實現,確定為不合格進行處置。二是一旦發現行為不端、動機不純的不合格黨員,依據黨章大膽進行及時處置,以“刮骨療毒”“割肉療傷”的堅決意志,立即清退出黨,不留餘地,既堅決清除濫竽充數的黨內僥倖人士,又對想要入黨的人敲響警鐘,同時提升黨組織的聲望,改變羣眾及其他黨外人士不好的看法。三是真正實行入黨責任倒查,對把關不嚴、管理不力者嚴格追責,形成強大震懾力,讓“黨員身份”成為一種真正的“稀缺資源”和“榮耀”。入黨是神聖且光榮的,只有像“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鐵人”王進喜一樣,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一輩子甘為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優秀共產黨人,才配得起“黨員”這個身份。

(二)既要加強教育,更應重視考核。目前,一些黨性教育普遍存在以學習黨史政治理論為主要形式的問題,而且較多的黨員對理論不感興趣,不願學,教育實效不大。加上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長期以來不重視,一旦成為了黨員,就睜隻眼閉隻眼,導致大家對“黨員身份”當初的那份榮譽感也逐漸地模糊和弱化。關於“黨員”身份,首先是保持其純潔性,第二就是要具有先進性。對於黨員幹部,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自覺做到標準更嚴一些,要求更高一些。那如何才能保證做到了而不是任由其成為一句空話呢筆者認為,亟須針對每個黨員制定分層次、分體系的量化考核標準,比如要求每位黨員每月學習黨規黨紀及系列講話精神,並提交一定數量的學習心得體會;
要求每位黨員為企業、為社會做出實實在在且一定要多於普通羣眾的貢獻,定期總結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而對處在領導崗位的黨員,在學習、貢獻的數量、質量、範圍上提出更高的標準。在制定考核方案時,要動真格、觸痛點,真刀真槍,切忌虛而泛,講條件。

(下轉第49頁)

(上接第24頁)每年或每半年對每個黨員考核一次,沒完成考核任務的,給予警告等紀律處分,限期改正;
連續幾次考核不通過的,給予勸退、除名等組織處置。目前,上級黨委對基層黨組織有考核,但這遠遠不夠,很多時候基於多種原因,真正的被考核者變成了黨務幹事,與初衷背道而馳。抓整體固然重要,但個體的因素更不容忽視。一些黨員出現了問題,與大環境有關,但大風氣的形成與個體、小環境也脱不了干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人把每一位黨員比作一個細胞,只有每一個細胞都保持健康,黨這個肌體才會煥發出無窮的活力。只有真正將踐行黨員標準的責任落實到每一位黨員身上,“黨員有黨員的樣子”,黨員身份才有價值,有意義

三、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無論在哪個方面、哪個部門、哪個地方工作的黨員幹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十八屆六中全會通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這一重要論述從制度層面予以深化,要求全體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增強黨的意識,時刻牢記自己第一身份是黨員。牢記黨員第一身份是正確行使黨員權利、履行黨員義務內在自覺的基礎,從根本上説,牢記黨員身份就是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和政治覺悟的集中體現。“第一身份”意味着沉甸甸的責任和義務,是黨員幹部區別於普通羣眾、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一種符號,如果總希望黨員身份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帶來地位,只能讓這塊金字招牌蒙上灰塵。人們常説,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很難。同樣,做一天黨員容易,做一輩子黨員很難。黨員身份是神聖的,任何時候都不容漠視、淡化和抹黑。做合格黨員,應該從認識這個“身份”開始,做該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同時必須要做出優於普通人的成績來,才能稱得上“黨員”;
而一旦做的不好,就要面臨“下崗”的風險。如此一來,才能永葆黨的純潔性、先進性,才能增強羣眾的滿意度,才能捍衞黨的聲譽和形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