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性致富帶頭人事蹟材料範文總結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2W
  關於女性致富帶頭人事蹟材料範文總結三篇   以下內容由本站收錄,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關於女性致富帶頭人事蹟材料範文總結三篇

(篇一)辛勤走出致富路

**,女,45歲,國小文化,中共黨員。提起她,羣眾無不發出讚歎之詞,幾年前,家裏窮,但她不怕勞苦,依靠勤奮努力,經過幾年來的創業,現在成為**鎮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户及黨員致富帶頭人。

幾年前,**和丈夫一起街上擺攤賣雜貨,通過幾年的打拚,有了一定的積蓄。後來在一個幫別人養豬的親戚的影響下,也萌發了發展規模養豬的想法。2008年2月份,**便在**縣畜牧局的指導下引進“斯洛克”種豬2頭,母豬50頭開始了養豬的道路。通過幾年的努力,夫妻倆修建起了3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兩口50立方的沼氣池和100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生豬存欄已達500餘頭,出欄400餘頭。

可是好景不長,2012年以來,由於生豬價格的持續下滑以及飼養成本的提高,**夫婦的養殖場遊走在倒閉的邊緣。就在夫妻倆一籌莫展的時候,縣科協的一次培訓讓她看到了養殖黑山羊的商機,在縣科協的幫扶指導下,夫妻倆在自己的生豬養殖場邊建起了1000餘平方米的羊圈,購置了100多頭黑山羊,利用自己房前屋後100多畝的荒山林地搞起了黑山羊養殖,同時夫妻倆還用自養的黑山羊辦起了農家樂餐館。當年年底,夫妻倆就扭轉了養殖場的虧損,淨盈利5萬餘元。

富了之後的**,時刻不忘回報社會,不忘帶動周邊羣眾致富。她常説:“要不是各級部門的支持她也不會有今天,所以她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帶動周邊羣眾致富。”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2年,“9.07”地震之後又是“9.11”洪災,讓飽受地震摧殘的**同胞雪上加霜,也讓我縣的畜牧業遭受嚴重損失,部分養殖農户、規模化養殖場的圈舍、設備被毀、牲畜死亡。**的養殖場也深受其害,圈舍倒塌11間,嚴重受損20餘間,生豬死亡41頭。災害過後,災後的牲畜處理和疫病防治顯得尤為重要,**在得知畜牧獸醫部門要開展災後牲畜處理和緊急注射後,她主動找到正愁缺人手的**鎮畜牧站站長,説自己懂這方面的技術,希望能與他們一起開展工作。在她的參與下,縣鎮畜牧站工作人員2天就完成了養殖大户、公路沿線、集鎮和受災農户的死亡牲畜處理及災後免疫注射,累計處理災後死亡牲畜26頭(只),免疫注射牲畜3000餘頭(只),消毒圈舍及周邊環境20000餘平方米。

2012年9月15日,當她得知幫助**鎮排除因地震引起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自願者到達後,她主動找到領隊,讓自願者們免費住到她家開的農家樂餐旅館,並免費提供早點。幾天來,她累計為他們提供麪條200多碗,住宿200餘人次。

在日常的銷售中,當週邊農户需要購買豬仔或羊仔時,他總是先做好防疫後再出售,同時還傳授給他們養殖技術及經驗,出欄後還幫他們聯繫銷路。對於家中困難的農户,她總是讓他們先領回家餵養,到豬或羊出欄的時候再付款,對於遭受災害或意外的貧困户,直接免費提供。她這樣做既解決了貧困農户無錢購買的難題,又促進了貧困農户的增收致富。

市、縣領導在參觀**養殖場時對她在發家致富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鼓勵其再接再厲,帶領廣大農村婦女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積極參與產業結構調整,利用好當地的資源優勢,爭取更大的成績,更大的發揮黨員致富帶頭人的作用。

(篇二)

**縣**鄉**村**組**,女,43歲,中共黨員,她創新的“林下養蜂,致富輕鬆,發展柑橘產業,首選靠科技”致富之路帶動當地羣眾致富,促進經濟的發展,樹立女能人的模範。

**縣**鄉位於**縣東北部,距縣城97公里,是時代英雄徐洪剛的家鄉,是**的北大門。地處川、滇兩省五縣八鄉結合部的白水江畔,最高海拔1784米,最低海拔650米,山高坡陡,土地貧瘠,冬春乾旱、夏秋多雨、災害頻繁。全鄉國土面積169.16平方公里,總人口30600餘人,主要經濟來源是靠種植業和養殖業,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投入和產出失調,年終收入不可觀,家庭收支不平衡。

在這樣的背景下,女能人**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始思考,千方百計另求發展思路,基於本鄉的果樹較多,她到處購買優良品種枝條,不斷搞嫁接實踐,在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下實踐取得了成功,收入明顯豐厚,因此,他開始動員附近的農户,並親自指導技改工作,2001年成立了柑桔嫁接工作組,開展本鄉工作的同時,還開始到其他鄉鎮以自己取得的成果為例做宣傳,開始接受大面積的嫁接工作,2003年,按照相關國家政策,工作組在**、柳溪、牛街等鄉鎮開展了苗圃嫁接工作,

到2009年帶領成立**村柑桔產業協會,組織全村技術人員進行柑桔改良培訓及對全村柑桔產業進行技改工作,帶領嫁接柑桔1500多畝,並在工作中表現優異,同時受到鄉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促使全村柑桔產業得到良好發展,如今,收入豐厚,明顯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1995年,老一輩養蜂業已經發展到16桶,蜂蜜市場的需求前景讓她開始了有了又一條致富思路,結合當地不同時段的柑桔花、油菜花、野花等開放時期以及當前的柑橘林下閒置的空間等有利條件,她決定將其規模發展壯大,對蜜蜂生存的環境和生活習性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不斷的鑽研和學習,對蜂種的選擇、衞生管理、病蟲妨害等有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掌握,她還借鑑了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精心的養殖和細膩的管理下,養蜂業發展得很順利,由開始的60多箱已經發展到現在的300多箱,養殖場地有四個,分別分佈在**鄉的聯合組、**組、聯合組、雲豐組。

她的拼搏精神、她的執着理念、她的創新思維、取得的成果以及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無疑是一位致富女能人的代表,也是黨員的一面模範旗幟。

(篇三)

提起**,在****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就是帶領**村瓦廠自然村走出貧困的領路人。

**是一個樸實勤勞的老黨員,多年的打工生涯讓她看到了家鄉的貧窮落後,如何能讓家鄉的老百姓發家致富是她多年來的夢。打工回來以後,她自己嘗試開了一家小作坊酒廠,試圖通過這個渠道來改變農民的收入。經過一年的努力,雖然改變了自家的經濟情況,可其他羣眾日子依舊沒有改變。她想:“自己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改善,但周邊的老百姓還是過着貧窮的日子,要如何才能改變百姓的生活水平呢?”這個問題一直纏繞着**,她日思夜想,終於她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帶着羣眾搞養殖。

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有多少羣眾能支持自己呢,她不得而知。於是他走家串户,瞭解百姓的收入情況及對自己的看法。結果,多數百姓都不支持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認為,養豬都是讓自己一年吃得好些,靠養豬賺錢,大家都認為不可行。可**就不相信這個邪,她想“我們龍街的豬肉品質很好,縣城很多地方的人都來買我們這裏的豬肉,應該有開發市場呀。”於是他不顧大家的反對,把家裏緊有的10萬元拿出建畜廄、購買仔豬,開始發展商品豬的養殖。可是養殖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剛開始買的豬仔不但長勢不好,更讓人頭疼的是豬仔得病,很難治癒,**一天想得焦頭爛額。一時間,熟悉她的人都説她好像老了一大截,就這樣,她艱難的堅持了半年時間,半年下來,她的養豬場不但沒有收益,還倒虧了不少。

正當她陷入困境的時候,她找到龍街鄉黨委政府,在政府的指導下,向相關部門進行諮詢,幫助查找到失敗的原因。結果出乎意料,她想:“自己餵了這麼多年的豬,都長得那麼好,怎麼現在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她實在想不明白。但還是聽取了專家的建議。於是,她貸款5萬元到河北購買了3頭優良種公豬,發展母豬養殖,並進行豬種改良。為了能讓百姓看到養殖的好處,她不斷到縣、鄉畜牧站學習技術,掌握防疫和治療的基本知識,理論結合實際,在養殖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收益。為了能科學的管理養殖場,**還專程到曲靖請養殖專家來指導養殖設備的安裝及管理,規範養殖場的管理及衞生設施,有效地節約了養殖成本,提升了養殖水平。

經過幾年的努力,**的養殖場有一定的規模,投資也由過去的10萬元發展到今天的30餘萬元,老百姓看到收益之後,都紛紛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幫住自己找到致富之路。**看到這一幕,十分感動。她想:“這幾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也是她最初衷的想法。她開始向老百姓提供豬種,對條件不好百姓的除免費提供豬種外,還供應食料,等出欄之後再給本錢,讓許多老百姓都看到了希望,等到了實惠。豬養的多了,龍街鄉的市場是供大於求,僅靠附近這些鄉鎮,是不能買上好價錢的,於是她主動聯繫了鎮雄、貴陽等地的老闆,前來當地收購,打破了原有的營銷方式。

目前,她的養豬規模已發展到300餘頭,長勢非常好,其中,能繁母豬25頭,年可產仔豬500頭以上;商品豬200斤以上的90頭,年純收入15萬餘元。帶動周邊的羣眾200餘家,大大改善了瓦廠村及周邊百姓的生活水平。

熱門標籤